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總是用語言咒罵和侮辱的人是一種什麼心理?

浮舟餘生


有三種人會存在這種情況。

第一種,就是情緒的宣洩,當溝通出現障礙的時候,自己通過咒罵和侮辱的語言來表達憤怒。

第二種,通過咒罵來顯示自己有能力,張狂本身就是一種自我認可進行暗示的行為。

第三種,就是內心發虛的人會惡人先告狀。越是不佔理越是滿口胡言亂語,混淆是非。

總之,咒罵和侮辱,一半是情緒的問題,另外一是心理的扭曲,有的人就希望通過暴力手段達到其應有的效果,說到根本上就是沒有足夠的自信,進而不會有完整的素養,從而導致這種行為。



龍隱遁甲


這種語言咒罵和侮辱都被稱作語言暴力,在社會心理學中的社會行為中重點研究的課題。

語言暴力具有多種的心理、環境和社會文化的成因。

首先多發語言暴力的家庭多為單向輸出的家庭,也是就是家長制的家庭,這種家庭都是家長說了算,以長為尊。他們心理認為棍棒底下可以出孝子或者是人才,是自己親生的,打都可以,罵一下更沒什麼。

第二就是社會語言文化,這些進行語言暴力的人多數罵的字眼都不堪入耳,充斥著個種馬賽克,生理組合,動物之類種種,這些詞彙基本上就是古已有之,他們認為不過是傳承之前的文化,那時候就那麼罵過來的,而且人人也是罵一下,罵一下他們認為沒什麼大不了的。引用古斯塔夫·勒龐曾在《烏合之眾》一書中對個人在群體中的盲從心理有非常 深刻的剖析——這些語言暴力的執行者身上很鮮明地表現出了這些特徵: 盲從、情緒化、思想偏激,缺乏正常的判斷力。

其實這裡面還有其實一部分心理也比較奇怪,也是我接觸過的個案,家長明明就是想孩子好,但是由於自己的教育方式也不是那麼有成效,所以情急一下總是是選擇極端的話辱罵孩子,希望孩子能做出一些改變和進步,但是孩子卻還是老樣子,她自己罵罵孩子的話卻越來越難聽。這類人的心理上基本上也是出於教育方式的無力型,只能是破罐子破摔,打罵成性,事後後悔,如此惡性循環,惡果往復,可是卻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不可逆轉的心理傷害。這種得理不饒人的人在社會中也大有人在,心是好的,就是嘴損。

現實中所有有語言暴力的人除了盲從、情緒化、思想偏激,缺乏正常的判斷力,行為無力化,社會陋習的承襲,還有就是網絡語言暴力,因為虛擬的環境,將以上的心理標籤統統都放大了。

ps最後推薦社會心理學的一本著作古斯塔夫·勒龐的《烏合之眾》


葉沉


大家好,我是萍姐!經常咒罵和侮辱別人的人是道德品行有問題的人,是心理陰暗的人,因為他總是用負面的情緒來看社會,看朋友看親人,所以他的生活也會越來越黑暗,,因此就變成了這樣子!


萍姐小廚66


分三種情況

1.如果這個人是上司,那就是發揮他的職權,發洩他內心的不快,但是僅對下屬,不對其他人。

2.如果是沒有多少閱歷比較封閉的地方出現的這種人,可能是水平不高,素質不高;

3.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本身能力不強,通過這種方式武裝自己。就是紙老虎型。

但不管是哪種情況,建議都遠離這種人,畢竟自己開心很重要。


小花的花花世界


這種不能以偏概全的,有的人是刀子嘴豆腐心,得理不饒人。有的人是純粹的人渣。心理變態!


午夜噴發的火山


有的可能是情緒失控,事後肯定會後悔也有所表現,人有時候心理很奇怪,自己不想做,說的話在氣頭上都會說,但如果是正常情況下,咒罵說明這個人素質很低,不能深交。大家都是平等的,不能說誰想罵誰就罵誰的。


楊同學508


那要是看什麼情況了,愛罵人的一般都是自身有一定心理問題,要麼就是領導


長安小木匠


這種人只能用沒有教養來形容她,我就遇到這樣的一個人,而且是位女同事。滿嘴跑火車,三句不離髒話,跟同事說話就是罵著說,她自己說跟他對象卻不說髒話,不知道是一物降一物還是她在說謊。反正這樣的人沒有朋友。讓人避而遠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