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 媲美巴黎聖母院,耗時27年,廣州這座教堂光玻璃就花了430萬元

世界級全石結構哥特式教堂,巴黎聖母院算一座,德國科隆大教堂算一座,還有兩座分別是威斯米斯特教堂和位於中國廣州的石室聖心大教堂。

媲美巴黎聖母院,耗時27年,廣州這座教堂光玻璃就花了430萬元

廣州石室聖心大教堂是一座天主教教堂,第二次鴉片戰爭後由法國設計師,中國工匠主導設計建造,1861年破土動工,1888年才得以竣工,耗時27年,把當時的主導工匠活生生的由一個愣頭青熬成了一個小老頭。

媲美巴黎聖母院,耗時27年,廣州這座教堂光玻璃就花了430萬元

聖心大教堂建築總面積為2754平方米,東西寬35米,南北長78.69米,由地面到塔尖高58.5米,氣勢宏偉,莊嚴肅穆,造型優美,佈局講究,結構複雜,元素繁多,處處洋溢著濃郁的宗教色彩。

這座教堂,用地是法國人根據中法條約搶佔的,石材基本上從中國國內獲取,但當時的主導傳教士明稽章為了建造這座大教堂,也是苦費心思,從拿破崙三世那邊拿到了50萬法郎的轉款,從法國運來了銅鐘。

媲美巴黎聖母院,耗時27年,廣州這座教堂光玻璃就花了430萬元

但是我們現在所見的這座教堂,也不全是原來的樣子,它經歷了好幾次的破壞和修復。1920年它被修復過一次,1980年,國家宗教事務局也曾撥款15萬元對教堂進行修復,而到2004年,它更是經歷了一次大修,據說總費用達到2000萬元,光教堂所用的約700平米彩繪玻璃就耗資430萬元。

歷經130多年的歷史,耗費幾代人的心血,才成就瞭如今這座宏偉壯觀、精巧完美的天主教教堂。

媲美巴黎聖母院,耗時27年,廣州這座教堂光玻璃就花了430萬元

我們可以從建築風格、外觀造型、藝術設計等方面對它進行欣賞。

就建築風格來看,這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宗教建築。因為哥特式建築源於法國,也被稱為法式建築。它最典型的特點是:建築頂部高聳削瘦,且帶尖,而且非常注重尖形拱門、肋狀拱頂與飛拱。藉助這樣的建築形式,以象徵升向天堂,皈依天主,表達宗教的神秘感,寄寓人類的哀思,對神的敬畏。

媲美巴黎聖母院,耗時27年,廣州這座教堂光玻璃就花了430萬元

哥特式建築最典型的代表是法國的巴黎聖母院、法國斯特拉斯堡大教堂、德國的科隆大教堂等。

就外觀造型來看。這座教堂除了高聳入雲的尖頂,建築前門整體呈現雙尖塔結構,共分為3層,尖塔越往上越陡峭,最後像錐尖刺向蒼穹:第一層是非常具有透效果的層層疊疊尖券門,一共有3扇門;第二層以中間的碩大玫瑰花窗(直徑有7米,採用石頭雕刻鏤空)為主導,這扇玫瑰花窗是大教堂的點睛元素,中間是一個十字,向外綻放出24朵花瓣,這些花瓣分佈著十二個小十字和十二朵小花,分別代表耶穌、舊約十二聖祖的教會和新約十二宗徒基石上的教會。第三層是鐘樓,上面分別安放著4個大銅鐘。

媲美巴黎聖母院,耗時27年,廣州這座教堂光玻璃就花了430萬元

除了正門,如果從上往下俯視,還可以看到,這座教堂的屋頂結構整體就是一個超大的“十字”。四面都是帶有宗教色彩的雕刻和玻璃彩繪。

從藝術設計方面來看。石室聖心大教堂不僅是一個宗教聖地,更是一件藝術品。不管是建築本身結構的設計,而且內部的各種元素都充滿著濃厚的宗教色彩。比如外教堂的大銅鐘、教堂無處不在的斗拱合掌型門頭和建築外圍元素,還有玫瑰花玻璃窗設計,畫有不同宗教故事的巨型玻璃彩繪窗等等。

媲美巴黎聖母院,耗時27年,廣州這座教堂光玻璃就花了430萬元

我對宗教沒有太多研究,但是走進教堂,看到影視劇中才會出現的熟悉場景,感覺是那麼奇特和莊嚴。

媲美巴黎聖母院,耗時27年,廣州這座教堂光玻璃就花了430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