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萬花筒:這個世界聰明人太多,做人應該浮誇還是實在?

真實的世界並不是絕對的非黑即白,黑白分明。

萬花筒:這個世界聰明人太多,做人應該浮誇還是實在?

浮誇和實在,其實這都不是事

這個世界聰明人太多,做人應該浮誇還是實在?

成年人的世界裡,這種問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其實,這個問題也是沒有答案的。我們說寫作和做事要提綱挈領,在成年人的世界裡,這個綱領其實不是浮誇,也不是實在,而是利益。芒格就教導我們“要訴諸利益,而不要訴諸理性。”

奧馬哈朝聖之旅

每年的5月初都會有大批的人飛到美國的奧馬哈市參加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開始每年的奧馬哈朝聖之旅。為什麼這些人會蜂擁而至呢?我想肯定不是因為巴菲特老爺子長的帥,也不是巴菲特老爺子特別能煽動眾人的情緒,更不是巴菲特老爺子這個人實在。答案其實不言自明:可以學習巴菲特的投資智慧,指導自己的投資實踐,賺取豐厚的收入。

優惠券背後的利益博弈

中國的電商在全球都是獨領風騷,每逢過節,甭管是傳統節日還是人造節日,主流電商平臺上的各種優惠券都如雪花一樣,在手機上漫天飛舞。電商平臺通過海量的優惠券撩撥著廣大網友的情緒,刺激著他們的購物的慾望。通過掌握的平臺以及對消費者心理和行為的研究和掌控,採用各種套路進行營銷,目的只有一個,吸引流量和賣貨。

營銷的至高境界就是消費者情緒被撩撥到不會(用)理性思考的快速、直接下單。

消費者購買商品,由於信息不對稱的原因,很難買到真正的優惠,更多的時候買到的是一種佔便宜的心理,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商家在雙十一等電商節先提價,再打折的原因。

所以,通過優惠券,消費者買到了佔便宜的感覺,商家和平臺拿走了真實的利益。各種情緒撩撥的背後還是利益。

浮誇能走得快,但實在能走得更遠

對於衝動的消費,一次性的忽悠,我們吹吹牛也許可以起到效果,因為你可以在一個時間部分人,也可以在很長時間欺騙不同的人,但是你不能在所有時間欺騙所有人。浮誇的人訴諸的是短期的利益,利益相關者中的部分人的利益。

而如果一個人做人實在、做事實在,約束的是自己,我們向內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訴諸利益,實在的人訴諸的是長遠的利益,利益相關者中各方的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