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我家孩子已經五年級了,過去語文都能考90分以上,現在一換教材,感覺學習的非常吃力,每次都只能考七八十分,這樣下去該怎麼辦呀?

手機用戶101245344568


題主你好,感覺到孩子因為換了教材而成績下降,感到有困惑,多半原因是對孩子太緊張而導致的焦慮。

我也有小孩上小學,目前上小學六年級,也是一名有多年經驗的基礎教育工作者。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一、家長和老師比孩子緊張。

這是目前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就是學生在學校,老師比學生緊張,在家,父母比學生更緊張。唯獨是應該緊張沒有緊張,反而不該緊張的卻過分緊張。這是學生被動接受與主動學習的最大矛盾。

小學教育中教師和家長更多的是扮演了警察的角色,監督加強制執行,在學生十分不願意的情況下,逼著孩子學,老師家長如果在學生身邊,學生還可以學習一陣子,或者即使裝樣子也在端端正正的在看書或寫作業。一旦放手不管孩子又是另一番景象。

家長和教師急需要轉變觀念,引導孩子主動起來,讓孩子緊張,正如題主說的“這樣下去該怎麼辦?”這如果是孩子說出的,是學生說出的,那麼這個問題就不是問題了,因為孩子開始主動的學習而不是被動的接受。

二、分數下降真是教材原因嗎?

一般情況下因為教材的改變,學生成績受到影響不會太大。剛剛變了教材對於孩子不適應很正常,不要說學生,就是老師也感覺到不適應,不好教了。但是,經過幾周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很快的接受了。因為我們改變不了教材,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我記得,當初有一個年級有人教版改成了北師大版,兩個教材最大的不同是,人教版課後有思考題,練習題,但是北師大版本課後沒有任何題目。剛開始老師們非常不適應,而且北師大版本和原來人教版的知識體系完全和原來不一樣了。北師大版本更加傾向於單元章節教學,整個教材銜接比較緊密。習慣了教材中的練習,教材變了,怎麼辦?找習題,找資料,相比以前的備課多了一個任務就是找習題,找作業。課前找充分的題目作為課堂練習和作業。隨著老師的改變,學生也很快適應了教材和老師教法。起初,有一部分學生成績下降了,可是後來慢慢的都恢復到了原來的良好狀態。

要是因為教材原因成績出現短暫的下滑這樣最好,如果不是呢?孩子學習成績下降的原因有諸多方面偷懶,不注意聽講,作業完任務,迷戀手機遊戲……這就要求家長和老師溝通,注意平時觀察孩子,找準原因,和孩子一起克服困難迎頭趕上。

結束語:孩子學習成績的下降的確讓父母們焦慮,但是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看問題出在哪了?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以積極向上的心態來對待學習。父母應該著急,但是也不要表現出來,思考如何讓孩子比你還急,比你還緊張,孩子緊張了,父母自然不緊張,問題迎刃而解。


藍老師看教育


這不是個別現象,我在一家輔導機構做晚輔,換了教材以後,有一部分孩子的語文成績從原來的九十多分變成了七十多分,但是還有一些孩子成績並沒有波動。

有一個小男孩我從三年級開輔導他作業,這個孩子成績很好,考滿分也是常有,字體工整,寫作業習慣也好,從不說話搗亂,可是他有個小缺點,就是一寫作文就卡住了,語文作業裡面寫了什麼樣的詞語,或造句,他就犯難了,不過以前語文考試是以課本內容為主,所以並沒有什麼影響,但出現這種情況就是課外閱讀少。今年到五年級,語文就考了七十多分,孩子說,好多題他都沒見過,卷子都沒做完。現在語文考的知識面變廣了,許多都是課外知識,不閱讀真的不行了。

但也有些孩子,做作業的時一般,就是喜歡看書,人家只要拿到本課外書,一個人坐哪裡安安靜靜的看半天,你問他看的什麼,他能給你講的津津有味。到考試的時候,也是九十分以上。喜歡閱讀的孩子語文都不會太差。

閱讀很重要,不是一句玩笑,讓孩子愛上閱讀,才能應對大語文。


小兔紫萱


我是教小學六年級的,改編教材後,孩子們的語文成績確實出現大幅度滑落的現象,特別是一些五年級語文成績非常優秀的女學生,現在徘徊在及格邊緣(聲明:這只是我班的個例,並非影射所有女生),我現在都沒有勇氣接她們家長的電話了……但是我觀察到我班的幾個男孩語文成績卻快速提高了,從接班時的及格邊緣,現在都到八十以上並且穩中有升。最近一次學校摸底測試,前十名中有七個是男生。我只能說,知識碎片化的機械記憶遠遠比不上系統化的思維邏輯記憶,在機械化記憶中女生比男生強,但思維邏輯記憶男生確實比女生有優勢……


渺渺凡塵一過客


針對這個問題,我特地問了我做小學語文老師的同學,她和我說人教版的語文書確實稍微難一些,她說不僅難學,她們老師教起來也難教一點。

我同學說如果如果四年級之前語文都有90分以上,說明孩子的閱讀寫作應該問題也不大,如果因為換了教材之後,考試只能考七八十分的話,那麼需要分析一下試卷失分的情況,看孩子因為些地方失分,然後根據失分情況去針對性的提高,當然不管怎麼樣課外閱讀的確很重要。

她還說雖然現在人教版的語文書難一點,基礎題和閱讀題的題材是課外的,但是但是方法會跟課內所教方法結合,三四年級成績都還不錯的話,不至於突然換了個教材就差這麼多,所以我這個同學提出比較重要的一點是,孩子最近的情緒有沒有問題,因為年段高起來,孩子成熟了,很多東西家長也預料不到,所以家長也要關注孩子的學習情緒,會不會情緒上有些不妥,導致學習比較吃力。


喬治麻咪


我家孩子也是五年級。現在改的教材是人教版的。確實聽女兒說現在的題特別難。基礎題變少了,多半是要靠自己去理解做題,特別是閱讀理解,一定要反覆讀好幾遍才能理解意思。

其實也是一個過程,孩子多讀點課外書的話,他的做起閱讀理解來說應該是比較快的。所以孩子課外讀一些書的話,我個人是不去阻止他讀什麼書。我覺得什麼書都可以撿起來看一看,不要太功利化,讓他的知識面稍微寬廣一點。



我孩子成績其實也是不太拔尖,成績也是90分左右。可能是女孩理解能力稍微比男孩強一點點,因為女孩發育的比較早一點。我平常會讓他在網上自學一些拼魔方、摺紙的視頻。讓他去聽別人的講解,有助於他的一個理解能力。其實也是一個自學的能力。

我家孩子還學足球,孩子除了做一些體育方面的項目,也可以做一些別的。比如說做家務,掃地、拖地、洗衣服之類的,通通可以做,讓他的手腳更加協調些。讓孩子懂得去思考怎樣快速又幹淨的把家務做得特別好。慢慢的他有一個思考問題的能力。


思思陽陽媽


語文學習就是字,詞,句這些基礎知識和閱讀理解,作文幾個部分。

字,詞,句是基礎部分,只要孩子認真學就能學好。主要難學的就是閱讀理解和作文。其實閱讀理解和作文也不費勁。平時孩子一定要多閱讀,多思考。讀的多了,對文章的理解也就會更深入,這樣孩子就對閱讀理解題不至於無話可說。

我兒子也上五年級,今年換教材對孩子沒有影響。我歸結於跟孩子平時閱讀多有關係。自己的書不多,跟同學換著看也是不錯的辦法。

祝孩子們成績都有所提高!


浩然小乖乖


我孩子不是換教材退步,是換老師了,語文退步了,還好今年五年級換教材,原來的語文老師又回來了,語文一直在90以上,夠了,數學又換了老師,英語也換了老師,他都還能適應,[捂臉],馬上期末問他複習的怎麼樣,他說特別好,天天還是跟同學們該玩的玩,下禮拜二老師,黨和人民檢驗他的時候到了[我想靜靜][我想靜靜],考完準備天天帶他跑步了


一隻四川菇涼


這位家長,我家孩子情況特別像。剛開學就發現有點跟不上了,有許多知識點之前的課本上都沒學過,現在的課本又把這些知識點安排在之前的部分,孩子和我都為這類事頭疼了很久,後來我聽身邊的朋友介紹說他家孩子在北京新東方中小學1對1學習,新東方的老師很早就著手準備了換教材之後的銜接問題,在基礎部分有自己成體系的教學方案,針對孩子的薄弱點強化提高,而且老師特別認真負責,每週會監督孩子按時打卡,讓我們也省心不少,現在孩子對於知識點已經掌握很全面了。\r


手機用戶98512354385


確實存在這種現象。因為根據教育部的統一安排,從2019年9月1日起,全國中小學的語文、思想品德(中學政治學科)、歷史學科,將全部統一換用教育部統編的新教材。即部編教材。

我外甥今年剛好五年級,換了教材後語文成績也下降了。平時也能考90分,換了教材就經常考70多分了。

究其原因:是因為換教材後,試卷基礎知識考點比例變少了,相反試卷中課外閱讀內容多了, 所以這會讓很多原來基礎知識還算可以,但課外閱讀少的學生,考試分數下降。

正如部編版教科書的主編溫儒敏先生說:

“新教材專治不讀書。不讀書根本無法應付考試。未來的高考,要實現15%左右考生答不完卷!”可見讀書閱讀的重要性。



那麼作為家長和學生,可以試試從以下幾方面努力,來改善這種困境:

1、課前預習很重要。教材的改變,需要學生花費更多精力來適應。因此,可以讓孩子回家後,提前預習第二天的語文課本,提出問題,等隔天帶著問題去聽課,並在課堂中主動尋找答案。

2、從現在起,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還不算晚。古話講: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除了10年前,就是現在。所以,這次換教材也給學生和家長敲醒了警鐘。從即刻起:重視閱讀能力的培養!大語文時代的到來,得閱讀者,得天下!



比如題主家孩子已經5年級了,可以開始每天堅持做一篇閱讀理解。並仔細的分析每一道題的答案,再結合老師對相關知識點的講解,久而久之就能慢慢的提高理解能力,掌握答題規律。另外就是多看課外書,多積累。

3、學習語文不能只寫,還要大聲讀出來。

可以嘗試一下,將文章大聲有情感地讀出來。在這種充滿感情地閱讀中,孩子不但理解了文章,而且還產生了自己的情感和態度,於是他就慢慢有了自己想表達的觀點想法,這樣等孩子再寫作文時,他的所思和態度,自然就表述在作文之中了。 寫起來便行雲流水了。



~歡迎您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不同意見~(我是格格鬥,2歲男孩的媽媽,喜歡讀書,熱衷兒童心理學研究,育兒路上與寶寶共成長。歡迎你關注我的頭條號@格格鬥愛baby)

格格鬥愛baby


2019年秋季全部使用部編教材,學習上有一個新舊教材的銜接問題,不僅是學習內容的銜接,學習方法也需要適應。

一、部編教材改變了先學拼音、再識字的格局,讓學生先學一些生活常見字,再學拼音,並在拼音學習中再融入少量識字、學詞、看圖講故事、讀兒歌等,讓拼音學習變得更有趣。

二、部編教材突顯國家意識,更重視積累古詩文。由原來小學必背古詩80首,變為必背135首。從一年級開始接觸《三字經》《聲韻啟蒙》《論語》等傳統文化。

三、部編教材落實語文要素,每冊都有專門的習作單元。精讀課文體現單元習作要求和方法,略讀課文驗證精讀課文的習作方法,習作就運用習得的方法進行創作。比如六年級的習作單元——圍繞中心選材。精讀課文《盼》,就是圍繞“盼”的中心,從事情過程中的典型事例選材。得到雨衣,盼望變天;終於下雨,盼望出門;出門不成,盼望雨停;穿上雨衣,快樂出門。故事把“我”的天真,童年的快樂表現得栩栩如生!

四、部編教材強調讀書,有專門的閱讀策略單元。三年級叫“預測”,四年級叫“提問”,五年級叫“閱讀與速度”,六年級叫“有目的地閱讀”。部編教材三到六年級課文由30多篇,減少到20多篇,但閱讀量卻增加了。增加到地方就是“和大人一起讀”和“快樂讀書吧”,體現親子閱讀、全民閱讀、自主閱讀思想。五年級上冊“快樂讀書吧”民間故事;六年級上冊“快樂讀書吧”要求閱讀《童年》《小英雄雨來》《愛的教育》。

五、部編教材強調主體意識,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倡導學生的合作探究,老師組織學習,並引導點撥,擺脫講得過多、一講到底的模式,讓學生在合作探究的氛圍中領悟知識,發展能力。

基於教材的改變,學生學習方式方法也要改變:

首先,要有持之以恆背誦積累的習慣,把必背古詩文背熟練,並結合註釋、作者生平、創作背景理解詩意,體會意境,領悟感情,賞析寫法,力求默寫。

其次,紮根課堂,習得經驗和能力。要保證課堂高效學習,必須主動預習,帶著預習的收穫和問題進課堂,帶著課堂的生長離開課堂,並在課後練習鞏固提高。

第三,熱愛讀書,養成與同學、與家長交流分享閱讀的習慣。教材“快樂閱讀吧”的書目必讀必交流分享,教材沒要求的好書也要積極深入地大量閱讀。文學的、歷史發展演變的、地理風貌特點的、教我們哲學思考的(如寓言書籍)、科學發展的、偉人傳記……都應該廣泛閱讀,從而拓展視野、培養高雅情趣、提高語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