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0 纺织头条|重返校园,产学结合!纺织高训班学员与教授共探产业未来发展

纺织头条|重返校园,产学结合!纺织高训班学员与教授共探产业未来发展

纺织头条|重返校园,产学结合!纺织高训班学员与教授共探产业未来发展

7月28-29日,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北京服装学院、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等共同主办的2018全国纺织复合人才培养工程高级培训班第五次授课在上海东华大学如期开讲。东华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以及教授们深入浅出地讲解,让学员们了解到纺织在化纤、非织造以及针织等细分领域的发展状况与市场前景。此次活动由2018纺织高训班班长徐佳威和书记杜选主持,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王玉萍出席了本次活动。

纺织头条|重返校园,产学结合!纺织高训班学员与教授共探产业未来发展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美芳教授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朱美芳《有机无机杂化纤维研究进展》为主题,从东华与纤维、纤维与杂化、交流与展望几个方面进行了讲解。她说,目前纤维的研究方向主要在高性能与复合材料、功能纤维与低维材料,环境友好与生物质纤维几个方面。朱教授指出,将无机材料的特殊功能和有机材料的易加工特性、调控界面作用有效结合,实现对材料功能的“裁剪”和“组装”是纤维研发的重要手段,而多学科的融合是支撑化学纤维创新发展的关键。此外,朱教授还分析了成纤用高分子的设计、凝聚态结构调控及纤维成型,纳米纤维和纳米杂化材料的可控制备与功能构筑等主要研究成果。

纺织头条|重返校园,产学结合!纺织高训班学员与教授共探产业未来发展

凯赛生物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修才博士

28日下午,学员们参观了凯赛生物产业有限公司,该公司董事长刘修才博士则现场为学员们讲解了生物新材料的研究与产业化。刘修才博士指出自然资源通过生物转化为材料可有效解决地球碳循环和可降解塑料问题,同时亦可以补充或者最终替代石化资源。通过介绍生物基新材料的机遇与挑战,分析全球生物新材料的典型案例、详述生物基聚酰胺研究与产业化等内容,学员对生物新材料有了系统的认识。

纺织头条|重返校园,产学结合!纺织高训班学员与教授共探产业未来发展
纺织头条|重返校园,产学结合!纺织高训班学员与教授共探产业未来发展

据了解,凯赛生物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7 年,是世界上最早、也是国内外基金投入最多的专门从事“生物制造”产业化技术研发的企业之一。凯赛生产的生物基聚酰胺,以泰纶®和ECOPENTTM商标,主要原料来自于含淀粉作物,如玉米、杂交高粱、木薯或秸杆等生物质原料。以生物基聚酰胺生产的泰纶®纤维具有轻质性、柔软性、耐磨性、吸湿性、阻燃性市场。

纺织头条|重返校园,产学结合!纺织高训班学员与教授共探产业未来发展

东华大学副校长陈南梁教授

29日,东华大学副校长陈南梁教授《针织技术及其发展》为主题,从针织及其特点讲起,向学员们介绍了针织的几个特点:工艺流程短、生产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噪音小,劳动强度低,并具有可成型性。陈教授指出,针织目前已与机织、非织造行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高新技术在针织业获得广泛应用,生产技术更趋完善,产品水平显著提高;针织品应用领域更为宽广。同时,陈教授还从针织的工艺、性能、应用,以及目前经编在高性能纤维领域的开发应用案例方面进行了介绍,让学员们对针织这一产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激发出学员们对其广阔市场的无限遐想。

纺织头条|重返校园,产学结合!纺织高训班学员与教授共探产业未来发展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系副主任吴海波教授

当天下午,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系副主任吴海波教授为学员们讲解了非织造产业的相关内容,通过分析非织造的概念、加工路线、成网方法、应用领域,对比分析非织造的成网技术、针刺工艺、水刺工艺、热粘合技术、纺融工艺、在线检测等方面的技术进展使学员们对非织造及各种非织造技术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纺织头条|重返校园,产学结合!纺织高训班学员与教授共探产业未来发展

课堂掠影

作为本届高训班的第五课,学员之间更加熟络,很多学员还带来了公司新近研发的产品与同学进行交流,课间学员们积极向老师请教技术难点,可以说,纺织高训班无论是为行业培养新生代力量还是为企业家们接受继续教育,都搭建了良好平台。

PS:2019全国纺织复合人才培养工程高级培训班现已开始招生,详细信息请联系: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窦娟:15210118964

纺织头条|重返校园,产学结合!纺织高训班学员与教授共探产业未来发展纺织头条|重返校园,产学结合!纺织高训班学员与教授共探产业未来发展
纺织头条|重返校园,产学结合!纺织高训班学员与教授共探产业未来发展

那就赶紧来关注我们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新浪微博:纺织服装周刊

纺织头条|重返校园,产学结合!纺织高训班学员与教授共探产业未来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