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2 百靈鳥的反生問題,如何避免


百靈鳥的反生問題,如何避免


人們在飼養百靈雛鳥的過程中,往往會碰到平時挺老實的鳥,不知哪一天突然會變得怕這怕那,見人就蹦,打翎掉毛。為什麼會反生,反性?在此與諸位鳥友探討探討。

百靈鳥是生活在荒漠草原上的精靈,那裡草原廣闊,空氣清新,人煙稀少,翱翔自由,生活安靜,很少受它物干擾,自物種形成以後,遺傳因素決定了百靈鳥喜歡安靜,膽小怕物的習性。

通常雛鳥是掏窩而來的,固然還沒睜眼或還沒飛出窩外獨立生活,但害怕遺傳因子還是有的。當雛鳥大腦還沒發育成熟之際,只要是夠天數(出殼4-7天之內)掏的雛子,在頭一個月內,雛鳥把人類當成它的父母,為乞食而非常聽話,把手伸到籠子裡面,它也不是十分害怕,跟手,攆手。一月以後,隨著日齡的增加,人工飼養的進展,雛鳥大腦逐漸成熟,天然的野性逐漸恢復,對四周的人和事物逐漸產生了警覺。因而,雛鳥有時會突然表現出害怕的跡象,這是它的本性所決定的。還有,人們在餵養的過程中,沒有時間,或時間不充足,不能天天守著它,都會使雛鳥這種新生的懼怕心理得以保持或加重而不是減輕。這時,人們在馴教雛鳥的時候,根據情況,假如繼續要讓雛鳥上手,就要堅持不懈地採用飢餓療法(斷食不能超過一天,否則會餓死)用手工餵養。不要往食杯內添加滿鳥食後就走人了事而應把軟食抓在手上,堅持讓雛鳥靠近你的手掌來啄食,讓它形成習慣,在它餓了的時候看見你的手伸進了籠內就跑上來要找食物啄取,隨著時間推移,手掌中的軟食逐漸變成硬食讓它來啄取。用此法訓練,即使起初膽量很小的雛鳥最後也能膽大得上你的手與你互動!這就是怎樣讓雛鳥養成上手的秘訣!不要羨慕人家把上手的鳥拿岀來炫耀,你也能做到那樣!假如短期內強迫將雛鳥上手時它顯得很害怕,就要將就雛鳥的意志,採用循序漸進法培養小鳥膽量,切不可霸王硬上弓,不然就會產生不可逆轉的不良後果-從此雛鳥見人就撞籠。一百天以後,雛鳥換了新羽,大腦發育更加成熟,在人們堅持不懈地馴教下,有些天生膽大的幼鳥,接受了稀奇事物,膽子變得越來越大,但並不表明它的害怕心理就一點沒有了,平時訓練得很老實的雛鳥,在忽然遭到極度驚嚇時,大腦也會產生高度緊張信號並很快傳導到軀體各部位,這時百靈毛囊緊縮,大翎豎立,一觸即落。所以,在籠養過程中對待老實而內在膽小的鳥,儘量不使其受到高度驚嚇為好。


百靈鳥的反生問題,如何避免


有些比同伴的個頭稍大點的雛鳥在不會自行啄食,也需要人們手工填食時就已經早早地出現野性大、天生不老實的狀態,這種雛鳥極可能是已經出蛋殼八天到十五天後被掏窩的雛鳥,這樣的鳥在月子裡就不太聽話,為了乞食而不得已為之,這樣的雛鳥調教起來比較麻煩,但也不是不可調教,只要養鳥人有耐心,有信心,能堅持不懈地努力,點擊鳥友在線輕鬆關注,獲取更多養鳥信息!同樣是長時間堅持飢餓療法進行手工餵食,幾個月以後,一隻不錯的鳥也會展現在你的眼前。這樣的鳥也有它的優點,蹦歸蹦,從來不掉翎,即使翎的邊緣打爛了,初級大羽也不會掉,什麼原因呢?我分析了一下,從出窩起它就睜眼知道害怕,一路上見怪了倞詫的事物,習慣成自然,蹦歸蹦,本能使然,它本質上並不是十分心虛膽怯。

經過訓練調教已經變得膽大的雛鳥在今冬明春身邊老鳥開始大叫的時候也會出現反生、反性狀態。百靈鳥的鳴叫具有求偶、自衛、爭鬥、驅逐、尋友等多種意義。老鳥的鳴唱人們聽來清脆動聽,而對於青春發育期的幼鳥來說,老鳥的啼聲具有的可是威逼驅逐的意思。有些性格較強的雛鳥,在老鳥的壓迫下,身居一室無處規避就會產生驚恐,久而久之雛鳥就反生、反性了。所以,假如沒有老鳥的鳥友,利用溜鳥的機會,靠近別人的老鳥時一定不要放得太近,有籠罩的最好罩起來,老鳥見不到對手時它所叫的是敘鳴求偶曲,悠揚而婉轉,這樣對雛鳥學口也很有利。


百靈鳥的反生問題,如何避免


還有一種就是老百靈鳥也會突然出現反生、反性現象,那就是有的老百靈鳥認人,認籠,認環境。有些鳥友從別人處買來的大叫好鳥,買的時候看著很老實,拿到自己家裡,鳥看到陌生的環境,從心理上產生恐懼,表現為精神焦躁不安,不斷跳動,不敢上臺;或者表現為另一極端,那就是長時間臥伏在籠內一角,不敢有絲毫動彈,生手雀友或許還以為它不蹦不跳,非常安靜、老實膽大呢!其實不然,呵呵!初入新環境就反生的大叫老鳥,由於害怕,能在兩年之內停叫也是常事。此種情況下,買入的老鳥初始階段以少打擾為宜,放在室內安靜處,並用百靈愛吃的食物如麵包蟲、油葵(不宜多喂)等餵養,以此來使它放鬆警惕,逐漸熟悉新環境與新主人。隨著時間的積累,逐漸增加與鳥兒的接觸,直到其緊張的心

情完全放開為止。

從以上種種情況來看,百靈鳥天生就是膽量比較小的鳥,各種因素都可能引起百靈反性、反生。我們在飼養的過程中,就要根據鳥的個體性格、飼養密度、鳥齡大小,做到有的放矢,採取多種方法和措施調教我們的愛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