01.16 平塘:“六個堅持不懈”打贏脫貧攻堅硬仗 收穫滿滿幸福

近年來,平塘縣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脫貧攻堅,大力弘揚“登高望遠、精益求精、勇於爭先”大射電精神,通過“六個堅持不懈”,即堅持不懈取得五大收穫、堅持不懈創造五項經驗、堅持不懈推進三大行動、堅持不懈提升三個質量、堅持不懈織密一套體系、堅持不懈弘揚一種精神。從“單兵較量”到“兵團作戰”再到“總攻殲滅”,堅決打贏脫貧攻堅硬仗,實現了“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奮鬥曲”,收穫了滿滿的幸福與希望。

平塘:“六個堅持不懈”打贏脫貧攻堅硬仗 收穫滿滿幸福

悄然崛起的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平塘

堅持不懈取得五大收穫

收穫一:更加深刻改變鄉村,帶富百姓。“組組通”等基礎設施改善了生產生活條件;易地扶貧搬遷創造了良好發展環境;產業扶貧夯實了群眾增收基礎;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解決了後顧之憂。

收穫二:更加勇於推動發展,堅定信心。“三抓三改三促”工作機制取得了明顯成效;產業招商拉動了經濟快速發展;經濟運行調度切實得到加強,五大產業承包集團招商和鎮(鄉、街道)集團招商得到強力推進;“兩建兩興”模式帶動了鄉村治理,在全州推廣;東西部對口幫扶協作成果顯著。

收穫三:更加牢牢紮根基層,堅守初心。全縣各級幹部真蹲實駐深入村寨開展脫貧攻堅,能謀善斷能力顯著提升、能幹善治本領得到增強、能識善任導向正確樹立,鍛煉出了一批“三農”幹部隊伍。

平塘:“六個堅持不懈”打贏脫貧攻堅硬仗 收穫滿滿幸福

美麗新農村

收穫四:更加準確把握方向,牢記使命。全縣上下更加堅定了永遠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更加把準了“兩個維護”的政治準則和政治要求、更加充分發揮了縣委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收穫五:更加密切聯繫群眾,贏得民心。通過努力,全縣領導幹部用苦幹實幹帶動了群眾,“五個專項治理”有效落實;用交心談心觸動了群眾,縱深推進“志智雙扶”思想扶貧;用務實的成績感動了群眾,特別是在主題教育期間各級黨員幹部解決了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3244件,黨群幹群關係更加密切。

堅持不懈創造五項經驗

平塘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重要政治責任抓牢抓實,堅持守正創新、擔當作為、奮勇爭先,探索了攻堅體系、校農結合、飛地扶貧、就業快遞等一批經驗典型得到成功實踐,不斷激發脫貧攻堅活力。

經驗典型一:堅持精神引領,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不竭動力。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對標看齊、堅決貫徹落實,強化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政治擔當,堅定信心決心,大力弘揚“登高望遠、精益求精、勇於爭先”的大射電精神,不等不靠、主動作為、創新爭先,匯聚了堅決打贏脫貧攻堅仗的磅礴力量。

平塘:“六個堅持不懈”打贏脫貧攻堅硬仗 收穫滿滿幸福

鳥瞰北環社區

經驗典型二:織密攻堅體系,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前提。近年來,平塘在深入推進脫貧攻堅工作中,通過堅持不懈抓改革創新,逐步完善形成了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加精準的“強統籌、強力度、強實效、強精準”的“四強”脫貧攻堅體系,這是我縣在制度建設方面取得的經驗典型。

經驗典型三:創新“校農結合”,是脫貧攻堅產銷對接的成功實踐。卡蒲毛南族鄉新關村成為全省“校農結合”發源地,受到省委書記孫志剛同志3次批示肯定、2次大會表揚,並在全省推廣。採取“三強三建三聯三轉”舉措深化拓展“校農結合”向“鄉廠校店”升級轉變。

經驗典型四:推進“飛地扶貧”,是脫貧攻堅利益聯結的有效路徑。“飛地扶貧”打破了項目實施的行政區域界限,擴大項目的產業帶動面和效益覆蓋面,打造產業扶貧新“樣本”。2019年在通州鎮實施黔茸菌項目,飛地覆蓋4個鎮15個村537戶貧困戶,帶動群眾“飛地”戶均增收2000元。

平塘:“六個堅持不懈”打贏脫貧攻堅硬仗 收穫滿滿幸福

六硐大壩產業結構調整示範點

經驗典型五:開通“就業快遞”,是脫貧攻堅穩定就業的根本體現。通過“互聯網+勞動力就業”和“線上+線下”無縫對接,創新推出“就業快遞”,採取上門“攬件”提交需求“訂單”、崗位“配貨”實現精準“派單”、幹部“分揀”確保及時“配送”的方式,實現就業崗位精準推送,走出平塘就業扶貧新路徑。

堅持不懈推進三大行動

平塘在脫貧攻堅中取得的這些成效收穫和經驗典型,關鍵原因是深入推進“單兵較量”“兵團作戰”“總攻殲滅”三大行動,保證了各項任務的有效落實。

創新推行“單兵較量”行動,確保扶真貧。構建了“縣鄉村”三級幹部一體化攻堅作戰體系,堅持問題導向,實施一鎮一支隊伍、一村一個專班、一對一逐個突破的“單兵較量”行動。全縣下派6011名幹部逐人逐戶逐組突破、逐村逐鎮攻克,排查整改問題,共走訪農村群眾76850戶,佔全縣總戶數77477戶的99.19%,實現農村人口走訪全覆蓋。

平塘:“六個堅持不懈”打贏脫貧攻堅硬仗 收穫滿滿幸福

幹部紮根基層、堅守初心

縱深推進“兵團作戰”行動,確保真扶貧。劃分了“縣鎮村組”四級網格,建立縣、鄉、村組織指揮系統,由縣級行動領導小組為一級網格,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雙組長”為一級網格長,縣四家班子成員為一級網格員;11個鎮級攻堅組為二級網格,各攻堅組組長和縣委常委為二級網格長,包保各鄉鎮的縣四家班子成員、掛幫單位主要負責人和鎮級黨政主要負責人為二級網格員;以每個行政村為一個村級網格,各包村鎮領導和掛幫部門分管領導為三級網格長,駐村幹部和村“兩委”成員為三級網格員;每個行政村根據實際情況分為若干個小組網格。共選派121名部門科級幹部到村擔任網格長,下派5894名幹部擔任網格員,幹部“全員下沉”攻堅脫貧,形成了“兵團作戰”體系。

全面推進“總攻殲滅”行動,確保真脫貧。針對基礎設施、易地扶貧搬遷、產業發展、教育醫療住房、飲水安全等問題短板,統籌各方資源、整合人才隊伍、集中優勢兵力,發起總攻,逐一殲滅,全面解決脫貧短板問題。採取“七個聚力”工作措施,落實“五個一批”,確保“四個不摘”,實現貧困人口如期脫貧。

堅持不懈提升三個質量

為了抓好脫貧成果鞏固,平塘將堅持不懈抓好脫貧質量、發展質量、工作質量的提升,確保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

平塘:“六個堅持不懈”打贏脫貧攻堅硬仗 收穫滿滿幸福

密切聯繫群眾 贏得 民心

持續提升脫貧質量,確保貧困群眾脫貧不返貧。一是攻克貧困堡壘。緊盯未脫貧的1706戶4050人,在政策落實、項目扶持、資金投入上再加力度、全力保障,徹底解決“兩不愁三保障”難題,全面補齊教育醫療住房和飲水安全保障短板,確保全縣剩餘貧困人口達到脫貧標準。二是抓實動態監測。抓實已脫貧人口後扶措施,用好返貧責任保險,防止脫貧戶遇困後返貧;緊盯非建檔立卡人口,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管理,完善脫貧成效監測和預警機制,對“監測戶”“邊緣戶”落實幫扶措施,加強後扶鞏固,堅決防止致貧返貧。三是提升基礎保障。用好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涉農整合資金、綠色產業扶貧基金等政策,持續優化產業結構,繼續加強與廣州白雲區對口協作和國投集團定向幫扶,深入推進“志智雙扶”,強化就業扶持,持續建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五個體系”,讓脫貧更具有可持續的內生動力。

持續提升發展質量,推動鄉村振興和全面小康。一是以產業興旺為引領。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建成一批農業產業示範基地。大力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組織方式,全面推進“校農結合”、“鄉廠校店”等工作模式,大力開展“電商助農”,不斷髮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提升群眾產業和就業“紅利”。二是以生態宜居為基礎。全面落實河(湖)長制、林長制,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強村莊綠化美化,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把農村建設成為宜居、宜業、宜遊的美麗鄉村。三是以鄉風文明為內涵。將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有機結合,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四是以治理有效為保障。紮實推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以村黨組織、“事管委”陣地建設為載體,構建自治、法治、德治有機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全面推進村級民主建設,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能力。五是以生活富裕為目標。強化 “扶貧車間”、產品到戶加工、勞務協作力度,促進剩餘勞動力轉移就業1萬人以上。落實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和技術指導拓寬增收渠道。處理好“中國天眼”環境安全保障與縣域經濟發展、脫貧攻堅的關係,加強農村教育、醫療、衛生和社會保障,增強金融保障服務能力,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農村建設,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不斷增進人民福祉。

平塘:“六個堅持不懈”打贏脫貧攻堅硬仗 收穫滿滿幸福

全省“校農結合”現場觀摩會

持續提升工作質量,堅決做到“四個不摘”。一是不摘責任。層層壓實後續幫扶責任,推進“六個一駐村工作法”常態化制度化,堅持把鞏固脫貧成果作為履行主體責任的首要任務,壓緊壓實縣直各部門、鄉鎮黨委和村黨組織的責任,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二是不摘政策。不折不扣落實教育、醫療、住房等保障性政策,加大產業投入、政策保障等扶持力度,繼續加大基本公共服務投入,確保脫貧退出穩定,持續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不摘幫扶。堅持縣領導包鎮、部門掛幫村、工作隊駐村、幹部包到戶、保障政策不變的“五個不變”原則,堅持一套體系抓到底、一幫人馬攻到底、一個方法打到底,全面落實脫貧不脫幫扶的責任。四是不摘監管。持續強化幹部作風,嚴肅整治扶貧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開展村級組織巡察全覆蓋,嚴肅查處扶貧領域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切實做到責任、政策、工作“三落實”。

堅持不懈織密一套體系

在推動脫貧攻堅任務落實過程中,我們始終把脫貧攻堅制度建設與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結合,用一線作戰的思維,堅持改革創新,逐步完善形成了一套系統完備、規範高效的“四強”脫貧攻堅體系,這是我縣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制度保障。一是在組織架構上強統籌。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組織指揮體系,將全縣分為縣、鎮、村、組四級網格,發揮脫貧攻堅指揮部的決策部署和統籌協調作用,強化縣級幹部和部門主要負責人工作責任,形成了盡銳出戰、高效協同的攻堅態勢。二是在攻堅打法上強力度。持續落實 “三抓三改三促”工作機制,深入開展“單兵較量”“兵團作戰”“總攻殲滅”三大行動,大力推行“六個一”駐村工作法,打出了一套具有平塘特色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組合拳。三是在督導問效上強實效。落實督查督辦“金字塔”五級一軸負責制,形成了全縣上下層層負責、層層落實、層層反饋、層層問責的大督查工作新格局,營造了聞令而動、遵令而行的幹事創業氛圍。四是在政策落實上強精準。制定全面完整配套的政策制度,實現了工作的制度化和規範化,以脫貧攻堅政策落實保證了產業發展、項目工程和民生保障的有效落實。

平塘:“六個堅持不懈”打贏脫貧攻堅硬仗 收穫滿滿幸福

校農結合 鄉廠校店

堅持不懈弘揚一種精神

堅持精神引領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不竭動力。2016年5月20日貴州省委提出:加強班子和幹部人才隊伍建設,特別需要強大的精神來引領,這個精神就是大射電精神。大射電精神,就是要有登高望遠的創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勇於爭先的拼搏精神。作為大射電精神發源地,平塘正以“不等不靠、主動作為、創新爭先”的行動自覺,積極主動,深入推進脫貧攻堅,確保中央和省州各項決策部署全面有效落實。一是大力弘揚登高望遠的創新精神。堅持用登高望遠的視野,提高政治站位,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長遠的眼光謀劃好打贏脫貧攻堅的舉措。我們通過進一步解放思想,樹牢創新思維、創新意識,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要求,積極學習和運用新知識、新經驗、新工具,與時俱進,秉持“不等不靠”的思想自覺,鼓勵和引導廣大黨員幹部面對脫貧攻堅困難和挑戰,迎難而上、攻堅拔寨,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同心同德、同向同力,主動擔負起脫貧攻堅政治責任。我們創造的“五大”經驗典型,就是創新精神引領的結果。二是大力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堅持不懈追求完美和極致,像工匠一樣專心專注、盯緊細節、紮實刻苦,把脫貧攻堅每項工作做精、做細、做實,苦幹實幹、任勞任怨、擔當盡責,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出工作的精品。強化作風意識,養成“主動作為”的行動自覺,我們充分運用工匠精神創新推行“三大”行動,確保了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退出“三個精準”。三是大力弘揚勇於爭先的拼搏精神。在思想上先人一步、在效率上快人一拍、在水平上勝人一籌,強化爭先意識,抬高標杆,加壓奮進,雷厲風行幹、風風火火幹,以強大的勇氣和魄力爭當先進、作出示範。我們強化拼搏意識,養成“創新爭先”的行動自覺,助推了脫貧攻堅取得“五大”成效收穫。

平塘:“六個堅持不懈”打贏脫貧攻堅硬仗 收穫滿滿幸福

百姓喜開顏笑收穫豐收果實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我們將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守初心,擔使命,緊緊圍繞實現“兩個確保”目標,做到目標不變、靶心不散、頻道不換,只爭朝夕、不負韶華,萬眾一心加油幹,堅決完成剩餘貧困人口脫貧,確保如期實現高質量脫貧摘帽,最終實現與全國同步小康。(平塘縣委宣傳部 平塘縣融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