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節日快樂!戰“疫”在湖北一線的西安女子

在這個不同尋常的春天

突如其來的疫情牽動著你我的心

節日快樂!戰“疫”在湖北一線的西安女子

在全國上下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我們即將迎來第110個“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在這個特別的節日裡,許多援助湖北的女醫務人員仍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用堅守與奉獻繪就著抗“疫”戰場上的別樣風景。


節日快樂!戰“疫”在湖北一線的西安女子

節日快樂!戰“疫”在湖北一線的西安女子

節日快樂!戰“疫”在湖北一線的西安女子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我市醫務工作者踐行初心、擔當使命、服從大局、主動請纓馳援武漢,西安溫度再次感動和溫暖了大家。

這其中就有不少西安女子

今天

小布帶你一起了解

這些西安女子的戰“疫”故事

——


西安3名護士接力當起了“臨時媽媽”


節日快樂!戰“疫”在湖北一線的西安女子


“阿姨,你看我手長倒刺了。”“阿姨,你可以陪我做作業嗎?”“阿姨,我一到晚上就想媽媽,我害怕。”在武漢方艙醫院陝三病區,住著一位8歲小男孩陽陽(化名),作為病區裡唯一的兒童患者,護士汪鳳麟、王蕊、屈萍對他格外呵護,儘量滿足他的要求,甚至輪流當起了孩子的“臨時媽媽”。


汪鳳麟、王蕊、屈萍是陝西省第二批支援湖北國家中醫醫療隊隊員、西安中醫腦病醫院護士。在她們的細心照顧下,小患者從剛開始恐懼治療到享受“團寵”待遇,孩子在醫院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3月5日晚上,王蕊在例行生命體徵檢測和交接班後,專門來到陽陽的床邊問道:“阿姨是明晚9點的夜班,除了純牛奶還想吃啥不?”陽陽懂事地搖搖頭說:“我知道你出去不方便,我就想喝一次純牛奶,記住味道以後就不要了。”孩子的一席話讓王蕊聽後特別心疼。她給陽陽說:“明早是屈萍阿姨的班,我託她帶給你。”


6日早上9時,屈萍進艙開始工作。交接班、測患者生命體徵、核對藥品及醫囑,申領物資後進行發放。之後,她按照“約定”,給陽陽帶去了純牛奶。孩子喝著牛奶又和屈萍聊了起來,“萍萍阿姨,今天老師在網課上安排讓做小雞的手工,可我沒有材料怎麼辦?”


“包在我身上!”屈萍利用工作的間隙,從護士站和其他患者那找來了卡紙、剪刀、模型和雙面膠。考慮到孩子使用剪刀有安全隱患,她就陪著陽陽完成了初步的裁剪。完成了手工製作,陽陽得意地和病友炫耀並跑到護士站,“阿姨你們快看,這叫超級快樂小雞,它能把新冠病毒消滅掉。”孩子天真爛漫的話語,讓艙內緊張、忙碌的工作氛圍一下子柔和了許多。


晚上熄燈後,汪鳳麟手捂著手電筒輕輕地走到陽陽床邊為他掖好被角,還沒睡著的陽陽突然說:“阿姨,我一到晚上就想媽媽,我害怕。”身為母親的汪鳳麟憐惜地摸了摸陽陽的額頭,鼓勵他:“孩子,別害怕,這說明你想媽媽的時候,媽媽也在想你。你最近這次核酸檢測已經轉陰,再過幾天就能從方艙醫院出院了,到時候就可以和媽媽在一起了。等疫情結束了,我們三個回到西安,阿姨也能見到弟弟,我們一塊跟你微信視頻,你可別忘了給我們介紹你最愛的媽媽。”


汪鳳麟就這樣一直在旁邊陪著陽陽,直到孩子睡熟了,她才輕輕地離開……

武漢重症病房裡的西安“女漢子”


深夜,城市陷入沉睡,醫院的重症病房卻難以平靜,醫護人員要徹夜守護病人的平安。張妮是西安市紅會醫院重症醫學科的主管護師,從事重症醫學科護理工作已經7年了,今年從大年初二她就馳援武漢,在武漢市第九醫院重症病房從事護理工作,到現在已經40多天了。3月5日,張妮從晚上8時上夜班一直到第二天9時才回到休息處,度過了又一個不平靜的夜晚。

節日快樂!戰“疫”在湖北一線的西安女子


一口氣能搬五六個氧氣罐

6日下午,記者電話採訪了張妮。因為在重症病房,她的工作比普通病房更累,也更緊張。重症病人病情變化快,前一秒還正常說話,可能下一秒就會出現緊急情況。不同於普通病房病人有事才呼叫護士,在重症病房張妮要時刻守在病床邊,眼睛一秒都不敢離開病床和監護儀。給病人換藥、吸痰、翻身、倒水、餵食物、協助排便……張妮說,重症患者病情重,除了護理與救治,吃喝拉撒也都是她要做的事情,這些她早已經習慣了。


在武漢的40多天,張妮一個班都沒有落下,她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女漢子”。以前在西安市紅會醫院上班時有呼吸機,病人吸氧時只要插管就可以了,可疫情期間武漢醫療資源緊張,病人吸氧用的是傳統的大氧氣罐,需要醫護人員搬到病床邊。“以前沒用過,剛開始想讓氧氣罐滾著往前走,結果不是跑偏就是原地打轉。”張妮笑著說,她現在一口氣可以搬五六罐氧氣了。

節日快樂!戰“疫”在湖北一線的西安女子


“在病房裡大多喝的是自己的汗水”


為避免感染,所有防護用品都要嚴格穿戴好,一天下來會捂出一身的汗。張妮說,光是穿著防護服就已經很熱了,再給病人翻幾次身,搬幾次氧氣罐,汗水直接就從臉頰上流下來了。她再次笑著說,在病房裡喝的大多是自己的汗水。


因為防護用品勒得太緊,一天下來,張妮感覺渾身都疼。“防護頭盔很重,戴兩個小時就直不起頭了。”張妮說,每次下班脫下防護用品的那一刻,她覺得就像到了“天堂”,只想癱在床上一動不動。剛去武漢時,因為物資緊張,為節約防護用品她8個多小時不吃不喝不上廁所。現在疫情好轉,物資也能跟得上了,護理中途她可以吃點東西、透透氣。


”家人的支持是我的底氣,只是三歲的兒子時常鬧著讓媽媽快快回家。”張妮說,剛到武漢時很想孩子,空閒時只能視頻一下。有一次兒子突然問她累不累,還要把糖果給媽媽分一半,她頓時覺得孩子懂事了,也很感動。“等打完這場阻擊戰,再回家好好抱娃吧。”張妮說。


到武漢的第4天,張妮就寫下了入黨申請書,她寫道:“加入援助武漢醫療隊是我的責任與使命,在與新冠病毒抗爭的今天,我承諾,不辱使命,抗擊疫情,凱旋歸來。”張妮說,這是她參加援助以來最真實的想法,她知道很多人擔心她,但只要她嚴格防護,標準操作,就可以保護自己,挽救患者。“我一定會吹著勝利的號角平安回家。”

這樣的戰“疫”故事

每天都在發生

感謝她們

祝願每一個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她”

節日快樂

我們等你

平安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