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南宋名將孟珙有哪些功績流傳後世?

歷史茶坊


南宋一朝從公元(1127-1279)年。一共存在了一百五十二年,歷經九位皇帝。南宋從開始建立就一直受到北方強敵金國和後來的蒙古鐵騎的侵略,一直到滅亡。南宋軍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抵抗和反擊。這一時期南宋出現了歷史上許多著名的名將,有宗澤,岳飛,韓世忠,徐玠,吳玠,虞允文,王堅,孟珙,劉琦,畢再遇,魏勝等人。今天我就說一下名將孟珙。


孟珙,公元(1195-1246)年,字璞玉。隨州棗陽人。生於將門世家。曾祖孟安,祖父孟林都是名將岳飛的部將。父親孟宗政授京西兵馬提轄,鎮守襄陽。弟兄四人,孟珙最小。從小在父輩的帶領下,孟珙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將才和擔當。“生於憂患”,這句話對孟珙來說非常貼切。

十三世紀初,蒙古草原的成吉思汗倔起。隨後蒙古對外極速擴張,發動了一系列的對外戰爭。曾經強大的大金帝國在蒙古鐵騎的打擊下節節敗退,亡國在即。這時的金國皇帝金宣宗迫不得已下令遷都開封以避鋒芒。南宋朝廷看到金國的頹勢,便把以往每年進貢金國的“歲幣”取消,不再給金國。此時金國正對蒙古作戰,軍費開支捉襟見肘。南宋此舉對金國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金宣宗在大臣術虎高琪的慫恿下,天真以為金軍打不過蒙古,打南宋綽綽有餘。於是在1227年下令金軍進攻南宋。孟珙和他的父親在這場持續七年的戰爭中成為南宋京湖戰場的主要將領。

孟珙在戰場上大致分兩部分。第一,連蒙滅金。公元1232年,三峰山之戰後,金軍的主力大部分被蒙古軍擊潰。金軍名將完顏彝陣亡。金國恆山公武仙逃到大山裡收壟潰兵,數月竟聚集數十萬人馬。聲勢浩大,對南宋形成了極大的威脅。金國君主金哀宗下令武仙起兵勤王。武仙向哀宗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就是奪取南宋的四川,做長久之計。公元1233年,武仙派大將武天賜率軍,號稱二十萬進攻四川。孟珙親自率軍迎敵,攻破金軍營寨,斬殺武天賜。隨後的戰爭中,孟珙率八千人馬,設下伏兵,大敗金軍,俘虜金軍一萬多人。孟珙在對武仙的戰鬥中,有勇有謀,在大岵山冒雨攻破金軍,俘虜金軍七萬多人。武仙逃跑被殺。徹底粉碎了金軍佔領四川的計劃。武仙的失敗,給蒙古軍減輕了極大的負擔。金軍的殘存的軍力依然旺盛。蒙軍都元帥塔察兒被金軍擊敗。士氣低落。便派人聯落宋廷,發出聯合滅金的邀請。

公元1233年,宋廷同意聯合滅金。命京湖制置司出兵。派江海,江萬載帶孟珙領兵兩萬,三十萬擔糧食出征金國。金哀宗得到消息派騎兵二萬阻擊宋軍。孟珙一舉擊潰金軍,追殺數十里,斬殺金軍一千餘人。孟珙和蒙古軍會合。蒙古主帥塔察兒非常讚賞孟珙,和孟珙結為兄弟。宋蒙聯軍對金軍成包圍之勢。金軍拼死突圍。宋軍經過殊死戰鬥,進逼蔡州城南。金軍驅趕城內老幼弱童,大鍋熬成熱油,以此為武器,往城下澆燙宋蒙士兵。1234年,金國已支撐到極限。史載:“黑氣壓城,日月無光”。金哀宗大勢已去,傳位於大將完顏成麟。宋軍首先攻入城內西門,打開城門放蒙古軍進城。宋,蒙,金三國大軍展開激烈的巷戰。金哀宗自殺,大將完顏仲德投河自盡。繼位的完顏承麟被宋蒙聯軍殺死。金國徹底滅亡。
第二,抗擊蒙古。公元1235年,蒙古大舉入侵南宋的川蜀,荊襄一帶。雙方戰鬥十分激烈。蒙古軍連破襄陽,隨州,郅州等地,棗陽軍,荊門軍,德安府也被攻破。南宋京湖防線及及可危。蒙古軍兵峰直指重鎮江陵。江陵一但丟失,長江防線就門戶大開,後果不堪設想。宋理宗急調孟珙上前線禦敵。孟珙知道敵我力量玄殊。他集中力量封鎖江面,又故布疑兵。孟珙派軍趁勢出擊,大破蒙古軍二十四座營寨,燒燬了蒙軍的所有渡江器具。蒙軍無奈,只好撤退。江陵一戰,孟珙徹底扭轉了長江中游的戰局。

公元1237年,蒙軍再次南侵,一路進攻黃州。黃州江面比較窄,利於渡江。是淮西軍事重鎮。蒙軍大將張柔搶奪大批船隻順江而下。孟珙臨危受命,緊急弛援黃州。孟珙每天上城督促防禦,使蒙古軍屢攻無果。城外江面上,孟珙派水軍攻擊蒙古水軍,繳獲戰船二百餘艘。使蒙古軍勢大亂,退縮到長江北岸。放棄了從黃州渡江的計劃。蒙古不斷增兵,使用火炮攻打黃州城。黃州危急。孟珙派軍兵分七路,夜襲蒙軍,獲得大勝。孟珙在城上指揮士兵頑強作戰,使蒙軍無法攻上城頭。孟珙在城裡挖了許多大坑。蒙古軍使用挖洞戰術,孟珙就在蒙軍挖牆角的地方再修一層城牆。蒙軍挖洞進入城後,看到的又是一堵城牆,前軍後軍互相擁擠紛紛掉入大坑,被宋軍用擂木,石頭砸死在坑裡。蒙古軍損失慘重。1238年,蒙軍不得以下令退兵。孟珙又一次扭轉了戰局。這個時候,孟珙實際上以成為長江中部戰區的主帥。

此時,孟珙乘勝又開始了收復襄樊重鎮的軍事行動。同年宋將張俊收復郅州,賀順收復荊門,劉全在冢頭,樊城,郎神山三次大敗蒙軍。宋軍內外夾攻,順利收復襄樊地區。孟珙知道如此順利收復襄樊,並非宋軍強大,所以就上書朝廷重新修整重建襄樊軍事重鎮。襄陽逐步恢復元氣。孟珙又採取了和以前不同的戰法,主動出擊,積極防禦,侵擾蒙軍。使蒙軍沒有時間做進攻準備。燒掉了蒙軍的物資倉庫和大量造船用器材。打亂蒙古軍的戰爭計劃。
公元1239年,蒙軍
率軍再次進攻四川,號稱八十萬。從公元1235年起,蒙古年年進攻四川。成都生靈塗炭,幾乎成為一片瓦礫。此時,蒙軍以攻到川東,四川危急。孟珙受命弛援四川戰場。孟珙面對數倍於自己的敵人,知道不能分兵做戰。他叛斷敵人主力必然取道彭水兩州渡江。孟珙據此做了防守部署,環環相扣,遙相呼應。憑藉得當的防禦,蒙軍接連失利,宋軍乘勝出擊,打的蒙古軍丟盔棄甲,後撤夔州。1240年,孟珙被宋理宗授為寧武軍節度使,四川宣撫使。總管四川防務。孟珙大力整頓四川軍務,組建“寧武軍”“飛鶻軍”兩軍。嚴明軍令,不許“丟失一寸土地”。殺掉玩乎職守的地方官。經過孟珙的整頓,四川戰局煥然一新。為兩年後上任的徐玠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公元1246年,蒙軍河南行省軍政長官範用吉準備投降宋朝。孟珙大喜過望,上表朝廷請求批准。可不知是什麼原因,宋廷竟然加以拒絕。對孟珙的請求以範用吉“叛服無常”為由。不予採納。此時的孟珙已經五十二歲,看到自己志向不能施展,不免心灰意冷。遂上書請求退休。得到了宋理宗的批准。此後,孟珙竟一病不起。同年十月,孟珙病死於江陵。一代名將就此隕落。消息傳到朝廷,宋理宗十分震驚,下令輟朝一日。以示哀悼。特贈少師,後又贈太師,吉國公。諡號“忠襄”。

孟珙一生大部分都在軍事生涯中渡過。他為南宋朝廷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在對蒙古的作戰中,每次在存亡之機都能挽救戰局,使宋軍的防守更加穩固。他對宋廷提出的三層作戰防禦體系充分的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第三層防線,孟珙早就預料到蒙軍會繞道,從雲南,廣西襲擊南宋的後方。他反對朝廷派兵駐守廣西的做法,他認為廣西少數民族人比較多,只要讓他們分地把守,據險屯兵,廣聚糧食,就足以拒敵。果然,在孟珙死去後六年,蒙古軍繞道廣西進攻南宋。期間受到廣西少數民族的強烈抵抗。孟珙是南宋理宗時期一位卓越的將帥,他也是南宋一朝武將官職最高的一位。南宋正因為有像孟珙這樣許許多多的將軍,南宋才得以延續了許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