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以面相評判一個人是否可靠?

非夢王子


世界上真的有“面相”一說麼?我們真的可以從人的長相上看出Ta的性格麼?



“面相學”(physiognomy)並不是中國特有的文化產物。東西方各個時代的人都對這一領域有所討論,態度褒貶不一。


曾國藩說:“一身精神,具乎兩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

經歷的人多了,慢慢地在一些有共同面部特徵的人身上發現了相似的性格行為表現,驀然發現,這種對應關係就好像一個標籤,在和別人打交道尤其是初次打交道的時候,能給自己一個心理預設,提供一些如何應對的判斷依據,僅此而已。


以下,這些面相和性格行為之間的關係不可能完全一一對應,僅僅是一些個人的觀察而已。

一、相由心生

1.面無三兩肉的,對事情要求比較高,不隨和; 如果再加上鞋拔子臉,程度再深些。


2.眼神飄忽,眼珠子骨碌碌轉,眼神不定,心思活絡,靠不住。


3.說話的時候眼睛不會與你對視的,不自信。


4.下巴長痘的一般肝火旺,脾氣糙。



5.眼角皺紋深,說明笑得多,很會笑的人一般過得不會太差。


6.天然三角眼(不認識的,照鏡子蹙眉可得)的人性格更陰沉複雜。


7.微微嗆聲引出大笑但是感覺嘴巴笑得要冒煙,這是乾笑、假笑,多是為了迎合。


8.假笑還有一種,嘴巴咧開卻不會眯眼睛。遮住鼻樑骨以下部分之後完全看不到眼角的笑意。


9.胖子比之於瘦子性子沒那麼急。


10.語速快的人性子急。


11.性急的人一般不善算計。


12.心細的人容易記仇。



13.看起來一本正經、不苟言笑、斯斯文文的人內裡多悶騷甚至好色。


14.小氣吝嗇的人更容易守承諾。


15.想知道一個人的品性可以觀察他培養出來的孩子。

二、逆向思維


1.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過分熱情的背後往往懷有目的。


2.越是諂媚的人越是能兇狠。只是對不同的人罷了。


3.會對你親切的領導,不一定真的和善,相對的,對你冷淡的領導,不一定真的漠不關心。


4.年輕人比年紀大的人更容易裝,裝成能被大家認同的樣子,更容易對不贊成的話說yes,做對不認同的事;年紀大的人更自我放逐,對好惡的表達反而更直接了當。



5.有錢人不要看他的資產,而要看他的淨資產(資產-負債),不要被紙糊的架子唬住。


6.貧窮的人容易諂媚,富貴的人容易驕縱。


7.對任何同事都特別的周到、和氣,口碑很好的人,對待家人又是另外一番景象;相反地,對同事特別暴躁的人,有可能在家裡當受氣包呢。———人的能量是守恆的。


8.電視劇都是騙人的,性格好長相好的往往是繼母家的女兒們,而不是灰姑娘。


9.越是經常在社交媒體上訴說自己如何坎坷又如何堅強、面對困難,十有八九是個綠茶。


10.總是順著你說話、順著你的意的人往往對你有目的。


11.秀恩愛死的快有科學依據,越輕易地投入一段感情的人更容易投入下一段感情。


最後,說的這些東西只是一些自己的片面觀察,不同的情景下有不同性格的用武之地,不是好壞的評判,更不可能適用所有人。


最重要的還是不要輕易對一個人下結論,人實在是一個複雜的動物,又生活在一個複雜的社會里。

沒有一輩子的好人,也沒有一輩子的壞人。

沒有經歷過利害相關的事情,不知道誰是真朋友。


悅讀越樂



以面相評判人靠不靠譜?

這一問我的回答是靠譜!

準確率超過百分之八十。


一個慈眉善目的人,他(她)的言談舉止都不會是兇惡的。

一個面目猙獰兇狠的人,雖然目前沒有什麼壞事可幹,會有那樣一天做出逆天的事。


有人說那些演壞人的演員,面相兇惡他(她)們也沒幹什麼實際的壞事啊?

這就是戲裡的角色就展現了他的惡。這就是應了。

有個人本來是中舉人的命,可是他在拍戲劇時去了舉人的角色,就把他的舉人夢圓了。

那些能演位重權高的演員,他們的命運本來就是不錯的。

雖然沒有真的嚐到,可是過把癮也不錯啊。

那些著名演員他她們的收入還少嗎?這都是相決定的。

過去老人常說,好命別去演戲,演了就應了。當時聽了覺得可笑,現在覺得很有道理。

陰冷的面孔讓人不寒而慄,

慈祥的面孔讓人如浴春風;

兇惡的目光透出殺機,

愛扶的目光含著善良。

善相者善察言觀色。看一個人的氣色就知道他她們的心裡,知道他她們是否有病。

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心靈的外現,信息的傳達,天機的洩露吧。


大美農村綠水


以面相評判人,有一定的可靠性。同時也有不確定的因素。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西漢·司馬遷《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春秋時期,孔子的學生子羽相貌醜陋,孔子對他很冷淡,他只有離開孔子回去自修,後成為有名的學者。而學生宰予長得很好,且能言善辯,但後來被孔子批評言行不一。

子羽又叫澹臺滅明,名滅明,字子羽,魯國武城(今屬山東臨沂市平邑縣南武城)人。孔子弟子,教育家。比孔子小三十九歲,孔門七十二賢之一。

澹臺滅明往南遊學到吳地(即楚國,後老死在楚國)。跟從他學習的有三百多人,他有一套教學管理制度,影響甚大,是當時儒家在南方的一個有影響的學派。其才幹和品德傳遍了各諸侯國。孔子聽到這些消息感慨地說:“我憑語言判斷的,看錯了宰予;憑長相判斷人,看錯了子羽”。

相由心生

元代名醫朱丹溪《丹溪心傳》說:“有諸內者,必形諸外”,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內臟功能正常,可通過經絡將氣血津液輸送和敷布於頭面部,皮膚得滋養,又能抗禦外邪,從而使面部紅潤細膩,毛髮光澤,五官正常。二是內臟功能不正常,在五官上也可出現面無光澤,皮膚乾澀粗糙,毛皮枯而不榮,五官不端的現象。

面相也是如此,一個人內在的思想活動,心底的想法,或光明正大,或奸險邪惡,都會或多或少的體現在一個人的言談舉止,甚至是長相上。我們通過面相的學習,就能由外及內,對一個陌生人做出一定的預判。

曾國藩在《冰鑑》中這樣講:

“語云:“脫谷為糠,其髓斯存”,神之謂也。“山騫不崩,唯石為鎮”。骨之謂也。一身精神,具乎兩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他家兼論形骸,文人先觀神骨。開門見山,此為第一。”

俗話說:“去掉作為谷外殼的糠,谷的精髓依然存在。”這說的是神。“山嶽不崩塌,只是因為石作為鎮壓。”這說的是骨。一人的精與神,全在於雙眼;一人的骨骼品相,全在於臉部。其他人(工農商軍等)需要把身形與精神一起討論,讀書人要先觀察他的神氣與骨相,單刀直入,這是最重要的。

有沒有神,全在眼

一個人的五官長相再出色,但是如果缺少一雙有神的眼睛,那麼他就沒有辦法真正的擁有富貴。相反,一個人長相再不出色,但是如果眼神堅定有力,那麼這種人一定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這一張照片,眼神清澈,黑白分明,同時有光芒聚攏在瞳仁周圍,這樣的眼神,說明其性格堅毅果斷,擁有極高的洞察力,屬於“不怒自威”的眼神。這種人一定會在人群中脫穎而出,成為一代豪傑。

而相反一個吸毒人員的照片,左邊是正常的時候,右邊是吸毒兩年後的樣子。

是不是明顯能看出來眼神由明到暗,甚至暗淡無光,最後完全脫離正常人的範疇了?

所以為什麼“相人先相眼”,就是因為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睛能夠透露出一個人的健康狀況、精神狀況。

古人通過實踐研究,從觀察一個人的長相表情,來考察其能力和潛力,是一種辨識人才的方法。孔子說:“人心比山川還要險惡,想知道一個人正直還是奸惡難於登天“,只有通過各種合理的考察,最後才能確切的瞭解一個人的本性和能力,而面相,也是其中的一個方法。


談者無語


以面相評判人不可靠。

憑面相輕易地去評判一個人的善與惡,忠與奸,富與貧、貴與賤……不可取、不可靠。

人的面相是動態的,是隨著年齡增加和環境的變化而不斷改變著。兒時玩伴幾年不見偶然相遇難以相認,同窗、同事數年不見一旦相聚都驚歎對方變化之大,中老更不用說了……

我國民間流傳的相術,可以說是一門系統而龐大的綜合工程學。如果把人的“相”比作水,那“勢”就是風;

水隨風而動。相術,不光單一地指面相,還包括吃相、走相、睡相……等綜合考量。如果不是系統地去考量一個人,而是簡單地憑一面之緣,以個人對面部零件的喜惡去評判對方的善惡,不可取,不可靠。

現在社會以貌取人盛行,連單位招員對人的外貌都有隱性的要求,主管嚴然以相師自居。怪不得整容機構雖媒體曝光不斷,哀怨之聲不絕於耳,但仍門庭若市。步入社會之青年男女,不借重金,以求改頭換面。殊不知,體之髮膚,受之父母……。

總之,簡單地以面相評判人不可靠,不足取,此風不可長!




老老強


芥子納須彌,任何物體在演變的過程中都會留下特有的痕跡,能從痕跡中提取多少信息是能力問題,與痕跡可靠與否其實沒有多大關係,因為觀察的同時痕跡已經形成。

厲害的汽修師父只要聽發動機的聲音,便知道哪裡的零件有問題。

老廚師教徒弟時,嘗一口便知哪個步驟火候不夠。

自然中樹葉的旺盛程度我們可以觀察到南北。



一個人的面相如何,我們當然也能看出他的本性,經歷過什麼,有些什麼習慣,照這樣下去他以後會怎麼樣。這一點與中醫裡的望是一樣的,只不過醫者看的是健康,相師看的是兇吉。

看相大多數人擅長看五官,但是能察精氣神者是很少的。一個人的兇吉如何,他的神是最先體現出來的,然後才會影響精和氣,再然後在五官上形成痕跡。

光說不練假把式,前段時間雲南80後白髮官員被人懷疑虛報年齡的時候,這是我當時做的判斷。


同樣一張照片,為什麼有些人看到的是弄虛作假,有些人看到的卻是操勞?這就是觀察表象和入微的區別。這是一種能力,也是一門學科,我們不能因為不善此技者的錯誤示範而去否定一項存在了幾千年的文化魁寶。

當然,也不能因為善此技者的正確示範,而去過於神話。這只是一門技術,有些人有天賦學起來快,能領悟核心。有些人別有目的,學藝不精,用來坑蒙拐騙。

所以面相靠譜與否,是觀察者能力的問題。


方見


1、現在的人臉識別技術還是比較靠譜的,不信,你可以試一下,把你的人臉掃描後植入導彈識別系統,讓導彈發射後,看看能否打中你。(現實中,目前已有此類武器了)

2、一個經常殺豬的人,當他拿著刀捅入豬的喉嚨時,他絕對是咬著牙而不是笑著臉,天天如此,殺豬多了,他的臉型自然也就凝固下來:嗔目切齒、滿臉殺氣。此所謂相由心生。

相反,和尚整天垂目唸佛,心無雜念,久而久之,臉相也就變得慈祥友善。

歲月是一把殺豬刀,它把你的心念都刻寫在臉上。

3、一般而言,如果不是故意製作,從面相是可以簡單的評判一個人的,但這需要識別人有一定的轉錄翻譯能力,轉錄翻譯錯了,評判自然也就錯了,當然,那人造假,會增加評判錯誤的風險,但經驗老到的獵人,就算那人是笑裡藏刀,往往還是能夠看穿偽裝的。某些下意識動作、肢體語言,說話聲音語調速度或舉手投足或一個眼神,都是很好的佐證,跑不掉的。


皇家師爺


面相是結果,手相是原因,人的手和臉,每道紋路,都是有說法的,也會提前通知你,有什麼事情,但是,讀懂這個密碼的人很少。

所以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人,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命運。

至於有些人,總是用自己知道的那點知識,證明手面相不準確,不想解釋了,畢竟,任何知識,到了一定層面上,懂的人很少,而絕大多數人,停留在一個層面上的認知,腦子裡,只有那些理解事情的能力。


尹偉安


面相可不可靠,只有你深入以後才能下定論。人不只有面相,面相就包括五官,五嶽,目相,眼神相,發相,鬍髯相。面部以下有,頸相,肩相,手相,足相,乳相,臍相,紋相,骨相。下陰相。也就是說全身都有相,還有氣色膚色相,聲音相。所有的這些相就好比彩票號碼組合一樣,而組合成形形色色的人。所有相都有相理。是要把所有的相理融會貫通才算的上一個高手。所以只有相的能力的區別,高手解讀一個人一覽無餘。

人性隱藏的深,也不是無跡可尋,什麼樣的性,遇事就會有什麼樣的情形,行為,無論是面善心惡,還是面惡心善,言惡行善,行惡言善。絕不會逃出範圍。術無高下,唯用術之人有高低而已。


明慧相學達摩相法


從社會學上來講,以面相評判一個人的可靠率,被評判人所處社會的文化多樣性有關。

被評判人所處社會的文化多樣性越高,那麼依靠面相去評判一個人就越不可靠。這裡要引入一個名詞,叫文化隔離。意思就是說,不管兩個人長得多像,外在有多一樣,內心品質有多相似,如果這兩個人處於不同的文化社會,那麼這兩個人的觀點和行動就不可能相同,甚至會完全相反。


我們常說文化融合,其實各類文化進行融合的往往只是與本文化想通的那一小部分,其他的部分都不會融合。因此,如果所處社會的文化多樣性高,在文化隔離的前提下,在很大程度上不能靠面相去評判一個人。比如說現在中國就是這樣,文化極其豐富,在大文化圈子裡面的小文化圈子都存在文化隔離現象,因此面相評判的可靠性會降低。而面相評判可靠性最低的時候,就是時代處於大變革的時候。比如互聯網時代的大變革,你會發現一堆長得奇形怪狀的人接連發家。這個時候面相評判基本上是失靈的。

同理,如果被評判人所處社會的文化多樣性越低,那麼依靠面相去評判一個人就越可靠。古代中國就是這樣,一直到晚清時期,面相評判一個人是比較靠譜的。在一個文化幾乎不發生顯著變化的社會,文化對於人的眉眼塑造是基本相同的,更容易提取普遍性。因此,面相、手相、生辰八字等都可以成為判斷一個人的標準,而且往往不會差太多。這個時候,面相等就會變成帶有統計學性質的學問。

很多人都說面相、算卦什麼的是統計學,實際上是不對的。在文化不流通的社會,面相、算卦這些東西才具有統計學性質。其他社會,比如現代社會,就基本上剩下迷信成分了。


老商頭子


首先這裡有\\:個概念一定要區別開來。即貌相(面貌)和相面。

一貌相是指以藐取人。是以人的外表形或像來判斷人的吉兇善惡,這肯定是錯的。如人的面容的黑,白,美,醜。

…面相,則是指面部的神態,我們稱為表情。面部神態是由心態決定的。古人說"相由心生″。還有"有諸內必形諸於外"(面部,行住,坐,臥,言談舉止)。也包括中醫學上的望,聞,問,切。

從面相上識人是不會錯,如果錯了,那是我們經驗不足,或學術不精。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大學觀察一下就明白了。

相學上有一句話叫作,u仰頭夫人低頭漢″大意是說,一位婦女如果經常仰著頭走路,她一定是"克性大"。依次是克丈夫(不離則死),共次對父母也不利。

低頭漢是指男子,在走路時,總是低著頭,好像在地上找東西。這個人一定是心機重,計謀多。

噹噹然,這不是他們的錯。。業力感應,命運使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