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讓微單迴歸本源 騰龍 28-75mm F/2.8 Di III RXD

自全畫幅微單誕生以來,其配套的鏡頭就一直爭議紛紛:全畫幅微單相比全畫幅單反在機身上確實輕便了不少,但在鏡頭方面,同規格的全畫幅微單鏡頭相比全畫幅單反鏡頭在便攜性上優勢卻不甚明顯。

當然,消費者可以通過選擇定焦鏡頭或者是小光圈鏡頭,以獲得全畫幅最輕便的體驗。但最終還是希望能選擇到高性價比、輕便的、大光圈變焦鏡頭。畢竟定焦終歸是少數人的選擇,而靠犧牲光圈大小去換取便攜性,也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讓微單迴歸本源 騰龍 28-75mm F/2.8 Di III RXD


直到前不久,騰龍光學正式在國內發售了這支專為全畫幅微單相機設計的 28-75mm F/2.8 Di III RXD,自此也便有了第一支兼具輕便和大光圈的全畫幅微單標變鏡頭。550g的重量和原廠的SEL2470GM相比足足輕了336g,口徑也由82mm瘦身到了67mm。僅從便攜性上看,這支鏡頭就已經非常讓人心動了。

讓微單迴歸本源 騰龍 28-75mm F/2.8 Di III RXD


不過心動歸心動,在如此小的體積下,好鋼是否真正用在了刀刃上?又是怎麼用的?這才是本文需要回答的。

外形設計


讓微單迴歸本源 騰龍 28-75mm F/2.8 Di III RXD


在外觀設計上,騰龍 28-75mm F/2.8 Di III RXD作為騰龍的第一支全畫幅微單鏡頭,可以說是有所突破。鏡頭通體設計極簡,尾端的收腰和輝耀金裝飾環給人一種高級感。

讓微單迴歸本源 騰龍 28-75mm F/2.8 Di III RXD


騰龍 28-75mm F/2.8 Di III RXD鏡頭側面,相對較寬的是變焦環,行程很短,方便使用它快速抓拍。下方較窄的是電子對焦環,可以進行精細的對焦調整。


讓微單迴歸本源 騰龍 28-75mm F/2.8 Di III RXD


鏡頭變焦時探出的長度


鏡頭正面,濾鏡口徑為標準的67mm,方便選配各種濾光鏡。 此外,這枚鏡頭的前組鏡片採用了具有防水防油性能的氟素化合物塗層,可以有效阻止灰塵、水滴和指紋,便於維護保養。

讓微單迴歸本源 騰龍 28-75mm F/2.8 Di III RXD


鏡頭尾端,騰龍 28-75mm F/2.8 Di III RXD沒有意外的採用了專業鏡頭必備的金屬卡口和全天候防滴防塵設計。其中鏡組的最後一片還是密封設計,可以有效的防止鏡頭進灰。

讓微單迴歸本源 騰龍 28-75mm F/2.8 Di III RXD


讓微單迴歸本源 騰龍 28-75mm F/2.8 Di III RXD


鏡頭附送了遮光罩,遮光罩內有螺紋消光設計,支持反扣。整體搭配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非常和諧,無論是體積重量還是重心都堪稱最佳拍檔。

作為騰龍專為全畫幅微單設計的新一代鏡頭,這支 28-75mm F/2.8 Di III RXD沒有配備傳統的手自動切換按鍵或是焦距窗,這些操作都要通過相機內部進行調整或是檢視。這樣極致化的全電子化設計,倒也符合新時代微單鏡頭的發展方向。

銳度測試

騰龍 28-75mm F/2.8 Di III RXD採用了12 組 15 片的鏡頭結構,其中包含多枚特殊鏡片。在用料方面,應該算得上誠意十足,也讓人對這支鏡頭的光學素質表現充滿了期待。

讓微單迴歸本源 騰龍 28-75mm F/2.8 Di III RXD


騰龍 28-75mm F/2.8 Di III RXD鏡頭結構圖

我們依舊使用實際拍攝的方法進行測試。搭配的機身是索尼A7RM3,JPEG最高畫質直出,關閉各項優化,使用三腳架延時10秒拍攝,截取中心和邊緣紅框所示位置的100%放大切片,結果如下:

首先是28mm端


讓微單迴歸本源 騰龍 28-75mm F/2.8 Di III RXD


再來是75mm端
讓微單迴歸本源 騰龍 28-75mm F/2.8 Di III RXD

從實拍我們可以看到,28-75mm F/2.8 Di III RXD在28mm廣角端中心部分銳度表現很好:全開就很不錯,當光圈收縮至F4、F5.6時,更是有著相當可觀的解析力表現。而在邊角處,這支鏡頭的表現雖然沒有中心那樣銳利,但仍在可用範圍。同樣,收縮光圈可以獲得相對更好的分辨率表現。

在鏡頭的75mm端,依舊是中心好過邊緣的表現:中心表現出不錯的解析力,而邊緣則需要收小光圈,才能獲得較為理想的畫質。

總的來說,這支鏡頭基本符合了我們日常拍攝的要求:拍攝人像和特寫時,全開光圈獲得淺景深的同時中心又可以有不錯的銳度表現;而在拍攝風光時可以通過收縮光圈的辦法獲得更好的邊角畫質。

畸變測試

鏡頭的設計是一個複雜的工程,各項素質往往是“按了葫蘆起了瓢”。現代的鏡頭設計思路,廠商往往會優先解決銳度這樣的“硬指標”。而像畸變、暗角這類可以靠後期調整解決的問題,往往會選擇通過數碼的方式去解決。

為了更好地瞭解鏡頭的特性,我們還是要來看一看這支鏡頭的畸變表現。以下是使用騰龍 28-75mm F/2.8 Di III RXD 所拍攝的測試樣張,圖中紅色的直線是後期添加的參考線。

首先是28mm:


讓微單迴歸本源 騰龍 28-75mm F/2.8 Di III RXD


再來是75mm:


讓微單迴歸本源 騰龍 28-75mm F/2.8 Di III RXD


可以看到,28端和75端都存在輕微的畸變,對畫面的影響也比較小,實際使用時也足以忽略不計。

色散測試

以下是使用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拍攝的測試樣張:

讓微單迴歸本源 騰龍 28-75mm F/2.8 Di III RXD


F2.8 1/800s ISO100


讓微單迴歸本源 騰龍 28-75mm F/2.8 Di III RXD

100%放大後,來看一下細節

可以看到,無論是焦內還是焦外,這支鏡頭在這種非常極限的大逆光環境下都展示出了非常不錯的抗色散表現,而且還是光圈全開。能有如此的表現,相信應該沒有什麼繼續測試下去的必要了。

更多實拍樣張

讓微單迴歸本源 騰龍 28-75mm F/2.8 Di III RXD

28-75mm F/2.8 Di III RXD+A7RM3F8 1/100s ISO100
讓微單迴歸本源 騰龍 28-75mm F/2.8 Di III RXD

28-75mm F/2.8 Di III RXD+A7RM3F2.8 1/1250s ISO100
讓微單迴歸本源 騰龍 28-75mm F/2.8 Di III RXD

28-75mm F/2.8 Di III RXD+A7RM3F2.8 1/125s ISO100
讓微單迴歸本源 騰龍 28-75mm F/2.8 Di III RXD

28-75mm F/2.8 Di III RXD+A7RM3F8 1/100s ISO100
讓微單迴歸本源 騰龍 28-75mm F/2.8 Di III RXD

28-75mm F/2.8 Di III RXD+A7RM3F8 1/200s ISO100
讓微單迴歸本源 騰龍 28-75mm F/2.8 Di III RXD

28-75mm F/2.8 Di III RXD+A7RM3F2.8 1/80s ISO100
讓微單迴歸本源 騰龍 28-75mm F/2.8 Di III RXD

28-75mm F/2.8 Di III RXD+A7RM3F2.8 1/60s ISO500
讓微單迴歸本源 騰龍 28-75mm F/2.8 Di III RXD

28-75mm F/2.8 Di III RXD+A7RM3F2.8 1/80s ISO500


讓微單迴歸本源 騰龍 28-75mm F/2.8 Di III RXD

28-75mm F/2.8 Di III RXD+A7RM3F2.8 1/80s ISO1250

回到我們一開始說的,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在原廠1/3的價格上,實現了F2.8大光圈和便攜性的兼得,可以說是填補了這一市場空白。而通過實際測試,這支鏡頭可圈可點的光學表現,無論是中心銳度、抗色散、畸變控制等方面都可以與原廠爭鋒。而在近攝能力方面這支鏡頭又有著相當突出的特點,無論廣角端還是長焦端都有一定的微距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