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環球藝術家:陶詠——視覺納物、風尚水彩

環球藝術家:陶詠——視覺納物、風尚水彩

陶詠

1985年江南大學設計學院畢業,1986年浙江省輕工業廳從事藝術設計工作,1987年調至新華日報社成為一名新聞工作者,現為主任美術編輯、揚子鑑藏藝術總監、江蘇省新聞美術家協會會員。

展覽及出版

2018年9月先鋒書店 《 陶詠水彩作品個展》。

2019年12月江蘇廣電集團荔枝藝術館 《視覺納物·悅目、陶詠 、裔子君、邢健健繪畫作品展》。

2018年10月 新華日報交匯點新聞 :一個媒體人的“水彩夢”。

2019年8月 新華日報藝壇專欄風采 《精緻的水色光 、賞心的景物人》陶詠水彩畫作品賞析。

2019年8月 揚子晚報揚子鑑藏版 《時尚畫家陶詠的“風致”水彩畫》。

2019年10月 揚子鑑藏版 :“視覺納物”陶詠影像作品。

2019年12月 荔枝藝術館官網: 《時尚畫家陶詠和他的水彩畫》。

2020年元月 《東方文化週刊》 以畫為名、讓美盛放、“視覺納物·悅目”展記實。

环球艺术家:陶咏——视觉纳物、风尚水彩

陶詠是上世紀80年代畢業於無錫輕工業學院(今更名江南大學)、科班出身的美術家,在那個聽從祖國召喚的年代,他從一個省輕工廳設計師變成了新聞戰線的螺絲釘,以至於人們並不知道他還有這麼大的能耐。如今,他將自己的藝術天賦通過不同凡響的畫面,重新展示在觀眾面前,給人們帶來印象特別深刻的藝術享受。

环球艺术家:陶咏——视觉纳物、风尚水彩

多年來,水彩畫家在大陸國人的印象中,就是水色迷離畫框中的村野風景、臺桌上的果蔬靜物。許是追求多了水彩畫的戲水借光,總想追尋那光束穿透紙層、表現斑斕世界的無限,因此,國內的水彩畫長久給了觀眾迷離的感覺。

然而,陶詠前幾年在五臺山先鋒書店的水彩畫展,忽然讓我們聚光。他的畫作,以鮮明精緻的水、色、光,賞心悅目的景物和人,一下把觀眾拉進了生活中平實動人的情境之中。

陶詠描繪鼓浪嶼的民國府邸和南京的《冬日頤和路》,就讓光彩撒在建築有稜有角的地方。畫面清晰,寫實,真切,有觸摸感。筆者與他同樣,對寫實主義畫家有高度認同感,因為這使觀眾真切感受到自己生活的世界。

环球艺术家:陶咏——视觉纳物、风尚水彩

陶詠推崇被稱為“偉大的海洋畫家”的霍默,雖然霍默早期受風俗畫派、印象派等影響,但後自成一格。他對事物有精密的觀察能力。對海洋景色有深刻的描繪,他表現精確的特色無疑給了陶詠很大影響。而西班牙畫家索羅亞“用光燦爛又溫暖”的榜樣,同樣引領著陶詠前行。

陶詠自述深受被譽為“法國現實主義美術運動的代表人物和旗手”庫爾貝的影響——畫自己看到的東西,他要以獨特的視角,體現畫家對世界的感受。這在陶詠的創作中尤為突出。

环球艺术家:陶咏——视觉纳物、风尚水彩

從歐旅歸來,他筆下的意大利街巷,法國咖啡小店,頗為親切。特別是畫中的雨後瑞士小鎮琉森,兩輛轎車正緩緩駛過光潔的街口路面,恍惚帶我們回去那裡。貢多拉遊船在威尼斯河道上穿橋而過,他藝術性地放寬河面,水波流動中,令人回味更多。遠眺黃金大運河的河畔建築,巍峨與滄桑的水城風貌使觀眾懷想。

他畫印尼巴厘島海濱,從島邊供遊人棲息的紅色桌凳由近及遠,伸向無垠的藍色海洋,那種寄寓,不言而喻。

觀陶詠最新創作的一批畫作,看得出,他的追求又進了一步。畫面上,社會生活的視角更為寬泛,筆觸更為入微,場景、風景、物景,五光十色,別有洞天,可謂讚歎。譬如河畔垂釣的市民,旁邊停放著電動車,一根魚竿伸向遠方;騎車人悠悠騎行,身後是陽光透過金黃法桐樹葉灑下的光芒……

由於畫幅增大許多,我們得以更真切觀之,陶詠水彩人物功力深厚不容小覷,可見其素描和造型能力非同一般。素描、人物、色彩,陶詠展現出的紮實藝術積澱,這使他的水彩畫作在眾多水彩畫家中脫穎而出。

环球艺术家:陶咏——视觉纳物、风尚水彩

陶詠自介,他有著攝影的觀察角度和對自然空氣水光的一定程度上的刻意追求,他在造型與眼光上的兩大特色非其它水彩畫家所能及。

陶詠創作的另一主題,是以女性為主要對象及女人體作品。但他的女性題材作品顯然更加與眾不同。其主要特點就在於他對女性動作生活化的洞察。他擅於描繪女性日常生活舉止中最富性別特色的表現,賦予優美、柔美、娉婷諸如此類漢語詞彙的具象呈現。

环球艺术家:陶咏——视觉纳物、风尚水彩

幾十年前隆冬,我採訪旅法歸來的海粟老,寫下《劉海粟談人體藝術與春宮畫》一文,發表在湖南文藝出版社《真善美》雜誌上。海粟老首先強調,“人體的曲線是能完全表白出一種順從‘生’的法則,變化得很順暢,沒有絲毫不自然的地方”。這正是陶詠女性形象描繪最為突出的一點。而陶詠的女人體畫,也印證著海粟老那句“人體美,是美中之至美”給人的很深印象。

海粟老是這樣闡述的:“畫人體的意義,為的是一個‘生’字。畫人體,更要啟發畫者對‘生’的無限擴張了解”。陶詠的人體畫有著準確的造型,加之自然的姿態,使之能夠體現海粟老指出的意義:“人體是生命的寄託之所。在形式上,人體曲線能表現不息的流動與生命,給人感染;在表現上,人體能使人的心靈與肉靈諧和,給以感情和情緒。人體充分具備了自然美、精神美的極致,是美中之至美”。

环球艺术家:陶咏——视觉纳物、风尚水彩

為什麼陶詠的作品這麼受歡迎,這實在是因為陶詠美術綜合基本功有目共睹,我等老友均知他生平素養好,審美品位高,所以能捕捉生活中最令人回味的情景繪之,從而使其畫作展現出一種脫俗的美學氣質。

這也與他效仿的世界水彩畫大師有關。在他的目光裡,觀察景物人,總是懷著一種溫馨的眼光,總是在追求平凡日常生活中唯美、唯真、唯純的世界。他擅於在平凡日常生活中看到美好,並且將他慧眼識珠的深切感受,通過他喜愛的水彩畫形式,傳達給觀眾,引起人們對於美好、溫馨生活的珍視與嚮往。於是,我們得以從身邊最常見的景物人中,看到世界的美好,排除梁老先生的世紀疑問,得到心靈的撫慰。

這是我以為陶詠悅目的水彩畫作之外,給世人最大的賞心貢獻。

(葉雷 高級記者,江蘇省收藏家協會學術顧問)

作品賞析

环球艺术家:陶咏——视觉纳物、风尚水彩
环球艺术家:陶咏——视觉纳物、风尚水彩环球艺术家:陶咏——视觉纳物、风尚水彩
环球艺术家:陶咏——视觉纳物、风尚水彩环球艺术家:陶咏——视觉纳物、风尚水彩
环球艺术家:陶咏——视觉纳物、风尚水彩环球艺术家:陶咏——视觉纳物、风尚水彩
环球艺术家:陶咏——视觉纳物、风尚水彩环球艺术家:陶咏——视觉纳物、风尚水彩
环球艺术家:陶咏——视觉纳物、风尚水彩环球艺术家:陶咏——视觉纳物、风尚水彩
环球艺术家:陶咏——视觉纳物、风尚水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