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中國現在很多學生做作業都做到凌晨?

我隨便165


中國很多學生作業做到凌晨說明了學生承受著巨大的學習和升學壓力。

學習壓力。

1、科目多。

早些年的中學階段學習的科目也很多,但在考試上卻有區別。有些不參加學校期中考試,有些不參加中招考試。那些科目沒有配套練習冊,學的知識只做瞭解。

30.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130分:思品(100分)、語文(150分)、數學(150分)、英語(120分)、物理(100分)、化學(100分)、生物(100分)、歷史(100分)、地理(100分)、信息技術(30分)、實驗操作(30分)、體育(50分)△2019年中招總分最高的地市,考試科目也是最多-12門。(數據來自網絡)

可是現在尤其是初中生,體育、實驗都是考試科目,有的地區信息已加入,還有的音樂、美術即將加入中考考查科目。致使重點中學錄取分數線一再提升,高不可攀。


2、追求高分。

面對需仰視才見的錄取分數線,面對學生們拼了命的練體育,見縫插針做實驗。


文化課必須以滿分為目標,在計算考試分數的時候,不是算每門課會考到多少分,而是合計總共被扣掉多少分。因為想考入最優質的高中通常總分只能扣掉30-50分。

升學壓力。

1、升學壓力下行至小升初。

以前常說高三學生壓力大,不知何時起升學壓力漸漸下行至小升初。於是大家開始反覆說這樣一句話“上了好初中才能上好高中,才有一會上一本線”。可見,孩子考一個優質初中多麼重要。


於是,全日制補習班,“一對一”這些高端輔導在小升初階段開設的也有。


2、大學追求名校。

提起高考,現在學生需要考慮的不是考上大學,而是要考上哪所好大學。

在一本錄取率不是很高的前提下,考取好大學更是難上加難。


家長應該這樣做。

家長應該充分理解孩子,不要再給孩子說“想當年”的故事。


因為家長當年承受的壓力無法和今天的孩子相比,儘自己最大努力給孩子減壓,給孩子做好後勤,是家長的責任!


春風綠夢田


大家好,我是陳小牧,家裡有兩個熊孩子,關於這個問題,我說一下我的親身經歷。

孩子做作業做到凌晨,在我們家這個現象並不常見,但是也會存在。存在這種現象有一下3個方面的原因:

1.學校佈置作業的時候,有時候是超越孩子的能力的。

比如學校需要孩子做手抄報,賀卡,創意手工等作業。這時候,在家長還需要上班,還需要做家務的情況下,只有吃完晚餐後,才有時間陪同孩子一起做,而且做一個手抄報或者賀卡並不是一兩個小時能完成的事情,因為要考慮到手抄報、賀卡既好看又能得到老師的表揚,而且孩子還能完成,所以需要花很長時間去構思,然後引導孩子去做,所以這樣作業怎麼能不到凌晨呢?

2.孩子本身做作業拖拉。

其實做為一個普通的孩子,一個天賦一般的孩子,可以說百分之八十的孩子都有做作業拖拉的習慣,特別是低年級小孩,孩子自律能力本身很差,這跟孩子自身身體發育情況有關,家長如果不適當去引導,任由孩子拖拉,只是一貫的打罵孩子,這種拖拉會更嚴重,其實孩子學習習慣養成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在這方面,我打算用一年的時間去培養孩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現在大部分家長都太焦慮了,把家長認為好的東西,都叫孩子去做到,殊不知這個過程是漫長的。

3.很多家長對孩子作業追求完美,造成孩子作業反覆做,所以就拖到凌晨了。

這也是目前很多家長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很多家長是用最高的要求來要求孩子的,認為自己家孩子必須做到最好。孩子做完學業後,家長檢查發現好多地方都做的不好,所以要求孩子改!改!改!孩子對這種打擊型的行為本身就有牴觸情緒,所以就一拖再拖,最後好不容易改完了,又被家長說不行,繼續再改,最後孩子和家長相互生氣,戰火就燃燒起來了。

我個人建議哈!低年級作業,看孩子態度為主,不要過分強調質量,到了高年級再管理孩子作業的質量和效率,這樣有一個過渡可能會好一點。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陳小牧


這個讓我聯想起我以前讀書的時候,從小學到初二這個階段,還是無憂無慮的,初三那年,自己經常到凌晨才睡覺,這個睡覺習慣一直到步入社會後。反過頭來看現在的學生,特別心疼他們老實講。從沒上學,幼兒時期,家長就已經開始交三字經,數數,認拼音,還有甚者,幾歲就開始上各類興趣班。。。等更大一些初中時期,白天上完課,晚飯後各種補習班,各種報名考試,補習班很多,作業就是很多,自然孩子自己的時間就很少,白天上課,就只能犧牲晚上睡覺時間。更多反應了現在學生學習壓力很大,家長社會壓力大,寄希望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希望他們起點高,所以才會有這些現象


星光燦爛的農家樂


的確是,我侄女今年讀高二,每天基本上都是後半夜睡覺,原因有二:

1.放學比較晚,21:50才放學,到家22點以後了;

2.放學晚就算了,還會有作業。回家有時候吃點東西,洗漱洗澡之後,再寫作業或者預習第二天的功課。

這樣下來,就基本上十一二點了,第二天五點起床上早自習...

我是親眼看著初中那個可愛活潑的小女孩,變成了如今的書呆子,長期熬夜熬的,外貌跟她的實際年齡都不符合,唉,應試教育確實苦了孩子,但農村的孩子也只能奮力前行!


跳跳0糖0


我沒關注著方面,不太清楚,只知道我外甥現在小學,他作業沒有凌晨之前寫完的,其實作業不是很多,就是孩子太磨嘰了,太依賴家長了,只要一不看著就玩,必須的有人監督才寫,也是寫的慢騰騰的。

我問我姐別人孩子也這樣嗎,我姐說十個家長九個都這樣,這讓我也很納悶啊。

寒假偶然一次機會,我看我外甥寫作業,一張數學卷子紙,他硬生生做了四個多小時,把我嚇壞了快,這作業不做到凌晨才怪呢。

回顧外甥做試卷時候,他基本每道題都會問,會做的也問,不會做的也問,並不是問問題本身,還有問題延伸出來的問題,這好奇心啊,基本這四個多小時都是在討論和這張試卷無關的東西。

你說孩子問,我還不能不說,還怕容易打斷積極性,我自己沒孩子,我不知道是不是大部分孩子都這樣問東問西的,突然有的提問,讓你也不知如何做答。

現在外甥寫作業規定好時間,你給他一個小時他也能夠寫完,兩個小時他也能踏著兩小時寫完,看來這不是規定時間內完不成,而是他們覺得反正早晚要做完,就慢慢邊玩邊做,學習習慣不好。可能也是怕早做完了,家長還得加另外的練習題吧。

具體咱也不知道,主要還得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對孩子更好,多和自己孩子溝通,達成協議,希望每個孩子都有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


三談人生


凡事都要多幾個維度的思考。

1.作業做到凌晨,是這個班學生的普遍性問題,還是個別學生的問題;

2.學生每天學習這麼長時間,是努力完成任務,還是對學習已經產生了抗拒!

針對這兩個問題可以思考改進的措施。不過我有兩點需要提出,不是每個孩子都能通過高強度學習變成優等生,但只要努力,肯定會從知識點、思維層次,態度方面得到收穫。

我本人初中開始就沒有晚上1:00之前睡過早覺(88年的),以至於現在都是夜貓子,不過努力學習終歸還是有回報的。



妙解1


現在學生作業越來越多了,做到晚上12點還做不完,這是現在社會的普遍現象。晚上十一點多學生才回家,問過一些家長,他們說孩子吃宵夜洗漱一下基本都在一點左右,都在抱怨現在的孩子讀書真苦。

我記得當時在讀書時沒有這麼多作業的,那時下課也早,一般晚上晚自修作業做完還有一大把時間聊聊天,晚自修9點也就結束的,那時候學習壓力也不會太大。那為什麼過去和現在會差別這麼大呢?以前生活節奏沒有現在這麼快,現在崗位競爭大,就業壓力大。家長們都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期望值高對學校的壓力就大,壓力經過層層傳導最終落到學生的身上,學校要成績,要得到認可,老師只有進行題海戰術。


富貴牛


我覺得現在的學生壓力很大的,下面就說一下我的親身經歷

中考的時候,我以我們班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市裡最好的高中。因為是重點高中,所以都是來自各個學校的優秀學生,每個人都很優秀。為了讓自己不落後,我們學習都是比較自覺的,每天除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還會自己去買課外資料自己充實自己。競爭壓力特別大,每次考試,一分之差排名就差了好幾名。所以都是爭分奪秒的學習。學習到凌晨那是家常便飯,因為每個人都努力,你自己優秀的人,還在努力,但是高中的經歷讓我記憶猶新,過得特別充實。最後高考的時候也收穫了很多。所以,我認為學習累一點沒關係,努力了就會有回報的


旅遊Happy1995


凡事都要多幾個維度的思考。

1.作業做到凌晨,是這個班學生的普遍性問題,還是個別學生的問題;

2.學生每天學習這麼長時間,是努力完成任務,還是對學習已經產生了抗拒!

針對這兩個問題可以思考改進的措施。不過我有兩點需要提出,不是每個孩子都能通過高強度學習變成優等生,但只要努力,肯定會從知識點、思維層次,態度方面得到收穫。

我本人初中開始就沒有晚上1:00之前睡過早覺(88年的),以至於現在都是夜貓子,不過努力學習終歸還是有回報的。


小梁丫丫丫


一個問題會衍生很多答案。

一、把學生看做個體

可以把作業,學生,做作業比作一條關係鏈。

學生作為中介,被動的接受作業,主動的做作業。

所以受兩個因素影響,一是作業量多,二是效率低。

舉個特殊例子,我小妹今年初三,昨晚學到凌晨一點,可是她今早八點多才起,這麼一看,她的學習時間並不富餘。

二、把學生看做職業

很多人為了達成職業目標,熬夜是常態。一直學習到凌晨的那種學生,也是一種職業的標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