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 276」香蘭鎮: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中國第二批特色小鎮

「52/276」香蘭鎮: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中國第二批特色小鎮

「52/276」香蘭鎮: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中國第二批特色小鎮

關注“文旅智能特色小鎮”

多年實操經驗全面解讀特色小鎮開發模式

1.小鎮概況

香蘭鎮隸屬湯原縣管轄。位於縣境西部,湯旺河下游南岸,西與伊春市南岔區毗連。鎮政府駐地距縣城15公里。清末,屬湯原縣西一區管轄。1956年2月,設置香蘭鄉。1958年10月,改稱香蘭人民公社。1984年2月,改為香蘭鎮。

「52/276」香蘭鎮: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中國第二批特色小鎮

2.小鎮特點

①地理位置

香蘭鎮是國家一類革命老區,北與巍巍小興安嶺相連,南與湯旺朝鮮族鄉、香蘭農場、依蘭縣相接,西與伊春市相鄰。發源於小興安嶺的湯旺河在境內蜿蜒流過,澆灌了鎮內的萬畝良田,綏佳鐵路東西橫貫,京撫公路南北相通,富饒的沃野、便利的交通,使香蘭鎮成為輻射湯原西部、拉動周邊地區經濟發展的區域中心小鎮。

②歷史文化

香蘭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坐落在香蘭鎮的桃溫古城是整個黑龍江流域唯一從新石器時代到清末歷史沿革沒有斷線的遺存,完整而典型地反映了古代黑水文化的變遷過程。香蘭鎮是東北抗聯重要的戰場,東北抗聯十一個軍中,先後有八個軍在這裡英勇抗戰,著名的抗日將領趙尚志、李兆麟、馮仲雲、楊曾波都曾在這裡戰鬥生活過。

③經濟發展

在經濟社會發展建設中,香蘭鎮鎖定“草飼畜、糞施地、地產草”循環發展模式,依託三江平原寒地、黑土、山溪水優勢,發展種養農業循環經濟,建成23個農牧循環單元,配備全程可追溯系統,種植綠色有機水稻8萬畝、玉米2.8萬畝,糧食商品率達到93%。

「52/276」香蘭鎮: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中國第二批特色小鎮

3.發展規劃

香蘭鎮應深入實施“生態優先、一體兩翼、項目帶動、文化引導”四大戰略,深入推進“財稅壯大、品牌塑造、和諧維穩、民生改善、組織保障”五大工程建設,全力打造有較強工業支撐能力的全縣特色生態經濟強鎮。

「52/276」香蘭鎮: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中國第二批特色小鎮

4.近期目標

全鎮上下要把脫貧攻堅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和重點工作。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等剛性指標,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確保實現精準脫貧“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的工作目標。

「52/276」香蘭鎮: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中國第二批特色小鎮

5.專家點評

農牧循環經濟是促進現代農業快速發展的有效途徑。香蘭鎮培育特色小鎮,要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立縣富民產業。全縣上下要深刻汲取發達地區的成熟生產經驗,藉助各項扶助政策,備齊完善各項生產要素,持續推進產業快速發展。相關部門要做好跟蹤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徵地、環評、肉牛引進等各關鍵環節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完善產業鏈條,確保肉牛養殖項目早日達效,促進全縣農牧循環經濟的快速發展。

此外,全縣上下還要充分認識精準扶貧工作的極端重要性,仔細核查,堅決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的目標,要做到公開、公平、公正。駐村工作隊要認真查找、梳理前期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加強幹部隊伍作風建設,以紮實的工作讓貧困群眾體會到扶貧工作的暖心、貼心。要依據村戶實際,推進實施產業扶貧,使更多的貧困群眾參與到農牧循環經濟、光伏發電、食用菌發展等產業項目中來,努力增強貧困人口的自身脫貧能力,激發內在動力,以脫貧攻堅工作的實際效果檢驗幫扶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