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 懷念秦腔名演胡屯勝​

懷念秦腔名演胡屯勝​

有句俗話說:愛啥的人就說啥好,喜歡誰就說誰漂亮。我喜愛秦腔,就說秦腔是世界上最好看最好聽的戲。最近這些年,隨著盛世文藝的復興,秦腔舞臺也湧現了不少好把式,但是真正成為秦腔名家的人還不是很多,因為名家的出現是要經過時間考驗的。胡屯勝,就是這樣一位礪煉而成名的演員。但令人嘆惋的是胡屯勝英年早逝,37歲便離開了戲劇舞臺,最終沒能成為藝術大家。

胡屯勝,我禮泉城關鎮東關人也。在我認為,他是上個世紀八九十代秦腔戲中扮演小生最成功的演員之一,其所演《周仁回府》中的周仁名噪一時,大有超過師傅任哲中之勢。而任哲中是什麼人呢?著名戲劇藝術表演家,“任派”戲劇的創始人。而胡在《悔路》一折中的演功和師傅相比,的確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其一招一式,讓人看一遍嘆一回。

懷念秦腔名演胡屯勝​

一天上午,接上級主管部門電話,市裡近期要進行考核,兩天內必須上交述職報告。下午,寫報告寫出了思緒。不知怎的就想起了胡屯勝。於是打開胡的珍藏片《周仁回府》,好好欣賞了一回。

可惜啊可惜,如今再看,對胡的思念之情,不禁讓人眼睛潮溼。與胡屯勝曾經有過兩次愉快的交往,印象深刻。

第一次是上高中時,縣劇團在我們學校所在地店頭村演戲。一天下午(忘記是不是上課時間),我和一名同學流竄到學校後邊的柿樹園尋淡柿(因果蒂處生蟲而變紅變軟的甜柿子),其時樹下已經有幾個遊走的人,他們長相個個俊樣。一看就知道是縣劇團的演員,他們在戲臺子上打鬥的功夫雖然了得,但爬樹的本領卻沒有我強。看著樹稍上誘人的紅淡柿,他們竟然只能用地上的胡基蛋往下打,半天打下的一個淡柿已經稀爛,撈都撈不到手裡,他們還幾個人在那兒搶。看見我像馬猴一樣哧溜、哧溜幾下就竄到樹頂,手一伸一個,再一伸又一個,再一伸還一個……一會兒時間就裝滿兩口袋,他們簡直是羨慕死了。於是一齊圍過來討好我。我認出了他們中已是全縣名演員的張保衛、胡屯勝和現在咸陽大眾劇團的李佔雲等。條件是我給他們摘淡柿吃,他們讓我們倆晚上看戲時可以坐到戲臺子看。但是那天晚上不知什麼原因,我們並沒有去看戲,臺子自然沒有上。幾天戲唱罷,他們要離開店頭村的時候,胡屯勝和一個演員還到我們宿舍找過我,他給我的印象是臉特別白,兩個光片腳也特別白。

懷念秦腔名演胡屯勝​

20世紀80年代,戲劇大師任哲中先生常在我們禮泉演出,也曾應邀為縣劇團排戲,通過接觸他看中了聰穎而又好學的胡屯勝,胡屯勝被任哲中慧眼看中以後,一輩子沒有收徒弟的任老,決心把胡培養成自己“任派”傳人。先生高興地逢人便說:“這娃嗓子條件好,演戲很有靈氣,是棵好苗子。”誇獎不如傳藝,他專門為胡屯勝輔導排練了折戲《悔路》。此後,屯勝正式拜師於先生門下,並在任哲中的推薦下調入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秦腔團,步入了一個新的藝術天地。

自從到了恩師任哲中身邊,胡屯勝隨時有機會沐受教澤。任先生對他要求極嚴,在團領導的支持下,手把手地為其排導了《周仁回府》全本,一招一式絕不輕易放過。他特別告誡弟子:“不是要你學我,而是要你演人,塑造人物最重要;不然戲就沒魂了。”除傳授自己的“看家戲”外,對屯勝所演《血淚仇》《花亭會》《激友》等戲,也分別給予精心指導,發現毛病及時糾正,並經常提醒說:“戲演三分生,熟戲要當生戲演,戲演熟了,當心油了!”

正當英年的胡屯勝,嗓音清亮,行腔高亢,先天條件特別突出,但他不驕不躁,遵從師傅教誨,在唱腔藝術上極盡努力,演唱水平有了長足進步,在全省幾次大賽中每每獲獎,成為引人注目的秦腔新秀,贏得較高的社會聲譽。他曾深有感觸地說:“任老師對我有知遇之恩。沒有他的培養扶持,我很難有現在的藝術成就。”

胡屯勝是一個非常講義氣的人。第二次與他相交,大約是1985(或者86年)的夏天,他在任先生的培養下,已成為全省名演員,而我不過一名窮教師。那一年,戲曲研究院在禮泉演出,那幾天我正在縣裡有事,晚上去縣劇院貧戲,因為不想出那幾塊錢的戲票,被門衛擋在了大門外。一著急,我說要找人。人家問我找誰?我說,找胡屯勝。說出來,又嚇了自己一跳,胡屯勝還認識自己嗎?大約想混票的人比較多,再加之胡屯勝是本縣人,門衛就多了一個心眼,一邊和我磨唧,一邊就派人把胡屯勝喊來了。胡屯勝到了大門口問誰找他,我打了個手勢說“我呀!”胡屯勝顯然突然有點沒來電,還在痴呆呆的望著我。我說:“吃淡柿不?”他撲哧一聲笑了,一把拽過我,說:“來,來,來,快來!戲都開了!”我們走後,我聽到有人問門衛:“胡屯勝是個誰嗎?這麼牛!門衛說:“任哲中的幹娃!”“哇,咱咋不認識這個幹娃呢!”

那天晚上,由於是對號入座,站著的人都得被清場,我便被胡屯勝安排到了控制燈光的閣樓上(那時候,禮泉劇院的燈光要在舞臺的閣樓上控制)。此後幾個晚上,我得到胡屯勝的照顧,每晚都和燈光師混在這個地方,居高臨下地看戲,在看到演員的正面時還能看到演員的頭頂和背面,雖然很少看到演員的臉部表情,但自己已經非常知足了。

懷念秦腔名演胡屯勝​

舊戲班歷來有“教會徒弟,餓死師父”的傳言。即使今天,演藝界個別淺薄之輩,稍有名氣就忘乎所以,“一年師父二年哥,三年見面拿捶戳,得勢背後蹬—腳”的事,也時有所見。但胡屯勝絕非這種勢利小人,他對恩師的謙恭尊敬,完全出自真誠,沒有半點虛假。據知情人說,劇團外出長途乘車,他將先生攙上扶下,拎包提箱,安排座位,吃喝拉撒,事事關照。如果是冬季,他還會提前灌好熱水袋,讓先生防寒取暖;上臺演出他陪先生到劇場,幫著化妝扮戲穿靴戴帽,樣樣細緻入微。先生一上場,他就端著茶杯在幕側伺候,隨時等著師父下場喝水;演完戲回到駐地,他又趕快打來熱水,讓先生洗臉燙腳,然後把浸著汗腥味的“水衣”洗淨晾乾。翌日清早先生起床洗漱之後,他又把沏好的熱茶送到面前。平時,先生的許多家務活,如買煤、買糧、換液化氣罐等,他會隨叫隨到踴躍完成,而且隔三間五總要到家裡看看,主動過問起居冷暖……在任先生生命的最後日子裡,胡屯勝卻隨團在寶雞市郊農村演出,他放心不下先生的病情,一天幾次打電話,甚至晚上演完戲搭車趕回西安,在醫院陪伴師父到天明,第二天上午又匆忙趕奔寶雞……為先生辦完喪事,胡屯勝忍痛含淚又隨團下鄉演出。可誰又能想到,此時,擴散的癌細胞正在折磨著一個年輕的肌體,當他住進醫院時病情已到晚期。就在任哲中辭世後的第76天——1995年4月16日,胡屯勝也撒手人寰,離開了他衷愛的秦腔舞臺。

如今,胡屯勝去世不覺不易已經20多個年頭了,當年那個渾身白淨的小夥早已成了故人,而他的音容笑貌卻從我的頭腦中揮之不去,他俊朗的扮相,瀟灑的表演,清亮的唱腔已經成為秦腔戲劇藝術寶庫中一筆寶貴的遺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