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 為什麼說艾滋病初期症狀持續是源於沒有快樂情緒和正確脫恐方法

艾滋病恐懼症是一種非常複雜成因的心理障礙類疾病,但是如果當恐艾症患者們將產生的原因統統怪罪於艾滋病信息的刺激,並且不斷的反覆去分析艾滋病,這反而就走了錯誤的道路。也許很多恐艾症患者在網上學習了一到兩週以後,自己分析別人都可以侃侃而談,高談闊論,但是一想到自己,一想到萬一,那麼恐艾症最初特有的波動將會讓人感受到極度的壓抑。特別是看到其他很多恐艾症患者遵從於科學的恐艾干預方法(如定向脫恐法)脫恐成功,恐艾論壇上就只剩下自己和僅有的那麼幾個人時,內心會變得更加的焦慮,越是想極速的將自變得快樂,可惜事以願違。作為一個恐艾症患者,別把時間浪費在一些無用功上,儘可能減少與其他負能量人群的溝通和閱讀一些負能量的信息,把很多可能導致不快樂的點,統統移除,即刻開始整理自己的心理,去發掘本來就應該屬於自己的快樂。畢竟這個世界上,網絡上的鍵盤俠不會理解您,甚至身邊的親朋好友也許也沒有辦法好好理解您。快樂也是一天,不快樂也是一天,人情冷暖更是自知,唯一能夠理解您的也就是自己和為您持續提供一對一系統幫助的艾滋病防治專業方向和心理干預經驗豐富的醫生老師了。

為什麼說艾滋病初期症狀持續是源於沒有快樂情緒和正確脫恐方法

請擁抱未來健康的您

因為頭上頂著艾滋病可能性的壓力,生活中出處都存在著各種壓抑。而且因為現在生活節奏快,就算不恐艾,教育問題,食品衛生安全問題都加重了中國人的焦慮和不安全感讓忙碌的現代人痛苦指數升高,此外,人人一臺手機,一大早上班看看到各種負面新聞,這樣的負能量24小時瘋狂轟炸,一些無趣的小視頻短暫讓自己舒服了一陣子,繼而又是無盡的空虛和煩惱。每天被這樣的情緒保衛,感到自己的身體素質一天不如一天。所以恐艾症的恐友們不要覺得只有自己不快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事,也都有自己的痛點,所以我們的目標脫恐,不是說讓您們回到過去,而是一種全新的您。也許以前您也非常平凡,但是基本上都是覺得艾滋病離自己生活很遠,可是一旦恐艾以後,就會覺得艾滋病離您很近,特別是求助於網絡,網絡上絕大部分沒有實名信息的角色都是過往恐友,三人一群兩個一隊的進行交流,天天又都是探討著消極負能量的東西,要麼就是激進不穩定的話語。內心的衝突變得十分巨大,我們想給恐友做出規劃,是一種真正成長,一種具備艾滋病高危防範意識而又平凡生活的快樂。

歸納很多恐艾症患者不快樂的原因,不能單純將其的責任甩鍋給艾滋病信息。如果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就不會成為恐艾症患者。想象一下,十年前,那時候會有現在這麼多的恐友麼,這也是說明近幾年因為社會環境的一些變化,網絡的進一步進入千家萬戶,人們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多。大部分僅僅是被自己暫時壓制著,而艾滋病信息恰好就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直接刺激了人們脆弱的心理,讓以前的各種壓抑得到了瘋狂的宣洩,宣洩的自己都不認識自己,宣洩的自己開始懷疑這個世界,開始覺得這個世界不是自己所熟悉的那個世界。這些,都是自身心理問題的根結。如果恐艾症患者無法意識到這一點,而反覆去糾結一個感染艾滋病的概率,特別在已經檢測了數次,甚至得到艾滋病防治領域醫生的肯定以後,還覺得自己情緒低落,症狀明顯,對未來持悲觀態度等等,這些都是屬於心理出了問題,處於恐艾症的典型期。而這個時候,更應該是選擇針對於恐艾症脫恐的恐艾干預方式,而非大家覺得我只要把這個艾滋病問題,弄懂了我就能脫。是啊,也許這一次您弄懂了,那麼新的刺激源產生以後,又該怎麼辦呢。這是成都市恐艾干預中心一直試圖在一對一預約恐友裡面去想找尋的問題,這也是中心的每一位醫生老師試圖通過傳達快樂的正能量,寄希望激發恐友將潛意識不斷的意識化。

為什麼說艾滋病初期症狀持續是源於沒有快樂情緒和正確脫恐方法

內疚和羞愧容易產生症狀

恐艾症患者恐艾,單純說最基本的幾個原因,除了受到可能導致艾滋病感染的事件刺激,或者自我認為的可能感染風險刺激以外。不外乎是因為日常生活自我缺乏安全感,喜歡處處比較追求完美,得不到別人的重視和尊重以及無法充分發揮證明自我的一些價值。就像我們我們,無法制止艾滋病信息或者狂犬病的新聞因為偶然事件被我們閱讀,至少我們可以選擇自己我的判斷,選擇不被影響。就像網絡上無論別人說什麼,自己有自己的一套判斷,自己有一套自己的價值體系,而不輕易就受到“說起風就是雨”的影響。能不被影響就能保有自己的判斷,就能夠更瞭解自己當前脫恐最需要的是什麼,而不是我覺得我把這個問題弄懂了我就能脫,或者說一個專家給我保證百分百甚至百分萬,又或者說去打個賭就能脫的。滿足自己內心中的需求,才知道真正用以脫恐的快樂是什麼。說一句“我能幫你脫恐”,人人都會,一個在網絡上學習了三五天的恐友可以給其他恐友這麼說,一位學習了幾個月的志願者也可以這麼說,那麼一位醫生老師在真正花了很長一段時間,瞭解了他面對的這位恐友,做出了綜合性評估也可以這麼說。甚至恐艾症患者也可以自己給自己說,我能幫自己脫恐。然而最終我們需要的是具體的一個一個明確的步驟,其實有時間並不需要什麼口號,或者是什麼保證。就像信任與否,不是說隨意一句“老師我很信任您,請幫我脫恐吧”,那麼真正的諮患關係就建立起來的。脫恐,得有一個走遠路的準備,畢竟量變到質變,這是徹底脫恐的必然規律,但是這一路都得有堅定的方向。其實可以想想,快樂或者不快樂,都是一種自己的選擇。或者說,現在痛不痛苦,不都應該讓自己快樂點吧,與其神經崩得很緊,讓自己更加的難受無助,還不如快快樂樂的去接受現在這樣的狀態,並且積極的去用恐艾干預脫恐技術來逐步改變難受的境地。

為什麼說艾滋病初期症狀持續是源於沒有快樂情緒和正確脫恐方法

心中有症狀 自然無症狀

說到快樂,大家可以想想,為什麼一些貧窮國家的人,在物資缺乏,生活質量低,教育程度不高,卻反而都很快樂?或者大家也可以想想,為什麼以前過得也沒有那麼多的物質條件,甚至剛好滿足溫飽,大家過得很快樂。倒是現在,物質生活豐富了,不再為吃喝煩惱了,反倒過得一點都不快樂了。就像馬雲所說的,他最快樂的時光,是在其每個月拿兩百元工資當老師的時候。那作為我們恐艾症患者,怎麼來利用快樂療愈我們受到傷害的心靈呢。我們將繼續在下一篇文章中來探究快樂的本質是什麼?如何利用快樂配合恐艾干預來脫恐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