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被趙雲一槍刺死的朱然,他的武藝在東吳是什麼檔次?

三孚叔達


我是楚風說歷史,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提起《三國演義》,大多數人最先想到的武將都是關羽或者趙雲,而大家比較喜歡的也是這兩個人,關羽自然不必說,被後世稱為“武聖”,關羽也是忠義的化身。趙雲則更厲害,絕對是羅貫中的“超級寵兒”,當陽長坂坡,單槍匹馬殺的曹操大將聞風喪膽。趙雲作為《三國演義》超一流武將,死在他手裡的不計其數,其中也不乏高覽這樣的名將,但是大家肯定不怎麼記得被趙雲一槍刺死的吳國大將朱然,今天咱們就說一下這個吳國大將朱然在吳國是什麼水平。


首先說明一下朱然在演義中和正史中是截然不同的存在,演義中由於羅貫中比較注重寫蜀國和魏國大將,所以朱然作為吳國的一般武將,戲份並不多。而正史中朱然絕對可以說比較重要,尤其是對吳國來說。

先來說一下演義中的朱然

演義中的朱然一共就出場了兩次,第一次是在第七十七回《玉泉山關公顯聖 洛陽城曹操感神》中擒住關羽,具體就是朱然負責引誘突圍的關羽,朱然出現了一下就迅速撤退,然後關羽就追上前去,結果誤入埋伏圈,被馬忠擒獲。這一次朱然雖然負責去引誘關羽,估計連一回合都沒打,後來朱然又和潘璋率兵把關平捉住,捉關平也是靠的人多消耗其體力得逞。所以第一次出場朱然並沒有什麼表現,但是估計武力比較低,因為朱然和潘璋都不敢單獨戰關平,而是靠人多圍住才捉住關平。


第二次是第八十四回《陸遜營燒七百里 孔明巧布布陣圖》中,在夷陵之戰時,陸遜放了一把火,把劉備給燒了,劉備兵敗逃跑,然後這時候陸遜率領東吳大軍追擊劉備。正在劉備要被捉時,趙雲出現了,劉備大喜,陸遜一看趙雲出現,就馬上撤軍。而趙雲在為劉備殺出血路時,就遇上了朱然,趙雲直接一回合就把朱然刺死。

雲正殺之間,忽遇朱然,便與交鋒;不一合,一槍刺朱然於馬下,殺散吳兵,救出先主,望白帝城而走。


由此可見,朱然武藝也不怎麼樣,他雖然和高覽一樣被趙雲秒殺,但是高覽人家是輕敵再加上趙雲背後偷襲,而朱然是正面一招秒殺,所以朱然的武藝在東吳也就和潘璋差不多,排在他前面的至少有孫策、太史慈、黃蓋、淩統、甘寧、周泰、程普、韓當等人,朱然肯定是十名開外。

正史中的朱然

雖然朱然在演義中比較悲劇,戲份也不多,可是三國演義是七分真三分假,為了突出蜀國的大將有多麼厲害,就相應的把別人都寫的不堪一擊,其實正史中人家朱然是很厲害的,也沒有被趙雲給秒殺,活了六十多歲。並且朱然在擒拿關羽的戰役和打敗劉備的夷陵之戰中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朱然在吳國的地位也就比呂蒙和陸遜低一點,而且朱然和孫權關係很好,他兩個人是同學,朱然也很受孫權重用。朱然最出名的就是江陵保衛戰,他獨自面對三位魏國大將曹真、夏侯尚、張郃的圍攻,最後取得了江陵保衛戰的勝利,威震天下。

還有就是朱然在正史中比較偏重於謀略型的,和陸遜差不多,其實正史中的大將是不會和三國演義中寫的一樣,大將之間單挑的。很多時候,都是智勝於力,就像曾國藩一樣,他是個文臣,一樣帶兵打仗很厲害,而朱然就是這樣的人。


楚風說歷史


魏蜀吳三國,魏國文武雙全,蜀漢多猛將,而東吳多儒將,如四大都督中的周瑜、魯肅、陸遜三個都是儒將。演義中,東吳有一員名叫朱然的大將,被趙雲一槍挑了,他是不是名不副實啊。接下來看看東吳陣營中,朱然的武藝到底是什麼檔次?他是一流猛將嗎?正史上的朱然又是什麼樣的呢?

演義中,朱然一共出場打鬥兩次。分別為第七十七回和第八十四回。

第一次打鬥:演義七十七回

關羽“輕率”北伐,雖取得一定戰績,可是遭到徐晃和東吳呂蒙的聯合夾擊,進退失據,丟失荊州,敗守麥城。他在退守麥城之後,派廖化前去上庸向劉封求救無果後,無奈自行突圍。關羽留周倉與王甫兩人守麥城,他與關平、趙累帶領二百餘殘兵敗將從北門突圍而出。

關公等人突圍了二十餘里後,遭到東吳大將的襲擊,為首大將正是朱然。只見朱然驟馬挺槍,叫囂道:“雲長休走!趁早投降,免得一死!”久經戰陣的關羽怎麼可能被嚇唬住,於是拍馬輪刀來戰。朱然剛剛只是裝腔作勢,看到關羽殺來,很乾脆利落地逃走,將關羽引入埋伏圈。

關羽追殺朱然,沒想到四下伏兵四起,不敢戀戰,只能沿臨沮小路而走。朱然看到關羽敗退,於是率兵掩殺,消耗關羽的有生力量。你想,關羽突圍前,僅僅有200殘兵敗將,死一個,少一個,又得不到補充,越來越少了。

在關羽被馬忠擒獲後,關平來救援時,潘璋、朱然兩人聯手大戰關平,最終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精疲力盡的關平擒獲。

可知,朱然一人之力,和關羽差得太遠了,遇到關羽只有落荒而逃的份。即使和關平相比,朱然也差許多,他和潘璋聯手,才能夠生擒活捉關平。可知朱然並不擅長武力,

第二次打鬥:演義八十四回

面對劉備的七十多萬大軍,朱然請戰,願意和孫桓抵抗劉備。兩人和劉備作戰中,屢戰屢敗,最後還是陸遜出馬,火燒七百里連營。蜀軍大敗,劉備倉皇逃跑。朱然看到又可以撿便宜了,於是率兵追擊劉備。朱然眼看就要追上劉備,心中大喜,幻想著立下擒獲劉備的大功,沒注意危險降臨。此時,趙雲突然從天而降,一槍將朱然刺於馬下。

原來趙雲押送糧草之後,看到前方火光沖天,於是快馬加鞭,前來救駕。他來得很及時,殺了朱然,成功救下劉備護送著回到白帝城。此時的朱然下場和曹營大將高覽差不多,都是在即將擒獲劉備時,被趙雲從後面挑了,死於非命。

《三國演義》:陸遜聞是趙雲,急令軍退。雲正殺之間,忽遇朱然,便與交鋒,不一合,一槍刺朱然於馬下,殺散吳兵,救出先主,望白帝城而走。

以上就是東吳大將朱然在演義中僅有的兩次表現,一個字形容差,兩個字形容很差,三個字就是非常差。那麼他和東吳其餘將領相比,怎麼樣呢?

“江東猛虎”孫堅、“小霸王”孫策這兩位主公都是以勇武著稱,朱然自然比不上,“不死殭屍”周泰和百騎劫曹營的甘寧,朱然也比不上,就連呂蒙、程普、黃蓋、淩統,朱然也不一定能夠打得過。

論武力,朱然應該比東吳四大都督中的三個“儒將”周瑜、魯肅、陸遜厲害,畢竟是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大將。而周瑜、魯肅、陸遜三人都是和諸葛亮一樣,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是不可能親自上陣殺敵的。

朱然武力估計和韓當、蔣欽、潘璋、徐盛、丁奉等人相差無幾,在伯仲之間。因此,演義中,被趙雲一槍挑了的朱然,武功低微,在東吳也屬於二流將領了,和一流猛將相差甚遠。

正史上的朱然,是東吳不可多得的一員大將。他是孫權的伴讀,和孫權相交甚篤。孫權掌權後,重用朱然,掌握軍事大權。朱然隨呂蒙擒殺關羽後,以功遷昭武將軍,封西安鄉侯。在呂蒙病死後,朱然接替其鎮守江陵。

朱然也不是死於夷陵之戰,他與陸遜合力大破劉備,拜徵北將軍,封永安侯。在夷陵之戰後,朱然鎮守江陵,抵擋住曹魏大將曹真、夏侯尚、張郃等人六月之久,“名震敵國”,最後官至左大司馬、右軍師。赤烏十二年(249年),朱然病逝,享年年六十八。孫權素服祭奠朱然。


魁哥說歷史


朱然在《三國演義》裡面就出場兩次,兩次都和關羽有關。

第一次,關羽敗走麥城,率兵急退,朱然大喊一聲“關羽休走,趁早投降!”,關羽迎了上去,朱然虛張聲勢,迅速撤退,關羽不疑有詐,追上前去,結果誤入埋伏圈,被馬忠擒獲。

第二次,夷陵之戰,陸遜放了一把火,劉備大敗而逃,朱然率兵急追,眼看就要追到劉備,這時候,趙雲從天而降,斜刺裡殺了過來,一槍刺死了朱然。

如果光看演義,朱然是打醬油角色,三流武將的水準,可以與上將潘鳳相媲美!

要是不看演義光看正史的話,那朱然就翻身農奴把歌唱了,他不僅武功了得,而且足智多謀,實力不亞於陸遜。

呂蒙病危之時,孫權問呂蒙:“你要是離我而去,誰可以接替你呢?”呂蒙說:“朱然有膽略,有智謀,可以委以重任!”隨後,孫權任命朱然為西安鄉侯,代替呂蒙鎮守江陵。

後來,朱然征討曹魏有功,官至大司馬、右軍師,249年因病去世,享年68歲。


古今歷史觀文


趙雲刺死朱然是《三國演義》中夷陵之戰後發生的事情,當時朱然追擊劉備,被趕來的趙雲一槍刺死。但是在正史之中,並沒有發生這件事情,朱然不但在活得好好的,而且在吳國算是戰功赫赫的大將,官至左大司馬、右軍師。最終在公元249年病逝,享年68歲。

朱然是將才,不是猛將

朱然是一員將才,而且與孫權之間擁有同窗情誼。早年以2千兵力守臨川郡,面對蜂擁四起的盜賊,不過一個月的時間就能平定。此後在荊州爭奪戰以及夷陵之戰中,朱然都有非常不錯的表現,特別是夷陵之戰中,朱然率兵攻破劉備軍前鋒,並斷其後路,是劉備此戰大敗的苦主之一。更難能可貴的是,他能保持一顆冷靜的頭腦,當時徐盛、潘璋等一眾猛將覺得可以抓住劉備,但朱然與陸遜等人卻能清醒的認識到,引而未發的曹丕不過是想坐享其成,因此大軍回撤。

朱然最為令人傾佩的一戰是江陵守衛戰。當時曹魏大軍圍困江陵,朱然面對糧草不足,士卒多患病,並且內有叛徒的不利情況,以5000兵力堅守江陵6個月之久。曹魏諸將無能為力,最終只能無奈退走。

此後朱然多有戰功,在陸遜、諸葛瑾等人死後,朱然成為吳國剩下的唯一一位名臣宿將。朱然雖戰功赫赫,但是歷史上並沒有其任何關於武藝之事的記載,當不屬猛將系列。即便從演義中看,朱然也不屬於武藝很高的武將。

從演義看朱然武藝

朱然在演義之中有兩次單挑的描寫,一次是在關羽從麥城突圍之時當頭遇見關羽,關羽拍馬來戰,朱然掉頭便走。二人間都沒有直接過招。第二次則是關羽落馬被擒後,關平前來救援,被潘璋與朱然二人率軍攔住,即便在這種情況下,關平也只是戰到最後,精疲力盡才被擒下。

關平當是準一流武將行列,曾與龐德大戰三十回合。朱然、潘璋二人加上一堆小兵才,只能依靠關平戰至無力時才能將其擒獲,可見武藝並不算高。

東吳的猛將有哪些?太史慈、甘寧、周泰、淩統、黃蓋、程普、韓當、董襲、蔣欽、呂蒙這些都是武藝高強之人,之後仍有徐盛、陳武、丁奉等人需要排名,以朱然之能,在武藝上恐怕得要排在東吳20名開外了。

大山侃史

對於朱然這種類型的將領,不當看其武藝,而應看其統軍、領兵之才。朱然武藝雖不咋樣,但是其領軍之才當能排在東吳將領前十之中。

我是【文史侃大山】,歡迎大家點贊、評論、吐槽。一起討論歷史事件。

文史侃大山


朱然在正史與演義中,區別是很大的。正史中的朱然無論地位、功勞還是軍事能力都是非常厲害的。

但即然說到被趙雲幹掉,咱們就只討論演義。看看在《三國演義》裡,在東吳陣營中朱然的武藝是個什麼檔次。

朱然在演義中經歷過的打鬥不多,總共就兩次。第一次是在《三國演義》原著中的第七十七回中。

回目:玉泉山關公顯聖 洛陽城曹操感神


關羽丟失荊州後,敗守麥城,派廖化前去上庸向劉封求救,但救兵遲遲不至,關羽只得自行突圍。

初更之後,走了二十餘里,在山凹處,遇到東吳大將朱然率兵攔路,驟馬挺槍喚關羽投降,關羽大怒,“拍馬輪刀來戰。朱然便走”,關羽追殺。

沒有具體的回合數,從文中後面的內容看,朱然屬於詐敗,與關羽的這次對陣,兩人很可能並沒有實際交鋒,如果有,回合數也極少。


關公在小路上被絆馬索絆倒,關羽翻身落馬,被馬忠率人擒獲。關平趕忙來救,但背後潘璋和朱然率領人馬殺到,包圍了關平,關平孤身獨戰,力氣用盡,也被擒住。

從這個情節看,朱然的武藝非常一般,他與潘璋聯手,再加上一群嘍囉兵,耗盡了關平的力氣,才將關平拿下。

劉備為報仇雪恨,興兵伐吳,在《三國演義》的第八十二回中,朱然受命助孫桓抵抗劉備。

回目:孫權降魏受九錫 先主徵吳賞六軍


孫桓請命迎戰劉備,孫權擔心他太年輕,朱然自告奮勇與孫桓一齊去迎戰,孫權同意了,並封孫桓為左都督,朱然為右都督,率兵前去。

但朱然的表現令人失望,還中了敵人的詐降之計,副將崔禹被張苞生擒。朱然得知,率領部隊順江而退五六十里。

陸遜火燒連營,蜀軍大敗,劉備倉皇逃跑。朱然率兵追擊。這是在《三國演義》的第八十四回中。

回目:陸遜營燒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陣圖
朱然


正追得興起,沒想到在江州押運糧草的趙雲聞訊趕到,正好遇到劉備敗退下來,趙雲立即救下劉備,向東吳軍發動反擊。衝陣中正遇到朱然,一個照面就將朱然刺於馬下。

朱然的武藝看來很不怎麼樣,遇關羽被迅速打跑,遇關平靠圍毆取勝,遇趙雲走不到一個回合,水平實在是渣到不堪一提。

那麼在東吳眾將中,朱然的武藝能排到個什麼次序呢?咱們看一下,當時呂蒙調兵遣將的時候,拉了個名單,是這麼個順序:

韓當、蔣欽、朱然、潘璋、周泰、徐盛、丁奉。



朱然在蔣欽和潘璋之間,大致估計一下,他的武藝很有可能就在蔣欽與潘璋之間。

蔣欽和潘璋都與關羽對過陣,都是三合即被擊敗,可以推算,朱然也就是個這水平了。

排在朱然前面的至少有孫策、太史慈、甘寧、淩統、程普、黃蓋、周泰、丁奉、徐盛、潘璋等人。

也就是說,朱然的武藝在東吳眾將中也是在十名開外,實在是渣得很。


饞嘴肥貓鏟史官


若要問,三國哪兩個人物粉絲最多?相信大多數人選擇的是諸葛亮和關羽。

諸葛亮神機妙算,關羽武藝超群,他們一文一武,無人可以超越,而且他們都有一個優點—忠心耿耿,因為這一點,諸葛亮和關羽備受歷代帝王推崇。

試問,哪個皇帝不希望大臣像諸葛亮一樣,既能安邦定國,又不懷私心;哪個皇帝不希望武將像關羽一樣,既能征戰沙場,又赤膽忠心。


也因此,關羽力壓三國眾武將,地位節節攀升,最後羽化成仙,成為了武聖人。1725年,雍正頒佈法令,將關帝廟列為武廟,享受著文武百官、黎明百姓的供奉,關羽一度可與孔子試比高了。

因為關羽聖人一般的地位,那些殺害關羽的仇家就撈不著好了,像是歷史罪人一樣,被後人橫加指責、唾罵、鄙視,這些在《三國演義》裡就有所提現。

誰是殺害關羽的兇手呢?呂蒙、馬忠、朱然、潘璋。

呂蒙是偷襲荊州的主謀,馬忠是殺害關羽的劊子手,朱然和潘璋是幫兇,看看這四人在《三國演義》裡是如何死的。

呂蒙是被關羽鬼魂附體折磨而死的;馬忠是被糜芳、傅士仁割去了頭顱;潘璋是被關羽的兒子關興殺死的;朱然是被趙雲一槍刺死的。


這四個仇家全都不得好死,十分解恨,不過,這都是演義的死法,是老羅先生迎合讀者心理,故意捏造的死法,真實歷史不是這麼回事!

正史上,呂蒙是病死的,潘璋病死的,朱然病死的,只有馬忠確實是被士兵譁變殺死的。

今天重點說一說朱然,看看他的武功如何!

朱然在《三國演義》裡面就出場兩次,兩次都和關羽有關。

第一次,關羽敗走麥城,率兵急退,朱然大喊一聲“關羽休走,趁早投降!”,關羽迎了上去,朱然虛張聲勢,迅速撤退,關羽不疑有詐,追上前去,結果誤入埋伏圈,被馬忠擒獲。

第二次,夷陵之戰,陸遜放了一把火,劉備大敗而逃,朱然率兵急追,眼看就要追到劉備,這時候,趙雲從天而降,斜刺裡殺了過來,一槍刺死了朱然。


如果光看演義,朱然是打醬油角色,三流武將的水準,可以與上將潘鳳相媲美!

要是不看演義光看正史的話,那朱然就翻身農奴把歌唱了,他不僅武功了得,而且足智多謀,實力不亞於陸遜。

呂蒙病危之時,孫權問呂蒙:“你要是離我而去,誰可以接替你呢?”呂蒙說:“朱然有膽略,有智謀,可以委以重任!”隨後,孫權任命朱然為西安鄉侯,代替呂蒙鎮守江陵。

後來,朱然征討曹魏有功,官至大司馬、右軍師,249年因病去世,享年68歲。


一半秋色



朱然,字義封(公元182年-公元249年)

朱然原名叫施然,是東吳老將朱治的外甥。

據史料記載,朱然並非死於趙雲槍下。而是病逝於公元249年,官拜左大司馬、右軍師【享年68歲】

朱然是有能力的人,但是他的武藝卻不是很突出。

我們都知道東吳四英傑(周瑜、魯肅、呂蒙、陸遜)他們都擔任過前線統兵大都督,在統兵領域是非常出色。但很多朋友不知道,在呂蒙之後、陸遜之前,朱然也擔任過一段時間的前線總指揮。

東吳拿下荊州後不久,呂蒙就病倒了,訣別時刻,呂蒙向孫權舉薦了朱然,說:“朱然膽略、守業都充足有餘,可代替我接受任命。”

於是孫權授朱然假節,鎮守江陵前線。


輪統兵能力,朱然在東吳絕對算得上是一檔。但武藝方面就不怎麼樣,在真實的歷史裡是不會有將軍陣前單挑的情況(有都很少)甚至很多將軍都不會親赴戰場,所以這個個人武力值不是太重要,也無法考證。所以我們只能從演義等非正史裡尋找線索。而在三國類的遊戲裡就能找到最直接的屬性數據,比如:三國志1234567...比如各大人物傳(單機戰旗遊戲)等等。在這些裡面,朱然的武力屬性也就70-79【90➕算一檔,80➕算2檔】所以朱然的武藝頂多算3檔。


左將軍


朱然在演義中就是個打醬油的角色,出場不多,夷陵之戰中的重要作用也被弱化,甚至被趙雲一槍刺死。而歷史中的朱然要比演義中厲害許多,他是孫權的同窗好友,是呂蒙的接班人,軍事能力優秀,面對曹魏大軍合圍堅守江陵半年之久,在東吳的地位非常之高。

朱然字義封,是孫堅老部下朱治的外甥兼養子。他本姓施,因舅舅朱治沒有後嗣,遂被朱治收養,改名朱然。後同孫權一同讀書,兩人關係十分密切。

孫權統領江東後,啟用自己的一幫好友,朱然也在其中。當時丹陽各地山賊四起,朱然統兵出擊,很快平定了叛亂。後參與了剿滅黃祖、赤壁之戰、濡須口之戰,朱然都建有功勳。襄樊戰役時,朱然從屬呂蒙襲取荊州,並率兵在臨沮截殺關羽父子。呂蒙死後,朱然接替呂蒙的職位,統大軍坐鎮江陵。

夷陵之戰時,朱然率5000人攻破劉備先鋒,又截斷劉備後路,因戰功升徵北將軍。演義中朱然的戲份到此結束,但朱然最輝煌的時刻卻在後面。

223年,曹魏派曹真、夏侯尚、張郃等大將進攻朱然鎮守的江陵,曹丕甚至御臨宛城,意圖一舉拿下荊州。朱然手上的守軍不多,孫權派來的援軍均被曹魏擊敗,江陵被曹魏大軍重重圍困。

曹真用築土山、挖地道、建樓櫓等方式圍攻江陵,但江陵城池堅固,朱然激勵士卒,奮起堅守,又趁機攻破曹魏敵營,使曹魏久攻不下。但圍困日久,又疫病四起,城內守軍傷亡慘重。此時江陵令姚泰和曹魏內通,欲開門獻城。朱然及時發覺,將姚泰斬首,使曹魏計謀落空。

6個多月下來,曹魏傷亡也十分慘重,眼看不能攻破江陵,只能選擇撤軍。江陵一戰,朱然“名震敵國”,成為其軍事上最輝煌的時刻。雖然朱然善於防守,但他進攻能力則較差,進攻樊城、兩次出兵柤中未果。善於防守,不善進攻,這算是東吳將領的通病了。

此後,朱然職位累遷,他在軍中的地位僅次於陸遜。247年,65歲高齡的朱然被孫權任命為大都督,總領全國軍權。而他也是老資歷中唯一在世之人了。249年,朱然病逝,孫權為其著素服,足見朱然在東吳的地位。

以在以武力論實力的演義中,朱然在東吳屬於三、四流,不如董襲、潘璋等人,武力值70左右的樣子,純屬路人一枚。不過論正史的話,朱然的能力就要強很多了,統御能力85,這個數據在前期不出彩,在東吳中後期則是數一數二了。


石頭說歷史


我真的希望以後談《三國演義》的能分到文化領域,不要總是在歷史區裡混淆視聽。

朱然作為吳國的國之重器,孫權的左膀右臂,以膽守善御聞名天下,怎麼可能被趙雲一槍挑死。有的人還說死在趙雲手下死得其所,那病死就不是落葉歸根了?朱然表示委屈。

眾所周知,東吳的江東之地有四大家族,陸朱顧張,孫權之所以穩固,也是因為孫家作為外來者,非常依靠四大家族,積極接納士族參與政治,陸遜,顧雍,張溫,朱桓都是當地士族貢獻的人才。朱然就是朱家的佼佼者。

朱然不高,但是氣質非凡,史書記載:“(朱然)長不盈七尺,氣候分明,內行修潔,終日欽欽。”欽欽既指謹慎戒懼,也指樂意進取。

他出生在丹陽郡,稍微瞭解三國的人都知道丹陽兵。丹陽兵精兵輩出,陶謙沒有名將,但能當一方諸侯,也是因為有丹陽兵助陣。孫策的五百丹陽兵就是孫堅死後最後的家底。所以朱然武力值應該也不會太差。

朱然是孫吳重臣朱治的養子(十三歲過繼給舅父朱治),朱治跟著孫堅打天下,朱然就跟孫權一起學習長大,兩家的關係不可謂不好。

後來跟潘璋一起抓了關羽。呂蒙死前把朱然推薦給孫權,讓朱然去鎮守江陵。朱然就這樣迎來了人生的亮光時刻。

先是跟陸遜5000人擊敗劉備,後來又在江陵六千殘兵抵禦魏國大兵壓境。

就這樣的英才我覺得不可能就被一個保鏢一槍挑了。





歷史隆中對


東吳無猛將,東吳武將愛群歐,量朱然那是子龍的對手,雲長走麥城時十四員吳將,也耐何不了雲長,什麼丁奉徐盛,呂蒙甘寧朱然凌通之流,乃草介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