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我75歲了,很懼怕死亡,怎麼辦?

青沙白鳥


我們每個人都是茫茫宇宙的一粒塵埃,暫時寄居在地球上,所以和你愛和愛你的人每天和睦相處,珍惜每一天,就連年輕人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


青青河邊柳888


這裡我要說我的老母親八十七歲去世了。她在去世前五天我撫摸著她的手她對我囑託後事頭腦清醒,我們娘倆無話不說,她老人家青壯年時在農村幫助十多個婦女接生,還介紹了好幾對青年結婚。她戀戀不捨的對我說在農村的好時光好啊!我鼓勵媽媽您堅強點等出院了我們回去住一段,媽媽說孩子呀別說了。媽媽己知道自己撐不了幾天,告訴我媽媽不怕死的你以後要注意身體,我泣不成聲媽媽堅決的推開了我的手堅決的說回家去吧!因為哪天我腳有傷拄著拐我說媽媽我明天一定值班看護你,我侄子送我出病房媽媽閉上眼睛,那知競成了永別!我的親愛的媽媽呀兒將遺憾的悔恨沒有陪伴您最後的時刻呀!兒在夢裡經常的夢見你和父親在我們鄉下的房子周圍生活就是你們不說一句話啊!


不能喝酒的男人


怕死很正常呀!怎麼辦?我替你分析一下。你抬眼望這個世界,有沒有發現一個老而不死的人?沒有呀,都要走的。來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活到百歲(基本上是萬分之一的概率)也要走的,把心態放平靜。既然人人都要走的,那憑什麼你可以不走?怕與不怕都要走。因此你要知足常樂,開心每一天。活一天就賺了一天。有病就積極治療,健康每一天。而不是杞人憂天,擔驚受怕,算計自己哪一天走。等你想明白了,也就心平氣和了。最美不過夕陽紅,溫馨又從容……



黑桃203


別說你75了,活到750仍然怕死!世上沒有不怕死的人,說不怕死的都是吹牛,試試讓他去死看他怕不怕?所以說:你對死亡產生恐懼丶膽卻丶怕,這也正常,沒毛病。

但我藉此回答還想.告你幾句你箕是批評你幾句吧:我覺得要是當你現在還活的無憂無愁健健康康的時候,勸你不要瞎想那些倒黴的事清,那是些破事!人活自古就是要向前看,悶悶不樂糊里糊塗的活,這是人最好活的想望和志向,俗話說:"好好的時運別看花圓″,這句俗話己是給與了人生存活下去明確的一個指點,雖然說死亡這是人明知道遲早躲不過的一件事,但至少起碼不是現在,對不對?有的人活的離眼前的生活要事都愁不完想不完的,你說你活的好好的想那麼遠幹嘛呢?對不對?何別要給自己生活精神思想上增加沒必要的負荷呢?這樣你覺得有用有意思嗎?………………我是(落葉)看夕陽,兄弟的話有點直,別嫌棄!請你仔細看看下方的這張圖,你應該將詢懷放的像圖裡的天空大海一樣的如此寬闊才對!


落葉看夕陽576


交給你一個最簡單有效的辦法:每天晚上靜下心來,念《心經》。

這個辦法,我的許多忘年交好友得以親身體悟,效果非常好。

人,從一出生就面臨著一天天接近死亡!這是不爭的事實。只是說年輕人時日尚多,並不在意而已。

有些老年人,非常懼怕死亡,其中原因有:

  • 生前還有許多未了心願,時間來不及了。
  • 生前積攢的財富死後帶不走,困惑,不甘。
  • 生前,幸福的日子還沒有享受過,怎麼就要與這個世界說拜拜了呢?
  • ……

諸如此類顛倒夢想,《心經》都會給你答案。但願能點亮屬於你自己的心燈,照亮前行的路。柏藝康在前方與你有約。


柏藝康


如果真的怕死,2600年前就早已經有答案了,那就是證得生命本源,佛陀早就告訴我們了,人生是一個幻境,但是你沒有證得的時候,就以為他是真的,有覺受,有痛苦,有死亡,當你證得了以後,身體是個假的,臉身體都沒有了,還怕什麼生死呢。釋迦牟尼佛說了,我們本來就是佛,只不過自己迷了。


小南是個凡人


你肯定是個無神論者,你認為人死如燈滅,啥也沒有,今生至此,你混得不差,家產親人朋友都十分捨不得,想想老去你啥都沒了,所以你才怕死。我認為你不如去信一種信仰,第一充充實老年生活,第二增強信仰,相信萬物有靈,終老以後你不僅繼續擁有你生前的一切,而且還能和你故去的親人團聚。只有如此,你才能覺得有奔頭,免得整天越想越怕生活在驚恐之中


快樂人生607


我四十二了,已經進入中年了,還沒有考慮過死亡的問題,但感覺身體毛病越來越多了,我想當我七十五歲的時候,我可能也會懼怕死亡,但人不是最後的歸屬都這樣嗎,人類誕生到現在估計已經有幾百億個生命了,還不都死翹翹了,所以最好不要到這個世界上最好,像動物一樣沒有意識,沒有思考最好,糊里糊塗的來,糊里糊塗的走


醉夢伊甸園1


我有好方法。你到寺院去歸依三寶,讀佛經佛咒。讀了經咒後,人還不生大病惡病。我因此而受大益。讀後一個人清醒多了,對死亡沒有恐怖。佛經裡面有很多人極科枝無法解決的問題答案。看了全懂了。我們是同年兄弟。凡男是我父,凡女是我母。感恩頭條為橋樑,我能見到你。


user5409821997457


75歲怕死,不知真有視死如歸的,怕死很正常,對於一個75歲的人來說不能說不正常,有時我就不明白,如果說三十幾四十幾考慮死,可能是有點早,或者也說可以心思心思,我想即使是這樣,悲觀問題也是比較嚴重的,不過75歲了,是我國平均年歲的一個槓了,如果說到死那也是享年了,我到不是說75歲就該死了,而是要明白下面的活要能灑脫,更有活頭,更為之慶幸,至於死的問題考慮是必然,準備更是要的,所以要明白什麼是健康的死,就是不遭罪的死祥和的死。不要說死沒有意義,死的意義就是,讓生的人羨慕嫉妒敬仰,瞧瞧人家死的那麼自然那麼沒給人麻煩那麼安詳,如神仙般仙去,我想這才是這個歲數還考慮的,我想如果有說到你了,是無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