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寧波商幫是如何取代“匯通天下”的晉商,成為近代金融業龍頭的?

作者|寧鏡誠

寧波商幫是如何取代“匯通天下”的晉商,成為近代金融業龍頭的?

寧波幫一一錢業會館

14年前,一部講述晉商代表人物喬致庸棄文從商,最終將生意做到匯通天下的電視劇《喬家大院》在央視登陸,該劇一經上映,立即颳起一陣追憶“晉商”的風潮。

熟悉晉商的朋友都知道,晉商早年間憑藉販鹽起家,在道光四年,也就是1824年,票號創始人雷履泰在山西平遙創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家票號一一日升昌。

晉商正是憑藉票號超前的匯兌業務以及遍佈全國的分號,才得以統治中國金融業長達80年之久。

但令人詫異的是,20世紀初,在現代銀行業的衝擊下,清廷被迫組織成立的現代銀行卻不見晉商的蹤影。

取而代之的,是在近代中國金融業叱吒風雲的寧波商幫

寧波商幫是如何取代“匯通天下”的晉商,成為近代金融業龍頭的?

中國通商銀行

我國第一家商辦銀行一一中國通商銀行,創辦於1897年,由當時督辦全國鐵路事務大臣盛宣懷牽頭,寧波商幫三位大佬葉澄衷、嚴信厚、朱葆三參與創辦。

也正是從那時起,晉商的票號逐漸地退出了歷史舞臺,寧波商幫則開始執近代中國金融界之牛耳。

寧波商幫又稱甬商,提起它,我們可能有些陌生,但我們熟悉的TVB創始人邵逸夫以及“船王”包玉剛都是寧波籍,和晉商、徽商在明清兩代大放異彩相比,寧波幫的影響力則主要體現在近代。

那麼,寧波商幫是如何取代晉商,逐漸成為近代中國金融業龍頭的?

01

後起之秀,發家於滬

寧波商幫是如何取代“匯通天下”的晉商,成為近代金融業龍頭的?

寧波公館

說起寧波幫的發家史,必然繞不開一座城市一一上海。

寧波幫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明崇禎年間,當時寧波籍的藥材商在北京初建“鄞縣會館”;到了清嘉慶二年,即1797年,旅滬的寧波籍商人攜眾人之力募捐籌建四明公所,作為甬商之用。

《上海四明公所緣起》中就記載道:“蓋甬人之旅滬,自明至清數百年於茲矣”,但寧波商幫尚在上海闖蕩之時,晉商和徽商卻先後憑藉販鹽起家:

晉商後期憑藉票號生意,將自己的生意做到了匯通天下的程度;而徽商的代表人物胡雪巖,也靠著左宗棠混得風生水起,一時之間風頭無量。

寧波商幫和這兩位“老前輩”相比資歷尚淺,還是後輩,但寧波人骨子裡信奉“要竄頭,灣三灣”,簡單來說就是人要想發跡,就得走遠路,闖世界。

寧波商幫是如何取代“匯通天下”的晉商,成為近代金融業龍頭的?

清末寧波

寧波作為我國最早的5個通商口岸之一,自古以來商貿活動就十分活躍,隨著英國太古洋行、美國美孚火油行等國外企業先後在此創設,寧波當地的風氣也得以開通。

流淌在血液裡的闖蕩信念加上與國外經營理念的碰撞,寧波商幫順勢而動,開始迎接屬於自己的時代。

因為和上海同為通商口岸,而後者以其地處長江流域終點,腹地深廣且交通便捷的優勢,逐漸成為全國內外貿易的中心,於是各省商幫紛紛雲集於滬。

寧波商人憑藉甬滬交通僅一水之隔的優勢,大批湧入上海。據估計,清末在滬的寧波人已近40萬。

寧波商幫是如何取代“匯通天下”的晉商,成為近代金融業龍頭的?

這兩個地方離得就是這麼近

寧波幫除了在自己的傳統行業:銀樓、藥材、成衣、海味等領域繼續深耕外,還攜同鄉之力,左手佈局錢莊、深耕航運業務,右手擔任起洋人在漢口的洋行、銀行的買辦,做起了進出口貿易。

成書於晚清的小說一一《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就對買辦這一行業有如下記述:“一時船上買辦來了,賬房的人也到了”,可見買辦這個職業在當時已實屬常見。

不僅如此,我們如今熟知的銀樓老鳳祥以及藥店蔡同德,總部雖在上海,但都是寧波人在清末創辦的;我國最早以華商名義興辦的輪船航運公司一一外海商輪局和永安商輪局,也是甬商於1895年創辦。

寧波幫堅持新老行業兩手抓,並善於審時度勢,能抓住稍縱即逝的商機,在短短几十年間就迅速發家,並以上海為基地,將商業版圖延伸至天津和蘇州等市。

寧波幫作為後起之秀,一躍成為上海灘勢力最大的商幫,並藉此輻射全國。

寧波商幫是如何取代“匯通天下”的晉商,成為近代金融業龍頭的?

上海老銀樓


02

錢莊變銀行,票號終隕落

前文我們簡單提過,19世紀中期,中國金融業的兩大巨頭就是山西的票號和寧波的錢莊。

票號的業務除了平時匯兌金銀外,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通過匯兌軍餉和協餉,為清廷的地方政府墊款,我們可以把它的職能理解為代理國庫。

票號乃至晉商,從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清廷給予的特權,隨著清政府的覆滅,票號相比錢莊受到的損失,勢必要大很多。

但寧波商幫的錢莊最終能取代晉商的票號,靠的絕不僅僅於此,下面筆者從兩個方面分析一下甬商到底勝在哪?

寧波商幫是如何取代“匯通天下”的晉商,成為近代金融業龍頭的?

錢莊收據


1.錢莊的過賬制度更接近於近代銀行的本質

我們都知道,創造和消滅貨幣是商業銀行的最大特性,而寧波錢莊於19世紀50年代創立的過賬制度,無疑和近代商業銀行最為根本的貨幣信用制度更為接近。

對於過賬制度,發佈於1925年的《寧波錢莊業會館碑記》是這樣介紹的:

“其法,錢肆凡若干,互通聲氣,掌銀錢出入之成,群商各以計簿出入,出畀某肆,入由某肆,就肆中匯記之。明日,諸肆出一紙,互為簡稽,即准以行,應輸以納,如親授受。都一日中所輸納之數為日成,彼此贏絀相通,轉而計息焉。次日復如之。”

通俗地講,過賬制度方便了客戶間的貿易款項往來,只要收付雙方各自把進項出項的賬目登入過帳簿內,再把過帳簿送給自己的開戶錢莊,就不必再收付現款,一筆交易即可完成。

錢莊用“過帳簿”代替票據,同時實現了開戶結算和票據交換的功能,這一點和近代商業銀行的信用功能(信用中介功能,信用支付功能和信用創造功能)已經十分接近。

寧波商幫是如何取代“匯通天下”的晉商,成為近代金融業龍頭的?

2.寧波商幫敢為人先,順勢而動

其實,清廷在迫於現代銀行衝擊之時,想要組建自己的現代銀行,第一個找的是晉商。畢竟二者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最先想到的肯定是對方。

在19世紀末期,清廷提議由晉商牽頭,組建現代商業銀行的建議被後者否決,清廷心想:給你機會你不中用,那就別怪我。

最後,思想更為開放的寧波商幫抓住了這次機會,並於1897年創辦了我國第一家商辦銀行一一中國通商銀行。

1908年,清廷順勢推出了《銀行通行則例》,並規定今後金融從業者必須驗資註冊,按章運作,否則取締經營資格。

歷史證明,這是晉商翻盤的最後一次機會。

寧波商幫是如何取代“匯通天下”的晉商,成為近代金融業龍頭的?

票號最終隕落

就在北京的票商經理李宏齡聯合駐京的20多家山西票號,倡議大家共同入股,組建股份有限制的晉省匯業銀行之時,時任山西票號龍頭一一蔚豐厚票號的大掌櫃毛鴻瀚沒有認清形勢,將這一建議否決。

晉商由此痛失良機,而寧波商幫順勢崛起,近代金融業再也沒有了晉商的位置。

甬商在近代金融業的崛起,對自身的意義非凡,它不僅奠定了寧波幫在我國近代最重要的經濟中心一一上海的霸主地位,還衍生出“金融+產業”聯動的高槓杆經營模式,開始了甬商的統治時代。

03

甬商重教育,懷反哺之心

和徽商一樣,寧波幫一樣重視對後代的教育,但與徽商不同之處在於,徽商注重教育主要體現在科舉考試,入朝為官上,而甬商則更重視傳統文化的培養。

《澄衷堂蒙學堂字課圖說》是編纂於晚清的一部漢字教材,它深刻影響了我國對於漢字教材方面的編綴,還被譽為“最好的蒙學課”,至今仍是亞馬遜典籍暢銷書。

而澄衷蒙學堂的創始人葉澄衷,是清末滬上巨賈,寧波籍。

如果說到這本書,大家不以為然,那麼對於“逸夫樓”,我想你一定不會陌生。

寧波商幫是如何取代“匯通天下”的晉商,成為近代金融業龍頭的?

有“華夏捐資興教第一人”之稱的邵逸夫,於1973年成立邵氏基金會,從1985年起,邵逸夫每年向內地捐贈一億多元,用於支持各項社會公益事業。

截至2012年,邵逸夫共捐贈內地教育47.5億港幣,捐建項目總數超6000個,全國各地的學校裡,幾乎都有“逸夫樓”的身影(筆者的高中就有一座逸夫樓,座標山西)。

寧波幫因為多年在外闖蕩,雖然一個個都混得風生水起,但從未忘記反哺家鄉。

有“船王”之稱的富豪包玉剛,於1985年10月29日捐資2000萬美元,用於籌辦日後佔地3036畝的寧波大學。

鴉有反哺之義,羊知跪乳之恩,像邵逸夫和包玉剛這樣致力於回饋桑梓的甬商,還有很多。

04

甬商發家啟示錄

縱觀寧波商幫發家史,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還是其順應潮流,敢為人先的精神內核。

在錢莊和票號同時面臨現代銀行的衝擊時,甬商因時應變,吸收新知,及時地完成了從錢莊向銀行的蛻變,保住了自身在金融業的地位,也為其他產業提供了堅實的後盾。

他們既沒有偏離儒家的價值觀,又能以較為開放的心態接受西風沐浴,懂得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實現了地域商幫集團性近代化、現代化的成功轉型。

寧波商幫是如何取代“匯通天下”的晉商,成為近代金融業龍頭的?

我不禁想起了如今大火的短視頻。

短視頻剛興起時,很多人對之不屑一顧,但隨著相關軟件下載量的井噴,以及短視頻帶貨的興起,就連很多一線明星宣傳電影時,都會選擇該渠道。

而由此而帶動的產業也讓無數人掙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那批敢於順應潮流並持續深耕的人,不是幸運兒,而是真正敢於吃螃蟹的人。

順應潮流還有一個近義詞,那就是與時俱進。

事實證明,墨守成規只會導致自己停滯不前,被別人遠遠甩在身後,閉關鎖國的清廷犯過這樣的錯,沒有跟上節奏的諾基亞同樣因此,被迫賣掉了公司的手機業務。

清末教育家嚴復曾說:“非新無以為進,非舊無以為守”,願你我都是這個時代的弄潮兒,因為和苦難的潮水周旋過,才不枉此生。

共勉。

寧波商幫是如何取代“匯通天下”的晉商,成為近代金融業龍頭的?

一一END一一

Reference:

1.論中國本土商業銀行的發軔——寧波錢莊過帳制度研究,作者張躍,孫善根

2.寧波商幫與晉商、徽商、粵商比較析論,作者陳梅龍,沈月紅

3.郎鹹平:“寧波幫”憑什麼崛起?來源新世紀週刊

4.家國情懷“寧波幫”,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