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沒有領證的時候,那麼渴望得到,今天終於拿到了,卻又莫名的失落,為什麼?

君姐情感


你沒有領結婚證的時候,很渴望領,今天領到結婚證,感覺莫名的失落。這個說明你內心還沒有確定這個男朋友是不是你應該嫁的人,還在猶豫不決,或許你的另一半某種方面還讓你不滿意,還有你還沒有準備好要結婚,婚姻不是遊戲,應該慎重考慮。關係到兩個人一起生活是否可以幸福。現在你們已經領了結婚證,應該要高高興興垮入結婚的殿堂,真正融入彼此的生活,努力和認真去經營婚姻,要相信只有努力付出才有回報,真心希望你們結婚之後,能夠幸福並且將幸福直到永恆!



小龍女YANG


提到這個問題,作為男士,感同身受。跟我那時一模一樣:沒領證時渴望領證,領證在手的那一刻,真會突然莫名失落。後來我仔細想想,大致有以下原因:

一、一證在手,宣佈徹底告別單身生活,也正式宣告,那種無所顧忌,為所欲為的單身狗的日子,徹底和你無緣了,失落和悲涼霎時聚滿心頭。記得和老婆領完證那天,走出民政局,她興奮地摟著我,恨不得向全世界宣示對我的主權;而我望著路邊球場上蹦達歡騰的小夥,望著身邊嘻笑打鬧而過的男孩女孩,只一個念頭反覆在腦海:永別了,我的青春少年……。

二、一證在手,責任在肩,難免有些惶恐。熱戀之中,時刻盼著領證,好光明正大,宣示主權;但真到領證之後的那刻,關係確定了,更多的是責任:從今以後要一起供房子,一起養孩子,一起……。畢竟,領證之時,我們還年輕,激動之餘,面對從一個人瞎混到兩個人什麼都綁定在一起的日子,我們忽然間好象又覺得,其實並沒有十足的經驗,從而有少許失落罷。

呵呵,以上個人一點切身感受,希望能解君心中疑惑之一二。





AAA湘水有毒


為了記錄我領證時的各種想法,供自己老來回憶,我寫下了這領結婚證時的九問十答。

1問1答

1問:你去年為何不領證呢?

1答:因為我去年還在讀博。領證代表著兩人同甘共苦的約定,讀博期間我沒有多少收入,養不活女朋友,所以沒臉跟女朋友領證。

2問2答

2問:你覺得領結婚證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壞處?

2問:如果沒有真情實意,領再多結婚證也無法證明你倆是夫妻;如果沒有真才實學,有再多的獎狀和證書也無法讓你揚名立萬。一切外在的東西,都僅僅是內在的錦上添花,如果沒有了內在的東西,外在的繁華都毫無用處。

我倆感情很深,領不領證都認定彼此是夫妻,所以領個證可以稍微加深一下彼此的感情,使我倆成為合法夫妻,也使雙方的親人更放心。

不過,在目前的中國,領了結婚證之後,辦許多事情手續都會變得更加複雜。比如高層次人才證,領了結婚證就需要提供雙方的各種材料;

再比如買房的首付,領證前各買1套房會比領證後一起買2套房輕鬆許多;更有甚者,有同事因為領了結婚證,他配偶的工資每個月都要少1千多元。

3問3答

3問:既然目前領證壞處這麼多,那你為何還領證呢?

3答:很多事情無法全用理性和效率來分析,如果全用理性和效率分析的話,中國就不會有那麼多人爭先恐後當房奴了。同理,雖然領證壞處多、沒有結婚證我倆能相親相愛的更好,但我倆還是選擇了領證。

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里,就不得不遵循這規則。雖然我倆的感情不需要結婚證來證明,但雙方的親人需要結婚證來心安。

前方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一直在推著我們向前。哪怕明知前面是張網,也必須往裡面鑽,這就是生活。要想前行,就必須負重;當哪天前進不動了,你也就徹底解放、迴歸塵土了。

4問4答

4問:你7月1日就入職開始有收入了,為何拖到9月12日才領證呢?

4答:一來是因為太忙、一直沒抽出空來辦;二來是因為要辦高層次人才證,沒有配偶的話辦起來會簡單的多,因此在人才證辦的差不多的時候才考慮領結婚證。

5問5答

5問:為何選擇9月12日領證呢?

5答:我信奉的真理是“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因此,我喜歡特立獨行,買東西從不買網紅的,故能買到較實惠的;旅遊從不挑大眾出行的日子,因此不用人山人海。

9月9日顯然是一個人山人海的領證日,因此我倆避開了這個俗日,而選擇一個只對自己有意義的。我倆是在2015年9月12日牽手的,我倆生日的年月日都是隻由912這3個數字組成,而且912用客家話說就是“就要你”。9月12日領證那天,整個婚姻登記處彷彿就只為我倆服務、因為沒有其它人。

6問6答

6問:為何不考慮領證前你倆各買一套房?

6答:首先,當前階段將錢全鎖定在房子上面,風險還是比較大的,現在房屋質量這麼差、房價這麼高,買房很有可能就是買了堆收利息的廢品;其次,現在買房花的主要是父母的錢,父母掙錢不容易,真想買還是等自己有錢了再買吧;

最後,婚後買房能增加夫妻間的共同財產,提高我倆的相互依存度。好的婚姻,還是要儘可能增加雙方的關聯,讓我倆一輩子無法解綁。買房、在一起生活、生育孩子、共同投資與付出、同甘共苦,都屬於增加關聯的行為,有利於夫妻關係的長久。

7問7答

7問:領證時什麼感覺?

7答:跟第1次與女朋友牽手相比,領證可以說是毫無感覺,因為我倆早就在心裡把彼此認定為夫妻了,領證僅僅是一個法律步驟而已。

8問8答

8問:你將來會不會離婚?

8答:《冰鑑》有云,“脫谷為糠,其髓斯存;山騫不崩,唯石為鎮”,意思就是說,江山易改,人的神骨(本性)不變。有些人,你一看到TA,就知道TA早晚會離婚;有些人,你知道哪怕打死TA,TA也不會離婚。我屬於後者,有所為有所不為。

要麼不選擇,選擇了就絕不後悔;要麼不結婚,一旦結了就不會離;要麼不找對象,找了就會照顧TA一輩子。永不離婚本質上是一種自信,因為我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的操守,也相信自己選擇的對象的操守。

9問10答

9問:你覺得夫妻怎樣才能白頭偕老?

9答:色情、愛情、親情,這是夫妻之間感情的正確晉升方式,色情依賴的是漂亮的皮囊,愛情依賴的是喜愛,而親情無所依賴。因此,最終能夠白頭偕老的夫妻靠的都是親情。

什麼是親情,親情就是哪怕你再怎麼坑爹,爹永遠都罩著你;親情就是哪怕我看到了你無數的缺點,我依然覺得這是可愛與淘氣;親情就是無條件的包容與無償付出的責任。

10答:那怎樣培養親情式的愛情呢?首先,找個懷舊的人,只有懷舊的人才能重情重義,不清楚怎麼看人,可以看看《冰鑑》這本書;其次,跟TA長相廝守,在生活中關愛TA,讓TA每每懷舊想到的都是你。

王國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某貓說:夫妻關係乃至人際關係也有3種境界,在第1境界時總想著雙方能夠志同道合、夫唱婦隨;到第2境界時發現志同道合太過稀少,能夠求同存異就挺不錯了;達到第3境界時則會發現求同存異也是奢望,能夠保持和而不同就行了。

允許對方的差異、保持對方的獨立,遇事多多鼓勵、偶爾創造甜蜜,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我想,這就是夫妻長久之道吧~


旋轉電影院


這是相當正常的事,想當年我老婆就經常和我說我當初要是沒有嫁給你那該多好啊,真後悔嫁給你了。

其實不是後悔嫁給我,而是嫁給我後在生活中就會少了很多激情和快樂。

為什麼呢?那是因為結婚後就是兩個人要共同持家,這樣不可避免的就會往生活上傾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自然對於愛情就會少很多的浪漫,結了婚後的生活也就慢慢變於平淡。

這也就是我老婆經常說的我要是不嫁給你多好,我們只談情不結婚的道理。

結了婚後兩個人的愛情也會慢慢變為親情。


無憂陽光


我記得我領證的時候其實心裡非常忐忑,不知道該不該去領,第一天辦了酒席,第二天就去領證了,因為當天正好是2013.1.4(寓意:愛你一生一世)為了討個吉利,匆匆忙忙去領了證,當時領證的人排很長隊,瞬間就淡定了,想著以後離婚應該也很多人陪著吧。哈哈😄,幸好現在過得不錯老公上的廳堂下的廚房,人生贏家[捂臉]


薔薇椛開tt


本人於去年11月24領的證,12月22結的婚。個人的感就是想一個夢一樣,懵懵的,沒得到前每天幻想結婚後的生活,直到領證那一刻高興不起來,因為以後你要扛起一個家的責任 不再是一個人做什麼事情不需要考慮。個人感想不喜勿噴!


獨年荒島y


結婚事,是人生的大事。沒有領證的時候對那一紙憑證心存渴望。

渴望已久的紅本本到手了。心裡卻找不到本該有的欣喜和激動。卻竟然突然意識到我自己以後沒有自由了!感覺人生就這樣一眼望到了頭……心裡想的很多。少了以往的激情。對以後的婚姻生活和即將到來的家庭沒有了自信。不知到自己結婚是對是錯。

這其實就是婚前焦慮症

婚前焦慮症的人,有一個特點:平常也許比較膽小,性格多愁善感。遇事思前考後,猶豫不決。

現實的社會中,有哪麼一部份人,不知道是沒想好還是沒準備好,壓根就沒有打算馬上結婚,偏偏因為某種責任和應付、而勉強需要結婚。卻對未來生活沒有信心而產生焦慮。

由於現在社會離婚率很高:由城市蔓延到了農村。我們本來就是一個傳統的民族,有著傳統的思想觀念,認為結婚可是要過一輩子的事。一看身邊的朋友,同事和熟人結婚,離婚,產生了很多單親家庭。所心擔心自己會重蹈覆轍,會給家庭和親人帶來痛苦而恐懼婚姻。徒增壓力。

現在的網絡,調侃夫妻妻管嚴的小段子,小視頻充斥網絡。成了眾多自媒體創作的素材。讓人對婚姻沒有了安全感,覺得人生沒有了自由。根本沒了財務自由了。心生惶恐。雖然藝術來源於生活,殊不知其實是作者為了自己的創作能吸引眼球、做了無限的誇大而已。

更多沒經歷過婚姻家庭的人迷茫了:談戀愛是兩個人的事,可是結婚就怎麼成了兩家人的事?隨著雙方父母的介入,關係越來越複雜。該如何面對才好?

其實呢,這是想多了。婚姻生活是兩個人的共同責任。婚姻沒有那麼複雜。只要始終保持著一顆本真的心,兩個人相互理解,相互扶持,相互信任與尊重就行了。因為:你想過好日子,對方也想把日子過好!

一個大家庭,只要把夫妻關係處理好了,其它問題就好解決了!

如何走出婚前恐懼症呢?

感覺中國女性普遍放大了結婚的意義,可能也與我們五千多年的封建歷史有關。結了婚,就要歸屬家庭,放棄自我精進與事業。如果是這樣的想法,你結婚與否其實都會焦慮。

走出婚前恐懼症,首先要擺脫對婚姻生活的幻想,不要存在過高的期望與奢望,不要認為愛人樣樣都好,完美無缺,蜜月真的比蜜還甜,應該清楚地認識到,新家庭的誕生,就意味著負擔的加重,意味著雙雙要為家庭盡力盡責任,儘自己做丈夫和妻子的責任。更應該明白的是:好的婚姻和家庭需要踏踏實實過日子!

人生短暫,如果每一天都要焦慮未來的莫須有,就不用生活了。日本茶道里有句話,叫做一期一會,講的就是活在當下的意義。


哥也圍觀


你好!我是生活領域創作的一個小白… …助人為樂,傳播正能量是我的理想和目標。我開會發您的問題。

沒有領證的時候,那麼渴望得到,今天終於拿到了,卻又莫名的失落,為什麼?

你提出的問題,具有普遍性,是很多人都經歷過的,正常的心裡過程,不用太在意。

這裡有幾方面的原因。

一,你為什麼渴望?戀愛的目的是結婚,找一個心愛的人嫁了,是你的歸宿。因為這個“證”,意味著關係的確立,意味著法律的認可,意味著名正言順,意味著受到保護。有了它你會有歸屬感,可以理直氣壯了,心安理得了。

二,又為什麼會失落呢?就像我們平時買東西一樣,看著漂亮,喜歡,考慮再三,終於到手了,你會在想,是不是另一件更適合呢?退換是不是太麻煩呢?茫然,失落,矛盾,油然而生。

三,又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心裡反差呢?就像買股票一樣,我們看大盤,研究曲線,瞭解業績,預測發展,當你要確認購買時,興奮異常,唯恐錯失良機,而一旦購買,你又會擔驚受怕,提心吊膽,恐怕判斷失誤,形式變化,股價暴跌,血本無歸。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考慮時代背景,人性特點,角色改變。

當今的時代,開放,時尚,自我。只要兩情相悅,未婚同居已是常態,逍遙自在。但也不免出現輕率,放縱,隨性而為,而一旦“領證”就會受到約束,得到保證。

從人的本質而言,追求完美是人的本能,自私,貪婪,佔有慾是人的天性,沒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你會患得患失,懷疑眼前的,是不是你想要的那個人,而恐怕錯失了那個“對的人”。

而最重要的是角色的改變,領了“證”,就意味著,你會開始考慮各種複雜的關係要處理,面對家庭的責任,承擔,以後孩子的培養,教育,……,哎!一旦走進“圍城”,往日不再,你將告別無憂無慮,輕鬆愉快,悠閒自在的生活。

權利和責任是對等的,你有這樣的感觸和體驗,正說明在這個過程中,你已經變得成熟了,相信將來也你一定會幸福的。

人的一生,要想更有意義,就必須把每個階段,過得更豐富,更充實,更精彩。

我的回答,希望能過幫到你。


不敢高聲語


失落什麼,兩個人的婚姻就要倆個人來維繫,婚姻不是兒戲,更不是過家家,只要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就要值守來之不易的婚姻,既然領證了,就是夫妻關係了,都有責任來對待婚姻,不能女人貌美如花男人掙錢養家,男女雙方是平等的,現在領完證了有了心理變化,只是你的思想意識還是其他的因素導致,我們不得而知。

不管你哪方面對這樁婚姻有了想法,就要從自身找問題,在你倆領證之前都是會對兩個人的婚姻是有規劃的,比如,最直接的話題,婚房,自家車,電器等等,還是領證之後,要舉辦婚禮,雙方家庭家長之間有了不同的見解,還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我想既然領證了其他的小事都不會影響你倆婚姻大事,剛開頭就有想法,矛盾重重,糾結不休,這樣的婚姻經營起來會很累,不會長久,不能幸福的。

總而然之,中國人就是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婚姻法明確規定,一夫一妻制,夫妻雙方互敬互愛,尊重對方,既然是夫妻了,就要同舟共濟,和諧相處,有難同當,維繫家庭穩定,只有夫妻兩個人目標一致,榮辱與共,肝膽相照,才能相伴終生,攜手到老,幸福一生!


豐碩緣野


容易得到的不珍惜,不容易得到了非要得到不可,其實,每個人應該都是這樣吧。既然拿到了,衷心的恭喜你,因為從今天起,他(她)是你的人嘞,你也已經是他(她)的人嘞,相互珍惜,惺惺相惜,從此天地間,又成人一對。說不準再過十個月,你和他(她)都升級當了爸媽,為社會做貢獻,完成做人的使命。人生不過如此,嘀哭而來,含笑而去!一轉身也許就是一輩子,一眨眼一輩子就隨風而去,珍惜眼前,不負有心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