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走过老内江,寻找关于甘泉寺的记忆。

忘不掉的是什么我也不知道

放不下熟悉片段

回头望一眼已经很多年的时间

透过手指间看着天

我又回到那老街

——李荣浩《老街》

走过老内江,寻找关于甘泉寺的记忆。

如今城市人或许最不缺的就是商场以及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

但即便商场再怎么繁华热闹,却依旧代替不了小街巷所带给内江人的烟火气息。

走过老内江,寻找关于甘泉寺的记忆。

有朋友问过八卦妹,内江除了各大商圈、公园...还有哪些地方适合跟家里人走一走的。我回答他:“甘泉寺”。

走过老内江,寻找关于甘泉寺的记忆。

甘泉寺,位于市中区公园街斜对面。据网络资料:国画大家张大千就出生在市中区甘泉寺社区“高梯坎”旁(原内江县安良里象鼻嘴堰塘湾)

走过老内江,寻找关于甘泉寺的记忆。

也有人说,甘泉寺在唐代就已存在,大致毁于民国,以前的甘泉寺还是一片田地,80年代后才修的房子。

相传寺庙里面有一股泉水冒出,源源不绝,甘甜可口,因而得名:甘泉寺

走过老内江,寻找关于甘泉寺的记忆。

走过老内江,寻找关于甘泉寺的记忆。

即使甘泉寺如今已经没了寺庙,依然也可以挑一个春光明媚的下午,来这里走一走,你会发现,这里老物件、老手艺、老房子依然保持了原来的古朴模样。

走过老内江,寻找关于甘泉寺的记忆。

老式的招牌,古朴的名字,钟表店、传统的理发店.....没有文艺青年的小资,也没有当下流行的时尚。

走过老内江,寻找关于甘泉寺的记忆。

图片源自网络

还记得这家开了快30年的面嘎嘎牛肉面王吗?凭借着口感好,分量足,深受附近人的喜爱,一直陪伴我们至今。

走过老内江,寻找关于甘泉寺的记忆。

在这里走走停停,不由得想起小时候。

无数次穿梭于这些大街小巷中,夏天手捏汗哒哒的几毛钱买冰棍,冬天也不惧严寒和小伙伴在巷子边玩耍。

走过老内江,寻找关于甘泉寺的记忆。

到了傍晚,窗户口飘来火辣辣的豆瓣儿香,总有大人扯着嗓子叫小孩回家吃饭。

后来,走过许多地方,看过许多风景,发现这些记忆依旧是心中不变的牵挂。

走过老内江,寻找关于甘泉寺的记忆。

即使岁月变迁,这里也还是从前的样子,下楼能碰见的老熟人亲切的打招呼,大妈们聚在家门口端个小板凳拉家常,小孩们也依旧在这里嬉戏打闹。

走过老内江,寻找关于甘泉寺的记忆。

走过老内江,寻找关于甘泉寺的记忆。

相对于如今的高楼大厦,八卦妹觉得这些街巷里独有的烟火气息反而更让人迷恋,就像无形的磁场,让人想要来这里走一走,看一看。

走过老内江,寻找关于甘泉寺的记忆。

走过老内江,寻找关于甘泉寺的记忆。

漫步在甘泉寺的小道,感受老瓦房之间的岁月蹉跎。

走过老内江,寻找关于甘泉寺的记忆。

内江七中,自从毕业后,你有多久没回来看看了?它如今老旧,却也充满学生的朝气蓬勃之气。

走过老内江,寻找关于甘泉寺的记忆。

走过老内江,寻找关于甘泉寺的记忆。

在如今出行都是高铁动车的时代,这里依旧还能听到“哐当哐当”,以及长长的鸣笛声,这是绿皮火车经过的声音。

走过老内江,寻找关于甘泉寺的记忆。

甘泉寺的防空洞,据老人防工作人员介绍,在当时通信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防空情报来源只能依赖人工对空监视岗哨,借助望远镜、指北针、防空定向仪、飞机识别图等,用肉眼识别、监视敌机。

走过老内江,寻找关于甘泉寺的记忆。

全洞共有三个出口,分别串起繁华的交通路、甘泉寺古玩市场和上南街,曾是为战时修建的一条疏散干道。

后来这也是附近居民纳凉休息的首选地。

走过老内江,寻找关于甘泉寺的记忆。

如今这个抗战期间,为躲避敌人炮火的轰炸而挖掘的洞穴也早已摇身一变成了家居商贸城。

走过老内江,寻找关于甘泉寺的记忆。

市中区的有名的花鸟市场,就坐落于此。

走过老内江,寻找关于甘泉寺的记忆。

如果说,甘泉寺那些老旧街道、居民楼里藏着人间烟火,那这里的花鸟市场,则藏着梦想中的诗与远方。

走过老内江,寻找关于甘泉寺的记忆。

走过老内江,寻找关于甘泉寺的记忆。

走过老内江,寻找关于甘泉寺的记忆。

这里谈不上有多大的面积,但各种鲜花多肉,也是应有尽有。

走过老内江,寻找关于甘泉寺的记忆。

走过老内江,寻找关于甘泉寺的记忆。

在这里还会看到许多年轻人结伴一起来挑选各种绿植盆栽,小心翼翼的触摸柔嫩花瓣,总忍不住俯身用鼻子去嗅一嗅,哪怕不买,就这样走走看看也能让人心情大好。

走过老内江,寻找关于甘泉寺的记忆。

走过老内江,寻找关于甘泉寺的记忆。

而住在这里的人,散步的日常也多了一个项目,到花鸟市场逛一逛,逗逗鸟、看看鱼、赏赏花......日子过的悠闲自在。

走过老内江,寻找关于甘泉寺的记忆。

提着鸟笼子的大爷;捧着盆栽鲜花的阿姨;训练八哥说话的老板;逗弄着猫狗的孩子......这是最质朴的生活,也是他们对于诗与远方,最高的情趣。

走过老内江,寻找关于甘泉寺的记忆。

而说起这里的古玩市场,在收藏者眼中,这是他们的交流集散地。

走过老内江,寻找关于甘泉寺的记忆。

这里一切都充满着年代感,书,古玩,古字画,玉器等等。

如今的甘泉寺古玩市场,更是聚集了许多其他省市的古玩爱好者和古玩商。

走过老内江,寻找关于甘泉寺的记忆。

每到周末,大家聚集于此,对着小摊上的古玩字画,挑挑拣拣,时不时和身边的人交头接耳,相互交流经验。

走过老内江,寻找关于甘泉寺的记忆。

一个人是有记忆的

同样,一座城市

也容纳着每一个人的记忆

你记忆中的甘泉寺,又是什么样子?

来评论区,说出你和甘泉寺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