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刮磨工艺——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刮磨作为硬木家具制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工序,对产品的整体外观至关重要,刮磨工艺上的细微差距,可以使做出来的家具型韵与美感相之甚远。

早在清代,制作家具的磨工就有“磨夫”、“磨工”之分,磨夫主要是做水磨烫蜡的粗活,而磨工主要是做雕饰的精磨。随着现代硬木家具制作的工越来越精细,传统打磨工序的刮磨和磨光成了两个不同的工种,专业的刮磨工应运而生。

刮磨工艺——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一、刮磨工具

传统硬木家具刮磨主要采用耪刨、马牙锉、刮刀片、木锉等进行手工刮磨。传统的手工刮磨工具虽然可以提升产品的神韵,但是生产效率很低,不适应大规模生产。现代工具的出现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工具,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目前刮磨主要是采用小型机械和手工相结合的方式。刮磨工具主要有:坦克式木工砂带机、耪刨、马牙挫、刮刀、镇刀、木锉、手电钻、八角砂、钢丝花等等。

二、刮磨工艺流程

1、补缺陷

刮磨之前用风枪吹去家具表面灰尘,仔细观察每个部位是否有虫眼、裂痕、孔洞等。对这些部位用事先准备好的硬木木粉填补、施胶,再进行刮磨。

2 机器打磨

利用不同型号的砂带、砂纸、砂轮片、八角砂、花头安装在各类砂光设备上进行工作。先用坦克式木工砂光机或平面砂光机对对于面积较大的平坦部位进行粗磨,将木材表面的整平磨光,操作时为了更好地去除毛刺,应先横向打磨再纵向顺木材纹理打磨。对于较小面积的平面、边角的磨平可使用角磨机进行打磨。

刮磨工艺——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3、人工刮磨

人工刮磨的第一步是“刮”,使用刮刀去除雕刻时残留的痕迹,这一步骤决定了雕刻图案是否生动形象,线条是否细腻。利用不同的刮刀在家具表面顺纹刮磨,去除刀痕,刮的时候要保证刮刀刀口锋利,随时用镇刀将刮刀镇出飞刃,利用飞刃对家具表面进行刮光处理。

人工刮磨的第二步是“磨”,一般的顺序是先粗磨再细磨,根据红木质地依次选择不同型号的砂纸。粗磨之后,进行“倒棱”,用马牙锉或者平锉将家具边角线条进行适度修圆、去除毛刺,使之圆润自然、光滑舒适。刮刀操作时一定要与家具表面保持45度左右的倾斜角度,操作时注意要顺着木材纹理进行,以防止纤维撕裂从而产生更多木刺。雕刻部位则应按照家具纹样的走势进行处理,根据加工部位选择合适的刮刀类型。

三、检验标准

刮磨工艺的检验是硬木家具质量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刮磨的精细程度直接影响家具整体质量,刮磨工艺的检验标准是平、顺、滑,外观无瑕疵。

1、 操作细致,对家具表面的虫眼、裂痕、缺口进行填补,填补后无色差、做到触觉、视觉上都不易察觉。

2、对于平面部分要求表面平滑,不能有波浪、锯痕、毛刺。收缩缝、转角要协调一致,弯弧形要刮顺,线条要横平竖直、棱角分明。

3、雕刻纹样做到不留死角,纹样流畅清晰,构件的平,顺。

4、打磨后构件做到细腻手感顺滑,无戗茬,为最后的硬磨工艺打下基础。

刮磨工艺——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在现代硬木家具刮磨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发扬传统文化遗产的精髓,保护好我们的传统手工技艺,又要利用现代化的生产工具,把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根据时代特色,不断创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