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疫情關鍵時刻,一個普通人的4條思考

疫情當下,這段交織著悲傷與鼓勵,淚水和希望的日子,讓很多人開始審視自己,審視生活。

01 99%的社交是無用的

一些媒體在形容這次疫情中普通人的居家隔離時,用到一個詞:禁足

疫情大事件,驟然中斷了我們絕大部分的社會聯繫。

“禁足”後,會發生什麼?

你會發現總想逃離的家,其實也沒那麼可怕;

你會明白,靜下心來看一本書也是可能的;

你還會明白,99%的社交其實是沒什麼用的。

你呆在家裡這麼久,沒去參加形形色色的聚會、酒局、飯局。到最後,它們對你的影響依舊微乎其微。

那些只為聚而聚的社交,充其量只是一種弱聯繫,無法左右你的生活。

這種生活,不值得過。

你真正需要的,是有價值的遇見

疫情關鍵時刻,一個普通人的4條思考

02 和睦的家庭,是最大的財富

多年前,國內有大型調查機構,針對25-50歲,收入中等的群體做了一個調查,結果發現:

· 63%的人每年和父母團聚次數少於3次;

· 這些人每年和父母相處的時間平均為78小時。

在這次疫情特殊時期,我們把以往迎來送往的熱忱收攏回來,轉至家人身上,多了很多與父母相處的時光。

宅坐在家中的我們都在不斷問自己:人生最大的幸福是什麼。

原來,幸福就是最平常的家人圍坐,飯後閒談

可有又多少人,在親情消逝時,才追悔莫及。

在《在人間》節目中,一個女孩的媽媽不幸染病,突然離世。

媽媽去世前給她留下的字條寫著:“你做蛋糕的麵粉過期了,我給拿走了,食品都是有保質期的,你一個人生活,日子要精打細算的過……”

而在一個月前,她還因為生活瑣事和媽媽大吵一架。

生命來來往往,來日並不方長。總有一天,我們會放下那些無謂的執拗,學會不爭對錯

一家人,最重要的就是齊齊整整,和和睦睦

疫情關鍵時刻,一個普通人的4條思考

03 未雨綢繆,是生活的底氣

我們常說活在當下,可這次疫情,讓很多人懂得了未雨綢繆的可貴。

壞消息來臨沒有準備時間,每個人都是手忙腳亂地長大。所以,還是得自己給自己籌謀著點啊。

成年人的世界,無人營救,所以更要時刻準備著。這些準備就是我們給無常生活埋下的一個個彩蛋,當災難不期而至,成為我們與之對抗的武器。

  • 要有一技之長

《霸王別姬》裡有一句話:“自古人生於世,須有一技之長”,這是我們安身立命的根本。

持續學習,不斷精進,保持自己的絕對競爭力,這樣才有底氣對抗各種突如其來的壞消息。

  • 保持身體健康

亦舒在《喜寶》中說:

你最好有很多很多愛,不然,要有很多很多錢,再不然,有健康也是好的。

戒掉各種損壞身體的壞習慣,堅持鍛鍊,定期體檢,你把自己保護好了,你就把你父母、朋友的世界,把很多人的世界都保護好了。

  • 早花心思籌謀

認清了“無人營救”的現實,就要早點做些“無人營救”準備。

儲蓄也好,保險也好,理財基金也好,早點花一些時間和心思去研究。世界上很多很多事情,是趕早不趕晚的。

人到中年也好,經濟不景氣也罷,無論是什麼樣的逆境裡,有能力的人,永遠都有底氣

疫情關鍵時刻,一個普通人的4條思考

04 平凡的善良,一直都很偉大

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最要緊的是,我們首先應該善良,其次要誠實,最後是永遠不要互相遺忘。

這句話用來形容現在的中國,再合適不過了。

在河南平頂山,家住6樓的一位老太太用18米長的繩子,給樓下參加疫情防控執勤的民警送飯,紙條上寫著“你們太不容易了,看著心疼,因為你們有家不能回,感謝你們的堅守,保重”。

從2月4日開始,這位熱心的老太太每天都會給這些執勤民警送飯。

感人的字句和可口的飯菜令民警感動不已:“自己最親的人也不會這樣。”

不要再問2020能否重啟了,沒有人可以回到過去從頭再來。

但是,我們可以丟下自私,學習寬容與體諒。

當危險降臨時,任何個體都是脆弱的

。人類走到今天,就在於我們有守望相助的本性。

現在,我們要讓這樣的本性繼續發揮力量,就像我們在過去無數次做到的那樣。

守望相助,保持平凡的善良,一直都很偉大

當下的平凡,是指居家隔離,做好自己,不添亂,不傳謠,不信謠,不惹事。

當下的善良,指體諒自己的疾苦,所以對他人懷有慈悲之心,對人情懷有感受力,對不公保持警惕,對希望秉持信念。

沉靜下來,終得圓滿。

穿越過這場暴風雨,我們便不再是原來的我們。

疫情關鍵時刻,一個普通人的4條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