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邀企業家“點菜”“出題” 推動中山“二次創業”

<table> 邀企業家“點菜”“出題” 推動中山“二次創業”

蔡冠深將1000萬元的捐贈支票交予華僑中學。南方日報記者 王雲 攝

/<table>

10日下午,中山市與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主席團召開交流座談會,中山市委書記陳旭東、市長焦蘭生,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主席、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出席會議。

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於去年12月成立,成員涵蓋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優秀商界代表,通過搭建政商溝通對接、科技創新驅動、企業交流合作、銀企互助共贏、青年創業扶持、公益慈善助貧等多種平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工商界高層次社團,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陳旭東代表中山市委、市政府,歡迎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成員代表到訪,感謝大家對中山經濟社會發展的鼎力支持。他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中山當前面臨的重大歷史機遇,也是必須肩負的重要歷史使命。中山要對標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五個堅持”,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順勢而為、乘勢而上,真正把推進大灣區建設作為中山改革開放的二次創業,錯位發展、優勢互補,努力打造珠江東西兩岸融合發展的支撐點、沿海經濟帶的樞紐城市和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一極,推動灣區城市協同發展、協調發展。中山將始終堅持設施“硬聯通”與機制“軟聯通”並舉,為粵港澳大灣區工商界創新創業提供廣闊空間,希望廣大企業家自主“點菜”、踴躍“出題”,為中山市委、市政府多提寶貴意見,全方位參與中山經濟社會發展。

中山翠亨科學城引企業家關注

會上,焦蘭生圍繞構建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提升營商環境、打造優美宜居環境等方面,介紹了中山市參與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設想和規劃,誠邀各界企業家選擇中山、投資中山。

上週,深中通道全線橋樑樁基工程開鑽,標誌著該項目橋樑工程建設進入全面實施階段。距離深中通道西側落點兩公里左右,便是中山正在謀劃建設的翠亨科學城。對這個項目的計劃與設想,與會的企業家們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7月初,中山翠亨新區管理委員會對外發布《中山翠亨科學城城市設計國際諮詢》中英文公告,面向全球公開徵集具有前瞻性與創新性的城市設計理念和空間方案,受到業內密切關注,百餘家國內外國際知名機構參與報名,最終預審會公佈的評審結果確定了6家受邀機構和2家備選機構。

中山翠亨科學城位於翠亨新區南部,北至翠亨快線,東至珠江口,南至翠亨新區起步區南邊界,西至大茅水道,總面積18.27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約13平方公里。科學城的對岸正是深圳前海,其面積也與前海自貿片區相當。記者從會上了解到,中山翠亨科學城將在硬件、軟件方面對標前海,打造成為中山市的重要發展平臺。

根據此前發佈的國際諮詢公告,中山翠亨科學城將建成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等五大發展理念的典範,著力打造成為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珠江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平臺和國際化現代城市新中心。科學城的建設將綜合考慮與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等區域重要節點的關係,並明確其在區域中差異化協同發展的角色,助力中山建設成為珠江東西兩岸融合發展的支撐點。據透露,相關設計方案有望年內出爐。

加快區域融合推動大灣區建設

會上,香港中聯辦協調部部長沈衝,以及廣州市工商聯主席袁志敏、江門市工商聯主席萬國江、中信國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斌、河源市工商聯主席歐小魯、澳門新域城市規劃暨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崔世平、香港新華集團執行董事蔡雋思、深圳市工商聯常委許建洲、上海中科智慧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李科等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代表分別發言,就增進與中山交流合作提出建議。

發言的企業家普遍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之間應加快區域融合的步伐,合作推動大灣區的建設與發展。

“現在珠江口西岸在發展實力上弱於東岸,我認為中山可以充分發揮優勢,擔當更大的責任,成為西岸的領頭羊。”萬國江說。他表示,創新是發展最核心的動力,相比東岸的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西岸的創新資源稍顯不足,因此珠中江應該聯合起來拓展容量,例如將引資、引智、引商三者結合,從國內外引進高水平大學,提升珠江口西岸的創新能力和水平。

近年來,中山與澳門的合作實現了“多點開花”,位於翠亨新區的粵澳全面合作示範區也在推進當中。今年初,中山市人民政府與澳門特區政府簽訂《關於共同創建國家生物醫藥科技創新區合作框架協議》,加強雙方在健康醫藥產業方面的合作。崔世平表示,澳門近年在中醫藥、電子信息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錯的創新成果,中山在這些產業也有較好的發展基礎,雙方的合作未來還可更進一步。

蔡雋思說,目前香港對科研的政策支持力度很大,大灣區各城市可以探討形成聯動機制促進合作交流。“我希望利用好香港的科研平臺與中山合作,或者藉助深圳前海的金融優勢在中山實現科技成果轉化,這就需要加大三方合作。”他還表示,香港科創界年輕人不少,但對內地的環境、政策認識不夠,要吸引他們到內地創業或實現合作,還需要讓他們對各城市有更深入的瞭解。

■聲音

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主席、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

提高定位打造

“大灣區的翠亨新區”

“創新、法治、安全、文明、美麗,這是我家鄉中山的優勢,這是一個宜居宜業的城市,所以我很高興今天能把各地的企業家帶過來。”蔡冠深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需要頂層設計推動,也離不開企業家深度參與。中山要進一步加強與香港、深圳等發達城市的合作對接,融入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和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發揮自身特色優勢,打造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把翠亨新區定位為大灣區的新區,更好地吸引外來企業投資興業。

翠亨新區、翠亨科學城的規劃吸引著與會企業家的目光,蔡冠深也提出要提高翠亨新區的定位,從整個大灣區的角度出發去進行謀劃。“香港、澳門等地的企業都會對‘大灣區的翠亨新區’感興趣。”他說,“這裡優勢很明顯,20分鐘過橋就是深圳,成本低而且比較開放,現在應該對整個區域進行高標準謀劃。”

蔡冠深認為,中山作為珠江東西兩岸融合發展的支撐點,目前正在大力實施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相當關鍵,而且未來發展重點對接深圳、香港,也要尋求如何在科技創新和產業方面做好銜接、錯位發展。

他表示,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是城市群“大家的事情”,這也是他創辦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的初衷。“我們把城市群中的企業家、工商界領袖凝聚在一起,去不同的地方拜訪政府領導,瞭解各地的發展思路。”他說,“在大灣區建設發展的過程中,政商合作非常重要。”他還指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既要背靠祖國內地,還要面向世界,與“一帶一路”聯繫起來,三者必須結合起來。

“粵港澳大灣區是國際一流的灣區,也是個超級城市群,如果建設達不到高標準,將來會留下遺憾。”蔡冠深特別提到了自己十分關注的環保問題,“粵港澳大灣區在發展中一定要注重環保。如果在發展中預先透支了環境,將來就要付透支的‘利息’。”他建議中山在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建設中,在環保方面先行一步,自己也會積極牽線搭橋,為中山和大灣區的可持續發展有效對接高端資源。

■相關

香港新華集團

向市僑中捐建蔡繼有科學館

10日上午,香港新華集團向中山市華僑中學捐建蔡繼有科學館暨“赤子心·香港情·中國夢”圖片展啟幕儀式在市僑中高中部舉行。

廣東省原常務副省長、孫中山基金會理事長湯炳權,省政協原副主席、省宋慶齡基金會主席唐豪,中山市領導陳旭東、丘樹宏、梁麗嫻、徐小莉、郭惠冰、李長春,老領導呂偉雄、吳銳成、李武彪、劉傳沛,市政協秘書長仇婉萍等出席儀式。蔡冠深作為新華集團主席,代表集團向市僑中移交捐建支票。

為復辦當時的中山縣華僑中學,上世紀70年代末,在香港辦實業的中山人蔡繼有帶頭捐出鉅款,並奔走海內外,廣結鄉親、敦聘校董,很快籌集到了建設資金。覆校後,蔡繼有又倡導創設了僑中教育基金會、獎教基金會、藝術基金會、綠化基金會等。蔡冠深在致辭時深情地說起了自己當時協助父親為僑中覆校在海內外奔走的故事:“在各方愛心澆灌下,市僑中從復辦初期只有150名學生的幼苗,成長為‘北大清華年年有,世界名校屆屆出’的參天大樹,為國家建設事業培育出萬千英才,成為享譽全國的一流僑校。”

1979年僑中覆校,蔡冠深也接掌了新華集團,“我的人生幾乎與僑中攜手成長。”他說,“父親和我薪火相傳,兩代人先後出任僑中校董會的董事長,到今天已經39年。最值得自豪的是,無論走到哪裡,我們都不會忘記桑梓之情,不會忘記我們是中山人。”捐資建設市僑中蔡繼有科學館,是蔡繼有生前的心願。蔡冠深表示,這次向市僑中捐贈科學館,既完成了父親的未竟心願,也是蔡家情繫家鄉、回饋家鄉的精神延續。據瞭解,蔡繼有科學館建築面積約1.8萬平方米,內設生物、化學、物理、通用技術實驗室,及電腦室、創客室等,以加強對學生科學素養、創新能力的培養。

中山市副市長徐小莉表示,蔡繼有先生一生熱心公益,傾情家鄉及港澳科教事業,盡心竭力,貢獻卓越。蔡冠深先生繼承父志,情繫家鄉,為中山和香港兩地交流合作作出了積極貢獻。這次捐資,為市僑中建設和中山教育科技事業發展又一次注入了強大動力。

市僑中校長高毅表示,學校將以此為契機,繼續深入實施“走出去+請進來”和“僑校+名校”兩大戰略,不斷提升教育質量,向辦全國一流國際知名僑校的目標邁進。

活動當天恰逢教師節,與會領導嘉賓參觀了講述香港新華集團發展歷程的“赤子心·香港情·中國夢”圖片展,並看望了市僑中教職員工,向他們致以節日慰問。

南方日報記者 孫嘉琳 通訊員 郭錦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