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朱天垣:20年,3件事,都是愛的樣子

摘要

“這些年,我主要做了三件事:

婦科腔鏡、快速康復、流產關愛”。這是朱天垣對自己工作的定位。

正是堅持做好這三件事,朱天垣攻克技術難題,帶領團隊做到全國領先、全省第一;正是有一顆仁愛之心,她多年堅持工作之餘,為患者上微課、組建志願團隊,為患者提供健康諮詢;關愛女性、呵護生命是她篤定的信念。

朱天垣,蘭州市婦幼保健院婦科宮腔鏡中心主任。檢視她的資歷,這些榮譽無法忽略——“甘肅省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蘭州好人”、“中國好人”稱號,“甘肅省醫德醫風先進個人”、“蘭州市優秀學科帶頭人”、“蘭州市領軍人才”等。

今年1月,她被評為改革開放40年感動甘肅人物——“工行杯”隴人驕子。


陛下,您的Flash插件已過期,無法播放視頻了

建議您……

升級 Flash 插件

切換到 HTML5 播放器

或者

醫生的日常

朱天垣的上班時間,幾乎精確到分秒。

1月8日早上7點半,她到辦公室,換上白大褂,瞭解一下夜班的情況,就開始組織科室的醫生護士進行早間學習。一名醫生用PPT講解“多囊卵巢診治新進展”,之後她再進行點評,強調最前沿的治療方式和用藥知識點。

朱天垣:20年,3件事,都是爱的样子

8點半,例行查房,科室裡的醫生護士用流利的英語介紹患者的病情和康復情況,朱天垣邊聽邊用英語問幾句,再和病人交流幾句。

新入院的病人很好奇:“大夫,你們咋說英語呢?”朱天垣解釋:“醫療知識在不斷更新,醫生要第一時間看英文文獻,而且我們和外國也有很多合作項目,這是鍛鍊大家的英語水平。”

查完房,護士們在大廳裡做“流產關愛”宣講,來就診的女孩們懵懂地聽著。朱天垣轉著看了看,就到二樓的門診,開始接診。患者每天都有很多,密密麻麻地排成隊,她抓緊檢查了幾個掛號的病人。

10點半,她又到手術室外,裡裡外外換上手術服,轉身進了手術間。今天,有六臺手術需要她主刀。

朱天垣:20年,3件事,都是爱的样子

我的三件事

“這幾年,我主要做了三件事:婦科腔鏡、快速康復、流產關愛。”

在每天紛繁的工作裡,朱天垣認為這是最有意義的三件事。

2012年,在醫院的鼓勵支持下,她帶領幾名醫護人員,成立了蘭州市婦幼保健院的婦科腔鏡中心。6年的時間裡,她和團隊的工作人員研究宮腔鏡各類疾病的手術技巧改良。成功實現了宮腔鏡針形電極子宮肌瘤切除術、改良點式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宮腔粘連術後預防再粘連手術及綜合治療、未婚女性不破壞處女膜宮腔鏡檢查及手術,子宮內膜癌前疾病宮腔鏡手術、宮腔鏡下保護子宮內膜人工流產手術、宮腔鏡異物取出、植入胎盤切除、剖宮產瘢痕憩室妊娠手術等等四級疑難手術。

朱天垣:20年,3件事,都是爱的样子

在她和同事們的努力下,醫院宮腔鏡技術成為全省第一,治癒了上萬名被病痛折磨的女性,保護了生育功能,還了她們孕育寶寶的夢想。

和丹麥合作進行的“快速康復”技術也讓更多女性受益,她改變了傳統的醫療模式和醫療理念,大大降低了手術應激反應及併發症,加速患者術後康復。病人在整個診療過程中非常輕鬆,術後3小時內即可回家休息。形成了具有蘭州地域特色的宮腔鏡快速康復日間手術模式。

2015年3月,市婦幼保健院被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哈維德夫醫院授予全球唯一一家婦科外科快速康復教學培訓基地。

很多時候,人們對一名“偉大”醫生的註釋和想象,都是醫生把病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挽救了生命。

朱天垣:20年,3件事,都是爱的样子

朱天垣認為:“呵護生命和挽救生命一樣偉大,醫生要做的是大病化小、小病化無。”實際上,百分之七十的疾病都是良性的,如何讓病人放下沉重的包袱,愉快地接受治療,不痛苦、早恢復,成為了她一直努力的方向。

她的手機裡,有7個患者微信群,按照不同的病症分為更年期群、青春期群、育齡期群、不孕不育群、術後康復群等等,群友兩三千人。稍有閒暇時間,她就在群裡上“微課”,給大家講解相關的醫療知識,提醒病人關注日常健康,並耐心地解答每一位患者的提問。

朱天垣:20年,3件事,都是爱的样子

愛的呵護

在精湛的醫療技術之外,這幾年,她把自己的時間也分割了許多傾注到“流產關愛”項目上面。

雖然,這似乎與提高醫術並無關聯,但對於她來說,作為一名女性和母親,保護更多的女性和母親,是一種感同身受的理解與關愛。

“在產房抱著那個剛出生的嬰兒,我第一次有了一種神聖的感覺”。

當了二十多年醫生,朱天垣說起剛上班進產房的經歷,依然滿懷溫柔,小小的生命柔軟粉嫩,瞬間融化了她的心。

然而隨著工作的深入,她逐漸感到,最痛心的就是接診人工流產手術。尤其是在遇到低齡未婚女性時,她總是在心裡默默嘆息,為未出生的孩子、為傷害了自己的母親。

朱天垣:20年,3件事,都是爱的样子

在她接診的人流女性中,最小的甚至只有11歲。“來醫院就診的女性中,三分之一來做人流,三分之一來治療不孕不育,三分之一來生孩子”,她總在想,如果沒有這三分之一的人流人數,多少女性會避免受傷害、多少可愛的孩子能看到這個美好的世界?

2012年,朱天垣和婦科的同事們開展了“愛的呵護——流產後女性關愛”志願服務項目。針對到醫院進行人工流產的患者,講解人工流產的危害、避孕知識等,幫助她們預防下一次不想要的懷孕情況,減少生殖健康危害。

有時候,朱天垣甚至有些矛盾,為了減少手術造成的傷害,做手術時儘可能小心地幫她們減少疼痛和傷害,但這反而讓她們容易忽略這種手術的風險。

於是,她們將“流產關愛”的防線前移:“我們宣講的對象是已經要來人流的女性,而實際上,對那些沒懷孕的女性來說,宣講更重要,避免她們發生意外懷孕而行人工流產!”

更好的保護就是避免不必要的人工流產,宣傳關愛流產不再只面向術後患者,育齡女性、低齡未婚女性、已婚女性也成了她們的關注對象。

朱天垣:20年,3件事,都是爱的样子

她和同事們組建了“醫生志願者+社區志願者+高校志願者”的模式,走進企業、社區、農村、高校宣講人流的危害。

為了用大眾能夠接受的方式和語言來普及生殖健康知識,一群醫務人員拍微電影、編情景劇、舞蹈,用生動貼切的故事進行宣傳,讓大眾能夠身臨其境,感受到失去寶貝的痛苦,認識到人流帶來的嚴重危害。

很多時候,他們的宣講不只針對女性。“我們更願意讓她們的伴侶也一起了解,提高女性及其伴侶雙方對主動、科學、合理避孕的認知”。

截至目前,團隊共對5990例流產患者進行了隨訪。結果顯示,他們的工作有效降低了年輕女性意外懷孕和患者的重複人工流產率,流產3個月、6個月、全年重複流產率明顯下降,已勸返欲行人工流產62對夫婦留下了自己的寶貝。

文/新甘肅·掌上蘭州記者魏娟 實習生 劉曉佳

視頻/圖片/ 新甘肅·掌上蘭州記者 王建 趙梓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