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 非常火的散養土雞,為什麼很少有人做成功呢?養雞人“都是淚啊”

最近幾年,很多在外打工的農民朋友,他們過怕了在外漂泊的日子,都陸續回到了農村老家,自己單幹了起來。有幹副業的,有開超市的,有搞種植的,有搞養殖的。其中一部分人搞起了

非常火的散養土雞,為什麼很少有人做成功呢?養雞人“都是淚啊”

有的利用起了自己家的荒地,果園,有的承包了別人家的地,有的承包了荒山,總之個個都乾熱火朝天,不亦樂乎。但是卻很少有人幹成功,這是為什麼呢?經過了解,大概總結出了一下幾點。

1 沒有經驗和技術

說起養雞大家一致認為,只要給吃給喝就行了,簡單的很,看都看會了,更何況有著養雞經驗的農村人呢?其實不然,農村自家養個幾隻的當然好養,給給夠水,糧食就行,這沒錯。可是當我們把雞養成規模化時,就不是這樣的了,各種疫苗,各種預防,消毒,各種疾病,所以說很多人從這一塊就已經失敗了。雞生病的時候不會看,也不知道,等發現時,已經來不及了,甚至好些已經死亡了。

非常火的散養土雞,為什麼很少有人做成功呢?養雞人“都是淚啊”

2 缺少管理經驗

散養土雞本來就比籠養雞難養,而且成活率還低,如果再不懂得怎麼樣管理,那就得有很大的損失。比如說小雞仔怎麼保溫,脫溫後什麼時候放到外面去,早上幾點放合適,晚上幾點趕回雞舍。怎樣防止外敵入侵,比如黃鼠狼,野貓野狗,老鷹這些雞的天敵,不知道怎麼防護,所以雞老是被叼走,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非常火的散養土雞,為什麼很少有人做成功呢?養雞人“都是淚啊”

3 飼養週期長成本大

我們都知道,農村自家養的那種本地雞(純土雞)從蛋殼裡出來到出欄最少得八個月甚至更長,而且從不喂精飼料,都是吃玉米小麥,米糠,蟲子,青菜,青草等農作物長大的。我們的散養土雞雖然說沒有八個月的飼養週期,最少得七個月吧。雖然是散養,雞能自己抓蟲子,野草,野菜吃,但是那隻能省極少的成本,根本是杯水車薪。一隻雞從剛出殼養到出欄最少得五六十塊錢的成本。

非常火的散養土雞,為什麼很少有人做成功呢?養雞人“都是淚啊”

4 銷售成問題,經常出現滯銷

有些人養不怕,各種技術都很成熟,管理也可以,但是就是找不到銷路。一隻土雞在市場上買100多塊錢,但是那只是零售,一隻一隻往出去賣,如果說養個幾十只,百十隻那是可以的,要是養個500,幾千呢?怎麼零售?總批發的話,一隻能賣幾十塊錢,賣的要虧本,不賣也要虧本,所以很多養土雞的人都說“養少了不合算,養多了要虧錢,說多了都是淚啊!”所以很多人都選擇了放棄!

非常火的散養土雞,為什麼很少有人做成功呢?養雞人“都是淚啊”

我是西北農人,也是搞散養土雞,如果你有更多養殖問題,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或者私信我,我們一起交流討論,期待你的到來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