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同樣是大明功臣,朱元璋為何唯獨沒殺徐達?

ALuLLL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擼著手指頭數數,古往今來前半生又是乞丐又是和尚的,放牛娃那都是高到頂的職業,一轉身後半生建立威震四方盛極一時的大一統王朝,非這老朱家的長相醜陋無比的朱元璋不可。

這老先生豈止是個狠字所能解釋得了的,他老人家屁股下面的那龍椅,那是拿人頭墊腳墊起來的。

所以按照一般慣性思維,徐達這腦袋論個頭大小,怎麼也得讓朱老先生給搬了去才對,那為什麼沒有呢?我們不妨先從朱老先生殺人的幾件事中找找規律。

朱老先生辦的幾件案子

空印案

1376年皇帝這大帽子剛戴在腦殼上,朱老先生還沒有晃悠幾下,一個空印案橫空出世,朱老先生連眉頭都沒皺一下,戶部數百人頭咔咔落地,殺的整個朝堂瞠目結舌。

朱老先生用這幾百個腦袋,告訴大傢伙一個道理,天換了規矩也得改改,蹲在哪位置上就得勤奮點,想偷懶這就是下場,外帶告訴大傢伙一聲,老朱這倆眼珠子可不進沙子。

胡惟庸案

1380年胡惟庸案,胡惟庸這老傢伙以為腦袋上扣一宰相的帽子,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主,居然很多事情敢饒過朱老先生,自己就把事平了。

皇權啟是和他人分享的玩意,朱老先生倆眼一瞪,三萬來人就這麼被送了一個字——“卒”。一大批開國功臣以為自己搞到了主角光環,在這場浩劫之中被朱老先生一口氣全吹滅了,祖宗十八輩的人頭哪咔咔的落地。胡惟庸作為中國歷史最後一個宰相,其所行事的權利被皇權所吞併。

朱老先生用這三萬來人的腦袋,告訴大傢伙另一個道理,在其位,做其事,那就得了,隨意行事皇帝的權利,就倆字“找死!”另外的一個目的就是加強皇權。

郭恆貪汙案

1385年郭恆貪汙案,一個戶部侍郎,串通地方官員,上下其手,倒賣官糧。

糧是什麼?一個國家安定的根基,為了那倆臭錢,就這麼幹,朱老先生倆眼一瞪,好嘞!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的官員大腦殼全部摘了下來。

那麼朱老先生用這件事,告訴大傢伙一個道理,貪汙在朱老先生的地頭是不存在的,如果有,你就得掂量掂量自己的腦殼能不能填上那個窟窿。

藍玉案

1393年藍玉案,這案子和皇權的繼承有著直接的聯繫。

朱老先生準備自己百年之後,讓兒子朱標坐上皇帝的位置,這個想法放在心窩子裡,就一直沒有改過。那叫個細心栽培,這朱標也不負眾望,朱老先生有事出去一趟,這國家被朱標安排的妥妥當當,那些個所謂的大腦殼功臣,老奸巨猾的老臣都能降服的住。可天不遂人願啊,朱標居然比朱老先生先一步走了。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目前的班子是未朱標量身定做的,尤其是能夠讓朱標當刀子使的藍玉,這是朱老先生給朱標留下鎮國依仗,但朱標一死就不是了。

藍玉為人居功自傲,放眼天下沒幾個人能放他眼珠子裡,而即將繼位的朱允炆根本就是一大白菜說啃就能給啃了的主。

朱老先生心一橫,太子朱標的班底就被屠戮一空,1.5萬人就這麼沒了。接著另起灶做另外一班底,但時間不等人了,朱老先生時日無多了。

老梁在這裡多說一句話,如果這朱標不死,還真沒朱棣什麼事了,是龍他得盤著,是虎他得臥著,老老實實做一方諸侯了此一生就得了。

總結一下,看了這四個大案,各位看官也應該有一個眉目了,朱老先生殺人那都是有目的的,你做的事,不能動搖這國家的根基,不能動搖皇權的根基,不能動搖即將繼位皇權的根基。

那麼我們現在就來看看,徐達動搖了這三大根基了嗎?

動搖國家根基?

這條放在徐達的身上,那可就有點扯犢子了。徐達和朱元璋那是光著屁股一起長大的放牛娃,一輩子跟著朱元璋打東打西的,這天下逐漸安定下來,都沒有想過給自己弄一個舒適的窩住住的想法。

這事老梁和各位看官嘮嘮,當年徐達家在南京的時候,住的就是一低溼的小房子,朱老先生幾次想給他換套好一點的,都被徐達給辭了,並說:“天下未定,上方宵衣旰食,臣敢以家為計?”這事可是記錄在《明太祖實錄》中171卷中的事。

到了天下安定的時候,朱老先生拉這徐達,掏鳥窩一樣把徐達一大家子的閨女全掏出來,放自己家裡養著,長女燕王妃,次女代王妃,三女安王妃。這叫什麼這叫地位顯赫啊,可徐達人家每次打完仗交了差,一縮脖回家待著去了,閉門謝客,連結黨營私的縫都不給你留。

動搖皇權的根基?

這事,朱老先生他也不是沒有疑心過,三番五次的試探,老梁帶著大傢伙瞅瞅。

每次打仗回來之後,這徐達第一個想法就是將兵權交了,交了之後幹啥?這一點剛剛不是說了嗎,一縮脖就回家待著去了。

這不朱老先生為了試探徐達,再一次徐達凱旋而歸的時候,一邊拍著徐達的肩膀,一邊誇讚:“國家基石,有你再這大明朝就安穩多了。”

朱老先生乘著徐達高興的時候,冷不丁來一句:“來與朕同城一車,讓皇子駕車,咱也來跨馬遊街咋地?”

徐達大腦殼一不楞:“不咋滴!龍駕只能是皇帝一個人的車,俺作為臣子能摸個車邊就是最好的獎賞,沾沾龍氣,俺徐達也能樂呵好幾年了都!”

你瞧這回答,朱老先生那有不高興的,像這樣的試探那多了去了,徐達沒有越線一步。

還有一件小事,當年徐達和朱老先生在皇宮裡喝酒喝多了,這酒勁就上了頭,暈暈乎乎的就睡著了。這酒勁一過,倆大眼珠子睜開了,一瞅咋還在宮裡,剛一坐起來,我去,一頭冷毛汗就出來了,就瞅見自己個蓋上了朱元璋的被子。

這被窩可是龍窩啊,徐達呱唧一下跪地上了:“老臣糊塗啊,咋就睡龍窩了。”

朱老先生到是沒啥介意的:“咱們都是老兄弟了,不就是睡我床了,這有啥的?當年咱光屁股的時候我還擠你被窩裡睡過呢!”

“可不能啊!您是皇帝上,我作為臣子的,應該嚴守自己的本分。”

話都說到這份了,朱老先生這才將一顆疑心硬生生塞了回去。

這兩條徐達都沒有粘上,朱老先生也就沒有殺徐達的理由。這不徐達去世的時候,被朱老先生追為中山王,諡號武寧,配享太廟,賜葬鐘山,並被列為開國六王之首。六大公爵就徐達這一脈傳了下來,而且一直傳到了明末。

說道這裡,就有小夥伴就要問了,那不是還有一條動搖繼位皇權的根基。

拉倒吧,這根本就不存在的,朱標沒死的時候,這徐達就先一步的走了,所以最後一條根本就談不上。

最後老梁再說一句,網上傳言徐達被朱老先生一隻烤鵝給弄死了,老梁送他四個字:“純屬扯淡!”沒有的事。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這個要分正史中的朱元璋和野史中的朱元璋來看。

如果按照野史的話,朱元璋先是建了一個慶功樓,然後把功臣都請過去吃飯,然後一把火燒死了所有的功臣,只有魏國公徐達眼睛機靈,看到皇帝吃了一點就退席了,所以跟著皇帝一起出來了,免於此難。

但是朱元璋依然沒有放過他,後來派徐達掃北驅逐元朝殘餘的時候,徐達生了背瘡,只能吃清淡的食品不能吃發物。而此時皇帝的使者到了,宣聖旨賜給了徐達一隻燒鵝,並且要他馬上吃下。

眾所周知,燒鵝是大發物,徐達含淚吃了燒鵝,當即背瘡發作去世了。

在正史上,徐達在北平確實患背瘡,但是朱元璋並沒有送燒鵝,而是派徐達的長子徐輝祖攜帶他的親筆信前往慰問,不久之後,徐達應召返回京師,到第二年二月份徐達才病逝。後來朱元璋追贈徐達為中山王,配享太廟。徐達的肖像在功臣廟裡位列第一,徐家一直到明朝滅亡,都一直做國公之位,可謂是與國始終。

其實正史上朱元璋雖然嚴酷,但是並不是喪心病狂的,他誅除的功臣,大都是囂張跋扈、目無法紀之輩,而徐達沒有這等事情,並且家教甚嚴,所以自然屠刀輪不到徐達身上,就如同朱元璋的評價一樣:

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婦女無所愛,財寶無所取,中正無疵,昭明乎日月,大將軍一人而已!


經史通義


徐達雖然是武將,但是在為人處事上卻是一個人精,下面看看徐達的智慧!

(1)打完仗立即上交大將印!

朱元璋立功臣廟,21人裡面,徐達位居第一,他是大明的開國元老,開國六王裡他仍然是排名第一的。

這樣一個戰功赫赫的人,卻非常的謹慎小心,史書記載,徐達每每春天出征,冬天應昭返回,回來之後立馬就把大將之印上交。

每歲春出,冬暮召還,以為常。還輒上將印。(《明史》125卷)

多麼智慧的行為!

朱元璋是中國王朝上最難伺候的皇帝,也是最心狠手辣,冷酷無情的皇帝,他稱帝之後,殺人如麻,所有的行為其實都是圍繞著一個“權”字進行的。

徐達早已看破看透這一點了,所以打完仗就交印,以示自己對權力毫無野心,朱元璋當然高興了。

電視劇琅琊榜裡靖王平定叛亂之後,見到梁帝,他開口就是“請父皇收回兵符”,這是非常聰明的行為。

(2)從來不和朱元璋稱兄道弟。

傳說徐達和朱元璋是從小到達的好朋友,但是史書上並無相關記載,徐達死後,朱元璋親自給徐達寫的神道碑說,徐達是響應義軍號召投軍的,如果按照時間推算,徐達當時已經20多歲了。

不過,徐達參軍早,和朱元璋有濃厚的戰鬥情誼,兄弟之情是毫無疑問的,《明史》記載,徐達每每打仗歸來,朱元璋賜他休息,宴請徐達,稱他為布衣兄弟,徐達卻更加謹慎恭敬。

這是大智慧,因為帝王無情,你根本不知道他說一句話的真實含義何在,跟你稱兄道弟,更可能是試探你對皇帝的心意,徐達如此做,是洞察了皇家權力的本質。

賜休沐,宴見歡飲,有布衣兄弟稱,而達愈恭慎。(《明史》125卷)

(3)面對朱元璋的試探,徐達非常聰明的應對。

朱元璋跟徐達說,你功勞大,卻沒好宅子住,你住我舊日的房子吧!

徐達這樣聰明的人,怎麼可能答應?這明顯是朱元璋在試探他啊,他自然推辭。

朱元璋還是不放心,親自把他灌醉,命人把他抬到朱元璋舊日住宅,徐達次日醒了,立馬跑下來,跪地大喊死罪。

朱元璋從旁邊偷偷看到,非常高興,親自下令給徐達建造宅子,並在宅子前面的立坊題寫“大功”!

帝嘗從容言:“徐兄功大,未有寧居,可賜以舊邸。”舊邸者,太祖為吳王時所居也。達固辭。一日,帝與達之邸,強飲之醉,而蒙之被,舁臥正寢。達醒,驚趨下階,俯伏呼死罪。帝覘之,大悅。乃命有司即舊邸前治甲第,表其坊曰“大功”。”(《明史》125卷)

(4)揣著明白裝糊塗。

徐達由於功高,丞相胡惟庸想和他結交,徐達不予理睬。

胡惟庸就買通了徐達的看門人福壽,圖謀不軌,徐達知道以後,也不向朱元璋揭發他,但是找到機會就跟朱元璋說,胡惟庸才不堪用,後來胡惟庸犯事,朱元璋覺得徐達有知人之明,就更加看重他了。

胡惟庸為丞相,欲結好於達,達薄其人,不答,則賂達閽者福壽使圖達。福壽發之,達亦不問;惟時時為帝言惟庸不任相。後果敗,帝益重達。(《明史》125卷)

師明禮


徐達功臣第一,善終就寢,福廕子孫。我認為有以下四點原因:
  • 曾經救過朱元璋的命:群雄爭霸之時,郭子興與孫德崖兩人有著很深的矛盾。為了緩解彼此的關係,他們打算談判,孫德崖跑去郭子興所佔領的城裡去,談判沒談成,郭子興怒氣抓了孫德崖。在城外的朱元璋剛好準備進城,被孫德崖的手下抓去。郭子興懵了,看到朱元璋被抓,慌神了。這個時候徐達提出來,他去換回朱元璋,冒著生命危險,救了朱元璋。徐達是朱元璋的部下,忠心為主,是作為下屬應盡的責任。
  • 做事低調不出風頭:朱元璋得了天下,大封功臣,徐達為大明開國第一功臣,被封為魏國公。即便是這樣,徐達仍然低調做事,不張揚、不虛榮、不結黨。朱元璋評價徐達是“持重有謀,功高不伐”,而胡惟庸專權跋扈、結黨營私。徐達與胡惟庸水火不容,胡惟庸被株連滅門,徐達家族子孫平安。
  • 深得朱元璋的器重:女人討好一個男人,先得會做頓好飯,討好男人的胃。大將要想討好皇帝,先得約束自己,無私心。徐達打仗,不濫殺無辜。常遇春愛殺俘虜,徐達卻從不枉殺一個俘虜。徐達善待百姓子女,仁義之師的代表,為朱元璋收復民心,做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徐達又不貪財好色,為其他將領們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 懂得管好自己的親屬:古代的很多官員,都因裙帶關係被殺掉的。徐達的女人嫁給了皇四子燕王朱棣,徐達是皇親國戚,對於自己的親戚,要求非常嚴格。李善長就是被親戚拉下水而被滅三族。 古代名將有四個特點:儒將、大將、才將、戰將,徐達這四點同時滿足,基於以上原因徐達得以善終!
  • 小夥伴,你們是怎麼看的,歡迎關注留言討論!

小科歷史


徐達之所以沒被殺,有兩大原因,一是他非常小心,二則是因為他死的早。

明朝開國六公爵,除了徐達,都是慘淡收場,傳不過兩代,唯有徐達一脈,衍生出兩個公爵,還都傳到了明末。當然,這個更多的是因為朱棣,不過朱元璋沒把徐達的兒子們搞掉也是一大前提。

徐達,字天德,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人,是朱元璋的同鄉,同樣也是世代務農。

元末的災難波及到了朱元璋,同樣也波及到了徐達,他跟朱元璋一樣,投奔郭子興造反了。徐達在隊伍中成為朱元璋的屬下,從此開始了波瀾壯闊的軍旅生涯。

徐達為人寬厚,深通兵法,久經戰陣,戰必勝,攻必取,智勇兼備、屢建功勳,功勳卓著。功業蓋世的同時,徐達卻越發低調,他為人小心謹慎、常以忠心侍主,絕無居功自傲之心。

按照明史記載,朱元璋對徐達極其信任,兩人親近備至,朱元璋經常給徐達 “賜休沐,宴見歡飲,有布衣兄弟稱“,而徐達的反應則是越發恭謹小心。

信任歸信任,朱元璋的性格擺在那裡,帝王猜疑是不可避免的,他多次對徐達加以試探,徐達憑藉自己的謹慎作出了答覆。

朱元璋曾說要將他的舊邸賜給徐達,徐達堅決不要。朱元璋與徐達一起飲酒,徐達被刻意灌醉,醒來發現自己居然蓋著皇上的被子,他大驚失色,連忙跪伏在地高呼死罪。

看到徐達的表現,朱元璋當然龍顏大悅,對徐達也更加信任。

眾所周知,大明開國之後,朱元璋對諸多功臣懷有強烈的戒心,再加上這些功臣大多居功自傲,甚至有些還極為放肆。

而太子朱標生性柔弱,朱元璋當然會擔心朱標將來鎮不住這些功臣。因此,朱元璋決定替兒子 清理一下,以保大明江山穩固如山。大明的功臣,幾乎被他殺光了,就連李善長、劉伯溫等人也都難逃厄運。

唯有徐達,讓朱元璋始終下不了決心。因為,徐達的表現太好了,這位威風凜凜的大將軍,到了朱元璋面前,卻“恭謹如不能言 ”,這讓朱元璋幾乎沒有什麼藉口,對徐達下手。

當然,以朱元璋的性格,時間長了,沒有理由也能找出理由,像傅友德,就是這麼被搞死的。徐達能夠保全,主要還是因為他走得比較早。

徐達於洪武十七年(1384年)在北平留守時得了背疽,不久稍微好些。然而次年(1385年)二月,病情迅速加重,隨後去世,享年五十四。

徐達去世顯得疑點重重,民間有朱元璋賜徐達燒鵝的說法。這一點,似可信,但無依據,因為這些記載只見於野史,更可能是明朝文人對朱元璋嚴刑酷法的不滿與栽贓,畢竟朱元璋對將死之人(不是被他弄到將死)還是很慷概的。

徐達去世時,胡惟庸案已經擴大,但徐達跟胡惟庸一點關係都沒有,並未受牽連,後發的藍玉案不用說,徐達已經死了,他的兒子並不成器,沒入朱元璋的法眼。

徐達去世後,朱元璋甚為悲痛,追封他為中山王,諡武寧。


平沙趣說歷史


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平民出身的皇帝,是靠著自己的本領一步步打敗蒙古建立明朝政權的,然而在很多野史中,都將朱元璋當作一名野心家和心狠手辣之人,在建國後大肆屠殺功臣。

在民間傳說中,朱元璋火燒功臣樓,將立有功勞的大臣們一齊燒死,因為這是野史傳說,所以版本不一,有一種說法就是徐達看出朱元璋要燒死大家,在大家都喝酒的時候,徐達跟朱元璋一塊離席,並且表示自己要解甲歸田,朱元璋才免其一死。

還有一種說法是,徐達晚年患有背瘡,這種病一般都是由心火產生,雖然在現在看來不是什麼大病,但是在古代的時候很多名人就是背上生了個瘡然後就去世了,比如東漢末年的劉表聽聞曹操要舉兵南下,在炎熱的夏季背上生瘡而死。

得了這種病一定要忌口,就是保持清淡,而徐達背上長瘡後,朱元璋竟然讓他吃燒鵝,燒鵝是發物,徐達吃後不久就去世了。

實際上,這都是為了詆譭朱元璋而編的段子,不但沒有歷史依據,也經不起推敲。

朱元璋的政權建立在農民起義的基礎上,其身邊很多將領都出身卑微,這些將領在建立明朝之後由於文化素質低,居功自傲,囂張跋扈,比如胡惟庸甚至還有了造反之心,在這樣的情況下,朱元璋才屢屢興建大獄,目的就是為了保障政權的平穩發展。

然而徐達並不是這樣的人物,早年朱元璋參加起義後,奉郭子興的命令去募兵,徐達就是最早跟隨朱元璋打天下的人。

在跟隨朱元璋的過程中,朱元璋發現徐達才能超乎眾人,因此委以重任,代替自己征戰四方。

當時朱元璋見郭子興等將領難以成事,便率領自己24人的獨立小分隊離開濠州發展,徐達就在其中,在1355年朱元璋打下和州後,孫德崖義軍抓走朱元璋,徐達提出用自己來交換朱元璋,化解了這場義軍間的矛盾,至此朱元璋更看重徐達。

朱元璋興兵初期,徐達始終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勇冠三軍,在朱元璋打下南京後稱吳國公的時候,就以徐達為同僉樞密院事。

在朱元璋親征的時候,有時候會留徐達守南京,這種信任程度是極為罕見的。

朱元璋以南京為根據地後,主要的敵人是陳友諒和張士誠,徐達在平定陳友諒和張士誠的過程也立下了赫赫戰功。

朱元璋對徐達最大的重用是在1367年決定北伐攻打蒙元的時候,以徐達為徵虜大將軍,率領二十五萬大軍北伐,中國歷史上歷來由南向北統一較為困難,但是在徐達的率領下,北伐很順利,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打下北京,取得北伐的最終勝利。

在推翻元朝之後,徐達更是乘勝追擊,攻打蒙古的殘餘勢力,肅清元朝在境內的參與勢力,此後徐達一直被安排在北平,戍守邊防,很長一段時間才回南京。徐達最後也是在北平的時候背上得了瘡最後去世。

所以,說朱元璋是不可能殺徐達的,徐達死後,朱元璋親自葬禮,將他列為明朝開國功臣,追封為中山王,在明朝時期能夠在死後追封為異姓王的人很少很少。

朱元璋曾經稱讚他說:"令行禁止。不居功自傲,不貪圖女色財寶,處理問題不偏不倚,沒有過失。當世有此美德者只一徐達。"


史論縱橫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其實應該先回答一下,朱元璋到底清除了哪些人?

朱元璋後期開始大肆屠戮開國功臣,鄙人閒來無事總結了一下,朱元璋開國時的主要的謀士及將領,並附註他們的死亡時間和死亡原因(當然有些是存在爭議的,這個我們在回覆裡可以進行討論),諸君請看下圖:

上圖可以看出,被朱元璋直接清除的主要有:李善長、馮勝、藍玉、傅友德、陸仲亨、唐勝宗、周德興、胡惟庸等人,被朱元璋間接清除的有劉伯溫、宋濂;

我們先來分析下被直接清除的這幾個人中,有幾個是比較冤枉的,比如馮勝和傅友德,倆人為人還是比較低調的,但就是因為太子朱標死後,主少國疑,所以被無端猜疑賜死,死時甚至連個冤枉的罪名都沒有!

另外就是受胡惟庸和藍玉這兩個案子影響的,比如:李善長、陸仲亨、唐勝宗等,雖無直接參與,但也是受到牽連,存在間接關係,屬於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的人物,當然,在朱元璋同志眼裡,只有生和死,沒有半死不活一說。所以統統賜死。

最後就是為人囂張,不死才怪的,比如:藍玉和胡惟庸,這倆平時囂張跋扈、暗結私黨。死是必然的。

分析完這些人的死,我們迴歸到本題,徐達為什麼能逃過一劫,我們還是從上圖中時間上來分析,朱元璋開始肅清忠臣是從洪武八年開始,那時以劉伯溫為首的浙東集團和以李善長為首的淮西集團整天斗的你死我活,而朱元璋主要扮演的是個旁觀者角色,但是不代表他不參與,因為他在觀摩,觀摩這兩夥人中誰最強,誰最能跟朱元璋本人進行對抗。後來的觀察發現了,是劉伯溫同志。其他人不足為慮,所以他幫了李善長他們一把,搞掉了劉伯溫,後來還暗示胡惟庸將其毒死。(明知胡惟庸和劉伯溫對立,還讓胡惟庸帶藥去看望劉伯溫,這就是最大暗示)

那時的朱元璋還是比較隱晦的,因為第一,開國沒多久,好多事情還不穩定;第二,他還很健康,能活很久,能鎮得住這幫人。第三,馬皇后還健在,他還有人勸。那時的他主要清除的還都是一些文臣,比如劉伯溫、李善長和胡惟庸。因為文臣已經開始影響到他的一些決策了。

但是到了後期,隨著馬皇后的去世、國家的穩定和自己的逐漸變老,他的目的開始轉變了,他要為後世子孫圖個安穩了,所以後期他開始大肆屠戮能征善戰的軍事將領。

徐達、常遇春是比較幸運的,功成名就,然後死的比較早;我個人估計,如果徐達、鄧愈、常遇春等人活到了後期,估計也難逃被殺的風險!


金總之前發文好寫錯別字且發文不經校正,經好心網友提醒後決心改正,如再遇錯別字,請直言坦率批評,感謝!-----此發文已校正


大金Lance


很高興看到題主沒有采信野史,在野史裡徐達重病生了背瘡,不能吃發物,但朱元璋趁機故意賜大發物燒鵝給徐達,讓徐達不得不哭著吃完一整隻燒鵝,當晚就發病而死。

怎麼看這件事呢?朱元璋一生最恨貪官汙吏,問鼎天下後殺了無數的貪官汙吏,古時候能當官的不可能是白丁,至少會是個文人。朱元璋得罪了文人,自然免不了被添油加醋的抹黑一番。

徐達怎麼死的呢?據正史記載,洪武十七年,徐達病重,朱元璋派徐達的兒子徐輝祖帶著禮物和慰問信作為代表去探望他,到了第二年二月,徐達病重不治身亡,朱元璋悲痛不已,追封其為中山王,配享太廟,位列第一。難怪有人說文人的筆比刀劍還能害人性命,徐達病重後朱元璋的確派人去看他,看望過後沒幾個月徐達就去世了,這樣前後邏輯推斷再加上文人們的妙筆生花,朱元璋誅殺功臣的黑心事蹟就躍然紙上。真是殺人誅心!


現在回到問題上,徐達為什麼會得以善終?我的回答是徐達有大智慧。

從古到今,功高蓋主的將相們得以善終的極少,道理大家都懂,比如漢朝班固就曾評論太史公司馬遷不懂明哲保身乃至遭受宮刑,結果班固的最終結局也是沒能保全自己,足以見得“既明且哲,能保其身”是多麼的需要智慧。

徐達世代務農,有大志,在朱元璋還在郭子興手下時,22歲的徐達就投奔於他。朱元璋被敵軍俘虜時,是徐達自願做人質來交換朱元璋,可以說對朱元璋有救命之恩。

徐達一生軍功赫赫,從朱元璋攻打陳友諒之時,徐達便被封大將軍,是全軍的實際最高統帥。一路幫助朱元璋打敗張士誠、陳友諒,滅亡元朝,攻克元朝首都兩座,省會堡壘三個,郡縣數百個。

可以說在明朝,徐達的戰功絕對排前三,但這可不是什麼好事,朱元璋本性就好猜忌,伴君如伴虎,功勞越大,朱元璋必然盯得越緊,

徐達怎麼做的呢?

一是恪守臣子本分,不僭越。徐達每年春季就領兵出征,冬季就應朱元璋命令班師回朝,回來的第一件事便是上交兵符。朱元璋與徐達都是布衣出身,有時候喝高興了朱元璋都會拉著徐達稱兄道弟,但是徐達對朱元璋卻越發的恭敬。

有一次,朱元璋要將他還是吳王時候住過的舊邸送給徐達居住,徐達打死不從,堅決推遲。朱元璋還是不放心,一次在舊邸飲宴時故意把徐達灌醉後抬到正室的大床上睡覺。第二天徐達醒來,連滾帶爬的跑出房間,對著大門跪拜,直呼死罪。朱元璋早在一旁窺視,見到徐達這幅樣子,心裡面高興萬分,便不再硬要徐達搬進舊邸,而是命人在舊邸前為徐達新建一座豪華府邸。

二是不涉結黨。徐達平時陋車簡舍,不與朝廷勳貴有過多的來往,胡惟庸當丞相時,想結交徐達,可是徐達壓根不想理睬,胡惟庸見拉攏不了,便想將他剷除,賄賂徐達的看門人福壽,讓他找機會結果徐達性命,徐達發覺後也不向朱元璋告發,只是向皇帝進言說胡惟庸不能勝任丞相之職。後來胡惟庸案發,牽扯朝廷官員數百人,朱元璋看唯獨徐達能不沾一絲一毫,就更信任他。

三是在朱元璋面前隱藏鋒芒。徐達領軍打仗時有著絕對權威,令不二出,在諸將面前總是威嚴的樣子。而在朱元璋面前卻好像不會說話似的。

四是自身的能力出眾。徐達直到去世前三年,還依然作為統帥在領兵打仗,可以說大明朝離不開徐達。同時,徐達在軍中的極為受人擁戴,與士兵們同甘共苦,士兵對他無不感恩,以死相報,殺了徐達極易動搖軍心。

五是潔身自好,清正廉潔。朱元璋最恨貪官,恰恰徐達就不是個貪官,朱元璋曾誇他受命而出,成功而歸,不驕傲,不自誇,婦女無所愛,財寶無所取,行為正派無疵,品德高尚可與日月相比。自然朱元璋想殺他也沒借口。

憑藉著徐達“既明且哲,能保其身”的智慧,朱元璋的屠刀自然不會朝他砍去。


海豚老爹


《明史·徐達傳》中一句話就回答了為什麼朱元璋不殺徐達,文中曰:“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婦女無所愛,財寶無所取,中正無疵,昭明乎日月,大將軍一人而已。”

徐達,朱元璋的發小,同樣都是安徽鳳陽人士,出身貧寒,和老朱一樣都是“紅五類”中最紅的的佃農。俗語道,窮人家的孩子早懂事,他自小就性格剛毅,事事好強,自幼就練得一身好武藝,朱元璋參加了義軍後,他也隨同一起加入了隊伍,輔助老朱建功立業。在軍中,徐達很快的展露頭角,獲得了將帥們的一致好評,他不但勇武過人,而且智勇雙全,在1363年把朱元璋的勁敵陳友聯打的丟盔卸甲,爾後有於1367年領軍消滅了大周政權的張士誠,為老朱定鼎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大明建立後,徐達又領兵北上,攻打元朝殘餘勢力,手刃元大將王保保數十萬精兵,隨後又於洪武二年徹底平定陝西。穩固了大明的政權。此後徐達一直戰鬥在前線,屢次攻打殘餘的反叛勢力,但非常不幸的是,在洪武17年,徐達終於積勞成疾,在北平駐守之時偶感火毒,後背得了背疽,病情時好時壞,(注意,正史上朱元璋並沒有給這位老夥計送大鵝,而是送來了暖心的慰問,並且讓他撤回京師南京修養,)然而徐達還是在第二年,即洪武十八年去世。

朱元璋對徐達之死極為傷心,追贈其“中山王”並且把他的靈位供奉在太廟。並且加恩贈其三王爵。並且特許徐達葬鐘山一側,朱元璋親筆為其書寫神道碑文。正如朱元璋在文首中對其評價所說,徐達,一生大功不斷,但他從不居功自傲,也不貪圖女色和金銀財寶,人品端正,在當世之中,只有徐大將軍一人而已!


老豬的碎碎念


朱元璋不殺徐達首先是因為徐達時刻牢記身份和地位、從不居功:

1、徐達和常遇春率軍攻打張士誠時,出門在外征戰的徐達就經常向朱元璋報告和請示,以致朱元璋下令徐達不要過於請示自己:


將軍謀勇絕倫,故能遏亂略,削群雄。今事必稟命,此將軍之忠,吾甚嘉之。然將在外,君不御。軍中緩急,將軍其便宜行之,吾不中制。

2、徐達在向朱元璋提議北伐時,就已經要求朱元璋指示北伐成功後的戰略:


達曰:「大軍平齊魯,掃河洛,王保保逡巡觀望;潼關既克,思齊輩狼狽西奔。元聲援已絕,今乘勢直搗元都,可不戰有也。」帝曰:「善。」達復進曰:「元都克,而其主北走,將窮追之乎?」帝曰:「元運衰矣,行自澌滅,不煩窮兵。出塞之後,固守封疆,防其侵軼可也。」達頓首受命。

3、徐達即便功高,對面口口聲聲稱呼他為兄弟的朱元璋態度越來越恭謹:


還輒上將印,賜休沐,宴見歡飲,有布衣兄弟稱,而達愈恭慎。

朱元璋不殺徐達其次是因為徐達在百姓中的名聲很好

1、徐達第一次作為大將攻打鎮江時就號令嚴肅、作戰不擾民:


太祖身居守,而命達為大將,帥諸軍東攻鎮江,拔之。號令明肅,城中宴然。

2、攻打張士誠蘇州時,在獲勝入城前發佈軍令不許擾民否則死罪:


城之將破也,達與遇春約曰:「師入,我營其左,公營其右。」又令荅士曰:「掠民財者死,毀民居者死,離營二十里者死。」既入,吳人安堵如故。

朱元璋不殺徐達第三是因為徐達在中下層軍官中人員很好,名聲很高

1、反對誅殺陳友諒的3000勁旅:


敗陳友諒軍於九華山下,斬首萬人,生擒三千人。遇春曰:「此勁旅也,不殺為後患。」達不可,乃以狀聞。而遇春先以夜坑其人過半,太祖不懌,悉縱遣餘眾。於是始命達盡護諸將。


2、徐達因為善待中下層將領而被擁戴:


遇春下城邑不能無誅僇,達所至不擾,即獲壯士與諜,結以恩義,俾為己用。由此多樂附大將軍者。

綜述:

朱元璋之所以不殺徐達:

徐達懂得擺正自己的地位和身份,從不居功傲物;

徐達因為在破城後軍令嚴肅、秋毫無犯,因此在民眾中有著很高的名聲;

徐達因為善待中下層將領因此得到他們的支持。

不威脅皇權、良好的名聲、良好的人緣,是朱元璋不殺徐達的主要原因。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