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學術影響力評價應“因人而異”

進入大科學時代,學術影響力的評價可謂是一個國際性難題。如果沒有指標設置與定量化,評價缺乏剛性的標準,相關評審政策與程序就可能存在公信力的質疑。但是,有了指標化的測算,人們對量化評價所帶來的諸多負面效應更是痛心疾首。此前,我國學術界出現的“唯SCI”現象,便是這種難題的一個具體表現。

在此情況下,我們其實很難找到一個“完美”的學術評價解決方案,而只能在“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之間,尋找一個相對合理的平衡點。在我看來,考慮到“兩害相權取其輕”的原則,我們還是應該堅持以定性為主,把定量評價作為輔助手段。也正因如此,破除以定量為主“唯SCI”論,側重代表作及其質量和同行評價,是我們在學術評價改革方面所必須作出的選擇,也符合國際學術界的慣例。

目前,我們很多大範圍、有組織的學術評價,其實未必存在天然的必要性與合理性,它僅僅是當下情勢中符合管理者需求的一種臨時性政策手段。相對於這一政策工具的運用,提高同行評議的公信力,培植成熟的學術共同體並養成良好的研究倫理與文化,理順高等學校內外體制與機制,營造有利於學術發展的環境與氛圍,更是學術影響力評價健康發展的根本所在。

如果有些評價不可避免,還是應以同行專家的定性綜合評價為主。評價材料應以內容為核心,將豐富多樣的敘述材料、案例以及定量分析數據作為證據支撐,各方證據能夠相互印證。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在進行學術影響力評價時,需要根據評價對象的不同,確立不同的評價方案,且評價內容結構需要一定的彈性。不同高等學校和學科類型存在差異,或以文理或以工科見長,或以理論研究或以應用為特色,不宜賦以一刀切的指標與權重。比如,在機構層面,把綜合性大學與工科院校並列,在學科層面,把哲學社會科學與理工科、甚至同一門類中的如純數學研究與應用數學、理論與應用經濟學學科並置,對其理論價值與社會貢獻賦以同樣的權重,則難免會出現明顯的偏差。

現實中,令人頗為憂心的工程領域研究不關注應用與技術開發,反而青睞於論文發表;純粹的理論學科不專心於深入的學理性探究,反而忙於熱點追蹤,以求外部關注等浮躁現象,正是這種缺乏針對性的評價方案所帶來的不良後果。

簡言之,學術影響力評價必須體現機構、學科乃至研究領域之間的差異性,要麼不評,既然要評,就只能在成本與負效應之間作出抉擇,因為相對於高昂的成本,簡單量化所帶來的危害更大。僅僅為了滿足經濟、簡潔、易操作等需要的行政思維與管理邏輯,表面上降低了成本,但它的剛性與“粗暴”不僅嚴重影響了學科和學術的多樣性及特色,而且正是目前我國學術重量輕質、重期刊發表輕教育與社會貢獻,以及由此所造成的基礎研究創新不足、應用研究價值不彰的根由之所在。

(華東師範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閻光才,本報記者陳彬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