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 媽媽請“蹲下來”和孩子說話,不要讓孩子仰望著你,做溫暖的媽媽

大家好,我是康康,很高興和大家見面。歡迎各位閱讀,祝大家度過愉快的一天。

交心,是一個微妙的過程。如果雙方心存芥蒂,勢必不能放開心防;如果一方總想要控制對方,也會使被控制的一方逐漸關閉心門。若想要彼此心意相通,做到互相瞭解,交心的雙方就要放下架子。如果是媽媽和孩子彼此進行心與心的溝通,那麼媽媽就要從自己高高的“家長神壇”上走下來,做一個平凡的、普通的、有愛的、溫暖的媽媽,這樣孩子才願意與你交流,也才願意將你接納進他的內心。

媽媽請“蹲下來”和孩子說話,不要讓孩子仰望著你,做溫暖的媽媽

在生活中,有一部分媽媽是刻意端著架子的,還有一部分媽媽則是無意識地端起了架子。刻意端著架子的媽媽,把自己“媽媽”的身份看得非常重,認為自己既然肩負重要的教育責任,就必須對孩子負責。這種想法牢牢控制著媽媽的大腦,以至於她無時無刻不繃緊了神經,處處都要對孩子做要求,一旦孩子沒有按照規矩來,沒有如自己所願,她就會有一種負罪感,認為自己沒有做到,自己是失職的。

媽媽請“蹲下來”和孩子說話,不要讓孩子仰望著你,做溫暖的媽媽

這一類媽媽通常都很自信,認為自己的教育沒問題,所以,孩子的反抗就是錯誤的。同時她也很不願意接納孩子的反饋,不喜歡聽到孩子的反對之聲,因為這相當於質疑她的教育。而這種不喜歡,也將直接導致媽媽走不進孩子的內心,這種走不進其實是一種主動的不走進。

媽媽請“蹲下來”和孩子說話,不要讓孩子仰望著你,做溫暖的媽媽

與刻意端著架子的媽媽相比,無意識地端起架子來的媽媽可能會有點頭疼了。這一類媽媽教育孩子的過程是有起伏發展的,一開始她可能可以做到平靜對待,也願意聽孩子說點什麼,但慢慢地,當孩子總是表現出不接納教育時,媽媽會變得心煩氣躁起來,直到不願意忍受,這時她就會不自覺地端起架子了,“我是媽媽,你應該聽我的”,一旦有這樣的想法冒頭,就意味著媽媽自己站到了高臺上,開始俯視孩子。

媽媽請“蹲下來”和孩子說話,不要讓孩子仰望著你,做溫暖的媽媽

這種不知不覺發展的過程,其實也是讓孩子感到難過的過程。因為一開始媽媽還是可以接納他的,但隨著不同意見的出現,他屢次反抗,媽媽變得不耐煩了,就開始把他推遠了。但可惜的是,媽媽自己卻並不知道,她只是隨著自己的心情逐漸覺得孩子不理解自己,反而還會覺得自己很委屈。

實際上,這個架子是沒必要擺出來的,如果你說得正確,孩子自然會聽;如果你真的說到了孩子心裡,他也會主動認可並有所表現。看小說話本的時候,我們一定都很討厭“屈打成招”,同樣道理,孩子也非常不喜歡媽媽的這種“仗著自己是媽媽就可以為所欲為”。所以,還是放下架子吧,端著也挺累的!不是嗎?

媽媽請“蹲下來”和孩子說話,不要讓孩子仰望著你,做溫暖的媽媽

不要給自己放置那麼沉重的“家長負擔”

做媽媽應該是一件自然幸福的事情,教育孩子也是一樣,順應孩子的成長規律,滿足他應得的需求,延續家族中良好的家風、規矩,尊重孩子的思想發展,給予他足夠的陪伴……只要做到這些,基本的教育是不成問題的,何必非要那麼擔心“教育不好怎麼辦”!我們做到了,孩子自然也能做到,我們注意蹲下身和孩子多交流,多關注孩子的心理,事情沒有想象的那麼難。

媽媽請“蹲下來”和孩子說話,不要讓孩子仰望著你,做溫暖的媽媽

好好做一個普通人

我們就是一個普通人,會犯錯,有做不到的事情,有做不好的事情,這些都是生活中再自然不過的表現,就那麼表現給孩子看,這沒有什麼丟人的。擺平心態,才是讓孩子感受真實生活的最好表現。你不需要做一個完美的人,孩子也並不是想要看到你多麼完美得一點錯不犯,恰恰相反,正因為你會犯錯、會做不到,孩子才能從你身上感受到真實的氣息。而且你認真承認錯誤的樣子、你為了彌補自己的不足而努力的樣子,也會感染孩子,激起孩子想要向你學習、跟你一起努力的心。

媽媽請“蹲下來”和孩子說話,不要讓孩子仰望著你,做溫暖的媽媽

丟掉自己的特權

媽媽和孩子一樣,都是這個家庭中的一員,不管是定規矩還是對原則的遵守,全家上下都是一樣的,媽媽沒有任何特權。只有媽媽不搞特權,孩子才能學會平等與公平。而且當媽媽不再將特權看得很重時,她自然會讓孩子感受到親近,彼此之間平等相處,會更容易讓孩子接納你的教育。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今天就聊到這裡,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討論,點贊,記得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