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劉坤良談花境:中國花境產業發展脈絡與展望


劉坤良談花境:中國花境產業發展脈絡與展望


花境的發展與很多行業的發展一樣,挑戰和機遇並存。花境最大的挑戰在於長效。

花境長效與否取決於品種選擇和設計水平。真正做到花境隨時間推移而越來越美——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花境營造的功夫就體現在這裡。


作 者:劉坤良

整 理:楊先

劉坤良談花境:中國花境產業發展脈絡與展望

01

見證者 親歷者 推動者


大家好!很榮幸有機會與浙大園林總裁班的學員們進行一次面對面的交流。2020年的序幕剛剛拉開,這也是我的新年第一場專業分享活動。

談中國花境產業發展脈絡與展望——題目有點大,因為如果做一個科學的產業發展分析,需要準確詳實的數據支撐。

而高速發展的花境產業很難獲得一些統計數據,其與中國鮮切花、苗圃有較詳細的統計數據(政府或協會組織)不同。


劉坤良談花境:中國花境產業發展脈絡與展望


今天的分享主要從花境植物引種與生產、花境推廣應用等內容展開,用大量案例,結合本人的經歷及體會,向大家簡要梳理一下中國花境產業發展脈絡,聊一聊本人對未來中國花境發展的設想與展望。

花境主要設計在園林植物群落的中下層,僅是園林大產業中很小的一個細分領域,論產值佔比,它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我本人一直在從事花境的營造與推廣應用工作,花境江湖上稱我是“中國花境推廣第一人”,總感覺卻之不恭、受之有愧。因為隨意“稱王稱霸”總是不好的。

但又可以自豪地說,我是中國最早的花境推廣人和從業者,更是見證者、親歷者、推動者。

當然更重要的是我一直酷愛這個小行業,一直在從事它,從來沒有中斷過,從中也見證了中國花境從無到有、從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的發展過程。


02

花境萌芽時期(1996~2003)


秉承“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城市精神的上海市是中國現代化城市綠化發展的先行者,可以說也是中國花境推廣應用的發源地。

我在上海植物園工作期間(1996~2003),正值上海城市綠化大發展的好時期。

當時作為上海植物園新引進的核心技術人員之一,通過閱讀大量國外園藝書籍,開始接觸西方的花境知識及園藝世界,並開始初步嘗試花境的實踐應用。

當時花境的營造因為缺少足夠的新優園林植物新品種,經常性地處於捉襟見肘、無米之炊的窘境。

為了突破花境應用的瓶頸及解決城市植物景觀提升的痛點問題,當時上海園林局體系內一批有遠見卓識的領導,開啟園藝植物新品種的大規模引種項目,啟動了有里程碑式的

“城市園林植物多樣性三年行動計劃”。

當時,上海市園林局下屬的兩家科研單位——上海植物園和上海市園林科學研究所(現為上海市園林科學規劃研究院)分別承擔了草本和木本為主的引種專項。

那時候出國機會不多,我第一次踏出國門去了園藝高度發達的日本,我們一行三人,每人懷揣100萬日元的引種購苗經費(當時匯率核算相當於7萬元人民幣),要知道當時上海的房價平均每平方1500元人民幣左右。

7萬元(可謂鉅款)幹什麼去呢?

每個人都帶了一個最大尺寸的航空箱,去買植物!直接提個航空箱去買植物的經歷是當時特定條件下才會有的機會。

在局領導與日本大阪建設局的積極協調與大力協助下,我們有機會參觀了許多特色苗圃、園藝中心和公園。

此次國外引種對我來說是一次大開眼界的機會,從一個植物新品種極度匱乏的國家,一下子進入了園藝發達國家的百花園,巨大的植物新品種信息如潮水一般襲來,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

儘管事前做了充分的心理準備,仍然被豐富的植物新品種強烈震撼。最後,我的一個航空箱裝了約100多個新品種(草本全部去頭掐尾,以最小的體積帶回最寶貴的植物材料,相比之下,木本植物限於植物本身體積過大沒有帶回太多)。

當時活體植物進口很困難,這次中國園藝大爆發前夜的前夜的引種行動,在中國花境發展史寫下了一頁有特別紀念意義的篇章。

直到今天我們的花境生產還受益於當年的那箱植物材料,其中包括已經被廣泛應用的墨西哥鼠尾草、深藍鼠尾草、天藍鼠尾草等,也包括有一些現在不怎麼用的亞菊、金葉過路黃。

有的植物可謂久經考驗,成了花境營造的標配植物,也有的不適應,自然淘汰了。

當然,此次日本引種的植物材料總體來說是有限的,更大規模的引種必須走正規化官方引種渠道。

此後幾年,我們從歐洲、北美等園藝大國進行大量植物引種(所謂園藝大國不以國土面積大小而定,如荷蘭國土雖小,卻是響噹噹的世界花卉產業集大成者)。

法國和比利時是衛矛當時重要植物引種目標國,我們開始了每批100-500種的規模化引種。引種過程中,無數的“先烈”倒下,不少喜歡冷涼氣候的植物不能越夏,比如鐵筷子。

當然也有成功引種的材料,表現突出的如細葉芒、斑葉芒、矮蒲葦、小兔子狼尾草等觀賞草(可以說,我和我所在的單位上海植物園是中國最早進行觀賞草引種的單位)。

那時,大家對觀賞草完全沒概念,甚至有些有非議——你們怎麼把鄉間的野草引來幹什麼?但是,觀賞草以它野趣、自然、低維護等優點,勢不可擋地在中國大地逐步推廣開了。

劉坤良談花境:中國花境產業發展脈絡與展望

03

花境推廣小高峰(2003~2008)


2003~2008年,我離開上海植物園進入上海上房園藝公司主要從事花境推廣工作,這家公司在中國花境推廣中做出了歷史性貢獻。

花境推廣初期是在上海市區的一些公園、道路里做花境。後來,以上海為大本營,逐步面向長三角地區推廣花境,規模大小不等,形式不一,開始了早期花境實踐應用與創新推廣,也嘗試岩石園、藥草園、水景園等植物專類園。

2003年走出上海推廣的第一站是崑山,而後是張家港、江陰、無錫等蘇南經濟發達的縣市,高峰時期,我們單個花境項目總造價已經突破百萬元了。

2004年,在浙江省推廣的第一站寧波,當時同我的好朋友在寧波雅戈爾地產系列樓盤裡面開展花境的推廣應用。

那時候浙江省廣大地區還沒有推廣花境。2004年,杭州園文局請我們去環西湖的幾個公園如杭州植物園、長橋公園、老聖塘景區等處做了些花境示範點,如今杭州花境營造水平,特別是G20峰會後,有了很大進步。

當時也有一些的私家花園客戶做花境,近年來,我們做的私家花園相對較少。因為私家花園體量較小,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加上業主個性化較強,有些要求相對苛刻,意見反覆較多,給花境營造過程產生很多困擾。

之後,隨著公共景觀開始有更大體量與更大影響力的項目出現,私家庭院關注少了很多。如果時間允許和有不錯的機會,我還是願意去繼續參與這一大有可為的應用市場。


劉坤良談花境:中國花境產業發展脈絡與展望

04

盛世造園新時代(2008~至今)


這一時期標誌性的花境大項目如上海辰山植物園、世博公園等。當然,也越來越多的省市地區出現花境項目了,越來越多的花境從業者加入這一美麗的行當。

大中型文化旅遊項目建設是這些年的熱點,我們在貴州貴陽、廣東梅州、浙江湖州等都做了中大型的花境式花園建設,即積累了一些很好的經驗,也收穫了不少社會上的好評。

我們還在以銀川花博園重慶園、廣西南寧園博園等大型專業展覽活動中成功地嘗試了新型的花境。

2019年4-10月期間召開的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以下簡稱世園會),毋庸置疑地是中國花境發展的里程碑,花境迎來了屬於它的高光時刻!

獲得高等級獎項的國內、國際展園絕大多數都展示了花境應用形式,似乎宣告花境黃金時代的來臨。

昨天我還奮戰在四川南充一個3000平方米的花境式花園工地上,這個項目在本月18號將迎接市委書記率隊的眾多區縣負責人的視察,我們很重視這一絕好機會!

鄉村振興是當下國家層面的發展戰略,把花境融入鄉村景觀提升是我們正在實踐和探索的一個重要方向,未來鄉村花境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因為花境本身的自然野趣風格與鄉村本身的自然風貌相契合,如果鄉村植物景觀仍然採用與城市園林綠化相似的形式,那不僅會造成“千村一面”的呆板,還會造成“城鄉一面”的不堪。

比如山清水秀的莫干山鎮的鄉村綠化,很遺憾地採用了和城區綠化如出一轍的形式。

鄉村景觀本應該呈現迴歸田園、迴歸自然、迴歸生活的空間美學,植物選擇、植物配置形式都應該與鄉村特質相匹配,與現階段農民的需求相融合。

果樹、蔬菜等可食用植物比花卉對他們更為實際,寓意美好的紅色花卉比白色花卉更受歡迎。再比如溧陽市鄉村村民在兒女婚娶時會用南天竹果子和萬年青的葉子做禮品裝飾。

與低維護的後期管理相適應(與城市綠化養護一樣重要,不同的是管理壓力更大,問題更多,投入更少)

我們團隊已經和正在福建省浦城縣和江蘇溧陽市等鄉村開展花境新試驗,未來我們還將持續關注這一巨大而重要的新市場。

以上簡要回顧了以上海為代表的長三角區域花境的發展歷程,近年來,虹越世界花園大會、花園集發起的中國造園峰會、浙大夏宜平老師發起的中國花園論壇、以中國園藝學會球宿根分會和蘆葦景觀等開展的持續性多種線上及線下的花境專業培訓等活動,如雨後春筍一般不斷湧現,推波助瀾地把新優植物從栽培生產到推廣應用推向新高,這些活動同樣也是整個花境產業發展脈絡裡面重要的一環。

“花境熱”反應了花境的公眾接受度逐年提升。更重要的原因,從大的形勢來看,我認為中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嶄新“盛世造園”的美好時代。

中國是世界上最善於學習的民族,也包括花境。我相信,與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相向而行的花境行業一定會呈現出百花競放春滿園的美好景象。


劉坤良談花境:中國花境產業發展脈絡與展望

05

展望

展望未來,探索有中國特色、有個人色彩的花境時機已經成熟。一方面,我們需要繼續學習經典花境的精髓,但我們沒有必要被經典框住。

另一方面,我們更加需要根據中國的氣候條件、場地特點及國人對造園的理解和追求,來探索設計和建造花境特色創新作品。

展望未來,花境、花園不再是專業人士才可以做的事情,中國正在迎來全民園藝的新時代。

劉坤良談花境:中國花境產業發展脈絡與展望

大家或許也認識一個網紅園藝作家和超級愛好者——瑪格麗特·顏,她是一個南京大學國際貿易專業的跨界園藝愛好者,如今有了自己工作室,辦有花園雜誌,出了多本園藝書籍,還有一個特色展示花園,叫“河馬花園”,聽起來挺逗的,原來是“河邊的瑪格麗特的花園”的簡稱。

跨界的朋友會有不一樣的創意想法和感受,也為中國花境推廣和園藝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我相信,隨著中國全民園藝時代的臨近,我國人民的園藝素養也會如同我們的經濟一樣,總有一天趕上和超過英美等園藝發達國家。

劉坤良談花境:中國花境產業發展脈絡與展望

06

總結

總結一下,個人認為,在花境應用方面,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真正開拓了新境界,樹立了新典範,引領了新風尚,開創了新時代,激勵我們踏上新徵程。

世園會褒貶不一,甚至有最極端的評價:世園會還不如不如國內的園博會。但個人認為還是應該放下偏見,虛心學習。

花境的發展與很多行業的發展一樣,挑戰和機遇並存。花境最大的挑戰在於長效。


花境長效與否取決於品種選擇和設計水平。真正做到花境隨時間推移而越來越美——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花境營造的功夫就體現在這裡。


如今,花境有些泛化,我稱之花景,雖然一字之差,卻有本質不同。

有些根本不是花境,比如大面積、單一品種,或者某幾個品種條帶狀種植,而花境講究多品種自然契合。

最後,對我們從事的美麗事業談一點展望。

首先,我特別欣賞園林總裁班的一句話——永遠不畢業。永遠不畢業,意味著學習沒有休止符,學習永遠在路上。

學習國外、國內同行優秀作品,學習他們好的產品、好的手段、好的技術等,最重要的應該是好的理念。

2020年如有機會看著切爾西花展展園一個個造起來的整個過程,回來跟大家再做一次分享,因為造園過程是我們造園人更為關注的內容。

第二、文化因多元而美好,花園因多樣植物而精彩。花境的發展將會繼續引領新優植物的自然化推廣應用,自然多樣是今後必然的審美追求。

第三、特殊生境的花境設計是個難點,對植物的選擇有特殊要求。

第四、新品種、新材料、新技術、新理念依然是花境發展的核心內容,花境就是一個創新的集合產物,創新才會引領花境更好發展。

第五、擁有跨界思維,學科交叉是一個必然趨勢,因為我們正處於一個創新湧現的美好新時代。

最後,祝願我們的花境之路越走越好,越走越寬,謝謝大家。


注:本文根據劉坤良老師在2020年1月4日在園林總裁班的課程分享整理而成。文章內容僅為現場課程5分之一,因篇幅有限,有大量刪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