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何看待法國國防部長表示伊朗核導計劃和影響力是地區威脅?法國是要和美國一致嗎?

jj579509


自作孽不可活,法國這次變臉完全是伊朗自找的,也可能成為摧毀伊朗的最後一根稻草。

雖然伊朗一再否認,但是人贓俱獲,連伊朗外交官被德國銬起來之後也無力爭辯,可想而知這一次伊朗理虧得一塌糊塗了。

據法、德、比利時三國的情報分析,伊朗企圖對海外反對派“伊朗抵抗陣線”的遊行示威實施爆炸襲擊。結果事情敗露,6名涉嫌參與行動的伊朗情報人員被三國警方逮捕;而一名伊朗駐奧地利外交官因為涉嫌在比利時把炸彈交給兩名行動人員,最後在德國境內被捕。由於該外交官涉案過程不在自己派駐的奧地利,因此沒有外交豁免權保護,將被引渡到比利時受審。

伊朗在全球追殺的力度上並不比美國差多少,敢做敢幹

在上世界八、九十年代,一名英國詩人因為用詩篇褻瀆了可蘭經,被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下達全球追殺令:全世界什葉派信徒人人都可以見而誅之。結果嚇得該詩人十多年如一人躲在英國情報機構的保護屋裡不敢出門。

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伊朗佔據了道德制高點

法國是伊核協議最堅定的支持者,馬克龍甚至放言:伊核協議不容再談判。但是伊朗這一次不但採取了見不得人的暗殺行動,而且是在法國、德國兩大伊核協議支持國的領土上鬧事。把僅有的一點信用都透支了。

過去幾天,法國宣佈凍結兩名伊朗情報人員在法國的資產;最可怕的是,今天法國國防部長明確宣佈,伊朗的核導計劃是一大威脅,而伊朗的地區影響也讓法國感到擔憂。由此可見,法國已經接受了美國的觀點。如果伊朗不能在未來幾天挽回法國,那麼支持《伊核協議》的國際聯盟就可能一拍兩散,法國,甚至英國和德國都可能坐上美國的戰車,實施全球對伊朗的制裁成為現實。


梅絲露


法國國防部長的話語,只是在佐證:法國馬克龍一再強調的“《伊核協議》不容更改”只是一句口號罷了!之前英武就分析過:法國可能是最先向美國低頭的國家。

1.隨著特朗普的漫天要價到維護“美國優先”的保護主義實施,加拿大低頭,達成了美墨加貿易協議,隨後而來的就是跟日本、歐盟、印度、巴西等等國家簽訂符合美國優先的各種協議。

2.從開始到現在,不要看法國鬧得兇,但最終還要跟美國一起“混天下”,因為法國的經濟總量或者綜合實力包括軍事實力,根本無法跟美國硬槓!

3.此次法國國防部長的言論,似乎有很多實錘。但還是之前英武分析的:隨著全面制裁伊朗的臨近,美國在加緊推進阿拉伯版北約,就是要準備捆綁OPEC,從而奪取國際能源定價權!而伊朗的石油出口量“歸零”,是美國既有戰略,現在歐洲國家已經在“撤離”,而隨著博弈加劇,伊朗被德英法“指控”,然後上演今年4月14日美英法精確打擊敘利亞的“壯舉”,此次有可能德國也跟著一起上“美國戰車”!

所以,此刻說伊朗有問題,肯定是有問題了!即使問題很小,只有抓住小尾巴,就會成為法國跟著美國開始制裁伊朗的“理由”!

4.不是法國不珍惜“伊核協議”,而是因為你伊朗竟然準備在表明答應我們的同時,背後卻在“搞小動作”!雖然這種小動作,作為任何一個主權國家,都會做兩手準備的,但這些是法國在找理由,讓自己可以體面地“站隊”美國,就不一樣了!

至於說伊核協議不完美,但需要保留,只是一種託詞罷了,畢竟美國要修改協議,經過各種鬥爭,最終美國與伊朗的鬥爭還是需要在談判桌上簽字結束。加拿大在9月30日全部趕工,最終在9月30日24時之前簽訂了協議,法國呢?軟骨頭,沒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