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朋友圈,就是现实主义下的疫情众生相

一场疫情,真能改变很多事,也能看清很多人。


1

最近,石榴叔开始屏蔽有些人的朋友圈了,因为真的没办法,忍受被广告刷屏,一两条就算了,一下子六七八条。

没错,说的就是苏宁,又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还上了热搜。

所有人,不分岗位(包括研发),必须在3天内带货1000元,不达标就罚钱。

估计有人开玩笑问,有没有飞机卖,在朋友圈真看到了卖飞机的海报。

朋友圈,就是现实主义下的疫情众生相

当然,也有人比较理性的看问题,“在疫情的影响下,大家都不容易,相比直接被降薪,已经挺好的了”。

石榴叔在群里做过一个统计,最近每天疯狂刷屏卖东西的,依次是私教、导游、苏宁员工、房产中介、保险销售、摄影师,“完美”实现了职业转型。

反而微商发广告时,反而保持克制。毕竟人家才是专业人士,懂得什么叫轻度骚扰。

不夸张的说,疫情之下,朋友圈俨然成了最大的销售场,想看点有意思的内容,就像是在素菜里找肉吃——累。


2

一个“被迫”式的长假,真是看到不一样的朋友圈。

从最早开始恐慌,各种官方小道消息转发,到慢慢的,冒出来一堆牛鬼蛇神,卖口罩。

紧接着,上演朋友圈烹饪大赛,就连那些平时不会做饭的,都学会了炸油条酿凉皮蒸蛋糕。

朋友圈,就是现实主义下的疫情众生相

剩下的呢?以前从来不发广告的人,下海开始微商了。上到洗头洗脸化妆品,下到内裤袜子保健品,就别提水果牛排海鲜大肉包了。

没错,魔幻现实主义下的疫情众生相,心态的变化,行为的变化。

整个疫情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会我们,怎么样更好地,去认识这些现象,去认清现实,然后促进我们思考之后怎么办。


3

网上有个段子,四种人不能交:

战争时期上海滩换黄金的,灾害时期私下里贩粮票的,开放时期饭桌上倒盘条的,霍乱时期朋友圈卖口罩的。

抛开法律风险不谈(卖口罩需要有二类医疗器械销售资质),你真的有现货吗?还不知道倒了几手,就连图片都因为反复转发,清晰度极差。

朋友圈,就是现实主义下的疫情众生相

更为关键的是,你卖的口罩符合国家标准吗?是正品吗?在全国所有合规医用口罩厂,都被政府接管的情况下,请问,你们卖的口罩是哪里来的?

干房地产的在卖口罩,卖化妆品也在卖口罩,卖手机的也在卖口罩,朋友圈都是高价卖口罩的。我就纳闷了,干医疗器械的怎么搞不到,药店怎么没有卖。

那些2000个起批的口罩,不是假货就是在圈钱,还有发国难财的,不要给自己找借口,将国难说成你们所谓的转机。

朋友圈,就是现实主义下的疫情众生相

马克思说过: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只有要20%的利润,就会有人蠢蠢欲动;只要有50%的利润,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如果有了100%利润,就会使人不惜甘冒法律的风险;有了300%的利润时,就使人甘愿冒犯罪,甚至绞首的风险。

面对疫情,发国难财,法盲的同时,也是道德沦丧殆尽。

这种人,石榴叔一般直接从好友中删除。


4

“这个社会就是这么戏剧性,以前朋友圈如果出现卖货的,都会选择屏蔽,没有想到自己,最终都成为了那个自己都想屏蔽的人。”

这是我一个朋友的原话。

三周前,他被强制留职停薪了,明眼人都知道,这就是没有成本的裁员。

面对每个月近万元的房贷,他迷茫了,上有老,下有小,没有B计划的人生,经不起失业的波荡。

关键是还要假装若无其事,太难了。

朋友圈,就是现实主义下的疫情众生相

人在焦虑迷茫的情况下,特别容易被挣快钱的方式吸引。

想过去开网约车,问题是,这段时间,网约车也不好开,收入打了对折。一不小心进了卖货的社群,走火入魔式的转发,成了朋友圈里最不像微商的微商。

报复性卖货?有人觉得失了面子,也有人认为这样的选择是种斗争,毕竟,每个人都在一场惊天动地的疫情里,寻找活下去的路径。


同情归同情,现实依然残酷。

不要再问,外面的世界变成什么样,看看朋友圈,什么都明白了。

朋友圈,就是现实主义下的疫情众生相

疫情过后,真的有必要反思一下,除了对生命的敬畏,还有就是余生很贵,留条后路,否则,真能随时活成一个熊样。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