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年關蒸饃饃


年關蒸饃饃

我出生於上世紀80年代初,那時候儘管土地已經下戶,但鄉下人的農村生活還普遍貧窮,一日三餐多是稀湯寡水的玉米粥和拌湯(疙瘩湯)等簡陋的飯食搭配在一起湊合著過光景。因為這些飯食不耐飢,平日裡充飢的饃饃多是黑麵饃或玉米糕。

玉米糕是將玉米麵發酵以後,添加鹼面揉勻,鋪在箅子上蒸製成的一種玉米麵糕糕。每次食用時就切成片,在滑過漆籽油的鍋內煎至金黃,便成了一種酥鬆香甜的至味。而若是想吃頓白麵饃,那就只有等到過年時才能享受得到了。

於是,每年過年蒸年饃可成了一項非常隆重的節目,為了節省口糧,蒸年饃時就做成各種餡兒的包子,這樣就可以節省不少糧食。記憶深刻的是母親做的蘿蔔粉條包子和豆沙包。


年關蒸饃饃

蒸年饃

過了臘月二十三的小年,大人們就早早地挖開地窖,掏出入冬前就窖入地窖裡的蘿蔔,選一個天氣晴好的日子,颳去蘿蔔皮,再擦成細絲,連同漲發好的粉條炒製成包子陷兒。

而豆沙陷則是用自己田裡種的紅小豆,淘洗後煮熟,加入撕去皮的甜柿子一同攪拌均勻,便成了軟糯香甜的豆沙餡料。

“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正如一首童謠裡所唱的一樣,每到了這個時節,人們就都忙乎了起來。

中國有句俗話:不蒸包子,要爭氣!過年蒸包子,也有爭氣的含義,另外象徵來年的日子會蒸蒸日上。饅頭是面做的,蒸的時候會發起來,所以也象徵會發財發家。


年關蒸饃饃

每年的年關蒸饃饃時,幾乎是全家總動員,燒火的燒火,挑水的挑水,包包子的就安安心心的包包子。蒸鍋上汽以後,一鍋接著一鍋蒸,中間不斷茬,鍋裡熱氣騰騰的,節省燃料不說,接連蒸出的包子不僅發的鼓鼓的,而且光滑雪白。

過年就圖個吉利,剛出鍋的熱包子,還不忘用一劈兩半的山核桃蘸上鮮紅的色素在包子頂部點個紅點。為了便於區分各種餡料的包子,母親就會把每一種餡料包製成某一種花樣。有擰成花紋的圓包,有捏成三角形的三角包,還有捏成桃形的柳葉包等。每次包完包子,還不忘再做一些各式各樣不同大小的面魚,象徵年年有餘。

開年的幾天裡,因為有年前熬肉時煮的油蘿蔔片兒,也就不用再吃那稀溜溜的玉米糝糊湯,老年人迷信的說法是說過年時吃糊湯把人吃迷糊了,一年到頭的腦子都不靈光。主要還是過年時家裡準備的吃食充足,也是個吃嘴的節日,趁著這幾天好好改善一下伙食。

年前都煮了肉,也炸有油豆腐,只需切幾片肥肉片子,在鍋內煸一下,下入蔥姜等調料煸炒出香味以後,注入清水,接著下入切好的油豆腐和白豆腐乾燴在蘿蔔片內,燒透入味以後,油汪汪的蘿蔔片就包子,那可簡直是再好吃不過的美味了。

辛勞了一年的農人們,是該補補身子的時候了。不過人們吃過幾天油膩的飯食以後,卻偏偏又想喝那能照見人影子的稀糊湯兒。


年關蒸饃饃


正月天裡拜年,還會用年關蒸制的包子代替禮物送人。親友們習慣了這種禮儀,你送給我,我送給你,說是讓對方嚐嚐自己的手藝,實則是大家因為貧窮買不起禮品。不過大家相互送饃饃都是過去艱苦年代的事兒了,現在早被時代的趨勢所推翻了。

“人活七十,誰不為一口吃食”。雖然現在的人們日子都一天天好過了,過年蒸白饃饃再也不算是什麼稀罕事了。但過年的主題終究是離不開吃為主,這種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蒸饃饃的習俗依然被人們延續著。(鄉土文苑,陳亮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