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花刺子模作為中亞強國,為何打不過蒙古人?

於無聲處34


花剌子模雖然能在中亞耀武揚威,但頂多只能算是中亞地區的區域小霸,還真算不上是什麼強國!

所以,讓花剌子模和橫掃亞歐大陸的蒙古鐵騎對陣,還是太為難它了。

1、蒙古對付自己的宗主國金國都綽綽有餘,還需要忌憚小小的花剌子模?



我們姑且把花剌子模當作強國,但它再強也強不過金國,然而金國大軍面對強到爆表的蒙古鐵騎,結果還是被打得毫無招架之力,更何況區區一個花剌子模呢?

事實上,花剌子模的國力與中國地區的南宋和金國這兩個老牌帝國相比,還是差了不少。要知道,當時金國人口可是超過五千萬的,而南宋人口更是達到八千萬之巨。雖然,那時宋金兩國也早已到了日薄西山的境地,但兩國無論在綜合國力、文明水平、政治制度還是軍事實力上,也還是要比花剌子模強了不少。



然而,即便這樣,蒙古鐵騎在滅金時還是勢如破竹,四處攻城掠地。僅野狐嶺一戰,蒙古軍十萬人就直接報銷了金軍45萬精銳大軍的一半。雖然,之後金國也曾湧現出像忠孝軍這樣的精銳和完顏陳和尚這樣的名將,比如在大昌原之戰中,以400騎兵大破蒙古軍8000之眾,勉強能為金軍挽回點臉面。但整個蒙古伐金過程中,蒙古鐵騎都完全對金軍形成軍事碾壓的姿態。而金國過去可是蒙古的宗主國啊!



試問,就連雄踞中原、強大已久的金國,在蒙古鐵騎面前都只有捱打的份,那國力更弱,又沒有多少天險可守的花剌子模,在廣袤的中亞土地上,又如何能擋得住蒙古鐵騎的可怕衝擊呢?

2、花剌子模的強大,更多是一種“虛胖”,表明上很強,其實內部很鬆散。

花剌子模過去不過是歸屬於塞爾柱帝國的一個地區,連附屬國都算不上。之後於公元1142年,西遼擊敗了塞爾柱帝國,進而入侵花剌子模,逼迫其統治者阿即思向西遼稱臣,花剌子模才成了西遼的附屬國,走向獨立。



而花剌子模真正走向強盛是在阿拉丁·摩訶末(1200-1220年在位)時期。而且在此期間,花剌子模還是靠宗主國西遼的支持,才擊敗古爾王朝,進而獲得發展壯大的機會,從古爾王朝手中奪取了赫拉特和古爾山區,最後快速將勢力範圍延伸到中亞的其他地區。

但是花剌子模的擴張時間太短了,而且很程度上還是藉助外部力量。因此,花剌子模對於帝國新徵服的許多地區,並沒有建立穩固的統治,還沒有形成足夠的鞏固的統一。



正當花剌子模快速崛起的同時,蒙古人也隨即殺到。公元1218年,蒙古鐵騎消滅了花剌子模昔日的宗主國西遼,之後便開始了對花剌子模長達五年的征討。公元1221年,蒙古大軍攻佔其玉龍傑赤城,在7天時間內便屠殺該城軍民120萬人,五年征討下來,消滅收編花剌子模軍隊答40萬之眾。

而蒙古之所以能對花剌子模取得如此巨大的勝利,除了自身強大的戰鬥力外,花剌子模內部的不穩定和不統一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所以,綜上來說,花剌子模的強也不過是一種快速發展起來的“虛胖”,它內部其實水得很。搞笑的是,他們居然還以為自己很厲害,以為能欺負些中亞小國就天下無敵,竟然還敢跑去主動招惹蒙古。他們殺了蒙古商隊搶了財物不說,還敢把蒙古正使也給殺了。兩個字:找死!



這些歷史要讀


花剌子模當時在中亞確實算個強國,但那是中亞,和成吉思汗的蒙古兵比起來,那就差距太大了,連個渣渣都算不上。

據說成吉思汗降生的時候,右拳緊握,眾人掰開他的手一看,不是通靈寶玉,而是一塊血!



關二爺八字皆屬火,火年火月火日火時,所以就鍛鍊天下。

鐵木真這傢伙八字皆屬金,金年金月金日金時,所以就命中註定要肅殺天下。

花喇子模惹誰不好,偏偏就惹下這個魔王,還是主動挑釁,真是不知道“死”字是怎麼寫法。

本來兩家還算挺好,互相通信,商業往來,彼此和平。

開始是花剌子模的一個將領搶了蒙古商人的行旅,殺人越貨。有個蒙古人逃掉了,跑去告訴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很不高興,就派使臣去向國王摩訶末討個說法。沒想到這個摩訶末殺掉使臣,還剃了副使的鬍子。於是,一下子就把魔王的注意力吸引了過來。

成吉思汗的軍隊是很厲害的。



一、優良坐騎

蒙古騎兵的機動性舉世無雙,一邊作戰一邊行軍,每天能推進80公里;

蒙古軍隊的馬雖然比較矮小,但很精壯,皮糙肉厚,耐力極強,可忍受零下四十度的嚴寒,能在雪地裡覓食,士兵可靠母馬的馬奶充飢,這就降低了糧草補給的負擔。

蒙古每個騎兵通常有四五匹馬,有的負責運輸和行軍,有的專門用來作戰。

蒙古人的後鞍是平鋪在馬背上,騎手能自由移動,後退時騎手能回頭望月拉弓放箭。

二、軍隊配置

蒙古有輕重騎兵的配置。

輕騎兵負責遠射、誘敵、警戒、迂迴包抄,追亡逐北,主要的進攻手段是密集的箭雨,使用的蒙古弓箭有效射程達到300米。重騎兵負責集團衝鋒,打垮敵陣和短兵相接。重騎和輕騎的近戰武器都是彎刀,刀身小而輕,適應於馬戰。



三、良好戰術

蒙古採用的騎兵進攻方式多樣靈活:箭雨打擊、迂迴包抄、佯退設伏,口袋陣等。

如果敵軍兵力不多,輕騎兵就從重騎兵隊列之間的空隙衝出來,向敵軍發起雨點般的齊射,高頻率,大數量,輪射打擊,造成混亂。輕騎兵射完後就從從陣列兩邊返回到重騎兵身後,重騎兵趁勢對敵方混亂的部分發起衝鋒,同時輕騎兵再從兩翼包抄到敵軍的側方或者身後,形成合圍夾攻。

如果敵方嚴陣以待,兵力眾多,蒙古兵就短暫接觸後詐敗後退,將敵方引進設伏地點,與伏兵一齊合圍對方。

蒙古軍隊中有大量的斥候和傳令兵,能夠對敵人的情況進行精密細緻的偵察,還能聯絡友軍和傳達將領的命令,確保戰術的貫徹執行,配合的協調準確。

四、人才培養

蒙古的兒童從童年時起就開始學習射箭和騎馬,到十五歲應徵入伍時,已具備優異的騎射能力。

蒙古軍隊的訓練方式接近現代軍事的實操演習,主要目的是掌握實戰中的行軍、佈陣和戰術以及面對面的近身武器格鬥,訓練嚴格殘酷。

通過以集體狩獵活動的方式,普通戰士學會了了騎兵集團的配合,對相應的戰術和任務掌握非常精熟,各級萬戶長、千戶長和百戶長等在士兵指揮、隊形控制、戰術協調,友軍配合等方面也獲得了非常有效的鍛鍊。



五、 軍紀嚴明

蒙古軍隊中沒有哪個士兵會為了搶劫財物而放棄戰鬥,違抗命令將被處以斬首。未獲準撤退的士兵視為逃兵,會面臨連坐懲罰。十人隊中如果有人逃走而其他人沒有制止,就全隊死刑,如果這個十人隊都逃走了,則其所屬的百人隊則全部處死。

六、情報蒐集

蒙古軍隊非常注重的情報蒐集。蒙古商人充當的間諜遍佈各地,每次戰爭前就派出大批的間諜人員四處蒐集相關情報,將領們在總結歸納分析情報的基礎上制定出合理的作戰方案。

通過絲綢之路上商隊中的間諜,蒙古人對花剌子模的各種情報已經有相當的掌握和了解。出征的戰爭規劃周密完整,備戰非常充分。



七、準備充分

成吉思汗的高級將領們共同商議和制定出了完善的戰爭規劃:分析了雙方的具體形勢、已方要達成的戰略目標、還有進攻路線的選擇、所動用軍隊的數量及構成、每支部隊各自的目標與任務、以及後勤和保障工作等。

八、訓練嚴苛

成吉思汗召集了10萬蒙古新兵參戰,但他們缺乏實戰經驗。

成吉思汗花費時間訓練新兵以達到作戰部隊的水平,還徵召了攻打堅城所需要的工程專家和士兵等近萬人,準備了大量的破城槌、投石機和火藥等攻堅武器。



九、保障完備

成吉思汗在行軍路線上設置了很多補充點,修路,還架設了大量橋樑,以方便進軍和各部隊之間的呼應聯繫。

而花剌子模卻幾乎沒有進行完備的戰爭規劃,僅僅是將大部分兵力分佈在各個重要城市裡等待敵方的進攻,擺出一付被動挨打的樣子,完全放棄了戰爭的主動權。

十、突然遠襲

蒙古軍隊從攻打花喇子模第一個城市開始,到佔領其首都撒馬爾罕,僅用了六個月。花剌子模在戰爭開始前居然錯誤地認為蒙古軍隊要一年的時間才能到達。

蒙古軍隊最多的時候僅有20萬人,而花剌子模有40萬軍隊。但充分的準備,突然的襲擊,強悍的戰力和高超的指揮,使蒙古軍隊迅速地打垮了花喇子模。



十一、分化屠殺

蒙古軍隊區別對待投降者與抵抗者,對敵方進行分化瓦解。投降的城市就不進行屠殺,而是拆毀防禦設施,留下蒙古人進行管理和控制。對於不投降的反抗者則全部殺死,包括他們的家人。對敵國的軍人全部處死,削弱敵方實力,對於平民一部分屠殺,一部分擄走,或者強迫付大量贖金買命。

十二、沿途掠奪

蒙古軍隊所需要的糧草、軍械、牲畜和衣物幾乎全部來自於對沿途征服地區的擄掠。為減少本方的兵員損失,還強抓當地民眾充當攻城的炮灰。有技術的工匠,知識分子們就被挑選出來隨軍做工,增強已方的實力。



在這樣殘酷的打擊下,花剌子模很快就一蹶不振,被迅速征服。


饞嘴肥貓鏟史官


當契丹人耶律大石建立的西遼國滅亡之時,西面的花剌子模帝國乘機佔領了西遼的西部疆土,而滅亡西遼的蒙古國佔據了西遼的東部疆土。

花剌子模與蒙古在同一時期崛起的兩大超級帝國,終於有了交集,因為西遼的滅亡,他們的疆域彼此接壤了,成為了鄰居。



為求鄰居之間和睦相處,開啟雙邊貿易之路,成吉思汗真心實意向花剌子模示好,並派遣商隊。

這本來是利於雙方的好事,可惜訛答剌城主的貪心,扣留蒙古商隊,並報告花剌子模君主摩訶末商隊中有蒙古人間諜,摩訶末連問都不問,直接全部拉到刑場咔嚓了。

當得知花剌子模的血腥行為,成吉思汗十分生氣,但又不想開啟戰端,所以用外交方式解決,派了使者前去花剌子模詢問情況,要求懲治訛答剌城主。

摩訶末這次更猛,直接宰了使者,順便把剩下的蒙古人剃光鬍子,羞辱一番,然後打發蒙古人回去。

正在與金國激烈對戰的成吉思汗,忍不住了,立即召集將領,探討進攻花剌子模事宜。

蒙古人的怒火徹底燃燒起來了!



花剌子模因為狂妄而做出的一系列不當舉動,最終導致了兩國爆發滅國級戰爭。

花剌子模有狂妄的資本

花剌子模這個突厥人建立的國家,原本只是一箇中亞塞爾柱帝國的藩屬國,實力不強,領土狹小,後來來自東方的西遼擊敗塞爾柱帝國,花剌子模立即認西遼為主,成為了西遼的藩屬國。

公元1200年,夾在大國縫隙艱難生存的花剌子模,迎來了一位號稱亞力山大第二的偉大君主摩訶末,他東征西討,逐漸強大起來,使當時的花剌子模擁有整個河中地區,阿富汗和伊朗的一部分地區。

摩訶末用鐵腕手段造就了領域廣大的花剌子模帝國。

就是這樣一位厲害的帝王,打造這樣一個超級帝國,錢多,糧多,兵多,而且帝國正處在上升期,他能懼怕蒙古人嗎?

如果誰要說摩訶末懼怕蒙古人的話,那麼他手中雪亮的彎刀都不答應。



蒙古人的軍隊復仇來了

等待蒙古人復仇的日子是寂寞的,摩訶末眼巴巴的觀望鄰居的到來。

1218年冬季,一支數量龐大的蒙古軍隊,翻越帕米爾高原,於1219年夏季突然出現在費爾幹納盆地。

摩訶末根據彙報得知,這支蒙古軍隊由朮赤和哲別統領,人數達三萬人。

該由花剌子模的勇士們表現了。

摩訶末下令,將錫爾河防線的主力軍團調往費爾幹納盆地,進攻遠道而來的蒙古軍團。

調虎離山計,蒙古軍團的第一個戰略佯攻意圖完成。

另一路蒙古軍團向西越過阿爾泰山,由成吉思汗親自率領,察合臺,窩闊臺,託雷以及大將速不臺隨行。

1219年秋季,人數大約十五萬的蒙古軍逼近錫爾河地區。

而原本駐防在此花剌子模主力軍團,此時已經被錯誤的調到費爾幹納盆地,一時間無法回防。

蒙古軍團抓住有利時機,迅速破防,朝花剌子模境內穿插。



花剌子模在蒙古鐵蹄下隕落

在錯誤的道路上一錯到底的摩訶末,面對蒙古人的分割,穿插戰術無能為力。

野戰太危險,他又錯誤的命令軍隊退入各大城池中。

於是乎,蒙古軍如入無人之境,縱橫來去,

而花剌子模的軍隊只能龜縮城市中,依託堅城堅守。

至此時,各軍團之間,已經談不上聯合作戰了。

危機時刻,摩訶末在花剌子模軍人加固城池的時候,竟然說蒙古軍人數太多了,他們的馬鞭扔到護城河中就能變成一條登城的路。

他的本意或許是指導軍士們將城池修葺的更高。

但是文化水平幾乎沒有的花剌子模軍人,直接嚇得全無鬥志。

蒙古人由於與金人長期戰爭中,學會了全套的攻城技術,花剌子模守城的部隊,在蒙古人長期的圍困與進攻下,漸漸崩潰。

城池一座接一座陷落,而蒙古人瘋狂開始屠城,光玉傑龍赤一城,就殺了一百二十萬人。

摩訶末突圍而出,在1220年春死於一座荒島上。

他的兒子扎蘭丁在蒙古軍團的合圍中,跳入印度河逃走了。



花剌子模這個中亞強國,幾乎是和蒙古一起崛起的,實力強勁,然而相比與蒙古仍然差了很多,完全不在一個級別上。

由於花剌子模的任性,導致了蒙古西征開始,隨後蒙古人給阿拉伯世界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


舊史風



花剌子模作為中亞強國,為什麼敗在蒙古人手下,要得要從摩訶末時期說起,花剌子模開始走向橫向擴張路線,東面又反咬主子一口,吃掉河中,甚至又將國都遷到撒馬兒幹,還直言不諱的叫囂應將黃種異教徒趕回中國,臣服哈喇契丹人是愚蠢行為。從那時起摩訶末傲慢和驕橫逐漸顯露,這也為他迎來另一個東方對手做準備。摩訶末西征伊朗後,正籌備遠征中國,要打敗中國必須找到理由,刺激它與其開戰,首先必須打探哪兒虛實。花剌子模間諜團隊來到成吉思汗面前遞交國書,成吉思汗回禮,稱自己已是中國統治者,對待花剌子模就像對待我兒子一樣 ,希望兩國互相恪守合約。當摩訶末聽到兒子這個敏銳詞時,有點不舒服,自己明明是世界統治者,所向無敵,怎麼配給一個放牧人當兒子,於是激怒了這位驕傲的國主,這為他東征找到了藉口。這場衝突緣由也是因它而起,摩訶末當時認為自己天下無敵,狂傲自大,輕敵,害了他。


花剌子模這一舉動等於惹禍上身,原因由就是這個小小的邊廳小吏。成吉思汗派出五百名商隊帶著金國俘獲的珠寶路經過邊境訛答剌城時被城主扣留,那個城主亦難出扣留的不是那些人而是使眼珠子掉下來的天價珠寶,令他愛不釋手,貪婪的他為了得到這筆龐大財富,私自做出卑鄙的手段,以蒙古間諜為由當著訛答剌城市民殺害了四百五十名商隊,除了有一位僥倖逃了以外。就這一個人的殘忍的手段卻引來國際爭端,亦難出為了自個貪婪惹了不該惹的人,最終導致是引狼入室。


他為什麼有這麼大的能耐,肯定背後有人為他撐腰,那就是花剌子模掌握國家實權的太后,所謂摩訶末生母。在古代中國一直以天下中心自居,有句俗話: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當時的摩訶末沒有弄清成吉思汗真實實力,若是金宋國肯定不敢,打狗也要看主人。成吉思汗忍了一口氣,但想到金國戰事尚未結束,於是又派使團討回兇手,但最後正使不但被殺了,而且副使又落得和逃難的一樣,狼狽的回到蒙古。成吉思汗這下怒了,對方根本就瞧不起自己,沒把所謂新興的蒙古國當回事,這對於在仇恨中長大的鐵木真而言不能容忍這件事,於是御駕親征討伐這個桀驁不馴的花剌子模帝國。 成吉思汗從中原招來五千名工程兵,動用了舉國二十萬,集中力量對付花國,很快蒙古軍神速降臨訛答剌城,傲慢的摩訶末面對外敵來襲,顯得越來越不明智,曾經一身是膽的他被當前豪華的生活所腐蝕,一個剛拼湊的新帝國到底如何面對蒙古軍:一方採取決戰,境外消滅敵軍,另一方則採取分兵守城慢慢消耗敵人。摩訶末自己明白若決戰,一舉動用五十萬,殲滅來犯之敵,若指揮失誤豈不是一戰亡國了。加之他曾對蒙金戰爭也有耳聞,成吉思汗在野胡嶺戰爭中以十萬擊敗了近五十萬金軍。更何況成吉思汗現在號稱六十萬,成吉思汗用兵詭異,戰法靈活,常常以少勝多,若決戰,豈不是賠了自己的本,打仗正如賭博,難以下注,他現在怕了,怕應戰成吉思汗,因為之前他領教到蒙古軍的厲害。


於是他只有採取分兵把關。這引來王子扎蘭丁和重臣不滿,他的建議應在阿姆河一線決戰。沙王不聽,但是沒有實權的扎蘭丁也沒辦法。在蒙古一方,成吉思汗早已計劃好他的進攻目標,北面對錫兒河的忽氈城發起挑戰,打到鹹海,南面進攻布哈拉,等攻陷訛答剌之後三路大軍揮師國都撒馬兒幹,活捉驕傲的沙王。訛答剌城經過十幾次的進攻已不堪一擊,那個曾經貪婪一時的兇手被抓獲,他當著成吉思汗面被殘酷的處置掉,將銀水灌進眼睛。他萬萬沒想到這一舉動會讓花剌子模亡國,也害了許多人,惹了老虎,吃掉的會是自己。


成吉思汗為死去的蒙古使臣報了仇,按理說,仗義之師,弔民伐罪就罷!然而成吉思汗野心更大,他想吞併整個花剌子模,再大再遠也要吞進肚子裡面。於是西域各國紛紛遭殃,包括歐洲,亦難出不但是引狼入室,還把狼群引到了周圍,這恰恰應驗了中國那句俗語。摩訶末沙逃出國都,他越過阿姆河西逃伊朗,可是蒙古一支兩萬遠征軍窮追不捨,攻掠伊朗尼沙布爾後,又洗劫哈倫古城堡,殺死了摩訶末的小王子們。這有點讓人不由想起美國近攻伊拉克,活捉薩達姆。之後摩訶末逃到哪蒙古攻到哪,摩訶末很後悔也很無奈,最終憂憤的死在裡海一座小島上。陪伴到最後的只有他靠著的一棵枯樹和蓋著一張毯子。於是,扎蘭丁接下權利的金仗,但現在擺在他面前的是殘缺不全的國家,還有身旁不到一萬的殘軍。他於是想喚起復仇的海水,撲滅襲來的大火,在東面,成吉思汗愛孫陣亡範延堡,整個城被毀了,包括無辜的百姓。扎蘭丁轉戰阿富汗收復失地,眼下局勢對他越來越有利,可是那些貴族們不支持他,離他而去,兵源越少,最終難以復國,被蒙古軍追到印度。北面舊都玉龍傑赤也接著淪陷,不投降後果,只有被殺,除工匠外,一律淪為蒙古的刀下之物,欽察貴族掌握的十一萬軍隊也毀於一旦,至此花剌子模全境被蒙古軍吞併。

這場戰爭很殘酷,都是因為國與國之間,牽動國家的個人做的某件事,最終導致戰爭,終將無法彌補,加上不清楚對方實力,指揮失誤,一味逃跑,退縮,不積極迎戰,花剌子模也是因此而被蒙古打敗的。


龍文說史


花剌子模作為中亞強國,為何打不過蒙古人?其實在本文的開頭,桃花石雜談要先糾正問題裡的一個錯字,因為在公元13世紀被蒙古人滅亡的那個中亞王朝叫“花剌子模”,它的第二個字是“剌”(là),這個字左邊中間是個“口”,跟“刺”是不一樣的。然後咱們言歸正傳,說說花剌子模是如何在蒙古西征時速敗的。其實花剌子模在當時確實是一個非常大的王朝,在被蒙古人征服之前其疆域也處於頂峰期,領土面積高達360萬平方公里左右。但花剌子模卻在短短三年時間內就被蒙古人滅亡了,這是為什麼呢?


蒙古人兵威強盛,準備充分

其實說實話,蒙古人發兵征服花剌子模是必然的,因為在滅亡了西遼之後,軍威正盛的蒙古是不可能停下西征的腳步的。但當時成吉思汗鐵木真在發動征服行動之前,還是先做了一些樣子,就是先要求和花剌子模通商。但花剌子模又不傻,鐵木真打的什麼算盤當然他們也一清二楚,所以他們直接把鐵木真派來的穆斯林“商隊”扣押,指控他們是間諜。後來在鐵木真又派使臣要求將這些“商隊”釋放時,花剌子模又將“商隊”全部斬首,並將蒙古使臣剃成了光頭。這樣鐵木真當然就更有藉口了,所以在公元1219年派大軍侵入了花剌子模。

花剌子模鼎盛期,也就是在它被滅亡之前的疆域

而且蒙古人在入侵花剌子模之前,還派出了大量探子把花剌子模的國情摸了個清清楚楚。因此針對花剌子模的情況對此次出征的軍隊進行了專門的調整。首先是相對之前的部署,此次出征的蒙軍騎兵得到了進一步加強,每支騎兵部隊都額外增加了輕重騎兵的人數。此外,針對花剌子模人口主要聚居在幾座大型城市的特點,此次出征的“蒙軍”中,其實包含了大量的漢軍攻城部隊,攜帶了大量從蒙金戰爭中獲得的拋石機和火銃等機械,在很多攻城戰中,蒙軍甚至還用拋石機發射過帶有火藥的炮彈,這種劃時代的武器在蒙軍攻克許多花剌子模城市的過程中也發揮了奇效。

花剌子模的弱點

而與準備充分的蒙軍相比,花剌子模的戰爭準備就顯得非常業餘了。首先儘管花剌子模對蒙古入侵也有準備,而且通過之前派往金國的使臣與探子也對蒙軍的作戰特點有了一些瞭解,但他們顯然沒有收到蒙軍此次入侵前進行改組的相關情報,特別是蒙軍大幅度強化了攻城能力的相關情報。因此在花剌子模國王摩訶末的印象裡,蒙軍還是一支只會野戰,不善於攻城的純騎兵部隊。所以他制定的戰術是將自己所有的軍隊分兵於幾座大城市,憑藉高牆固守,而不允許不同城市的部隊輕易相互增援。

花剌子模在早期曾經是西遼的藩屬

當然他這樣做除了對蒙軍的誤判之外,也有一些不得已的苦衷。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花剌子模自身的統治也並不穩固。因為花剌子模也是個剛剛通過征服興起不久的王朝。它在早期其實只是塞爾柱突厥帝國的一個附屬國,公元1141年塞爾柱突厥在卡特萬戰役中被耶律大石的西遼軍隊大敗之後,花剌子模又改向西遼稱臣。一直到公元1200年摩訶末即位時,花剌子模都還是西遼的藩屬。但在公元1208年,之前同樣巨屬於西遼的撒馬爾罕反叛,摩訶末看準時機和撒馬爾罕君主合兵將西遼逐出了河中地區,之後又滅亡了阿富汗地區的古爾王朝,同時還在西方與阿拉伯阿拔斯帝國大打出手,發大軍遠征西亞。所以在蒙古入侵花剌子模的時候,雖然花剌子模的疆域很大,而且兵威也很盛,但其實其疆域裡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剛剛征服不到十年,甚至不到五年的地區,根本沒有統治基礎可言。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其實摩訶末分兵各地,不讓各地軍隊輕易地相互增援也是害怕自己的軍隊無論在哪一走,當地就會反叛,導致自己的軍隊腹背受敵,更加被動。而且更加重要的是,這些地區在幾年前剛剛經歷過戰爭,很多防禦工事其實都剛剛被花剌子模自己的軍隊摧毀。

花剌子模的失敗

而本身蒙古人當時的軍隊數量也佔有優勢。雖然當時很多史料記載花剌子模全國有40萬以上的軍隊,但這些史書也記載說蒙古軍隊人數更多。不過根據《蒙古秘史》記載,在蒙軍西征花剌子模的時候,其軍隊總數也不超過15萬人。所以現代的歷史學家基本都不會採納古史裡記載的花剌子模軍隊人數,而是通過分析認為在戰爭爆發時花剌子模直屬於摩訶末的軍隊總數應該只有4萬人左右,而其全國的軍隊總數可能有20萬人,但卻是分兵駐守在其全國各地,而且多數是戰鬥力較低的民兵。而入侵的蒙軍則至少達到了7.5萬人。所以在每次戰役時,其實蒙軍人數都要遠遠超過花剌子模軍隊人數。

描繪蒙軍入侵花剌子模期間戰役的畫作

此外,鐵木真在入侵之前就通過探子知道了摩訶末所在的具體位置,所以他單獨分出了一支蒙軍,利用優勢兵力去對摩訶末進行“斬首”。雖然在那個時代真正的直接斬首不太可能,但卻使摩訶末在整個戰爭中基本上都一直處於逃命的狀態,根本無暇對全國的軍隊進行統籌指揮。所以這進一步加劇了花剌子模軍隊各自為戰,然後被各個擊破的局面。

而花剌子模王朝統治基礎薄弱的弱點也在此時暴露無餘。在整個戰爭中,花剌子模出現了大規模的軍隊叛逃。比如在蒙軍圍攻重鎮布哈拉的過程中,駐守當地的花剌子模軍隊幾乎全部不戰而逃。而在蒙軍圍攻撒馬爾罕時,駐守當地的突厥軍隊也是象徵性地抵抗幾天就投降了。而花剌子模王子扎蘭丁的軍隊在真正與蒙軍遭遇之前,也出現了大量士兵成建制逃跑的情況。所以花剌子模的速敗,其實有一半的原因是源於其內部本身就存在的問題。整個戰爭期間,花剌子模軍隊基本上只在訛答剌和玉龍傑赤兩座城市進行了比較有效的抵抗。在訛答剌花剌子模軍隊抵抗了6個月,而在玉龍傑赤,蒙古軍隊的損失甚至超過了花剌子模守軍,這也說明花剌子模的主力守軍還是有一定戰鬥力的。但在當時的整體局面下,這也是大廈將傾,獨木難支了。

摩訶末在玉龍傑赤的宮殿遺址

所以在短短三年之後,花剌子模的故地就基本上完全被蒙古人佔領了。但這卻並不意味著花剌子模王朝滅亡了。因為在花剌子模故地被蒙古軍隊佔領之後,部分花剌子模軍隊和部眾在其王子扎蘭丁的帶領下先逃亡到了巴基斯坦,後來又逃到了今天伊朗和土耳其地區,繼續不斷與蒙古人及塞爾柱突厥人作戰,而且以其能征善戰在西亞打出了名聲。後來扎蘭丁在公元1231年去世之後,花剌子模軍隊成為了西亞有名的僱傭軍。

描繪扎蘭丁渡過印度河,逃脫蒙軍追擊的畫作


公元1244年,他們受僱於阿拉伯阿尤布王朝蘇丹,從伊拉克一路打到埃及,中間甚至從十字軍手裡攻佔了耶路撒冷,後來又作為埃及馬穆路克王朝的軍隊四處征戰了多年,最後漸漸消失於歷史長河之中。而在這之後,西方直到1917年才由英國人從奧斯曼土耳其手裡奪回了耶路撒冷,所以花剌子模軍隊攻陷耶路撒冷在西方歷史上也是非常重大的歷史事件之一,因此其實花剌子模在西方的名氣實際上是要遠遠高於他們在中國的名氣的。


桃花石雜談


在哲學和自然科學領域,有一個概念叫蝴蝶效應。這個概念在中國和亞洲的歷史上,可謂是屢次應驗。

早在漢文帝時期,生活在河西走廊的月氏人遭到了匈奴人的進攻。月氏人為了躲避匈奴的追殺,逃到了西域的伊犁河谷,其後再次被當地的烏孫人攻擊,又被迫遷徙到了中亞。在這個流亡的過程中,月氏人歷盡了艱辛磨難,因而也爆發出了驚人的戰鬥力,導致原本在中亞稱霸的大夏國被月氏人所滅,月氏在大夏人故地建立起了貴霜帝國,統治範圍包括了現在中亞的絕大多數地區。其中就包括了後來崛起,被成吉思汗暴揍的花剌子模人。

額外再插一句,大夏被月氏反客為主後,某些不甘心被月氏統治的塞種人南下,又把南亞的印度給禍害的不輕……



據史料記載,花剌子模也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國家。在貴霜帝國統治之前,花剌子模人一直臣服於波斯帝國。其後波斯帝國沒落,花剌子模乘機宣佈獨立,建立了一個獨立王國。沒高興多久,月氏人來了,在月氏人的大兵壓境下,花剌子模國滅亡。

在之後一千年的時間裡面,統治中亞的民族換了又換,花剌子模扮演的角色始終是一樣,就是給列強當附庸。這些列強中,最後一個統治花剌子模的是西遼帝國。

西遼,看名字就知道是契丹人。女真人崛起之後,推翻了契丹人的統治。一些不服女真人的契丹人在耶律大石的率領下西遷,滅掉了西域地區土著小國,建立了西遼王朝。後來西遼東征西討,霸佔了整個西域和大半個中亞,花剌子模就在西遼的勢力範圍內。



西遼在稱霸西域六十年後,由於統治者的昏庸無道,王朝開始沒落。花剌子模則在國王摩訶末的帶領下,成功的下克上,將西遼的勢力驅逐出中亞。緊接著摩訶末乘熱打鐵,先滅掉了中亞不服自己的幾個國王,又發兵攻打阿富汗和伊朗,建立起了一個囊括中亞河中地區、霍拉桑地區與伊朗高原大部分地區的帝國,擁兵四十餘萬。

但是這個新興帝國僅建立了三年,就因為暗害蒙古商隊一事而得罪了成吉思汗。在蒙古大軍的大兵壓境下,開戰第一年,首都撒馬爾罕被攻破,十餘萬花剌子模士兵被殺。緊接著又一個大城市烏爾根齊被攻破,又是十餘萬士兵被殺。一年之內,花剌子模就損失一半兵力。國王摩訶末氣急攻心,死在了裡海中的一座小島上。他兒子扎蘭丁繼位,繼續率兵抵抗,結果第一戰就死傷六萬多,無力再堅持,逃到了印度。花剌子模群龍無首,由此淪為了蒙古的領地,被成吉思汗冊封給了大兒子朮赤,成為金帳汗國最早的領地。



那麼擁兵四十萬,稱雄中亞的花剌子模在蒙古人面前為何又如此不堪一擊呢?我覺得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

第一、主帥能力。

成吉思汗不用多說了,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魔王。帶領弱小的乞顏部先後消滅泰亦赤烏、蔑兒乞、塔塔兒、克烈和乃蠻,統一了蒙古。又相繼打敗金國和西夏。其軍事指揮能力包括野戰、殲滅戰、攻堅戰的指揮,在當時東亞都是最高的水準。而摩柯末是典型的官二代,他繼承王位的時候,花剌子模就已經積攢了巨大的財富。而且西遼當時已經搖搖欲墜,他只是去輕輕的推了一把而已,根本沒有什麼拿的出手的戰績。

第二、團結性

花剌子模雖說號稱有四十萬人,但其實國王摩訶末能實際指揮的部隊還不到一半,另外大部分人都是康裡部的,也就是他母親太后部族的人。太后不喜歡摩訶末,而摩訶末又不喜歡他兒子扎蘭丁,整個花剌子模就是一個非常矛盾的帝國,始終不能全力以赴的跟蒙古開戰。反觀蒙古這邊,沒有人敢不服成吉思汗。蒙古人是擰成拳頭出擊,花剌子模是張開了五根指頭迎戰。蒙古一拳打斷一根手指頭,直至把花剌子模的五根手指全部打斷。

第三、軍隊戰鬥力

說實話,中亞地區的帝國,在東亞帝國的眼裡都是渣渣。歷史上北方遊牧民族征服中亞的河中地區不是一回兩回了,強漢盛唐時期也佔領過,詩仙李白就是在當地出生的。只不過就是中亞太遠了,在中原帝國或者草原汗國衰落的時候會出現統治力衰退,對中亞鞭長莫及。但是成吉思汗時期正是蒙古上升的巔峰期,兵力和將領都是彪悍無比。滅掉中亞帝國,簡直不要太輕鬆了。

並且雙方將領的素質對比,差距也很大。蒙古的主要開國將領除了木華黎在中原對付金國沒來,博爾忽征討突麻部戰死之外,其餘所有的悍將,同時還包括了成吉思汗的四個兒子,全部參加西征。而花剌子模這邊除了王子扎蘭丁和大將帖木兒蔑裡之外,就沒有多少拿得出手的人物。


第四、作戰方針。

花剌子模採取了分兵守城,意圖誘敵深入的策略。每座城派幾千人守城,想打算用一座又一座城池消耗蒙軍的實力和銳氣,結果卻正中蒙軍下懷。成吉思汗將計就計,放棄攻打一些次要城市,而直接進攻花剌子模的主要城市。比如派朮赤和察合臺圍攻殺害蒙古商隊的訛答剌城,成吉思汗親自攻打新首都撒馬爾罕。

這就導致花剌子模的大城被圍,小城的兵力沒有統一的指揮,無法聚攏救援。等到大城被攻克後,小城守軍也就紛紛望風而降。

這樣一來,蒙古軍在整體兵力上的劣勢就化為了局部的優勢。再加上蒙古軍在攻打金國和西夏的過程中,學會了使用炸藥和攻城器械攻城的技術,花剌子模軍根本就無力阻擋蒙古的攻城。(蒙古擁有當時最先進的戰術和裝備)



總的來說,花剌子模的滅亡,其實是當時所有國家的悲哀。跟成吉思汗生存在一個時代,除了躲得遠遠的,確實沒有什麼好的辦法能阻擋蒙古人的侵襲。


Mer86


成吉思汗以武功聞名歷史,一生征戰沙場,屢破強敵,殺人無數,但就有那麼一個作死的國家,連續兩次“打”成吉思汗的臉,搞的成吉思汗鬱悶至極。(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這個國家就是花剌子模,花剌子模是中亞的傳統強國,曾經隸屬於波斯、馬其頓等橫跨歐亞非的歷史級大帝國,後來獨立。13世紀初,成吉思汗試圖結好花剌子模。

派使前往,沒想到等來的不是臣服的好消息,而是使節被殺,金銀財寶被搶的噩耗。

原來成吉思汗按規派出了強大的使節團,足有四百五十人之多,隨行的駱駝五百餘披,另還攜帶大量征戰各民族地區搶掠而來的金銀財物。


使團走到隸屬花剌子模的一個叫訛拉嗒的地方,當地的總督看到使團隨行的駱駝和金銀財寶起了貪心,便奪寶殺人,當時的成吉思汗並沒有空餘處理這一嚴重有辱國體的外交醜聞。

當時成吉思汗率領大軍與東亞的金國打的不可開交,便想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花剌子模交出兇手,賠禮道歉了事,沒成想成吉思汗派出去的使節,主使被殺,副使被剃光了眉毛鬍子放回去報信。

其餘隨行人員盡數被殺,這就惹怒了成吉思汗,他把在東亞的戰事交給木華黎,自己籌集大軍二十萬,親征花剌子模,在此前後,花剌子模國王摩柯末過世,主要由繼立的皇帝扎蘭丁與蒙古騎兵作戰。

但是花剌子模雖然強大,卻不是蒙古騎兵的對手,1221年,蒙古大軍攻破花剌子模過度玉傑龍赤,屠城120萬還,後來斬殺扎蘭丁,保了被他爹摩柯末“打臉”之辱!


歷史三日談


歷來戰爭,尤其是國戰,都要從戰略全局的方面去考慮軍隊的佈置以及戰場的選擇,否則的話即便是有戰術優勢也不可能是贏得戰爭。

很不幸,花喇子模就走錯了戰略。早期蒙古大軍確實擅長野戰不善於攻城,但是成吉思汗作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的軍事家,他組建了一支工兵部隊應對攻堅戰,同時他也注重召集工匠為自己打造工程器械。比如,蒙古大軍西征的時候發現中亞的配重投石機的射程比傳統的手拉投石機射程更遠、威力更大的時候,就立刻裝備配重投石機,也就是回回炮。而且,當成吉思汗發現中亞的馬匹比蒙古馬更為高大、速度更快、衝擊力更強的時候,就立刻換裝中亞的馬匹。

當然,蒙古大軍的劣勢主要是人數太少,加上僕從軍也可能不足二十萬,但是成吉思汗成功的利用了花喇子模摩柯莫蘇丹的戰略短視。花喇子模王子扎蘭丁就曾建議放棄阿姆河以東的城市,堅壁清野,把主力部隊集中在阿姆河以西同蒙古大軍決戰。這個建議歷史上並沒有實施,但是正確之處在於,蒙古大軍在阿姆河以東將得不到補給,渡過阿姆河必將人困馬乏,而屆時花喇子模幾十萬部隊以逸待勞,而且以多擊少,至少可以重創蒙古大軍,迫使成吉思汗退兵。這個方案不能說絕對正確,但是卻是最為穩妥的方案。

但是摩柯莫不知道是傲慢還是愚蠢,拒絕了扎蘭丁王子的建議,而是分兵防禦每座城市。結果也很明顯,本來充裕的兵力因為防禦各個城市而被分散,反而形成了局部蒙古大軍有兵力優勢,從而花喇子模的部隊被各個擊破。另一方面,鑑於蒙古大軍勞師遠征且人數不多,所以成吉思汗採取了因糧於敵、借兵於敵這兩套策略,也就主動歸順的城市除了提供一部分糧草、財物和戰馬之外,蒙古大軍不會騷擾;如果一座城市反抗蒙古大軍,要麼繳納贖城費,要麼被蒙古大軍屠城;同時,蒙古大軍也徵發了大量花喇子模壯丁組成僕從軍,也就是哈沙兒軍,極大的彌補了蒙古大軍數量的不足。所以,一系列的戰略失誤導致曾經風光無限的摩柯莫蘇丹只能逃亡到裡海一座早已陸沉的小島上,憋屈的走向了死亡,不僅沒有葬禮,連一口棺木也沒有,只能黃土蓋臉。

摩柯莫死前做的唯一正確的決定,就是傳位給扎蘭丁,雖然扎蘭丁是一個英雄,雖然成吉思汗也稱讚扎蘭丁是生子當如扎蘭丁,但是摩柯莫的失誤使得扎蘭丁也是迴天無力。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這個很簡單。因為當時的“大蒙古國”的綜合實力比花剌子模更加強大,所以才能最後消滅花剌子模國。

首先,從兵員素質上來說,蒙古族從小學習射獵,世世代代養成了勇於戰鬥、吃苦耐勞、不畏懼惡劣環境的品質,並在射獵當中培養出了精湛的戰鬥技巧,宋人趙珙的《蒙韃備錄》就對狩獵對蒙古人強悍戰力的培養有著深刻的認識。

韃人生長馬鞍間,人自習戰,自春徂冬,旦旦逐獵,乃其生涯。

再加上建立了嚴密的軍事制度千戶制以及分封制、怯薛制的助力,使得蒙古軍隊的戰鬥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幾乎無人能敵。


不僅如此,在征討花剌子模前,蒙古軍隊在與西遼西夏和金國的戰爭中積累了豐富的戰鬥經驗。還善於吸收新技術來武裝自己,在進攻花剌子模的過程中,蒙古軍隊使用了很多拋射武器和燃燒武器便是證明。

蒙古軍隊的勇敢善戰加上先進裝備的運用,使蒙古軍隊無堅不摧,所以在這個時候蒙古軍隊的作戰能力是遠勝於西域的花剌子模的。

其次,成吉思汗包括其手下的將領很多從青少年起就開始了自己的軍旅生涯,基本上都可以稱為智勇雙全,諸如哲別、速不臺等人,無論是在成吉思汗帳下執行戰鬥任務,還是單獨作為一名軍事統帥帶隊,都可以想盡一切辦法完成既定任務,正是統治集團的智略過人,才將蒙古軍隊善於突擊和快速機動的特點發揮到極致,直到勝利。

反觀花剌子模雖然表面上國土龐大,但是其國內民族眾多,派別紛爭不斷,軍隊很難團結一心共同對付蒙古這個外來威脅。

就比如說當蒙古軍隊進攻重鎮撒馬爾罕的時候,城中軍隊由於民族成分不同,便起了二心,守城軍隊由兩部分構成,三分之一是塔起克人,三分之二是康里人。塔起克人率兵出戰被蒙古人埋伏殲滅,而康里人居然不做救援,一心只想投降蒙古人,最後被誘降開城,悉數被殺。

及出戰,塔裡克兵先進,中伏,康裡兵不救,遂大敗。康里人自以與蒙古同類,事亟則降,故無鬥志。


當然,這些問題還不是最關鍵的,最大的問題還是當時的花剌子模國國主摩柯末。

從摩柯末的軍事準備來看,他將其全國得兵力分散在各地,處處設防,分兵把手,坐等敵軍來進攻,給了蒙古軍隊集中力量各個擊破的機會。

從摩柯末的心理來看,他完全得了“蒙古恐懼症”,失去了自己的抵抗意志。

據《多桑蒙古史》記載,摩柯末對蒙古軍隊的恐懼在戰前的一次邊境衝突中就已經顯示出來了,請看這段記載。

此次之戰,摩柯末始不敢蔑視蒙古。曾親告其親倖者曰:“我遇敵多矣,未見有如此軍者。”


在開戰後,面對蒙古軍隊的攻勢,摩柯末更是害怕不已,在《新元史》中有大量的負面用語,比如說“心怯”、“惶懼”來形容他的畏懼心理。

他一個人懼怕也就算了,關鍵是他逃到哪兒,就會把這種不安的情緒帶到逃難地。為何?因為就是這個一國之主摩柯末的宣傳!是他向自己的百姓宣傳了蒙古人不可戰勝的概念,蒙古人的軍功章上真是有他的一份功勞啊!

就比如說他來到撒馬爾幹的時候,說道:“前來進攻我們的軍隊,只要每個人扔下自己的鞭子,這條壕溝一下子就被填平了。”搞的守城軍隊士氣低迷。來到黑沙不的時候說:“你們自謀活命之計吧,蒙古軍隊是無法抵抗的。”附圖。


大家想一想有這樣的一國之主領導戰爭,軍民的抵抗意志豈有不垮之理!

上述就是為何花剌子模被蒙古軍隊滅亡原因。蒙古軍一方面展現了無與倫比的戰鬥力,另外一方面對手的表現也確實過於低能。


論史


花剌子模是個新興的國家,內部矛盾重重,而蒙古帝國卻上下一心。花剌子模在戰鬥力上還是不弱的,至少兩次打敗過蒙古軍隊,逼得成吉思汗御駕親征。

花剌子模的歷史非常早,他們所在的阿姆河三角洲地區是中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花剌子模先後被波斯帝國、貴霜帝國和塞爾柱帝國統治。

12世紀時,花剌子模藉助西遼的力量,從塞爾柱帝國獨立。13世紀初,阿拉•阿德丁•摩訶末成為花剌子模國王,他先是脫離了西遼的控制,後又逐步征服了整個波斯地區和阿富汗的大部分土地,讓花剌子模迅速成為中亞最強大的帝國。

花剌子模崛起的同時,蒙古人也在崛起。亞洲大陸東西兩個大帝國之間必然有一戰,只不過戰爭來得太早了一點,花剌子模還沒有準備好。

花剌子模不敵蒙古又很多原因,首先一點就是摩訶末的好大喜功,盲目自大。摩訶末在花剌子模功勳卓著是不假的,但他卻把對古爾王朝、西遼等一系列戰爭的全部功勞歸功於自己。他在政治上沒有任何盟友,蒙古大軍以來,投降者層出不窮。

第二,花剌子模是一個鬆散的國家。成吉思汗打到家門口時,花剌子模征服波斯還不滿三年,阿富汗還沒有完全歸順,他的兵力非常分散,無法集中力量對抗蒙古。

第三,花剌子模的軍事貴族大部分都是欽察人,軍權掌握在摩訶末的欽察人母親手中。摩訶末的命令要通過母親轉達,而且母親還會駁回他的命令,所以摩訶末和軍事高層之間存在很大的隔閡。

第四,花剌子模是伊斯蘭教國家,他們的王權和教權之間也不融洽。伊斯蘭教的蘇菲教派當時在花剌子模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政治力量,並得到了摩訶末的支持,但這卻引起了遜尼派的恐慌。宗教界對摩訶末非常不滿。

上帝留給摩訶末的時間太少,蒙古大軍壓境後,花剌子模迅速解體是歷史的必然。不過摩訶末的兒子扎蘭丁還是很厲害的。他從波斯招募了幾萬軍隊,兩次打敗了蒙古大軍的進攻。

蒙古軍隊可是獨步天下,兩次敗仗之後成吉思汗不得不御駕親征。1221年10月,蒙古國大軍與扎蘭丁在印度河北岸決戰。扎蘭丁最後見敗局已定,身披甲冑,躍馬跳進印度河,同時還高舉著軍旗,以示不屈的意志。出於對英雄的尊重,成吉思汗下令停止射箭,讓扎蘭丁平安越過印度河。

因為窮兵黷武,扎蘭丁十年後死於山民之手,花剌子模從此在歷史上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