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農民永久退出土地,領取補償10萬元/畝,你願意嗎?

徽州山農小方


一句話話概括:土地的年產值,決定了農民是否願意,以每畝10萬永久退出土地使用權。這是雙向選擇,並不能一廂情願的白日做夢。


不願意以10萬元退出土地使用權的農民:好比經濟輻射圈吧。這樣地理位置的土地,適合種植的就種植一些特色蔬果等,適宜養殖的就搞些養殖,這樣經濟圈裡面的土地,一畝的年產值相當可觀。老話說過:1畝園頂10田。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無論這些土地種植一些什麼農副產品,或者適合當地發展的養殖業。那麼,一畝地給10萬,讓農民退出土地經營權,絕大多數人不願意。即便一下子賠償幾百萬,有理財經營頭腦的人,可以拿錢賺錢,沒經營頭腦的人,坐吃山空嗎?這樣的地方種地,雖然勞作,但是交通便利,教育和醫療資源和城市沒有區別,守家待業,小富即安的生活多安逸。

願意以10萬元退出土地使用權的農民:這樣的土地,年產值並不高。關鍵問題是這樣地方的農民,很早都出來拼搏了,不能指望老家那一畝三分地。他們更願意以這樣的補償,退出土地經營權。深層次的說,他們很多農二代,具備了在城市生活的“技巧”,懂得如何在城市中賺錢。說句大實話,這樣的人,他們也不打算回家種地了,誰也不傻。他們的土地,巴不得立馬以這樣的補償轉讓呢!問題是誰以這麼高的價位去接手?關鍵問題是土地不屬於私人擁有,個人只有經營權。比如投資者購買十畝地,在經營權限內,有能力賺回來嗎?必須要搞明白,土地屬於國有資產,並不屬於私人財產。

在經濟時代,理智的來看待這個問題,誰去做賠錢的買賣?農民的土地值不值錢,通俗來比喻,如同人賺錢能力的大小一樣。土地產值越高,就越值錢;人越有能力賺錢,才能夠成為有錢人。人投資土地,好比公司聘用人員,越能給公司創造效益的人,越值錢,土地一樣樣。


三農的高度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農民是魚,土地是水。農民如果真的徹底退出土地,去哪裡能找到適宜生存的水呢?就算農民有償退出,退出時給你的那部分錢你認為不少,可是買你土地的人難道都是傻子嗎′?希望農民兄弟不要退出土地,退出土地後,錢花光了,你難道喝風飲露嗎?舊中國的農民就是因為沒土地,才過的是牛馬不如的生活。就是因為農民沒有土地,吃不上飯,不惜沿街乞討,過著飢一頓飽一頓,背井離鄉,顛沛流離,無家可歸的生活。我們絕對不能犯只顧眼前的一點微小利益,而放棄長遠利益的低極錯誤。沒有遠慮,必有近憂。我們的眼光要放長一點,看得遠一點。保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真的很重要。如果有自己的地在,假設有一天出糧荒時,你就不會被餓死。你別看今天的糧價低,一旦出現大的自然災害,有錢都可能難買到糧食。什麼物品都一樣,有一多,就會有一缺。有一賤,就會有一貴。所以我們要把短期利益與長遠利益結合起來,才能永遠利於不敗之地。同時,我相信大多數農民是不會退出土地的,不會被眼前的一點小利益的誘惑,而放棄長遠利益。


先生634


不同意,在我們這裡一畝田一年產的穀子夠我們四個人一年吃飯用的大米。這一畝田地可以讓我們世世代代有米吃,請問題主你那十萬元錢能讓四口之家吃多長時間的大米?我們農民沒有錢,不然願意出十五萬一畝買田地。城市裡房子貴,物價漲得怏,弄得城市人不敢生娃娃,如果把農民的土地剝奪了,農民也不敢生娃娃。到最後弄得都沒有人了,只剩下剝奪土地那些吃人的人才好過。


高央


我願意,因為我們平均只有8分田每個人。如果光靠種地根本無法生活下去,我也不要10萬一畝畢竟土地基數那麼多國家一吋也拿不出那麼多錢,而且國家用錢的地方太多我們也要理解,如果國家需要收回土地我會支持,但從長遠考慮國家應該按當地城市最底生活保障金髮放給農民。


用戶6145654638601


沒事放屁一畝地十萬給你,4拿窮農民開心,你怎麼不關心農民養老問題,你沒有看到七八十歲,老人在為吃飯撈作,有那心思為農民向中央領導反應,為農民爭取點利益,農民會感謝你的。


光輝歲月8825


其實這問題很簡單,你是想要一次性的東西,還是想要永久佔有的東西或“人”。你覺得合適就好,沒有後悔藥!


天涯無故客


錢不錢的無所謂,主要是國家給找個鐵飯碗,退休了和城裡人一樣有退休工資,我願意退出耕地,如果沒有正式工作,給點錢幾天花完了,有地種最起碼餓不死,就比如現在封城,農村人比城裡人淡定多了,為什麼,不就是有幾畝地種,不出去工作也餓不死嗎


陽光總在風雨後說話


農民辛苦一年,每畝年情好時也就幾百,現在基層撂荒的越來越多,給十萬相信很多都會放棄。


難忘70166


這個要看地方,如果是像我老家那種再過100年還是老樣子的地方,村裡人當然願意。但是有的地方農村的可能就不願意,比如緊挨城區的,或者城鄉結合地帶的,可能就覺得10萬有點少了



滑膜不發言


你把錢幾年花完了,痛快了,你的兒孫,他們吃什麼,喝什麼,花什麼?

重新去給地主抗活掙飯吃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