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利用小國解除封印?曾經讓世人聞之色變的德國潛艇部隊“復活”了

1918年11月,德國宣佈承認在一戰中戰敗。1919年,《凡爾賽條約》簽定,該條約的宗旨之一就是把所有在大戰給協約國造成過恐怖記憶的武器同德國完全隔絕,這其中就包括潛艇。《凡爾賽條約》中明文規定,德國不得研製和獲得任何潛艇,包括用於商業外銷的潛艇。然而到1920年,一道口子就撕開了。日本海軍委託德國技術人員協助其設計潛艇。當這種行為沒有遭到別國阻止後,很多國家都如法炮製,委託德國為自己設計甚至製造潛艇。

利用小國解除封印?曾經讓世人聞之色變的德國潛艇部隊“復活”了

為了繞過條約對德國的限制,德國想出了鑽空子的好辦法。1922年,德國在荷蘭註冊成立了一家公司,公司名為“造船工程師辦公室”,其荷蘭文簡寫為IvS,IvS公司的註冊資本為12000荷蘭盾,該公司名義上是荷蘭公司,股東單位卻全部是德國造船企業。

IvS公司的成員單位包括伏爾鏗造船公司旗下的漢堡和什切青的造船廠,克虜伯公司旗下的基爾和日耳曼尼亞造船廠,以及在不萊梅的威悉造船廠。德國之所以如此不厭其煩地在荷蘭成立這家公司,目的只有一個:能夠繞開《凡爾賽條約》及協約國管制向國外出口潛艇,並藉此培養人才隊伍,最終實現德國潛艇部隊的復興。幾乎與此同時,德國的造船企業也在向國外悄悄拓展著自己的業務。伏爾鏗造船公司和芬蘭造船企業克萊頓公司合作,成立了克萊頓-伏爾鏗造船公司。

利用小國解除封印?曾經讓世人聞之色變的德國潛艇部隊“復活”了

德國人佈置好的棋子在1925年開始發揮作用。當年,芬蘭海軍開始發出招標,準備建造3艘大型潛艇。

克萊頓-伏爾鏗造船公司和IvS公司組成的聯合競標體一舉中標,贏得了該項合同。克萊頓-伏爾鏗造船公司旗下的潛艇製造廠為土爾庫造船廠,該廠並無製造潛艇技術,於是IvS公司乘機向芬蘭派遣了潛艇製造專家。在德國專家的幫助下,這些潛艇1926年開始建造,到1930年3艘潛艇全部建成服役。該型潛艇就是維特西倫級潛艇。

利用小國解除封印?曾經讓世人聞之色變的德國潛艇部隊“復活”了

維特西倫級潛艇水下排水量716噸,水面航速12.6節,水下航速8.5節。該型潛艇裝有4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彈藥基數6枚魚雷,芬蘭海軍對這批潛艇十分滿意, 德國企業也藉此準備逐漸恢復潛艇製造能力。

實際上,就在IvS公司的專家指導芬蘭建造潛艇時,IvS公司在德國的造船廠就完成了為西班牙和土耳其海軍建造潛艇的任務。該型潛艇就是德國一戰期間建造的最後一型潛艇,UBⅢ型潛艇。

利用小國解除封印?曾經讓世人聞之色變的德國潛艇部隊“復活”了

維特西倫級潛艇研製成功後,立即向克萊頓-伏爾鏗造船公司和IvS公司購買一艘小型潛艇。

IvS公司以一戰德國UBⅡ型潛艇和UF潛艇為母本,設計出了這型潛艇。1930年10月,該艇開始建造。1936年,該艇正式服役。芬蘭海軍將其命名為“水貂”號。

利用小國解除封印?曾經讓世人聞之色變的德國潛艇部隊“復活”了

“水貂”號潛艇水下排水量300噸,水下航速8節,裝有3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彈藥基數5枚魚雷。

就在芬蘭還在對“水貂”號試航的1935年2月,根據“水貂”號的圖紙,德國基爾造船廠的秘密車間裡開始建造6艘潛艇。8月,這批潛艇進入到了德國海軍序列。這就是德國ⅡA型潛艇。這批潛艇的編號U-1~U-6——曾經讓世人聞之色變的德國潛艇部隊,就這樣復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