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首先歷史沒有假設,但我一直就想問這個問題,長平之戰如果廉頗一直守下去,戰局會改嗎?

寒江蓑笠38612191


歷史沒有假設,只能想象。小伍來分析一下長平之戰。先試一下結局,趙國守不住,秦國也很難攻進去,至少不會損失45萬大軍。

長平之戰是由於秦國攻佔韓國野王,本來是想取上黨的,但是韓國上黨郡守馮亭加上上黨軍民都自願歸屬趙國,上黨對於趙國和秦國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戰略要地,誰也不想放。上黨對於趙國來說很重要,絕不是像電視裡演的那樣趙孝成王貪圖上黨十幾座城池而已,上黨就是在秦國和趙國直接的高低,秦國東出,必須經過上黨,秦國一旦佔領上黨之後,再進攻中原各國就再也沒有天險可守,那時候冷兵器時代,打仗防守主要就是靠地理優勢,從之後的邯鄲保衛戰就看出來了,秦國佔領上黨之後,一路東進到達邯鄲城下,沒有任何阻攔。上黨對於趙國呢,同樣重要,向西可以威脅函谷關,阻斷秦國的東出之路,而且前面也說了秦國一旦佔領上黨,趙韓魏都在秦國腳下。向南可以震懾韓魏,所以上黨對於趙國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戰略要地,再加上閼與之戰,秦國當時輕易的就能到達趙國閼與,當時上黨可是還在韓國手裡,這次戰爭雖然趙國取勝,但是也是讓趙國意識到上黨的重要性。


秦國攻佔野王,佔領上黨,決戰長平。秦趙雙方在長平對峙三年,廉頗也是一路退守,但是王齕也沒有前進多少。於是王齕廉頗就對峙三年。趙國45萬大軍,在長平僵持三年,趙國當時已經堅持不下去了,國庫空虛,國內土地三年無男丁耕種,趙國土地本來就沒有秦國的廣闊,也沒有秦國的肥沃。秦國擁有關中平原,四川盆地,加上佔領楚國的漢中平原,這些都是產糧大地。趙國根部消耗不起。


所以說當時趙國是堅持不下去了,才會換趙括上,而趙括從一開始的策略就是一戰而勝,進行大決戰。如果廉頗持續堅守下去是很難的,除非是其他國家給趙國借糧,或者出兵,但是這是很難的,長平三年也沒有見哪個國家出兵或者借糧,那趙國的出路就只有決戰了,趙括剛好迎合了趙王的想法,自然被換上去。

假設廉頗堅守,趙國還有糧食,那麼廉頗也只能擋住秦軍不讓秦軍東進,但是想取勝基本上沒有希望的,前期的王齕廉頗都暫且打不過,更何況後面是白起主帥,更是不可能取勝了。如果白起攻,廉頗守應該是沒問題的,白起善攻,廉頗就是以守出名,誰也很難取勝。所以說趙國在國庫充足的情況下,只能抵擋住秦軍的進攻,要反攻或者取勝是不可能的,最後的結局肯定是秦找雙方退軍。上黨可能就是秦趙各一半了。


中國歷史研究所


長平之戰是戰國時期的一次風水嶺,此戰之後秦國一家獨大,東出函谷統一天下的趨勢已成。也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最為慘烈的一場戰爭,秦趙雙方你來我往,最終以秦國戰勝,坑殺趙軍四十萬而告終。

假如廉頗一直堅守下去,秦勝趙負的結局不會改,但結果不會如此慘烈。原因如下:

1、後勤實力

長平戰場雖說離秦都咸陽比離邯鄲更近一些,貌似秦國的後勤補給更困難一些,但趙國面臨的問題不比秦國少多少。秦國地處關中,沃野千里,更有巴蜀糧倉,戰略儲備豐富。更兼商鞅變法後重農抑商,獎勵耕戰,農戶不上戰場只要種好地也能得到爵位,這就在很大程度上為秦國提供了強大的後勤保障。反觀趙國,地處黃河以北,與匈奴接壤,國內更是山丘林立,可耕種面積本就不大。再者趙國國民重視工商,對農業重視程度沒有秦國那麼高。這樣的對比在戰國那樣的戰爭環境下,就高下立判了。沒有糧草,前線的士卒怎能安心打仗。

在雙方對峙的過程中,廉頗在山崗上建造了數座糧倉用以迷惑秦軍,可是這些糧倉裡面堆放的卻不是糧草。

2、人口實力

趙國當時的人口數量基本在300萬上下,男性基本在150萬左右,除去老弱病殘青壯年大致在七十萬左右。廉頗領軍時長平戰場有25萬人(趙括代替廉頗時又帶去20萬),這意味著超過三分之一的勞動力長期無法參與生產。秦國關中人口300萬,以同等的算法,表面上和趙國不相上下,然而秦國巴蜀地區還有近400萬人口作為後援。如果秦趙一直對峙,趙國不會比秦國有太大優勢。

3、廟堂實力

趙國國君趙孝成王剛剛繼位不久,執政能力遠不如已經執掌秦國四十餘年的秦昭襄王。趙國名相藺相如此時已病入膏肓,平原君趙勝和虞卿也無法左右朝局。秦國方面則文臣武將如雲。面對如此局勢,長平之戰如此一直對峙,趙國廟堂也無法找到破解之法。

鑑於以上三點原因,個人認為秦勝趙負是無法再改變的事實。而一直對峙雙方消耗都很大,最終的結果也不會是趙軍被圍殲。


ps小妙招


先說結果,我認為戰局會改變!

下面說原因:

長平之戰爆發於公元前262年,此後的日子裡,秦趙雙方除了在戰場上的搏殺外,還在比拼著綜合國力。長年累月的戰爭,需要強大綜合國力的支撐才能讓戰爭持續下去。這個時候,綜合國力強的一方具有足夠的優勢。所以,理論上秦國將會打敗趙國。

(長平之戰示意圖)

但是,不要忘了當時長平的位置。長平戰場在今天的陝西省高平市。這裡距離趙國首都邯鄲的直線距離是160公里,距離秦國首都咸陽的直線距離是400公里。也就是說,秦國此次出征相對趙國來說是勞師遠征,他在路上所消耗的糧草要遠超趙國。所以,即便秦國的綜合國力更強,也會被遙遠的距離抵消大半。這也是為什麼趙王在催促廉頗出戰的時候,秦國也在使用反間計。因為此時的秦趙雙方所面臨的問題是一致的:長期的對峙讓糧草的補給已經難以為繼,再不決出勝負就會被拖垮!

所以,只要趙王沉得住氣,集中全力支持廉頗。秦軍就會面臨窘境,他們向前不能破趙軍長壘,對峙又沒有足夠的糧草支持,只能選擇撤軍。那麼,趙國就會贏得長平之戰的勝利!


歷史風暴


如果廉頗一直堅守下去,趙國必亡。當然前提是隻有秦趙兩國的較量,其他國家不參與。

到了戰國後期,秦國商鞅變法經過了百年的積澱,基實力已經不是六國可以同日而語的了。首先秦國變法以來獎勵耕戰,軍功授爵,所謂將士用命,新生產關係下農民生產的主動性也高,更兼之秦國控制了巴蜀膏腴之地,又從魏國收復並奪佔了河西河東兩地,無論國土,人口以及產糧量都遠勝趙國。所以,如果單純的軍事方面,趙國在戰略上完全沒有勝算。而長平之戰打到相持階段,隨著兩國兵力物資追加,已經無形中演變為一場國戰了。國戰的意思就是說非打死一個,否則決不罷休。秦趙當時已經算是騎虎難下了。而這種比拼國力的對峙消耗,趙國是無論如何也拼不過秦國的,最終結果一定是糧盡兵疲不戰而敗。

單純軍事上的不利並不意味著趙國完全沒有機會。趙國的機會在外交。

六國大概都有共識,強秦是大家的同一個噩夢,尤其楚魏兩國,國力相對較強,又都在秦國身上吃過大虧,還輕易不敢招惹秦國。那現在的局面就是一個好機會:戰國第二強扛住了秦國的軍事壓力,並牽制了秦軍大部分的主力,這時候楚魏兩國如果聯合給秦國來一下狠的,估計秦國也會吃不消,不但長平之局可解,搞不好被趙國一個防守反擊會將戰火燒到秦境去。

而歷史上趙國也的確在外交戰線做了一些努力。然而趙國拙劣的外交政策在把“遠交近攻”玩到爛熟的秦國面前完全沒起作用,反而將自己孤立了,以至於完全斷絕了爭取外援的可能。

趙國是怎麼做的呢?趙國派了兩路使臣,一路奔秦國議和,一路奔楚魏求援。秦國首先就欣然接受了求和要求,並且大肆宣傳,告訴六國,秦趙就眼下的領土爭端進行了友好洽談並已初步達成一致,今後將本著協商解決的原則進行接觸blablabla,總之就是說我們不打了,你們哪兒涼快哪兒去吧。然後去楚魏求援的使臣就開始跳腳兒了,我這兒眼看就談成援宮了,還自帶乾糧,讓議和組一個新聞發佈會給放涼了。既然秦趙議和,趙國對秦國的牽制就將要不存在了,那麼楚魏自然就沒有救援趙國的動力了。於是,趙國在外交上徹底陷入了孤立。

後面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對峙撐不住了,外援沒戲了,趙國只好尋求速戰速決。然後就是趙括出場,四十五萬精銳勁卒盡數覆沒,趙國國力大衰,至亡也未級恢復元氣。

綜上,單純的軍事對峙,趙國是沒有機會的。唯一的機會在於對峙的同時對國際形勢的推動與利用,但在這一戰線上,趙國親手將自己唯一的生機斷送了。

長平之戰,趙國不冤。。


史話海說


很難。

戰爭不但是打軍隊的戰鬥力,也是打後勤補給,打國家經濟。長平之戰之前的趙國,軍隊數量是比較龐大的。但是趙國國土面積又不是很大,人口數量偏少,因此實質上處於一種窮兵黷武的狀態。儘管其他國家也都差不多這個鳥樣,但是趙國跟秦國比起來還是差很多。

長平之戰趙國臨陣換將的根本原因,還是經濟上支持不住了。廉頗穩,沒有絕對把握肯定穩守不出。趙括狠,主動出擊造機會的意願比較強。所以趙王決定換將時趙括成了首選。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廉頗甚至不如趙括勝算大。長平之戰,秦軍不自亂陣腳,趙軍是不會有機會取勝的。儘管趙軍戰力也很強,但是初期仍然連吃敗仗,不得不固守營壘。但是如果不進攻,一直拖下去,兩國必然都要拖垮。想想看,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時候,全國總人口不過兩千萬,長平戰場上竟然彙集了近百萬大軍,也就是說全國每20個人裡面就有一個長平戰士。相比來說,趙國更拖不起,會比秦國垮得更快。所以冒險速勝,然後以戰促和,幾乎是趙國唯一有希望的選項。所以廉頗繼續守下去,趙國是鐵定完蛋的,換將反而可能拼出一條生機。


武功盡廢的鳩摩智


首先歷史不存在假如,所以這個問題是無法得出標準答案的,我只能就我個人的觀點進行闡述,有說的不對的歡迎朋友們拍磚。

首先我們要清楚趙王為什麼要臨陣換將,按相關史料的說法是秦國施展反間計——收買趙國權臣郭開散佈廉頗貪生怕死有投降叛逃之嫌的謠言。那麼郭開陷害廉頗貪生怕死的理由是什麼呢?是廉頗堅守營壘,與秦軍相持而久久不能出兵與秦軍決戰。那麼廉頗為什麼要與秦軍相持而不決戰呢?那是因為廉頗審時度勢認為以趙軍的實力不足以和秦軍正面抗衡,所以只能採取守勢,利用自己佔有地利的優勢與秦軍相持。這說明在廉頗心中如果正面作戰的話趙軍打不過秦軍,事實上在廉頗構築營壘與秦軍相持之前他已經率部和秦軍進行了初次交鋒,初戰的結果是未分勝負,但在戰場秦軍明顯佔了上風,在損失上趙軍也大於秦軍,換句話說如果是廉頗領軍也不能和秦軍正面抗衡。

那麼我們不妨設想:如果趙王沒換將,秦國依然會收買郭開向趙王進讒言逼迫廉頗率部決戰,而這樣做的結果就是秦國仍然會戰勝趙國,只不過相比趙括為將的話秦軍的損失可能更大而已。當然既然我們的假設前提是趙王沒換將,那麼以廉頗的深謀遠慮也許會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為由拒絕出戰,那麼郭開就會採取進一步的行動陷害他。那我們再進一步假設趙王充分信任廉頗,不聽信郭開的讒言呢?

如果是這樣的話廉頗就會堅持固守,以廉頗的實力秦軍絕對無法攻破他堅守的營壘,那麼秦軍就只有選擇構築自己的營壘與之相持,這樣長平之戰就會成為一場雙方長期相持的消耗戰。這時決定戰爭勝敗的就不僅僅只是戰場上雙方的實力對比和將帥的謀略了,而是看兩國的國力誰更經得起消耗。眾所周知秦國商鞅變法中最核心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獎勵耕戰政策:國家對作戰勇敢的士兵和種糧大戶是從來不吝惜賞賜的,所以秦國的農業生產力在戰國七雄中得到了最大的釋放,在相同面積的土地上秦國的糧食產量絕對是七雄中最高的。既然單位面積的產量上秦國佔有優勢,那麼兩國國土面積的對比又是什麼情況呢?早在秦昭襄王之父秦惠文王時期秦國就派遣司馬錯平定了巴蜀,到長平之戰時秦國地跨今天的陝、甘、川、渝三省一市以及內蒙古河套陰山一帶,又在巴蜀地區修建了都江堰,把這裡打造成為天府之國成為秦國的糧倉;反觀趙國是由於三家分晉而立國,主要佔據今天山西北部、河北南部一帶,其地盤小於秦國。這樣一對比大家應該明白如果按廉頗的思路與秦軍相持下去究竟誰先扛不住了吧。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很有可能會。

為什麼不讓廉頗守下去了?

因為趙國的國力和廉頗的防守策略不匹配

長平之戰打了三年,前兩年一直在守,秦趙兩國屯兵打消耗,對峙和外圍戰。

如果,繼續讓廉頗消耗下去,趙國國力承擔不起,也是輸。

拼消耗,趙國自然是拼不過秦國的。

但是,這是趙王的想法,所以他提前出了勝負手,換了廉頗讓趙括來打這場硬仗。

結果,一敗塗地。

其實,秦國當時也快撐不住了,當是秦國國境內自然災害。

趙國需向齊國借糧,秦國只能以涸澤而漁式的使用國力。秦趙雙方其實都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但是最大的區別是:

秦國知道趙國快撐不住了,所以拼命的誘使趙國出戰(嚴格封鎖秦軍換將白起,正是為此),但是趙國並不知道秦國也快撐不住了,所以以趙括換了廉頗,提前放出了勝負手,白白浪費了上天的支持(自然災害)。


木劍溫不勝


長平之戰是戰國後期三大戰役之一,也是戰神白起最經典的大殲滅戰。自長平之戰以後,六國徹底臣服於秦國。

首先要說明的是趙括輸給白起一點都不冤,他的指揮就是錯誤的,沒有任何辯駁的條件,事實你就是失敗,40萬大軍喪於你手。

現在我們來說廉頗,作為與白起齊名的戰國四大名將,從經驗,能力都不遜於白起。廉頗的的堅守不戰的策略是對的,但趙國打不起消耗戰,長期的對壘對趙國的國力消耗是巨大的,如果不採取其他措施,趙國只有退兵,放棄上黨,如果放棄,前面的消耗也白費,趙國自不甘心,所以換將,改變作戰方式成為趙國首選。

廉頗本身就對趙國接受上黨表示反對,貪小利而招貨,得不償失,秦國國力強大,只能打消耗戰,速戰速決趙國打不過秦國,如果非要佔領上黨,制有堅守不戰,廉頗的戰略是對的趙國耗不起,秦國也一樣,兩軍對壘打的錢糧,誰先耗不起誰就輸,但秦國耗不起就是退兵,趙國耗不起卻是亡國。可以說雙方的不對等,導致趙國的急於求成。

如果按照廉頗的戰略意圖對峙到底,可能是兩種情況,一是秦國退兵,趙國也無力徹底佔領上黨,維持現狀。二是秦軍付出慘重代價佔領上黨,再無力進攻,廉頗帶領部隊退回趙國。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絕對不會向趙括一樣全軍覆沒。40萬趙軍被活埋。


清水空流


關於這個問題,我已經在不同的提問中回答了多次。

秦趙兩國在長平對峙多年,戰爭的局勢到底如何發展,勝利的天平向何方傾斜,是個關鍵。那麼如何從歷史的記載判斷出雙方所面臨的局勢呢?

其實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記載,往往被我們輕輕放過,而沒有深入探討和研究。無論是不是趙括粉,這個記載大家都是承認的。

這個記載就是:秦王得知趙國換趙括為將後,秘密派白起到長平前線為主將,並下令“敢洩武安君為將者,斬!”

為什麼這條記載如此重要,且容我細細道來。

現在,我們以提問題的方式來抽絲剝繭地揭開戰爭的迷霧,逐步還原掩藏於其後真正的面目。

為什麼秦王要下這道命令?這個疑問看似簡單,其實如果把它分解成若干個小問題,我們才能恍然大悟。

一,長平對峙之時,白起到底在哪裡?為什麼秦王為什麼不讓他直接面對廉頗,戰而勝之?

現在,讓我們開動腦筋。秦將王齕與趙將廉頗相持對峙三年,而戰無不勝的殺人王白起卻消聲匿跡,形蹤隱秘。如此強悍的王牌卻沒有在如此重要的戰事中一展身手,這是令人費解的嗎?不,白起即然沒有出現在長平對峙中,那他一定肩負著更加重要的任務。這個重要的任務不是針對趙國,而是針對魏國和楚國!

在白起的戰爭生涯中,長平以前,傷害最大的就是魏楚韓三國,白起前期的戰績主要從此三國獲得,屠殺的軍士和民眾,毀壞的城池,奪取的土地,也主要是這三國的。這幾個國家對白起是恨之入骨,卻又畏之如虎,又恨又怕。而這三國,有實力,有膽量且有機會在背後狠狠插秦國一刀的是魏和楚。如果白起出現在長平對峙的戰場上,而被廉頗死死拖住,那麼,以魏楚兩國的信陵君,春申君的膽略,絕不可能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那麼,當魏楚兩軍分路襲來的時候,秦國將面臨的是多麼恐怖的局面!就算秦國能臨時抽調白起回來應戰,他也只有時間以少打多,對付其中一路,另一路怎麼辦?如果白起不回,由其他將領應對,對趙,對魏,對楚,三線作戰,其中兩路若打成了僵持戰,怎麼辦?

所以,我們明白了,白起的作用是以其威名震懾魏楚,使其兩國不敢妄動。而其真正的行蹤,既不在對魏的邊軍中,也不在對楚的邊軍中。因為如果他暴露在任何一個方向部隊中,都會使另外一個方向的敵人立生不軌之心。只有隱藏形蹤,才能讓每一方向的敵人無法判斷出其準確位置,而不敢冒險進攻。按我的個人推斷,長平對峙之初,白起就已經開始雪藏了,他就在咸陽附近的某處山林中隱蔽。

二,秦對趙實施的反間計中,為什麼選擇趙括?

兩國交鋒,知彼知己,方能百戰百勝。秦國與趙國相敵多年,對彼此的經濟,軍事,朝政的互相刺探必然細緻到各個方面,其中當然要包括對方的領兵將領。那麼,在對方的將領中選擇一個能使秦國達成戰略目標的對象,也不是很容易的。這個將領必須具備以下特點:1.此人戰略上主攻,這樣就能為白起短期內全殲對方創造有利條件。2.此人比較有名,在趙國有相當的口碑,令趙國朝堂認為他是合適的領軍人物。3.此人口才好,能說服趙王接受他為將,且同意他的戰略戰術。4.此人膽大,敢於冒險出擊。5.此人實際上戰力很差(如果戰鬥力很強,白起就抓尿泡了)6.最最最重要的一點,此人不服廉頗,領軍後必然改變廉頗的戰術!

不容易啊,千里挑一,趙括同志光榮地被選中了。趙括是名將趙奢之後,趙奢曾經打過極其艱險的戰役,趙括崇拜兩軍相遇勇者勝,趙括的口才天下無敵,把他爹都駁得啞口無言,趙括自信,普天下除了白起能勉強相爭,其餘的在他眼裡都是渣渣,另外,趙括粉絲眾多,眾望所歸,直到死後兩千多年的今天,粉絲都是一大群一大群的,今天都能黑死廉頗,更何況當年了。

三,終極提問:秦王為什麼堅決不允許暴露白起赴長平為將之事?

到現在這個問題已經很明瞭了,稍做總結:1.繼續保持神秘感,對魏楚兩個方向敵軍形成威懾,使其不敢妄動。2.讓趙括放心,大膽攻出來,如果趙括知道是白起來了,必然心膽俱寒,龜縮不出,那白起將面臨一場攻堅戰,而此時,廉頗可是騰出手來的,廉頗老辣,很可能被他發現了戰機,說服了趙王和魏楚,由他率兵從另一個方向攻來,怎麼辦?3.秦國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若仍然不能攻取,就必須退兵了(這一點,很多人是不同意的)。實際上,我認為,這個情況是完全存在的。隱藏白起的形跡,震住魏楚兩個方向,若長平取勝,則一切好說,如果趙軍仍然不出,白起也無可奈何,必須當機立斷,迅速撤兵,脫離戰場。如果趙軍尾追,白起立即會露面,畢竟,白起這個大名鼎鼎的招牌,對任何敵軍都會起到有效的阻嚇作用。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再梳理一下長平對峙中,秦國所面臨的越來越險惡的局面:

對趙國,雙方在長平長期對峙,消耗日漸增大,秦軍主力被拖住,進退兩難,進則難以取勝,退則必被追殺。對魏楚,兩國虎視眈眈,只等秦軍露出破綻。完全依賴白起的一面大旗威懾,遲早會原形畢露。白起雖勇,巧婦無米,大將無兵。

如果趙國不換將,廉頗仍然駐守長平,通過他敏銳的觀察力和多年的戰鬥經驗,完全可以在白起到來後,通過對面的戰鬥形態,推斷出白起領兵的事實。一旦白起行蹤暴露,秦國就危險了。

就算白起不到長平,依然威震魏楚,長平之戰繼續消耗下去,秦國憑實力取得最後勝利,消耗依然是巨大得驚人。那麼,趙國躺在墳墓裡,秦國在病床上痛苦地呻吟,其它五國則端著餐盤,拿著刀叉笑咪咪圍攏過來。請問,這樣的結局,秦國能接受嗎?

如果不能接受,那就請讓白起將軍斷後,退兵吧。


饞嘴肥貓鏟史官


參項燕 :公元前225年,秦將李信率20萬大軍進攻楚國,李信進攻平輿,蒙恬攻擊寢,大敗楚軍。李信再攻鄢郢,攻克了該城,於是率軍西進,到城父與蒙恬的隊伍會合。項燕趁機尾隨在後,三天三夜不停宿休息,反擊中大敗李信的軍隊,攻入秦軍的兩個營地,斬殺了七個都尉。李信率殘部逃奔回秦國。 破2營斬7員大將。 歷史上的大戰經常是這樣,強弱對峙,弱者先退一步,此役項燕等待時機尾隨三天三夜後發制人大破秦軍。兵法精髓在於隱忍,時機好比天上流星。李信是少壯派的代表,勇冠三軍,一代名將,敗於項燕之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