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深陷“減配門”風波“獨供”模式存風險 特斯拉全球產業鏈復工大考

“看和特斯拉公司的溝通情況,有可能最終選擇七天無理由退車。”3月4日,喜提特斯拉Model 3新車僅3天的魏欣(化名)萌生出了退車的想法。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當天特斯拉官方承認,復工期間基於供應鏈狀況,公司將一部分標準續航升級版Model 3安裝的控制器硬件由HW3.0臨時替換為了HW2.5。魏欣剛購買的新車就遇到了同樣的情況。這也意味著,受疫情對供應鏈的影響,特斯拉將復工期間生產的新車“減配”了。

據瞭解,2月10日,特斯拉位於上海臨港的超級工廠在關閉10余天後正式宣佈復工復產,有望重新恢復1.2萬輛/月左右的產能。不過,復工並不意味著高枕無憂,如何在短期內重構遍佈全球的產業鏈,實現產能協同,正成為包括特斯拉在內的眾多整車廠面臨的全新挑戰。

3月3日下午5時許,《中國經營報》記者在特斯拉上海工廠看到,6輛紅黑兩色的國產Model 3從工廠踏上交付業主的路途,門外不停作業的挖掘機、廠區內來往的運輸車無不透露出工廠的繁忙景象。

而對於復工狀況、產業鏈協同以及核心部件涉嫌“減配”等問題,本報記者多次致函、致電特斯拉方面,截至發稿未獲回覆。

“減配門”旋渦

3月1日,安徽蕪湖人魏欣收到了“這輩子最大的快遞”——一輛從南京發來的灰色特斯拉電動車停到了其所在小區的路邊。魏欣戴著口罩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在特斯拉引擎蓋上籤下了收貨單。

這輛特斯拉是魏欣在2020年元旦期間下的單,從付款到收車等待了整整兩個月的時間。據其介紹,購買特斯拉共花費了30餘萬元,其中購車款29.9萬元,灰色加價8000元,保險6000元,免購置稅。

“特喜歡,去店裡一眼就看上了,下單特快。”魏欣這樣描述當時購車的心情。不過,提車的喜悅心情很快散去,特斯拉將控制器硬件由HW3.0臨時替換為HW2.5的做法讓她如鯁在喉。

“現在還沒有任何消息,暫時只能等,我需要企業就欺瞞行為有所表態。公司如果事前說明,最起碼可以保障消費者選擇權,但先把車交付了等著消費者自己去發現很不應該。”3月4日,魏欣告訴記者,這兩天交涉無果的話她會考慮退車,畢竟特斯拉官方也同意“七天無理由退車”。

據瞭解,3月3日有多名消費者投訴稱,特斯拉新交付的Model 3搭載的整車控制器硬件版本與環保隨車清單上報備的版本不一致,清單上顯示的HW3.0版本被“減配”為HW2.5版本。

HW3.0即Hardware3.0中央控制單元,特斯拉稱其為FSD(全自動駕駛計算機),是Model 3車型實現完全制動駕駛能力所需的核心硬件。特斯拉官網此前曾公開表示,由特斯拉自主研發的HW3.0芯片,每秒可處理高達 2300幀的圖像,是之前硬件運算速度的21倍。而上一代產品HW2.5每秒圖像處理能力僅為110幀。

特斯拉在3月3日中午發佈《說明》解釋稱,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於2月10日開始復工生產,期間基於供應鏈狀況,一部分標準續航升級版Model 3安裝的硬件為HW2.5。隨著產能以及供應鏈恢復,公司將按計劃陸續為控制器硬件為HW2.5的Model 3車主提供免費更換HW3.0服務。

對於特斯拉的行為,上海市海華永泰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黃劍林律師向記者表示,根據特斯拉官方發佈的公告,特斯拉因自身供應鏈問題而私自替換控制器硬件,且在明知的情況下未提前告知相關消費者或在交車時退還消費者相應差價,在車輛銷售過程中涉嫌欺詐。該行為已涉嫌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廣告法》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諸多法律規定,可能將面臨市場監管部門的行政處罰,以及需賠償消費者損失等。

有消息稱,隨著特斯拉“減配”事件持續發酵,國產model 3已經停止交付。天津的準車主李先生也告訴記者,本來約定這周提車,現在反饋說要延期交付,希望事情得到妥善解決,能早日提車。

不過,記者從多位上海特斯拉銷售人員處獲悉,目前Model 3還在正常交付,現在交付的Model 3裝配的都是HW3.0。“現在可以線上操作購買,現在買的話可以免購置稅,贈送牌照及24750元購車補貼。”

復工之路

3月3日下午,記者在特斯拉位於上海臨港的超級工廠看到,廠區內的運輸車輛往來穿梭,呈現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據記者瞭解,除老員工返崗復工外,特斯拉在年後還招聘了一些新員工。一位剛入職的員工告訴記者,自己是2019年底投的簡歷,等了兩個月才面試,現在還在培訓期,不清楚工廠內的生產情況。

在廠區施工工地,一位在特斯拉廠區負責基建工程施工的外包負責人也告訴記者:“很多公司都在裡面施工,現在廠內的車間都工作了,每天有好幾輛裝滿新車的物流運輸車出廠。”

受疫情影響,特斯拉上海工廠曾於1月30日宣佈暫時關閉,線下銷售門店也於此後的2月2日起暫時關閉。2月10日,在經歷10余天的短暫停工後,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正式復工復產,線下門店也從2月17日起陸續恢復營業。

停工導致訂單積壓也讓復工後的特斯拉快馬加鞭,加速產能恢復工作。一位特斯拉車間員工向記者表示,他就是2月10日來工廠上班的,“這段時間忙,都在加班。”

據特斯拉防疫聯絡員、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高新產業和科技創新處主任科員孫筱和介紹,預計超級工廠將實現每月1.2萬輛左右的產能,“這個數字還會逐漸上升。”

上海市政府官方網站刊載消息稱,從正月初八(2月1日)接到通知起,孫筱和就多了一個“辦公室”——特斯拉超級工廠。每天他都在相隔20公里的管委會與特斯拉工廠間奔波,為特斯拉解決復工復產遇到的各種困難,並檢查工廠的防疫工作情況。

員工按時復崗、及時補充工作人員是復工的前提。上海臨港創新經濟發展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龔偉表示,特斯拉在年前就招聘了數百名新員工。按原計劃,這些員工將於年後入職,但受疫情影響,部分來自疫情重點地區的人員還暫時無法來滬。

2月22日,特斯拉舉辦網絡招聘會,通過網絡面試渠道招聘生產一線急需的質量、物流、塗裝車間員工,為一線車間產能擴張“招兵買馬”,同時著手拓寬道路,以匹配更多的人員、車輛、物料出入。

據瞭解,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出臺相關措施,籌集總量不低於1000套公租房、人才公寓和簡易經濟型旅店用於重點企業居家隔離和員工住宿。僅特斯拉一家就有100多名合租員工和近500名新入職員工住進了人才公寓。

“昨天剛來上海,臨時住在特斯拉安排的小區裡,現在還在隔離,說是先在這邊觀察半個月。”3月4日,一位新入職的裝配工李思特(化名)向記者表示。

與特斯拉同步,上海臨港均勝汽車安全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臨港均勝公司”)等多個配套產業鏈上的企業也加急審批實現了按期復工。

據瞭解,臨港均勝公司位於臨港藍灣未來城,與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相距不遠。據總經理奚曉華介紹,公司目前復工率已達60%,產能已恢復超過五成。

臨港均勝公司為寧波均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均勝電子”,600699.SH)子公司。根據均勝電子公告,臨港均勝公司為特斯拉 Model 3和 Model Y車型的供應商,為其提供方向盤、安全氣囊等汽車安全系統產品。

單一供應商風險

資料顯示,特斯拉Model 3供應鏈涉及包括動力總成系統、電驅系統、充電、底盤、車身、其他構件、中控系統、內飾和外飾等10個部分,涉及直接、間接供應商130餘家。其中,特斯拉的核心技術供應商大部分來自日本、美國和歐洲,國內企業約佔半壁江山,但大多作為二級原材料供應商進入供應鏈體系。

根據特斯拉此前透露的數據,目前下線的國產Model 3零部件國產率為30%,在不斷增加國產零部件供應後,2020年中特斯拉零部件國產率可達80%,年底可實現100%國產化。這也意味著,目前特斯拉零部件超七成還需要進口。以最核心的鋰電池組為例,特斯拉Model 3鋰電池PACK製造商為日本松下,正極材料和隔膜供應商為日本住友化學,負極材料供應商為日本日立化學,電解液由日本三菱化學生產。

疫情對特斯拉供應鏈帶來的衝擊問題正在浮出水面。特斯拉方面在2月13日公佈的年度申報文件中承認:“單一供應商和健康流行病是公司業務面臨的重大風險。”

據瞭解,隨著零部件供應鏈國產化的逐步推進,特斯拉正試圖通過新增供應商的方式規避獨供模式帶來的風險。以動力電池為例,寧德時代2月3日發佈公告稱,公司擬與特斯拉簽訂協議,將於今年7月起至2022年6月向特斯拉供應鋰離子動力電池產品,產品採購量須以特斯拉後續具體採購訂單為準。

在投資者電話會議上,特斯拉負責人也透露,將新增 LG 和寧德時代作為公司的電池合作伙伴,具體細節將在今年4月份的“電池日”上進一步透露。這也意味著,特斯拉的動力電池供應商或由此前的松下獨供轉變為松下、LG 化學和寧德時代共同供應。

不過,在國金證券分析師張帥看來,在特斯拉零部件體系中,技術壁壘越高的零部件環節越難國產化替代,國內已經掌握設計製造且具成本優勢的細分領域,以及材料或物流佔主導因素的領域有望先進行替代。

記者梳理上市公司公告發現,今年2月份以來,多家國內供應商稱已被納入特斯拉供應鏈體系。例如,2月7日,華達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稱,近期公司已開始向特斯拉供貨,根據公司已中標產品及特斯拉目前產能測算,預計公司 2020 年特斯拉相關營業收入約 1 億元左右;同日,浙江銀輪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也公告稱,公司目前已通過特斯拉質量體系認證,雙方正在積極推進多個熱管理項目的業務合作。

高精地圖供應商北京四維圖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維圖新”,002405.SZ)從2014年開始就持續為特斯拉中國車輛提供全系前裝車載導航電子地圖數據及服務。對於公司復工情況,四維圖新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剛剛復工,還有一部分員工還是在家辦公。“公司一直是特斯拉的合作供應商,但現在不是獨家。”

而特斯拉此次將控制器硬件由HW3.0臨時替換為HW2.5的行為歸因於疫情導致的供應鏈問題,同樣值得關注。

“‘減配’行為已經構成違約,消費者可以根據《合同法》以及簽署銷售合同的條款向特斯拉主張違約責任。”黃劍林稱,“供應鏈出現問題不是經營者可以私自減配且不提前告知消費者的抗辯事由,消費者有法定的知情權,若消費者發現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可以向市場監督管理局進行投訴、舉報,或者向當地的消協反映、求助,也可直接向當地法院提起訴訟,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就特斯拉涉嫌“減配”問題的調查情況,記者多次致電並致函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瞭解調查進展,但截至發稿未獲進一步回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