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 「新聞」佛曇群地層產出了大量動植物化石及琥珀

福建漳浦的佛曇群地層產出了大量動植物化石及琥珀,構建了我國中新世的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統稱為佛曇生物群。佛曇生物群中豐富而精美的植物化石保存在硅藻土和泥岩中,而地層下部煤層和砂岩層中產出了大量的琥珀。鑑於此,對於該生物群精確的年代學研究顯得極為重要。

最近,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現代陸地生態系統起源與早期演化研究團隊”的鄭大燃博士與史恭樂副研究員、香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科研人員合作,通過對植物化石層和琥珀生物群之上的玄武岩的40Ar/39Ar高精度年代學分析和生物地層學年代限定,為該生物群提供了準確的年代限制。

研究通過對在漳浦馬坪和梧嶺地區採集的兩塊新鮮的玄武岩樣品的定年分析,獲得了較為一致的年齡。其中,馬坪地區樣品分析獲得的坪年齡為14.5 ± 1.5 Ma (MSWD = 0.65),反等時線年齡為15.2 ± 2.0 Ma (MSWD = 1.2);梧嶺地區樣品的坪年齡為14.7 ± 0.4 Ma (MSWD = 0.28),反等時線年齡為14.7 ± 0.4 Ma (MSWD = 0.96)。兩個樣品的坪年齡和等時線年齡在誤差範圍內一致。而根據反等時線年齡圖計算的40Ar/36Ar比值為302 ± 2 ,在誤差範圍內接近現代大氣Ar的比值(如295.5或298.56),表明樣品中不存在過剩Ar。由於梧嶺樣品的年齡結果更為精確而選作為佛曇生物群的時代上限,表明佛曇生物群的時代為中新世蘭蓋階(Langhian)。

該年齡為我們瞭解亞洲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的早期演化提供了年代限制,為漳浦琥珀生物群的系統研究打下了基礎。

該研究近日發表於國際地學期刊《古地理學、古氣候學、古生態學》(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上。本項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香港大學基金資助。

論文信息:Zheng, D., Shi, G., Hemming, S.R., Zhang, H., Wang, W., Wang, B., Chang, S.-C.*, 2019. Age constraints on a Neogene tropical rainforest in China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Middle Miocene Climatic Optimum.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518: 82–88.


「新聞」佛曇群地層產出了大量動植物化石及琥珀


佛曇野外剖面

「新聞」佛曇群地層產出了大量動植物化石及琥珀


漳浦地區佛曇群地層柱狀圖

「新聞」佛曇群地層產出了大量動植物化石及琥珀


40Ar-39Ar同位素年齡

圖文來源: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