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果梁山好漢沒有被招安,繼續“替天行道”,而宋江不幸去世了,誰可以接宋江的班?

比特流679


答案是沒有人,梁山一百零七人,許多都是流氓閒漢惡棍出身,天生就道德底線很低,再加上又分成了若干個派系,內部無數矛盾,除了宋江這個權謀無雙的厚黑高手以外,再也沒有第二個人能夠鎮得住。

接下來,紅塵君就來逐一分析那幾個可能的繼承者,再找出他們的不足:

玉麒麟盧俊義 50分

宋江排位第一,盧俊義排位第二,如果單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宋江若死,自然就該盧員外接任。

但是盧員外能夠勝任嗎?

顯然是不能的。

第一,他上山很晚,資歷很淺,許多人都不服。

第二,他自己本身就是被“賺”上山的,對梁山和這幫子首領也沒多少感情。

第三,盧俊義心性單純,既不厚,也不黑,根本就不是當老大的料。

第四,不屬於任何派系,只有燕青這一個忠心手下而已。

所以,綜上而言,盧員外只能打個30分,做老大完全是搞笑。

智多星吳用 70分

吳用,梁山的軍師,排名高居第三,第二批上山的首領,資歷僅在林沖之下,而且厚黑程度只是低於宋江一人而已。

從這些角度看,吳用確實是最適合接班宋江的人選了,但是他也有幾個致命弱點。

第一,武功不高,或者說,基本上倒數

第二,缺乏擔當,這也是吳用最大的弱點,他是個非常適合的二把手,但也只能當個二把手,必須依附一個強有力的老大,之前是晁蓋,後來又選擇了更優秀的宋江,但若讓他當老大的話,他自己也很不習慣——他更喜歡躲在幕後出謀劃策

第三,缺乏派系,由於背叛過晁蓋,所以導致三阮劉唐公孫勝等“老兄弟”對他都很冷漠,缺乏有力的支持者

所以,綜上而言,吳用可以打70分,但還是不足以擔當這個老大

豹子頭林沖 60分

豹子頭林沖,五虎大將之一,梁山的第一代領導人——比他資歷老的王倫也被他親手幹掉了,武藝高強,為人仗義,魯智深徐寧楊志等人都是好友,又是大地方來的。

從這些角度來看,林沖似乎很合適啊,而宋江也一直都是把他當假想敵對待,屢次壓制,甚至還把扈三娘這個和他很相配的美女硬是給了王英

但是林沖也有兩個致命弱點,而且非常嚴重

第一,他缺乏野心,本來第一次火併王倫,他就有機會來做這個大首領,當時佔據天時地利人和,其實晁蓋他們雖然實力不俗,可畢竟就六七個人,要面對林沖為首的幾百號人,勝算並不高。

但是林沖卻義無反顧的把首領之位慨然想讓,而且還把二當家,三當家讓給了吳用和公孫勝,可見他對權力根本沒有慾望,或者說,他只是逼上梁山而已,目的也就是殺了高俅替妻子家人報仇,什麼老大不老大的,根本不重要

第二,過於清高,水深清則無魚

這點沒有辦法,林沖君子之風,也只能和那些性格坦蕩的諸如魯智深,武松或者原來都是軍官的關勝,呼延灼等人交好,對於王英李逵這種瘋子和垃圾,他是看都不願意看一眼的,所以註定沒法團結山寨起碼一半的人。

所以,綜上而言,林沖可以打60分,但若他當老大,梁山起碼要走三分之二的人才行。

紅塵君說

綜上而述,吳用70分,林沖60分,盧俊義50分,都無法頂替宋江的位置,至於其餘人就更不足論了,李俊不過水軍頭領一個,柴進根本就不屑,再說武藝也不行,魯智深,武松同樣也不喜歡爭權奪勢,關勝和林沖像似,但是資歷更淺。。。

所以,這梁山的老大隻能是宋江,他若死了,梁山馬上就樹倒猢猻散。

我說完了,誰贊成,誰反對?^_^


在下紅塵如鏡,一個不正經的喜歡歷史的攻城獅,還簽約過幾本水滸小說。諸位若是喜歡我的文章,敬請點贊關注轉發留言聊天,紅塵君承諾每條必看必回,再次鞠躬感謝!(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紅塵如鏡


如果梁山要徹底跟官府作對,反抗到底,我覺得梁山的大旗也只能由柴進來扛了。

盧俊義雖然是二把手,功夫了得,在河北名望也高,但是他在梁山威望不夠,而且心思不夠,多次被害1.被吳用在家提反詩,沒覺察;2,妻子與管傢俬通也不知;3,被高球等下賜毒酒也不知;事實證明盧俊義心思不夠謹慎。

吳用只會出些陰謀詭計,文不能安幫,武不能服眾,他註定是個輔助,難以扛大旗。林沖性格軟弱,仁慈,優柔寡斷,而且心思不夠,胸無大志,也當不了一把手。宋清只是個小角色,靠大哥在位混飯而已。黃英貪財好色,不丈義,是個小人,如果宋江不在,他很快就被別的好漢一刀砍了。

李俊有大志,有能力,最後也做了暹羅國國王,以李俊的能力應該能帶領梁山好漢的。但是,梁山派系林立,誰也不服誰,而且李俊的勢力和威望也不夠。

魯智深有威望,勢力大,更有林沖,武松,楊志等鐵桿兄弟,也是反對招安派的大佬,以他的威望可以當上老大,但是他愛瀟灑自由,而且太重感情,意氣用事,(為了救史進搭上了自己),如果他帶領很可能會讓梁山全軍覆沒。

柴進是前朝後裔,而且當時接濟過很多好漢,也不是各派系的人,為了山頭平行,大家或許會選他。而後他再打個“反宋復周”的旗號,訴說朝庭不義,出爾反爾,賜了鐵書赤劵又要將他趕進殺絕等,然後打城池,出榜安民,誓效復祖先柴榮,恢復大周盛世等,應該能讓梁山壯大。



西粵老青年


很多人說除了宋江,其他人都不行,我覺得不然,晁蓋實際上就很好,沒有宋江這個陰謀家,晁蓋建立的水滸會更純粹,那些雞鳴狗盜、男盜女娼和總想著招安的人就不會上山。

實際上晁蓋比宋江更有野心也更有原則,宋江雖然手段高超更厚黑但一時的權謀終究難有太大作為,最終聰明一時,糊塗一世,誤了卿卿性命。

宋江看似智慧實際目光短淺,招安實在是最大昏招,而晁蓋是堅定的不招安支持者

殺人放火收招安是宋江的長期戰略,他壯大梁山,擊破城市,打敗朝廷歷次的征討不過就是為了把梁山買個好價錢,說到底宋江就是個官迷。招安以後呢?宋江有沒有想過?宋江找李師師想走皇帝路線,但實際上蓋上草寇的名頭,整個大宋都再也沒有宋江的立錐之地,除非宋江去做太監,否則再無出頭之日。

徐京等人的十節度使,聽起來名頭挺大實際上毫無用處,這是比宋江更早接受招安的賊寇。有宋一代,最成功的的武將狄青,也被韓琦侮辱“東華唱名者方為好漢”的大宋,對於出身草寇的招安軍官始終都有所防範,不僅沒有兵權,還往往被莫須有的罪名處死。

宋江憑藉做押司欺上瞞下的經驗在目不識丁和武夫中間成功上位,就以為自己玩的轉大宋官場,實際上宋江根本連進入大宋官場的權利都沒有,失去了梁山的軍隊和支持者,宋江只能被大宋官場給吞沒,死無葬身之地。

晁蓋則不然,一出手就拿下了梁中書的生辰綱,而且是神不知鬼不覺,如果不是白勝行事不夠謹慎的話,晁蓋等人可以快活很久。

晁蓋實際上不缺錢,作為東溪村的土豪,晁蓋無妻無子,晁蓋要這麼多錢做什麼?晁蓋打熬筋骨,一身好氣力,有托塔天王的外號。七星聚義有謀士有武士,有道士也有精通水性的阮氏三雄。

如果不東窗事發,晁蓋會用這些錢和這些人做什麼?毫無疑問的是晁蓋實際上是有計劃有目的性的做事的,和方臘一樣是想幹一番大事業的。

實際上宋江沒上梁山之前,晁蓋是非常有原則的,雖然窮困卻並沒有魚肉百姓,濫殺無辜。

晁蓋連偷雞摸狗的時遷都容不下,認為時遷是敗壞梁山的形象,那麼宋江的心腹李逵、王英、燕順、鄭天壽等人想來是不會被晁蓋看上眼的,如果宋江死在晁蓋之前,這些人或許沒有機會上梁山,或者被晁蓋所邊緣化。

宋江不過是混入革命隊伍裡的叛徒和投機分子,對於他來說梁山上人越多、勢力越大就越能跟朝廷討價還價,是不注意革命隊伍的純潔性的,晁蓋就非常有原則,只可惜知人知面不知心,晁蓋之死,宋江絕對洗脫不了嫌疑。這也是晁蓋臨死交代遺言說誰抓住殺害我的人,就讓他做山寨之主,這是晁蓋最後的反擊,注意晁蓋的原話中從來沒有提史文恭三個字,而宋江一出來就告訴眾人的是誰抓住史文恭誰就是山寨之主。

更為可疑的是宋江後來夢見晁蓋,第二天就背上生疽,不得不懷疑這是作者暗示宋江背上的意思,更可疑的是宋江一生病,張順就站出來說建康城有名醫安道全,主動請示去請,然而晁蓋並不是當時就死了,是拖了很久,張順或者說是宋江都沒人想起安道全?

宋江不上梁山或者死在晁蓋之前,梁山的後果會如何?

沒有宋江的梁山就沒有了靈魂?並非如此,沒有宋江,梁山的勢力不會盲目擴張到迅速引起朝廷的注意的,要知道生辰綱的事情雖然東窗事發,但也就是當地的縣級官員在忙活,晁蓋如果不是和宋江通書信,自然可以慢慢發展勢力。

梁山的隊伍裡也不會出現大量的朝廷降將,也不會吸納一些亂七八糟的“好漢”實際上清風山上的三個頭目非常的猥瑣和麵目可憎,差點把宋江的心肝吃掉,宋江反而還招募了這些人,也真是臭味相投。

這樣的梁山雖然頭目少了,但是更團結,更可靠,沒有那麼多小團體,最不濟七星和林沖也能聚效在梁山逍遙快活。說不定還能在抗金戰役上和岳飛一起抗擊金國,以晁蓋的心思,自然是不接受朝廷的任命,但可以幫助抗金,這樣即使岳飛被害,梁山也足以自保。

金軍入侵則是梁山大規模招兵買馬的好時機,宋朝不管老百姓,梁山可以管,通過抗擊金軍建立自己的朝廷,在有公孫勝的全力幫助下當不成問題。

即使功敗垂成,也比在宋江手下去打本應該是同道中人的方臘戰死來的光榮一些。


塵子渝


鼓上蚤時遷接班最好。

梁山好漢,在任何時代,他們的性質都是“強盜”。別想多了,他們的替天行道,是為了滿足他們的大碗喝酒,大枰分金“的慾望。在他們的手上,哪個不是雙手沾滿鮮血的歹徒?

不要說他們是被逼的。晁蓋,吳用,公孫勝,阮家三個,誰逼他們?是他們見財起意,搶了財物,才引出了這一連串的故事。他們搶的是奸臣貪官的財寶?搶貪官汙吏的財寶不犯法?

一個小小黑社會組織,乾的是打家劫舍的勾當。經過作者的宣染,這幫土匪強盜變成了英雄好漢,這本來是小說作者的人生觀。故事裡的人物全是虛構而成。或有其人無其事。梁山有多大個地方?搶個祝家莊還搶了三次才得手。祝家莊只是一戶人家。這幫強盜能對朝廷的統治構成什麼影響?

與他們的性質完全不同的是,方臘起義,方臘起義的目標是奔著推翻朝廷的統治去的。以方臘的強大聲勢比起來,梁山不及萬一 。而小說卻讓宋江這幫黑社會組織去征討方臘,簡直開天大的玩笑。翻開歷史書看看,方臘是被誰鎮壓的?便是被小說中描繪得無能的童貫。剿滅方臘的主要功臣,便是著名的將領韓世忠。


子衿書法



這個問題昨晚在分析梁山各大山頭勢力中已有涉及,這裡再具體分析一下。


不管是廟堂之上,還是綠林之中,最高權力的繼承,不外乎三種:一是指定;二是德高望重者共同推舉;三是血雨腥風的火併。


哪怕是指定,或者是推舉,如果不能服眾,不能代表大部分人的利益,最後也會發生暴力流血。

梁山上,宋江是唯一有手腕,有能力,有威望,有人脈當寨主的人,他如果半途掛了,那麼梁山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分裂。


當老大,最重要的不是個人武功高,也不是個人文采高,而是要有威望,有死心塌地支持自己的班底,還要得到其餘各個山頭的承認和擁護。


我們看宋江本人的社會關係,鄆城幫一定是死心塌地支持他的,而不屬於鄆城幫的李逵和花榮等人更是可以不惜性命支持他的心腹小弟。


其餘山頭,桃花山的王矮虎燕順跟他早就認識,是他的擁護者;武松是他的結拜兄弟,也是擁護者;柴進跟他是舊相識;孔明孔亮是他的徒弟;江州幫的李俊等人跟他也有故交;那些朝廷降將,也是因為他說服前來。


梁山上,除了宋江,有如此之廣社會關係的,還有魯智深,他跟少華山的史進是好兄弟,跟林沖也有情誼,跟桃花山也有故交。他豁達大度,但卻沒有城府,缺乏做老大的心機,而且他與另外兩大幫派江州幫和鄆城幫沒有私交。最大的問題是,他是拒絕招安的,他若即位,朝廷軍官幫會離心離德,一定會選擇離開。


柴進,皇子皇孫,有種天潢貴胄的氣度,對人缺少親和力,沒有自己的班底,得不到他人死心塌地的支持。


王英,好色,硬傷,不可能,在清風山是都是老二。


宋清,沒有威望,也無能力,也不可能。


李俊,有能力,會籠絡兄弟,有江州幫支持,但他沒有五湖四海的關係,而且排名靠後,不會得到擁護。


吳用,他一直以軍師參謀軍事,本身沒有當老大的特質。

盧俊義,如果宋江半道掛了,最大的可能是,吳用、公孫勝、林沖還有各大山頭的人互相妥協商量,暫時推舉盧俊義坐頭把交椅,畢竟他是二把手,即位也是名正言順。


但問題是,他靠的是脆弱的規則上位,這個暫時平衡的局面能維持多久?他如果不推行招安,朝廷軍官幫必然會反對,那些雖然出生綠林,但想謀個一官半職的人也會反對。如果推行招安,那麼以魯智深為首的反對招安派必然會奮起抵制,而他又沒有宋江本人與各個山頭的私人關係折衝,最後梁山只能走向分裂。


倉土


如果梁山好漢不忘初心,繼續“替天行道”而又不招安,那麼誰能代替宋江來引領梁山呢?

當然前提是必須放棄“只反貪官,不反皇帝”的理念,否則與不招安是不可能走下去的。所以要想在不招安的情況下繼續發展,那麼就要有推翻大宋朝建立自己的政治制度這一綱領。

這樣就好總結人選了。要想當大頭領必須要符合以下一些條件:

一、有威望,能夠服眾。

1、武力值超高,拳頭硬,能夠把人打服。梁山眾頭領中有以下幾人(不說朝廷降將):盧俊義、林沖、魯智深、武松等。

2、仗義疏財,為朋友兩肋插刀。梁山眾頭領中有:柴進、魯智深、武松等。

3、有謀略,甚至會法術,但武力值不高,擅陰謀詭計。吳用、公孫勝、朱武之流。

二、有背景。因為已經反皇帝不招安了,所以朝廷中的背景(比如朝廷降將)不在此列。

1、梁山老領導。因為假設宋江已死,上層領導只有吳用、公孫勝、盧俊義。三朝元老林沖也有資格。

2、出身牛逼。小旋風柴進是後周皇帝后裔,帝室之胄。

三、有勢力,周圍有一群死黨,還有一些交情深厚的兄弟。(只算三十六員正頭領,不算朝廷降將)

1、梁山老班底派。(1)吳用,有三阮,公孫勝、林沖、劉唐,雷橫、朱仝,宋江鐵桿會轉投吳用,有李逵,花榮,戴宗。(2)林沖,有三阮,劉唐、雷橫、朱仝、吳用,還有好兄弟魯智深。(3)公孫勝,吳用、林沖、三阮、劉唐等。但此三人以吳用為主。

2、二龍山派,以魯智深為主,下有楊志武松。

3、清風寨桃花山派,花榮為首。

4、江州派。混江龍李俊為主,有張橫、張順,李逵、戴宗等

5、登州派。孫立、解珍解寶等。

6、柴大官人派。柴進為主,有林沖、武松等。

7、盧俊義派。有燕青。

通過以上總結,得票多的有:吳用、公孫勝、林沖、盧俊義、柴進。從這五人中選得話很明白了。吳用公孫勝林沖三人勢力最大,三人中又以吳用為頭,所以”常委會”選舉中吳用勝出。吳用會代替宋江繼續梁山事業。


神舟六


誰都不能即位 因為招安派和造反派意見根本不同 沒有妥協的可能 而這個老大的位子必須短時間內決定出來 所以兩派鬥爭是非常殘酷的 如果招安派勝 會是盧俊義上臺 這樣的話造反派有兩條路選擇 一條是武力把招安派推翻 這基本不可能 另一條是出走 出走又有兩條路 第一是回家該幹嘛幹嘛 但是招安派不會放過他們 這是條死路 第二是南下投奔方臘 這是他們最好的出路 而招安派急於在主子面前表現 一定會起兵征討方臘 梁山就是一個死局 如果是造反派勝 招安派也有兩條路 一是出走 自立山頭 然後接受招安 二是留下臥底 雖然受氣 但不至於送命 但不要忘了 朝廷無時無刻不想把梁山弄掉 所以朝廷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 一旦造反派頂不住 那麼招安派會再次抬頭 最好的結局是接受招安 如果造反派打敗了朝廷大軍 進可趁機聯絡方臘和各路草莽 一同起事 一旦成勢 就可以在梁山大會諸侯 立柴進為皇帝 號令天下 但成功的機會幾乎為零 這樣趙家江山很可能在提前完蛋 退則安於梁山 靜待天下有變 登高一呼 大事可成 但那些不安分的主 不可能安靜的等著 所以梁山還是一個死局 宋江一旦意外身死 梁山必定完蛋




小說就是小說,我個人覺得水滸到最後結局,有位混江龍李俊,他去了海外,而且當上個國君,這個人還是比較有能力的,


曉齊690


這個問題太有意思了!如果及時雨宋江早死,玉麒麟盧俊義上位,而且會和方臘聯起手來對抗朝廷,就算不合作也會各自對抗朝廷!




說梁山有遠見、有魄力的也就是托塔天王晁蓋了,其他人不足以擔此大任。但是他也是意氣用事多些,相信在領導眾弟兄抗擊腐敗政府的過程中學習進步,朱元璋就是學沒上過最後還是能寫詩批奏摺了!



這個事發生在三國上和朱元璋身上,歷史就是這樣,沒有了某個人,歷史的潮流也會向前奔騰,當時宋朝腐敗最終會帶來別的張“宋江”,王“宋江”,張“晁蓋”,王“晁蓋”的造反!



黃蜂二師兄


讀精典,評論天下事,以書論今,道不盡世間滄桑;

《水滸傳》一百大書,洋洋灑灑數百萬字,書裡書外,彰顯世間百態;走馬觀花,裡面打打殺殺,只曉個“義氣”風發;細細讀之,則寓意深刻,看盡人間百態;古來之,多少學者研究《水滸傳》,所處時代不同見解迥異。出此題目讓某一評,自覺才疏,不能大而言之,只憑自己所思所想,小論一翻,不到之處,請各位方家指正。

歷史沒有如果,書亦如此,《水滸傳》成書已數百年,本已塵埃落定,但有此問,權作耍處。

以我所見,如梁山未被招安,而宋江早亡,至於誰能接班,這個問題實不好回答,應視情況來看。

情況一:已立有接班人

封建社會稱之為太子,一群草莽英雄權當稱為接班人吧,宋江生前如果已立有接班人,那麼絕對會重點培養,經常帶著出使各寨,提高知名度;一同外出打仗,混個功名,提升社會地位,這樣才能讓眾兄弟信服;安排他協助自己的工作,手中有權,好聚起人氣;負責重要崗位,成立自己的衙門,這樣扶可以植起自己的隊伍,不至於老大歸天之後,沒有班底鎮住其他兄弟,這樣為順利掌權奠定基礎;梁山兄弟聰明者眾,眼裡都有水,看到老大如此看重接班人,想報賬者、混個好前程者、調個職位者紛紛私下紅包伺候,久而久之,勢力大增,眾兄弟臣服,但等宋老大歸位,名正言順繼位;看客可能會問,那這個接班人會是誰呢?108人都有可能,就看宋江選誰接班了,這就是權---力,選對了梁山繼續強大,選錯了,大不了四分五裂,諸侯混戰,歷史上的種種不都是這樣的套路嘛!但是如果講究按資排輩的話,盧老二機會最大,如果講究世襲罔替在話,宋老二宋清機會最大。

情況二:立有接班人暴斃

人與人相處時,利益永遠處於核心地位。宋江不管是有病暴斃或是被接班人搞死了,結果永遠是一樣的,有幾個宋老大的鐵粉帶頭吵吵鬧鬧,非要搞什麼屍檢、解剖什麼的,查清老大死因;不過接班人集團的智慧會讓這些瞬間化為無形,開始強有力的攻勢,什麼人死為大,身體髮膚授之父母,老大突死眾人都痛云云,最後估計也不了了之了,因為主動權在主政者手裡,就是如黑廝李逵者想造反,殺一儆百,其他人也如洩氣之皮球;當然如果接班人羽翼未滿,那就另當別論了;結局如下。

情況三:未立接班人。

群龍無首或首弱尾強者,最易發生政=壇變動。這種情況下,梁山那就可真熱鬧了,108個人,108顆炸彈,但是能力分大小,炸彈的當量不一,好多人都是看在宋江的面子上來梁山的,在時處於中間,宋江作為潤滑劑,不至於擦出火花,可是一旦去掉---結果可想而知,諸候爭戰立馬開始。梁山本土派、桃花山派、青風山派、二龍山派、晁家莊派、朝廷降將派等等,派內小鬥,派間大斗,弱肉強食,最終四分五裂,各回各家。就是在智多星的主持下,選出個頭領,但選誰呢,按資排輩二當家的盧俊義,他的陣容裡只有燕青一個鐵桿,其他人誰為信服,政令不通,政策得不到實施,命令無法下達,照樣不是散沙一盤,一顆明火照樣點燃108顆炸彈,結局一樣;盧大員外盧老二老不行,誰還可以呢,吳用?一介書生,出個鬼點子還可以,可是論管理、領導能力也是白搭,他倆個都被排除在外了,其他人就不用提了。


倚夕陽笑黃昏


假如宋江沒有接受招安的話,以水泊梁山的勢力和影響力,繼續替天行道幾乎不可能。就是宋江帶著好漢們想“替天行道”,那個“天”也不會答應,最終的結果其實就是兩條路:造反後被剿滅,不造反繼續打著“替天行道”的幌子“打家劫舍”被剿滅。

這個結果,是參照方臘的結果推理的,方臘攻城掠寨已經很成氣候了,還是被官軍剿滅了,當然,剿滅方臘的官軍就是水泊梁山宋江的隊伍,但是如果宋江造反的話,估計就是先和方臘為了爭老大火拼,然後官軍趁火打劫,兩股勢力還是難免被剿滅的下場。

所以,不接受招安而繼續替天行道其實是一種太樂觀的幻想。

那麼,如果宋江死了,誰能是宋江的繼承者呢?

我們來看看還有誰能夠和宋江一樣在水泊梁山有號召力。

宋江在水泊梁山兵多將廣如日中天的時候,利用所謂的“天意”排了各位好漢的座次,也就是“天罡星三十六,地煞星七十二”。一百單八位好漢各自按照“天意”歸位。

宋江為什麼要這樣做?難道是怕自己坐不了頭把交椅嗎?肯定不是,因為在宋江搞“英雄排座次”的時候,頭把交椅的歸屬其實已經沒有任何懸念了,倒是頭把交椅之外(至少是第五把交椅之後)的排序讓宋江和吳用頭疼。為了預防可能出現的排座次產生的內部矛盾,宋江吳用才讓公孫勝這個牛鼻子老道裝神弄鬼,以“天意如此,暗合星宿”的幌子排座次。

這樣看來,宋江之外的好漢們其實都不具備“山寨之主”的威望。

具體來看,除宋江之外還能有一定實力和勢力的好漢,還真的就沒幾個。如果勉強排名的話,只能推出幾類好漢的代表,看看有沒有能力做山寨之主。

首先要排除排位很高的三個人。

第一個就是“副寨主”、排名第二的玉麒麟盧俊義。

盧俊義上梁山的時間太晚,同時在上梁山之前他和梁山好漢們根本沒有任何往來,就是生活在兩個世界裡的人,盧俊義之所以上梁山還坐了第二把交椅,完全是宋江和吳用聯手設下陷阱逼盧俊義就範,坐第二把交椅的盧俊義其實算是萬般無奈。所以,一方面其他好漢未必擁戴他,而他也不會去坐那頭把交椅。

第二個排除的人就是入雲龍公孫勝,這個牛鼻子老道本來就不想在水泊梁山和這幫好漢們混下去,所以在宋江上梁山之後不久,他就以照顧老母為藉口,下山回家,並且一去不歸。只不過是他的師傅知道,如果公孫勝不去幫宋江的話,宋江一夥不會讓他們師徒安生的,所以,一旦宋江死了,公孫勝下山走人就是必然。

第三個要排除的就是智多星吳用。吳用此人是個文人,當個狗頭軍師在水泊梁山應該夠用,但是這個很會搞“陰謀詭計”的落魄文人,乾的壞事,尤其是“陰損”的壞事太多,很多人的內心中不但討厭他,很可能還有埋藏“殺心”的人,最可能的應該是盧俊義和朱仝,吳用把這兩位害慘了,當然還有楊志。

同時,吳用這個人不具備成為統帥的領導才能,而且是能力和個人魅力都不夠,無論誰坐第一把交椅,吳用最多就是能保住“軍師”的位子。

排除了這三個人之後,水泊梁山的好漢們大約有這麼幾股勢力,他們的代表分別是:

朝廷降將的代表大刀關勝:這個人歸順水泊梁山其實是無奈之舉,目的就是“暫避一時”和保命而已。還有一點就是宋江承諾的招安。所以一旦不接受招安,以關勝為代表的那些曾經的朝廷命官們估計除了小李廣花榮之外,都會相約去組團接受招安的。另外,這個降將集團,無論是關勝還是其他的類似於秦明呼延灼等人,在水泊梁山的號召力非常有限。

元老集團的代表豹子頭林沖:這個曾經被晁蓋在臨死前寄予厚望的“三朝元老”,無論是個人性格還是行事風格,都是糟糕到……沒朋友的地步。這是一個武藝高強的“慫人”。指望他做山寨之主,估計服氣的好漢不多,儘管林沖武藝高強,但性格的懦弱,讓他連第一把交椅都不敢想。

宋江集團的代表有兩個,一個是小李廣花榮,另一個是小旋風柴進,在這兩個人當中,頗有心機的小旋風柴進似乎更具備領導才能。

小旋風柴進:這是一個既有勢力又有財力又有一定威望的“及時雨”第二。水泊梁山的好漢們有很多都接受過他的資助,還有很多得到過他的庇護,在個人威望方面應該是僅次於宋江,只不過柴進此人上梁山之前過於高傲,對好漢們的資助也罷,庇護也罷,都是採取的“居高臨下”姿態,所以柴進花的銀子不一定比宋江少,但是效果一定是沒有宋江好。

相對來講,應該說這個小旋風柴進的入選條件最好。也最有可能在宋江死後上位,畢竟宋江集團的包括花榮,李逵,穆家兄弟,張家兄弟,甚至是林沖都會支持,吳用估計也會支持。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柴進掌管著水泊梁山的經濟命脈,他和撲天雕李應既是大財主,又控制著水泊梁山的錢糧,這也是柴進能夠上位的有利因素之一。

可以預想的結果應該是,即使柴進能坐第一把交椅,如果不接受招安的話,降將集團估計要脫離山寨投降朝廷。反過頭來對付水泊梁山。

而像武松,魯智深等“無派別”單幹的,估計也會離開水泊梁山。

所以,最大的可能性,應該是宋江死後,柴進上位,很多好漢一鬨而散,水泊梁山的勢力大大削弱。如果繼續不接受招安,必然被朝廷剿滅。

個人猜想,純屬娛樂。歡迎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