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燃燒的遠征—“十字軍東征”中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歷史細節?

我一直認為要理解“中東問題”,首先要理解他們古代的歷史,“中東問題”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有著深刻的歷史因素。之前“王庶文講壇”有一篇文章從歷史的角度全面的介紹其內在邏輯,如果您感興趣的可以翻閱。

今天我們重點從一個細節,來看看“中東問題”的歷史淵源—“十字軍東征”。

燃燒的遠征—“十字軍東征”中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歷史細節?

“十字軍東征”的歷史背景

“十字軍東征”的陣營大致可以分為三個:以英國、法國為主的天主教廷、拜占庭帝國的東正教廷、阿拉伯伊斯蘭陣營。“十字軍東征”指的就是這三方勢力角力的過程,其中天主教廷與東正教廷都是基督教陣營,只是雙方恩怨糾葛,時而分裂,時而合作。

伊斯蘭陣營則是後起之秀,公元7世紀迅速崛起,在接下來2個世紀的時間裡兵鋒席捲整個中東佔領耶路撒冷,不斷蠶食拜占庭帝國。

燃燒的遠征—“十字軍東征”中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歷史細節?

瞭解“十字軍”要從東西羅馬分裂開始,公元395年羅馬帝國正式分裂為了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基督教也因此出現了兩個中心。一個是西邊的羅馬,一個是東邊的拜占庭君士坦丁堡。

公元1054年羅馬教會與拜占庭教會徹底鬧掰,天主教教皇與東正教牧首,互相開除雙方教籍,至此基督教正式分為了天主教和東正教,兩個教會開始了浩浩蕩蕩的正統之爭。17年後,也就是公元1071年拜占庭帝國在軍事上突然大敗給了塞爾柱土耳其人,這一次大敗讓拜占庭元氣大傷,此後的20年裡損失大半國土,面臨亡國危機。

在這種形勢下拜占庭皇帝再也無法顧忌宗教之間的爭鬥,只有寫信給羅馬教皇請求支援。拜占庭是西歐的門戶所在,如果拜占庭滅亡,天主教國家也將面臨災難,於是羅馬教皇號召諸國馳援拜占庭。這就是“十字軍東征”的背景,一共10次,打了近200年。

燃燒的遠征—“十字軍東征”中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歷史細節?

第一階段

第一次東征

公元1095年,羅馬教皇烏爾班二世正式號召騎士佩戴十字,遠征耶路撒冷,將上帝的仁愛帶到東方。騎士們的熱情高漲,紛紛響應教皇的號召,大部隊迅速集結起來準備進發,不過因為教皇的演說太具有感染力,還萌發了一個副產品。

在騎士們集結的時候,普通百姓:農民、婦女、兒童、老弱病殘也自發的組織起來向聖城耶路撒冷進發,他們的行進速度比正式的“十字軍”要快很多,率先抵達君士坦丁堡。拜占庭皇帝期待已久的援軍卻是一群烏合之眾深感大失所望,於是派人用船把這些人運離都城,結果在半路上遭到襲擊,死傷過半。

燃燒的遠征—“十字軍東征”中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歷史細節?

隨後正規軍趕來,他們擁有嚴明的紀律,精良的裝備,戰鬥力非常強,拜占庭皇帝滿心歡喜的與他們進行談判,宣稱不管“十字軍”征服何地,都要臣服於拜占庭。這場談判弄得雙方非常尷尬,拜占庭皇帝只想收復丟失的小亞細亞,而“十字軍”卻堅持要打到耶路撒冷。

雙方談崩以後“十字軍”單獨向東南進發,在一系列的戰鬥後終於拿回聖城,之後他們對城中的穆斯林與猶太人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有人這樣描述:“如果你正好經過那兒,屍體裡流出的血可以淹沒你的膝蓋”。

這一次的勝利也是整個“十字軍東征”唯一的一次勝利,所以我將他單獨列為一個階段,這次東征結束後一部分騎士回到家鄉,成為了收復聖城的英雄;另外一部分則選擇留在了戰場,建立了4個十字軍國家。

燃燒的遠征—“十字軍東征”中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歷史細節?

第二階段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

在第一次東征結束半個多世紀後,穆斯林軍隊向十字軍國家發起了進攻。十字軍國家向法國國王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求助,他們接到求援信後馬上組織起騎士軍團前往中東,最終鎩羽而歸。

三十多年後,在埃及出現了一個非常強大的伊斯蘭教國家,他的國王就是著名的薩拉丁。公元1187年,薩拉丁與十字軍國家在耶路撒冷兵戎相見,這一次“十字軍”敗得更慘,幾乎全軍覆沒,耶路撒冷也再次被奪去。

燃燒的遠征—“十字軍東征”中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歷史細節?

第三次“十字軍東征”

羅馬教皇眼睜睜看著到手的耶路撒冷再次陷落,於是組織了第三次東征,這次的主要領導人是中世紀歐洲三位最有名的君王:英國獅心王理查、神聖羅馬皇帝紅鬍子腓特烈、法國尊嚴王腓力二世。

這次“十字軍”聲勢浩大,但是不幸的事情卻接連發生。先是腓特烈在路上溺水而亡,神聖羅馬帝國的軍隊也打道回府,接著腓力二世因為與理查意見不合,也掉頭回家,只剩下英國的軍隊單獨前行。

這一次戰鬥雖然拿回了一些領土,但是並沒有收復耶路撒冷。更奇葩的是理查在回國途中被穆斯林俘虜,最終英國支付了15萬馬克的贖金,才將他贖回。

燃燒的遠征—“十字軍東征”中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歷史細節?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

第三次東征結束十年後,歐洲各國發動了第四次東征。不過這次“十字軍東征”就有點無厘頭了,首先他們為了使用威尼斯的戰船,答應威尼斯攻打了同為天主教的匈牙利。教皇英諾三世勃然大怒,宣佈將整個十字軍逐出教會。

這群“十字軍”遭到嚴厲懲罰後依舊不改初心,繼續往東進發,不過他們把敵人搞錯了。直接攻擊拜占庭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真是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這下搞得整個基督教世界一片混亂,英諾三世為了緩和局面不得的將錯就錯,重新恢復了“十字軍”的教籍,宣佈東西方基督教統歸教皇管理。

在半個多世紀以後,原先逃亡小亞細亞的拜占庭皇室,才重振旗鼓收復了君士坦丁堡,至此天主教與東正教不只是略有嫌隙了,已經演變為了不同戴天的世仇。

燃燒的遠征—“十字軍東征”中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歷史細節?

第三階段

第五次“十字軍東征”

在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結束後,羅馬教廷開始了深刻的反思,他們認為第一次“十字軍東征”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完全是因為沒有國王參戰。他們認為:基督偏愛窮人,更願意幫助受壓迫的人。公元13世紀初,西歐諸國在以上的思想指導下,組織起一批由兒童、婦女、老人為主要戰力的“十字軍”,朝著耶路撒冷進發。

不過這隻隊伍實在奇葩,在跨越阿爾卑斯山的時候就減員3分之2,剩下的隊伍囤聚在南歐地中海沿岸的港口,其中很大一部分人被當地人賣往了埃及做奴隸。這件事情後,教皇覺得自己的智力受到了嚴重侮辱,公元1217年在教皇的統籌下重新組織了一批騎士開始東征,他們的目標就是埃及,當他們攻克了埃及的一個港口後,卻發現隊伍被尼羅河水困住,周圍都是穆斯林軍隊,不得不撤離。

燃燒的遠征—“十字軍東征”中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歷史細節?

第六、七、八、九、十次東征

幾年以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又親自率軍遠征,最終奪回了耶路撒冷,這是第六次東征。之後基督教與穆斯林世界依舊互相纏鬥,基督教國家又組織了4次遠征,不過都草草了事。直到公元1291年,基督教世界在地中海東岸的最後一塊土地被穆斯林攻陷,近2個世紀的“十字軍東征”大戲才落下帷幕。

好了,關於“十字軍東征”的內容就介紹到這裡吧。您只需記住三點:第一、如今中東與歐洲的恩怨可以追溯到900年前;第二、“十字軍東征”總共進行過10次,也有人說是8次,不過我採取的是10次說;第三、“十字軍東征”只有第一次取得了勝利。

燃燒的遠征—“十字軍東征”中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歷史細節?

謝謝賞閱,您的關注是對“王庶文講壇”最大的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