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人社部推“三不用”便民服务 取消六类证明、简化异地办理

中国网新闻7月25日讯(记者 董小迪 实习记者 贾茜文)记者从人社部获悉,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人社部近期部署用三年时间开展行风建设,计划到2020年底,全面实现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显著提高办事群众的满意度。

针对群众反映的“部分社保业务办理慢、来回跑的问题”,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回应,社保经办服务面对10多亿参保群众,服务的内容、项目、标准非常多,为此,人社部推出了“三个不用”的便民服务措施。

异地业务“不用跑”

近年来,养老保险待遇资格异地认证、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结算等跨区域的社保业务不断增加。人社部计划将异地业务办理纳入统一平台建设,进一步简化、优化流程,统一标准规范,积极推动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推动社保经办业务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积极推行异地业务网上办,努力实现群众异地办事不用跑。

无谓证明材料“不用交”

大力减少盖章、审核、备案、确认等各种繁琐环节和手续,取消六个“凡是”证明材料,即凡是没有法律法规设定依据的一律取消,凡是能通过个人现在证照证明的一律取消,凡是能采取申请人书面承诺方式解决的一律取消,凡是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一律取消,凡是能被其他材料涵盖或替代的一律取消,凡是开具单位无法调查核实的一律取消。

“清理过程中需要修改政策规定的,我们将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建议;对保留的证明,加强互认共享,减少不必要的重复举证。”卢爱红表示。

重复表格信息“不用填”

凡是能够通过全民参保登记数据库、社保卡持卡人员数据库以及现有业务经办数据库获取的信息,或者通过对接共享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获取的信息,不得要求群众再次填报。凡是社保卡内有记载的信息,不得要求参保人填报。

卢爱红介绍,人社部将进一步完善网上实名身份认证体系,明确电子证照、电子公文、电子印章的法律效力,建立健全基本标准规范,实现“一次采集、一库管理、多方使用、即调即用”,避免群众反复填写相关信息和表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