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南京市軍隊離休退休幹部活動中心服務模式成特色品牌

打造軍休幹部幸福家園

南報網訊(記者 毛慶 通訊員 清風) 今天(4月3日)上午,南京市軍隊離休退休幹部活動中心排練室,原南京軍區文工團政委方之光正帶著團隊排練原創情景音樂劇《雨花彩虹》,為參加退役軍人事務部今年將舉辦的全國軍休幹部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文藝匯演做準備,“我們要將這部講述南京紅色故事的情景劇帶給全國軍休幹部。”

軍隊離退休幹部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戰爭年代,他們是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開拓者;和平時期,他們是國家安寧、社會和諧的守衛者。今年1月,退役軍人事務部舉行的首場新聞發佈會上,相關負責人提出要創新軍休服務管理模式。記者瞭解到,我市有近萬名軍休幹部。今年1月15日,南京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掛牌成立以來,堅持把退役軍人管理服務保障體系建設作為做好退役軍人事務工作的基礎來抓,著力解決政策落實、服務保障的“最後一公里”。南京市軍隊離休退休幹部活動中心作為退役軍人管理服務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全方位拓展軍休幹部服務,精心打造軍休老年大學、軍休講師團等特色品牌,豐富了廣大軍休幹部的精神生活,提升軍休幹部的榮譽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既學習又娛樂,軍休幹部有了新“朋友圈”

2017年,南京市軍隊離休退休幹部活動中心遷入雲南北路79號。中心分為休閒文化區、藝術教學區、運動健身區、健康養生區和行政辦公區五大功能區域。

記者細數了一下,這個位於湖南路核心商圈的新中心共有8層,其中二層為休閒文化區,設有職工之家、老友吧和電教室。職工之家和老友吧可向軍休幹部提供書報電子閱覽、書籍借閱及訂購等服務。休閒區還是會客休息的場所,可以舉辦文化交流、健康講座、娛樂沙龍等活動。電教室電腦設備齊全,可以開設網絡應用和攝影培訓等課程。

六樓是軍休老幹部們喜愛的健康養生區。中心入駐初期,就引入了一家居家養老社會組織,打造了專業的醫養綜合服務平臺,提供專家坐診、中醫推拿、按摩、拔罐、刮痧、足療、艾灸等特色服務。此外,健康養生區還設有數個床位的日間照料中心,為有需要的老幹部提供日託、助餐、中醫藥膳、助浴、助醫、助急及居家上門服務。

新中心啟用之後,每天都有不少軍休幹部來看書讀報、唱歌跳舞,吹拉彈演、打牌下棋,交流書畫創作技藝。不過,在軍休老幹部們心中,他們除了能學到知識外,更在乎的是可以交到很多新朋友,離退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方之光告訴記者,《雨花彩虹》節目組有20多位成員,大家在排練的同時也成了好朋友,沒事的時候就約著來中心坐坐。

老有所學,“老年大學生”成了孫女崇拜對象

海軍指揮學院原營建辦副主任李兆才已經在南京市軍休老年大學學習了一年半的書法。每週三,他都要來中心上兩個小時的書法課。“原來一直遺憾小時候沒有好好練字,沒想到退休後在南京,有機會師從大家,書法水平也突飛猛進。”李兆才告訴記者,現在,孩子們都很佩服他學習的毅力,兩個小孫女還要拜他這個爺爺為師,他覺得很自豪。

記者瞭解到,中心2002年開辦軍休老年大學,為軍休幹部提供了“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平臺。目前,軍休老年大學已開設了書法、繪畫、舞蹈、鋼琴、古箏、聲樂等11個專業,33個班級,直接服務1500餘名學員。

據介紹,中心還鼓勵學員們學有所成後勇於展示自我,發揮餘熱。為成績優異者開辦展覽,吸納加入專業團隊,在全市軍休文化活動中為他們提供展示機會,鼓勵他們參加社會公益服務。學有所成的軍休幹部也積極參加助學、義拍等公益活動,加入關心下一代隊伍行列。軍休學員王甫先以筆行善,挑起宇花小學的書法輔導擔子。

發揮餘熱,平均年齡67歲的講師團成“香餑餑”

南京軍休講師團是中心的特色品牌,成立於2007年底,成員全部來自移交南京市政府安置的軍隊離退休幹部。講師團平均年齡67歲,迄今已宣講逾3000場次,聽眾達200多萬人,聽眾年齡層從學齡前兒童跨度到90多歲的老黨員。

今年78歲的楊松河教授2010年加入講師團。退休前,楊松河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的一名軍事外交學教授,曾在比利時等國家擔任過駐外武官,第一個把布魯塞爾撒尿小孩的故事傳到了中國。

退休後,楊松河定居南京。雖然講師團宣講是公益服務,但楊松河卻非常認真,每次都親自做課件PPT,家裡的講義堆了幾米高。有一次要講雨花英烈精神主題的課,楊松河每週都往雨花臺跑,聽英烈的故事,積累課程素材。

講師團在社會上非常受歡迎,成了“香餑餑”。一次,講師團成員、軍事文化學教授徐長安到一家世界500強公司宣講,原定一個半小時,中途主持人遞條子:“講得好,我們愛聽,請不必受時間限制,放開講。”結果,徐長安從2點一直講到5點多鐘,沒喝一口水。去年,講師團被省委宣傳部評為江蘇省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

“在講師團平臺上,軍休幹部充分展示自我,在老有所為中體驗‘被需要’、‘我能行’的快樂。”中心主任馬發財介紹,上個月,講師團對外公佈新年度公益宣講課題清單,85個課題任選,接受社會預約,在全國軍休系統中創新探索“菜單式”義務宣講服務。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講師團特意準備了十多個重點專題。其中有84歲的雷鋒戰友趙明才宣講的《英雄韋昌進》,還有《英雄兒女》中王芳原型的親人解文欣教授的《崇尚英雄銘記在心——影片〈英雄兒女〉幕後的故事》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