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二胎入盆就是快生了嗎?

橙子橙子Vincent


二胎入盆就是快生了嗎? 並不是的,一般來說胎兒會在37-38周入盆,經產婦要早些,多在36周入盆。也有在33-34周入盆的,還有臨產前都沒有入盆的。



二胎入盆不代表要生了,一般來說,入盆以後2周之內會生產。 二胎(頭胎)入盆早的孕媽媽要多注意了,防止早產:

1.避免提重物,做力氣活,防止胎膜早破(流羊水)從而導致胎兒早產。

2.減少活動量:孕37周之後的胎兒才算足月,胎兒37周之前入盆的孕媽媽要減少活動量,避免第一產程的提前到來。


3.忌同房:同房可能會導致胎膜早破(流羊水),還有可能造成感染。

入盆: 入盆是指胎兒頭朝下,屁股朝上,身體蜷縮的姿態,頭部進去骨盆腔。胎兒入盆以後,位置就比較固定了,很少會發生改變。

臨近預產期的媽媽別擔心,胎兒或早或晚都要入盆的。入盆不是順產的重要指標,只要符合順產條件都可以順產的。

二胎孕媽媽入盆早的也要多注意,祝你好運。



文海話育兒


二胎入盆就是快生了嗎?

二胎入盆多數來說是快生了,但也會因人而異。胎兒入盆表明子宮和胎兒在提前為分娩做準備了,一般會提前幾周入盆。

實際案例

上次說入盆有什麼症狀時,很多媽媽留言,總結來看,各種情況都有。

有的38周入盆,39周還沒生。有的37周入盆,39周+6還沒生,有的則在39周、40周、41周都沒入盆。



我當時的情況是根本就沒入盆,二寶自己發動了。二寶在發動之前,肚子也發硬發緊過,還有針扎一樣的刺痛。發動前兩天腹痛1次,發動前1天上午和下午各腹痛1次,晚上就開始頻繁地痛了。

從這裡看,每個人的情況差距很大。

入盆時間

一般來說,在36周,有的胎兒就開始入盆。晚一點的則在37-38周入盆,也有邊入盆邊生的,每個孕媽媽的情況不一樣。



對於初產婦來說,入盆會相對早一些,因為初產婦子宮平滑肌完好無損、收縮性更好、也沒有被過度拉伸,子宮收縮時,對胎頭的壓力更大,會更有利於入盆。

初產婦的骨盆結構完整,不像經產婦那樣發生了一些變形,所以更適合胎兒早入盆。

從這裡分析來看,二胎入盆很大程度上意味著快生了,早做好準備吧!

注意事項

34周就入盆,還是有些早,如果胎兒出生的話,算是早產,孩子要進保溫箱,費錢又費時間,還要為他擔驚受怕。所以,一定做好預防早產的準備。

1、注意多休息,不要進行劇烈運動。

2、吃一些魚類,魚類中的w-3脂肪酸,對於延長妊娠期是有幫助的。

3、不要吃辛辣刺激、寒涼的食物,防止刺激宮縮。

總之,我認為二胎入盆就是快生的可能性很大,隨時注意觀察吧!

新晉二胎寶媽,曾經叱吒職場的Career Hero,頭條青雲計劃獲獎者,獲多平臺原創邀約。家有凝寶被派遣赴美文化交流。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凝媽悟語


入盆是胎兒為生產做出的準備工作,正常情況下入盆是在分娩前2周左右發生,也有部分孕媽是等到一邊生產胎兒一邊入盆。


二胎入盆就是快生了嗎?

胎兒入盆時間也有早晚:

1、初產婦的入盆時間一般都在孕38左右:胎兒入盆一般都發生在孕38周左右,胎兒入盆以後孕媽會明顯感覺到胎動減少、尿頻。

2、經產婦的入盆時間不固定:有的經產婦會在出現規律宮縮以後胎兒才入盆,有的經產婦則是在懷孕32周以後就會出現入盆的徵兆。

3、胎兒入盆是順產的第一步:胎兒入盆以後胎位就會固定,基本不會發生改變,醫生會根據胎兒胎位而初步預估孕媽的分娩方式。

胎兒滿孕37周以後屬於足月兒,足月兒隨時都有發動的可能,胎兒入盆以後孕媽就需要格外小心注意了,因為二胎孕媽一般都會在預產期前分娩,發生急產的可能性比較大。

胎兒入盆以後需要注意什麼?

1、胎兒入盆以後孕媽應該多注意休息,避免乾重活或進行劇烈運動。

2、確認胎兒入盆以後,一定要提前準備好待產包,選擇好買待產醫院,避免發生臨產徵兆以後手忙腳亂。


3、調整心態,放鬆心情。正確認識入盆和學習分娩知識,為生產做好心理準備。

4、按時產檢、定時數胎動,隨時瞭解胎兒發育情況,一旦發現胎動異常一定要及時就醫。

5、注意飲食,保持清淡營養即可,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刺激到胎兒發育,引發宮縮。

初出茅廬的國家高級育嬰師,多平臺原創作者。一個集逗比與專業一身的媽媽,帶你瞭解更多孕期、育兒、產後護理知識。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慧說育兒


我是二胎媽媽,二胎入盆可能會比頭胎要早一些,但入盆並不代表馬上要生產了,這是臨產徵兆之一。

二胎入盆就是快生了嗎?

入盆說明正在胎兒正在為分娩做準備,一般入盆後3~4周可能會分娩。多數孕媽會在孕36周左右入盆,入盆後胎位相對固定,不會有太大變化了。

但也有些孕媽可能到分娩時才會入盆,我懷二寶的時候是在分娩的時候入盆的。這對孕晚期胎位不正的媽媽來說是好事情,不入盆胎位還不固定。

入盆分為淺入盆-半入盆-完全入盆,有些胎兒入盆可能需要3~4天的時間。

胎兒入盆會有哪些徵兆?

入盆也就是胎兒已經靠近宮頸口,此時孕媽要減少直立行走的時間,避免早產。

胎兒入盤後孕媽會感覺到呼吸通暢,這是由於胎兒下降,對對腹部的壓迫減少引起的。孕媽的胃口也會比較好,感覺比之前更能吃了許多,而且腹部變得有些向下了,站起來的時候已經看不到自己的腳尖了。

如果孕媽的骨盆大一些,入盆也會早,但入盆檢查是通過觸診,也就是醫生用手摸出來的,不是B超檢查的。

總之,每個孕媽入盆的時間不一樣,二胎生寶寶快是指產程短,而不是入盆後馬上就要生產了。

高級育嬰師,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一位西南大學兒童心理學專業的媽媽,專注育兒、孕期、新生兒護理知識分享!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

IF枕邊育兒


二胎入盆後,不會馬上生產,至於什麼時候生產,取決於胎兒入盆和孕媽媽的具體情況,在正常情況下,孕媽媽在生二胎所用的時間,是會比一胎要更快一些的。

在孕後期,根據自然界的定律,當胎兒準備出生時,胎兒胎頭會慢慢進入孕媽媽的骨盆腔中,其實胎兒的整個身體也是逐漸在向下移的,孕媽媽腹部以下可能會出現微微刺痛,所以以上這位孕媽媽所描述的情況屬於正常現象。

但是在胎兒入盆的這個過程中,有的胎兒很快就完全入盆,有的胎兒可能需要一兩天才能完全入盆,並且胎頭被固定在骨盆裡,不能再自由轉成其他胎位。二胎的孕媽媽,在胎兒入盆後,一般在5周之內生產,具體在哪一天生產,孕媽媽可以根據三個臨產徵兆(宮縮、破水和見紅)來分辨。

由於是二胎,孕媽媽之前在生一胎時,骨產道和軟產道被撐開過最大直徑,當孕媽媽在生二胎時,宮頸管的擴張與展平是同時進行的,所以在生產時間上,生二胎會比一胎更快一些。故此,懷二胎的孕媽媽在孕後期不要過於勞累或散步時間太長,避免發生早產;以及當孕媽媽一旦發生產兆,建議立馬趕往醫院,如果離醫院很遠,看看在接近生產時,是否有住院待產或租住到醫院旁邊的必要。


楊謐說


入盆一直是寶媽們比較關注的問題,但是入盆跟分娩發動關係不大,除非是在進行性的胎頭下降。

二胎入盆就是快生了嗎(題主34周了,肚子發硬有點痛一天了,陰道也痛,去檢查說正在入盆,二胎入盆就快生了嗎)?。

大部分二胎都是規則宮縮發動後,胎兒才慢慢入盆,題主則不同是先入盆了,加上有些宮縮,想知道是不是快生了。出於目前孕周才34周,出生就是早產,所以寶媽擔心是否會早產,可以肯定的告訴寶媽80%是不會生的,第一宮縮沒有規則,有些孕晚期勞累後也是會出現宮縮的,第二,入盆跟胎兒發動關係不大。是否早產主要跟規則宮縮(20分鐘4次宮縮,1小時8次宮縮),宮頸管消退有關,所以不放心的話,可以去做一個B超瞭解一下宮頸管長度,其實意義也不是特別大(孕34周了,即使生出來也問題不是特別大),但是至少可以瞭解一下是否會在短期內分娩。

溫馨提示:入盆指的是胎兒先露部進入骨盆入口,與分娩發動關係不大,對預測早產更沒有意義。

每日更新孕期科普,不定期孕期疑惑解毒

產科俞醫生


二胎入盆,不代表馬上分娩。題主著重指出二胎,可能是認為二胎生的更快一些,其實不然,叮舅媽二胎胎兒36+周開始入盆的,但是41+周才生產。

孕晚期,胎兒在羊水和胎膜的包圍中,以頭朝下、臀朝上、全身蜷縮的姿勢,使其頭部通過母體的骨盆入口進入骨盆腔,從而其身體的位置得到鞏固,稱為“胎兒入盆”。

胎兒入盆只是表明有陰道分娩的可能,而且已完成了分娩流程的第一步,並不意味著馬上就要分娩。通常入盆2周左右,孕媽媽分娩;但是因人而異,分娩時間各不相同,有些孕媽媽可能入盆分娩同時進行,有些孕媽媽可能入盆4+周後才分娩。注意,由於胎兒入盆後由於對宮頸壓迫,有可能誘發宮縮,建議在未接近預產期之前,要適當控制活動時間。所以,題主孕34+胎兒入盆,由於離孕產期仍有6周時間,建議減少運動,避免胎兒早產。

祝,好孕!


叮麻育兒


這個問題呀我沒有研究過,抱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