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對於收回克里米亞問題普京是不是有點後悔?緩一緩不行嗎?

普慈賢


克里米亞的丟失與烏克蘭人的不理智,不應該與強鄰為敵。應該像哈薩克斯坦學習,左右逢源,依然擁有曾經俄羅斯的領土。烏克蘭人也不用腦子想想,俄羅斯沒有黑海艦隊就是一個沒有牙齒的北極熊。

你把他逼急了,他不咬你才怪呢?沒把你滅了就是留情了。什麼國際法,什麼公平正義?只有強者才有資格談國際法談規則。所有的規則都是強者訂的,也是由強者改變的。弱者只能服從,特朗普不也是一樣,隨心所欲的改變規則,誰又能把他如何。烏克蘭人最好的出路,對老百姓來說就是迴歸俄羅斯,可是政客們是不能接受的,這就是烏克蘭的尷尬處境。


思想加29454


前段時間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訪問了烏克蘭,而且聲稱克里米亞永遠屬於烏克蘭,同時給烏克蘭提供了很多軍事援助,而且還和烏克蘭簽訂了軍售合同。以此來向俄羅斯施加壓力,不過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克里米亞的事情已經結束了。克里米亞歸於俄羅斯已經成了定局現在烏克蘭很難從俄羅斯手裡要回去,前段時間烏克蘭決定再次向克里米亞供水,以緩和和俄羅斯之間的關係。

其實烏克蘭這個地區很早就想加入俄羅斯,因為這個地區存在大量的俄羅斯種族的人,在蘇聯解體的時候烏克蘭以及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三個地區申請加入俄羅斯,但是當時俄羅斯經濟不好,很難顧及其他事情,所以就拒絕了這三個地區的請求。到了後來波羅申科當政,和西方國家走得越來越近,烏克蘭又爆發了內部衝突,這個時候俄羅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介入了烏克蘭局勢。

後來烏克蘭通過公投的方式加入了俄羅斯,其實俄羅斯並不缺少領土,但是黑海地區對俄羅斯非常重要,俄羅斯需要在這個地方有出海口,所以說必須要佔領克里米亞,而克里米亞的人也希望能夠加入俄羅斯,所以雙方一拍即合,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之後,從來沒有出過大事情。

況且現在的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也想加入俄羅斯,烏克蘭的經濟發展又非常的差,美國也取消了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大部分美國專家認為烏克蘭的局勢現在已經無法改變。因此現在的普京是絕對不會後悔的,烏克蘭方面現在只能恢復對烏克蘭地區的供水,不再和俄羅斯方面搞對抗,把主要目標放在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地區,爭取解決東部武裝衝突問題。


害羞鬼鬼


是的,非常後悔,後悔到直到今天普京每天都還在捫心自問:你說當初要是徹底吃掉整個烏克蘭,哪還有今天這些個破事?

等等,俄羅斯今天有什麼破事?難道俄羅斯兵不血刃地奪回克里米亞後,俄羅斯面臨的內外環境更加惡劣了嗎?

看起來是的,因為就在俄羅斯奪回克里米亞的幾乎第一時間,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就開始瘋狂制裁俄羅斯,俄羅斯本來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綜合國力就一蹶不振,在西方國家圍追堵截下更是自顧不暇,而如今又被西方國家加大了制裁力度,俄羅斯面臨的內外情況可想而知。

但問題在於,如果俄羅斯不奪回克里米亞,難道俄羅斯就能高枕無憂甚至和西方國家“沆瀣一氣”了嗎?

別鬧了,作為蘇聯的最大繼承者,俄羅斯雖然在蘇聯解體後改頭換面,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但古往今來的鬥爭經驗告訴我們:社會制度根本不是決定關係親疏的根本原因,利益才是。

雖然俄羅斯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以葉利欽為首的俄羅斯領導人更是日思夜想地想要融入西方陣營,但西方國家遠沒有不計前嫌的寬闊胸襟,對於主動送上門的俄羅斯,西方國家只有一個字,那就是滾,兩個字,就是滾蛋。

所以在普京也滿懷希望地提出三次加入北約的請求後,俄羅斯終於徹底死心,重新成為西方國家的眼中釘和肉中刺。

而俄羅斯的霸道之處就在於,我被人鄙視,所以我的兄弟也要和我一起罵人,這就讓烏克蘭倒了大黴。

作為俄羅斯的西南大門,烏克蘭不僅關乎俄羅斯黑海地區的安全,更是俄羅斯抵抗北約國家瘋狂東擴的最後一道防線。

但烏克蘭作為深受俄羅斯壓迫至少300年的國家,對俄羅斯早已深惡痛絕,再加上其他昔日的蘇聯加盟國跟著西方國家吃香喝辣,這不由得烏克蘭的立場產生嚴重動搖,所以俄羅斯與烏克蘭的矛盾也日漸激化。

2014年3月份克里米亞事件的發生,是俄羅斯與烏克蘭數百年矛盾的集中體現,而且隨著時間發展也將成為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揮之不去的夢魘。

但實事求是地講,俄羅斯真的在克里米亞事件中損失慘重嗎?靜夜史認為俄羅斯不僅沒有損失,反而斬獲頗豐。除了得到克里米亞半島的領土面積,塞瓦斯托波爾這一黑海深水港,更對烏克蘭形成了戰略包抄的態勢,用最大贏家來說毫不為過。

以俄羅斯自古以來“噬土成性”的傳統,吃掉整個烏克蘭當然是上上之策,而且歷史上的沙俄和蘇聯也確實在這麼做,但問題在於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元氣大傷,不僅失去了大量國土和人口,更沒有了強大而完善的工業體系,所以數十年的發展,俄羅斯不僅沒有恢復元氣,反而距離蘇聯的榮光越來越遠。

在這樣的情況下,俄羅斯比如說吃掉整個烏克蘭,連拿下東烏克蘭都費勁。

但烏克蘭的蠢蠢欲動從未停止,所以普京選擇了一劍封喉的方式,以拿下克里米亞的操作迅速實現了黑海地區勢力的逆轉,從此烏克蘭不僅在黑海地區難有作為,其相比於北約的價值也一落千丈。

而且更令人拍案叫絕的是,克里米亞不僅歷史上曾經是俄羅斯的領土,俄羅斯民眾對普京雷厲風行的操作可謂120%的支持。而因為克里米亞的“改旗易幟”採取了公投的方式,整個西方國家都啞口無言,因為它們對南聯盟乾的破事還歷歷在目,就算再沒皮沒臉也不能連自己都罵。

所以,如果說普京後悔,那一定是後悔當初沒有更進一步,畢竟對於烏克蘭這個連盟友也算不上的棋子,西方國家根本就不可能為烏克蘭兩肋插刀。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為什麼要後悔?

緩一緩說不定明天覆明天,明天何其多,然後就沒了然後!

題主的意思也許是俄羅斯收復克里米亞之後,招來了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嚴厲制裁,得不償失,會因此後悔。

可是,俄羅斯不收復克里米亞,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會放過俄羅斯?

蘇聯為了搞好與美國為首的西方的關係,聽信了西方的忽悠,一個龐大的帝國大廈轟然倒塌!

只要俄羅斯一天保存強大的實力,西方國家就會一天不會放鬆對俄羅斯的遏制和削弱。

沒有克里米亞事件,還會有其它事件。製造藉口,挑起事端還不容易?“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普金就是看穿了這一點,果斷出手,控制了黑海的戰略要地,維護了國家利益。

普金沒有什麼可後悔的,俄羅斯人會因此感到驕傲!


宋思考


普京從來都沒有對收復克里米亞後悔過,絕大多數俄聯邦公民也都沒有為之後悔。儘管他們承受著來自西方國家的制裁,他們也覺得收復克里米亞是天經地義的事。
(克里米亞入俄)

普京在收復克里米亞的問題上絕不能緩一緩,如果真的緩了,那就白瞎了烏克蘭內亂這麼好的時機,下一次收復克里米亞又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了。2014年烏克蘭廣場革命發生後,親俄的亞努科維奇總統垮臺,俄烏之間的民族衝突愈演愈烈,克里米亞人也感到了不安。克里米亞當局已經主動向俄羅斯求援,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普京要是錯過了就沒有第二次。

對於西方的制裁,普京和俄羅斯民眾並不感到害怕,雖然他們確實受到了不小的壓力。但俄羅斯還是在六年多的制裁裡撐了下來,並沒有什麼大礙。
(克里米亞地圖)

對於俄羅斯人來說,克里米亞入俄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他們一直把克里米亞看做是自己的土地,把克里米亞人視為自己的同胞。得到克里米亞意味著俄羅斯獲得了黑海最有價值的港口,擁有了一艘永不沉沒的航母。

在現代社會,想要收復多年遺失的國土,或者開疆擴土是極為艱難的,而普京能夠做到。俄羅斯政府在涉及克里米亞入俄問題上的態度強硬的,他們不會拿克里米亞去做任何交易,任何試圖讓克里米亞離開俄羅斯的談判都是“免談”,可見普京和俄羅斯人民從來都不會為此後悔。


(俄軍進駐克里米亞)

就像普京在克里米亞入俄時發表的演講那樣,子1991年蘇聯解體後,千百萬俄羅斯人一夜之間飄流在陌生的國度,俄羅斯需要一個強大的向心力,讓他們嚮往莫斯科。不管歲月如何變遷,俄羅斯人都會把克里米亞入俄的功績記在普京身上,就憑這一點,普京就覺得值。


朱興子


從歷史上來說就是俄羅斯的,劃給烏克蘭也就是蘇聯時期,時代也不久遠。對於目前狀態烏克蘭想進入北約的懷抱讓俄羅斯不能接受,這樣一來烏克蘭成為北約制衡俄羅斯的最前線,這讓俄羅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軍事壓力。俄羅斯繼承了蘇聯時期的黑海艦隊,從軍事用途,軍事制衡黑海各國,地理位置,經濟跳板幾個方面來看都不能失去克里米亞,在後續的烏克蘭政府與東烏的軍事衝突來說,更有不可變的因素,如果北約曾兵烏克蘭與東烏爆發局部戰爭,俄羅斯也可以利用強大的海軍用於對抗從海路增援的北約國家,也很有可能全力出擊打擊烏克蘭與北約聯合部隊完全佔領東烏,使烏克蘭徹底分裂,在克里米亞部署防空,岸基導彈,做預警等,同時威懾烏克蘭,一舉好幾得。讓哪個國家領導人也不會後悔,還會讓後人一個勁的歌頌



騎帽不羊


俄羅斯被制裁與克里米亞問題有關係但是不大。制裁俄羅斯,克里米亞問題只是西方世界的一個藉口吧了。以色列長期戰領,吞併,戈蘭高地,巴勒斯坦領土西方世界為何視諾惘聞。6俄羅斯收回克里米亞按照西方人做法應該完全沒有問題。可是西方人就說是有問題,他就要問題了,而且我們的很多人也跟著西方人說俄羅斯是侵略者,俄羅斯發揚西方人的民主,尊重克里米亞人民選擇。實際西方人想整垮俄羅斯才是真正的目的

。不管有沒有克里米亞問題都要整垮俄羅斯。幾十年來普京辛苦了。


閒人77154788


為什麼要後悔?為什麼要緩一緩?西方制裁是一時之害,失去黑海控制權是萬世之害,兩害相權取其輕,站在俄羅斯的角度,收回克里米亞是必然的。既然要收回,就不可能緩一緩。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不趁著烏軍反應過來之前先下手為強,兵不血刃的拿下來,難道等烏軍進駐再大動干戈殺個血流成河一片焦土?

講法律,克里米亞確實是烏克蘭領土,但講歷史,從大約300年前開始已經是俄羅斯領土。俄羅斯的崛起,伴隨著對出海口的爭奪,在黑海方向,就是克里米亞半島,塞瓦斯博托爾是俄羅斯控制黑海的關鍵,對俄羅斯非常重要,也是兵家必爭之地,數百年戰火不斷,半島土地上浸潤著數不清的俄羅斯士兵的鮮血,半島居民也以俄羅斯族為主。曾經的主人韃靼人所剩不多。大約60年前,蘇聯時期赫魯曉夫的長官意志強行把克里米亞半島劃歸烏克蘭。那時倒也無所謂,都是蘇聯領土麼。但蘇聯解體的時候問題就來了。失去塞瓦斯托波爾黑海艦隊就成了無根之木,就會失去對黑海的控制,這是俄羅斯不能接受的。當時舊情尚在,俄用租借的方式取得了塞瓦斯托波爾的使用權。但烏克蘭在西方幕後推動下民族主義高漲,鼓吹歷史仇恨,推行親西反俄政策,此時俄羅斯就面臨著抉擇,放棄抑或收回克里米亞。一方面,半島居民以俄羅斯族為主,感情上願意加入俄羅斯,另一方面,控制黑海對俄羅斯的戰略利益太重要,保有克里米亞,進可攻退可守,放棄克里米亞,北約的刀子就頂在腹部,可謂萬事皆休。所以俄羅斯選擇收回克里米亞是必然的事兒,沒什麼可後悔的。通過公投,也算是走了法律程序。


薺菜糰子


應當說對於收回克里米亞,俄羅斯做的的確太急一些。這樣過激的做法迫使西方團結一致對俄羅斯進行了制裁,讓俄羅斯的經濟陷入極大困境。

本來,在怎樣對待俄羅斯的問題上,歐美是不同調的。出於經濟利益的考慮,歐洲的做法是在遏制俄羅斯軍事影響力的同時和俄羅斯保持一定的經濟關係,這樣對歐盟有好處。而美國則不希望歐盟和俄羅斯的經濟保持關係,如果歐盟和俄羅斯經濟持續發展的話,歐盟的經濟就會強大,歐元就有可能動搖美元霸主地位。烏克蘭問題正是美國遏制歐盟和俄羅斯經濟發展的一種手段。

誰知普京大帝在烏克蘭問題來一個破釜沉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收回克里米亞,和西方徹底撕破臉,結果弄得幾乎是多輸局面。

首先歐盟和俄羅斯保持經濟關係的願望落空,迫不得已和美國一起對俄羅斯進行全面制裁。

默克爾就曾抱怨說:

“普京是在用十九世紀的方法來解決二十一世紀的問題。”

經過這次事件,歐盟經濟向好的局面受到打擊,歐元則更是無法撼動美元霸主地位。

其次是美國。俄羅斯收回克里米亞的行為也出乎美國的意外,讓美國這個世界警察顏面盡失。美國想出兵不敢,俄羅斯畢竟不是伊拉克。於是只有拼命的拉著世界對俄羅斯進行制裁。

當時美國的主要戰略目的是對付中國,奧巴馬搞一個亞太再平衡的戰略用以對付中國,美國正在中國南海挑事。這件事發生後美國不得分出神來對付俄羅斯,美國甚至異想天開想讓中國參與對俄羅斯的制裁。中國當然不會上美國的當,一來既往的和俄羅斯保持著密切經濟關係。

美國因為這件事在世界上威信大大降低,和俄羅斯的關係也徹底失去轉圜之地,特朗普上臺後想和俄羅斯改善關係的努力都屢次落空。

至於俄羅斯,雖然收穫克里米亞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但是在經濟上幾乎讓西方逼到絕境,多虧中國的幫忙,才讓它度過難關。但是這件事對俄羅斯當時的經濟和以後的經濟發展的傷害還是非常巨大難以彌補的。不過,這也奠定了,中俄不是聯盟的聯盟對抗美國政治軍事經濟的基礎。

這麼多年過去了,這個事件對世界的影響還沒有過去。假設當時俄羅斯如果不採取快速收回克里米亞的辦法,而是採取讓克里米亞獨立,自己明裡暗裡支持,俄羅斯的經濟肯定比現在要好。但是克里米亞問題也始終會是俄羅斯的一塊心病。

歷史不會從演,從長久來看普京當時的決定對俄羅斯的政治經濟影響還有待觀察和研究。


佔禮雜談


克里米亞問題是前蘇聯解體導致的遺留問題。上世紀1990年在美國及其領導的北約的干預下,葉利欽和他的蘇維埃聯邦政府亂了分寸,各個加盟共和國也在美國的威逼利誘下紛紛宣佈獨立,無奈之下這個龐大的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解體了。隨之而來的是華沙條約組織的解體。這其中不是所有加盟共和國都希望解體,前蘇聯跟我們一樣是個由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以及斯拉夫等多個民族組成的聯邦體制。大多數信仰東正教,由於信仰也導致雖然解體但情感尚在。克里米亞就是一個例子,收回克里米亞不是普京單方面的目的而是順應了克里米亞百姓的意願。那件事如果再拖就會發生局部戰爭,所以果斷出手是正確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