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身上有個地方,媽媽千萬不要隨便去弄。再勤快的老媽子,看到也得“懶”一點哦。
喏,就是頭皮上的乳痂:
我婆婆管這個叫牛屎堆,也有一些地方叫球球屎、jiujiu屎(被cue到的舅舅一臉茫然)……
說起來後怕,記得當時自己不敢弄,帶到母嬰店洗澡的時候,小姐姐用塑料梳子三下五除二就刮乾淨了,老媽子看著心疼,問,這樣不會痛嗎?
小姐姐白了我一眼,說:不然留在頭上當帽子嗎?別人家我都是這麼弄的。
其實,這樣一個“刮”的動作,一個處理不好,就極容易造成不良後果。
小嬰兒的頭皮上(特別是前囟門處)有層厚厚的鱗片狀物,一般呈黃色、白色或棕色的粗糙片狀,看上去和頭皮屑有點像,這就是“乳痂”了。
它在國外還有個綽號叫“搖籃帽”,挺形象的。
乳痂屬於嬰兒脂溢性皮炎,好發於皮脂腺分泌旺盛、油脂產生很多的身體部位,一般小月齡的寶寶很容易中招。
別摳!別摳!別摳!
乳痂本身很少會給寶寶帶來不適感和瘙癢感,也不會傳染。一般不需要額外治療。
通常,在寶寶出生後的幾周或幾個月後,乳痂就會自行消失了。
不過,咱可以理解媽媽們的心情:每天看著這麼一坨黃黃的東西,瞬間拖垮寶寶顏值,還會被七大姑八大姨嘲笑當媽的“不講衛生”,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Easy,easy,且聽我繼續道來~
這乳痂長的位置靠近囟門,粗暴地摳、挖、刮是絕對不行的。囟門處頭皮如果被指甲或尖齒梳子劃傷,很可能會造成感染。
所以,為了寶寶,請一定管住手啊!
如果實在看不下去,可以試試以下的方法:
方法一:勤洗頭+毛巾擦拭
寶寶油脂分泌過多(受母親激素影響)、以及受到皮脂中酵母菌的刺激,是形成乳痂的重要原因。
所以,媽媽們可以每天用溫和的嬰兒洗髮水給寶寶洗頭(每天不超過1次)。洗頭時,用指肚或毛巾輕輕按摩寶寶的頭皮,使乳痂自然脫落。
小寶寶的頭皮很軟,有些麻麻可能不太敢下手,沒關係的哈,手法輕柔些,日常洗護是必要的,不要太緊張。
等到乳痂掉得差不多了,記得要減少洗髮水的使用頻率。這個方法很適合應對輕微的乳痂。如果遇到比較頑固的“敵人”,那麼你就可以開啟方法二。
方法二:嬰兒油+軟毛梳
將嬰兒油(或者凡士林)抹在乳痂上,等大約15分鐘左右,讓它軟化;再用軟毛梳輕刷,將痂慢慢清理下來。最後,一定要清洗乾淨,否則乳痂情況會更嚴重的哦。
這裡有兩個注意點:一是避免用添加了礦物油或香料的油;二是梳子一定要用軟毛的;三呢請溫柔溫柔再溫柔,梳不下來也別硬摳,多等一會或多試幾次就好。
方法三:少戴帽子
當寶寶頭皮出汗時,乳痂情況可能會加重。所以保持寶寶頭皮乾燥、涼爽很重要。除非在烈日下或寒冷的戶外,不然的話平時就別戴帽子了。
假如清理乳痂時,一不小心真的弄破了寶寶頭皮,媽媽們也別慌張,小心處理傷口,注意不要感染。此外,當乳痂由輕微變得嚴重,出現明顯發紅、瘙癢的症狀,甚至滲出液體或出現蔓延至其他部位的情況,那就需要趕緊去看醫生了,千萬不要自己在家瞎折騰哦。
閱讀更多 年糕媽媽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