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二代接下金鑰匙,通化東寶要創胰島素新神話?

二代接下金鑰匙,通化東寶要創胰島素新神話?

貞觀年間,一日,唐太宗問房玄齡、魏徵等人:“創業與守成孰難?”房玄齡回到說:“草昧之初,與群雄並起角力而後臣之,創業難矣!”而魏徵不同意這個觀點,他說:““自古帝王,莫不得之於艱難,失之於安逸,守成難矣!”太宗看看二人,慢慢道來:“玄齡與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創業之難,徵與吾共安天下,常恐驕奢生於富貴,禍亂生於所忽,故知守成之難,然創業之難,既已往矣;守成之難,方當與諸公慎之。”

己亥年,“富二代”接棒“創一代”的故事越來越多。60年代的打天下者也逐步邁向花甲之年,舞臺逐步交接到而正處而立之年的80後、90後手中,劉暢接班劉永好(新希望集團)、楊惠妍接班楊國強(碧桂園)、曹暉接班曹德旺(福耀玻璃),二代接班潮洶湧而來。近日,胰島素龍頭通化東寶(600867.SH)也換少東家掛帥,正所謂打江山易,守江山難,新帥上任,是利好還是利空呢?

1 每一個成功的企業,都有一個靈魂人物,李一奎就是通化東寶的“魂”。

從北大生物系畢業後,李一奎就回到了家鄉吉林通化,找了個對口的工作,成為通化的製藥廠的技術員。後來參加了廠裡的一個維生素C的項目,十年彈指一揮間,缺乏資金的維C項目被勒令停止,李一奎沒了項目,也沒了工作。為了生計,李一奎轉到後山開始了挖藥材的生活。誰知,柳暗花明又一村,轉機出現了。

挖藥材時,李一奎發現全國各地有很多人來通化購買人參,而那時,還沒有專門做這塊的大宗。

深思熟慮後,李一奎決定搏一把,開始將他這個白山滋補品廠的想法現實化。當時李一奎拼拼湊湊藉藉,拿了2萬塊錢作為啟動資金。為了確保人參的貨源,李一奎跟農民談,給出高於20%的收購價,條件是先拿貨,壓款一週再付。有錢賺農民自然願意,一下李一奎就收購了200多噸的人參,本來想拿公司做擔保去銀行批借款,結果銀行一看,怎麼能借200萬給只有2萬註冊資本的公司?果斷的回絕了。

不放棄的李一奎,“三顧茅廬”後,行長不忍心,問了句你還有什麼其他可以抵押的嗎?李一奎想到了自己剛收的人參,帶著行長一行人去了廠裡,信貸專員一核算,的確值這個錢,行長當即就拍板批了。終於接了燃眉之急的李一奎拿了借款,連夜去把農民的錢給還了,李一奎最初的滋補品廠就這樣成立了。

第一桶金來的很快,有了資金,李一奎建了個1400平方米的口服液生產車間,將公司取名為通化白山製藥五廠,這就是東寶實業的前身。

2 萬事開頭難,可是發現開頭後更難。

早期公司還在摸索,鎮腦寧膠囊、東寶肝泰片、腦血康片等,品種分散,業績想要持續增長也比較難。1995年開始,公司進行重組人胰島素的研發,1998年,公司自主研發的重組人胰島素“甘舒霖”成功上市,當時全球只有美國和丹麥能生產基因重組人胰島素,東寶的“甘舒霖”讓中國成為第三個具備生產能力的國家。

雖然研發出來了,但是因為產能、生產工藝的限制,銷售團隊也沒有跟上來,所以市場一直沒有打開,之前的傳統品種增長力小,利潤也呈現下降的趨勢。

直到2004年,李一奎請來了李聰。李聰當時是諾和諾德(上海)的銷售主管,帶著外企成熟的經驗給通化東寶打了針強心針。諾和諾德本就是胰島素鼻祖級的,都說“丹麥除了有童話,還有諾和諾德”,諾和諾德在胰島素的地位是不可捍衛的,帶著諾和諾德這麼多年的深耕胰島素的經驗,李聰一手搭建了通化東寶的銷售體系和團隊,胰島素也成為公司重點佈局的業務板塊。

新戰略成效很快,2005年就開始放量,銷售每年都在高速增長。

二代接下金鑰匙,通化東寶要創胰島素新神話?

股價也隨著開始躁動,一直持續到2008年,2009年公司戰略確定聚焦胰島素領域,便開始調整,清理壞賬,營收大增長,但是因為洗壞賬導致利潤增速不明顯,所以股價平平,直到2012年,公司將甘李藥業的股權出售,2013年一次性清除了壞賬,乾乾淨淨報表又重新上路。

二代接下金鑰匙,通化東寶要創胰島素新神話?

這重新上的路,就走出了一條十年十倍股的路徑,這一路少不了李一奎,也少不了李聰,這也是雙雙退位後,外界最擔憂的點,然後這一路經歷了什麼成就了這個國內的胰島素巨頭,理解其路徑,就不難理解老爺子在接班的問題上是如何的佈局的了。

3 十年的故事裡,少不了東寶和甘李藥業的故事。

“甘李”二字,取自甘忠如和李一奎兩人的名字,兩個在北大讀書的好哥們,畢業後走了不同的路,一個回鄉創業了,一個海外研讀,進入默克走常規的學術技術派。1994年創業的這個,將公司創到A股市場了,東寶集團名聲開始起來,研發派同學甘忠如聯繫上,一個有技術,一個有資金,一拍即合。

離開大藥企的甘忠如也創立了一個公司, 叫做通化安泰克生物公司。兩個人的目標,做出中國自己的胰島素。帶著技術,1998年,甘忠如的通化安泰克和通化東寶合資創立了甘李藥業,通化東寶持股41.5%,甘忠如掌握甘李藥業實際經營權。成立甘李藥業的目的就是為了後面的胰島素研發和商業化發展,功夫不負有心人,1998年底,“甘舒霖”就研發出來了,甘忠如把權益賣給了通化東寶,通化東寶將其上市。緊接著,甘忠茹在2001年研製出第一個三代超速效人胰島素賴脯胰島素(速秀霖),2002年研製出第一個長效胰島素甘精胰島素(長秀霖)。

兩家有個默契在,二代都在通化東寶手裡,三代都在甘李藥業下面。

剛開始產品出來,賣的並不好,之後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李聰加入通化東寶,為國產胰島素的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有品種+強勢的銷售,通化東寶名聲大噪,2014年營收先突破了3億,2006年的時候已經增長至4.15億元。有人說通化東寶做了比好的投資,投了甘李藥業。

而甘李自己這邊也沒閒著。隨著兩個三代胰島素的誕生,甘李藥業也開始走向名利雙收,甘精胰島素(長秀霖)獲批上市首年(2005年)就錄得了1000萬左右的營收。隨後賴脯胰島素(速秀霖)的加入,讓甘李藥業開始快速放量。2010年,甘李錄得1.64億元收入,淨利3592萬元,同年通化東寶的重組人胰島素原料藥及注射劑錄得4.97億元。

成效明顯,自然開始也有人窺覬,2010年5月,啟明創投戰略入股甘李藥業,注入1億元資金,通化東寶的股權也被稀釋到了29.43%。資本加入,只有一個意味,就是單飛的前兆。2011年3月17日,通化東寶公告,賣出所持甘李的所有股份,甘李將獲得二代胰島素的專利和專有技術,允許在42個月後上市;相對的,通化東寶將獲得三代胰島素的專利生產技術,同樣也是可以在42個月後上市銷售。

二代接下金鑰匙,通化東寶要創胰島素新神話?

市場上各種說法雲集,其實通化也有過對甘李進行全資收購的想法,但是甘忠如和團隊單飛的意志堅定,其實從資本入駐就已經很明顯了,正所謂“留下他的人,留不下他的心”,要走的人,怎麼會留的住呢?

不管怎麼說,通化東寶至少留下了“甘舒霖”,為後面打下積澱。

4

為了打造甘舒霖,2008年,通化東寶只有400個銷售人員,其中胰島素業務的只有200多人。2012年李聰就將團隊擴大到500人以上,甘舒霖也開始重點開拓基層市場。

自從三代出來,市場上對二代的質疑聲就沒有停過,到現在還是一樣。大家都覺得三代會取代二代,三代也出來很長的時間了,想說說不同的觀點。

國內胰島素行業每年還有個10%的增長,三代的增速會高於二代,主要三代有幾個優勢。

注射方式上,三代長效胰島素可以比二代的中效胰島素或者是現在的預混胰島素每日少給藥一針,而速效胰島素可以在飯前很短時間內注射,起效快,也比較方便。但是不管是二代還是三代在降糖效果上沒有特別明顯的差別,只是在給藥的次數和起效上有差別,且三代長效對於夜間低血糖風險也沒有特別的改善。而三點的價格卻高出二代3倍左右,所以各家藥企對於研發三代都抱有很大熱情,看看現在的研發管線就知道了,外企們也不放過三代這塊地。

二代接下金鑰匙,通化東寶要創胰島素新神話?

很多人說,對標美國,就是已經是三代為主流市場,二代早已被取代,但是國情不同,且醫保覆蓋力度不同,讓兩個國家不會在短時間內出現同樣的格局。

2013年的第二版基藥目錄,二代胰島素就已經進入目錄,2017年的新醫保目錄,重組人胰島素也從乙類轉為甲類。保險不僅提升10~15%,基層的大面積覆蓋才是更大的利潤點在,畢竟在價格和給藥方便上,人們會更趨向於麻煩點但便宜點。而以前二代的主要競爭對手諾和諾德和禮來都逐步將重點轉向三代胰島素,國產替代進口的份額不可忽視。

現在格局相對穩定了,也到了傳位的時候了。這一路走過來不容易,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怎麼守就是個問題了。

其實2018年下半年,李聰要離職的消息在市場上就有傳聞,通化東寶的股價還大幅的下跌了一波,這個把銷售帶起來的靈魂人物離職意味著什麼,市場上都很擔憂。公司趕緊出來澄清,否認了這一說法。但從來都是“看你做了什麼,而不是說了什麼”。2018年5月,李聰就將銷售團隊進行新的佈局,加入了張文海、韓鳳軍、張國棟三人加入,任命為公司副總經理,同樣跟李聰一樣,也是外企的銷售背景出身,這已經開始為接班培養新的力量了。

2017年3月10日,公司公告,李一奎將所持有的東寶集團 7,770 萬股(佔比 30%)中的 4,600 萬股股權分別轉讓給李佳鴻 2,300 萬股和李佳蔚 2,300 萬股;股東王殿鐸將所持有的東寶集團 5,522.9 萬股(佔比 21.32%)中的 3,370 萬股股權,分別轉讓給李佳鴻290 萬股、李佳蔚 490 萬股及其他三名自然人。李佳鴻、李佳蔚與李一奎簽署一致行動人協議並就東寶集團日常決策事項與李一奎保持一致行動。

權益變動後,李一奎持有東寶集團的股份 3,170 萬股(佔比 12.24%);李佳鴻持有的東寶集團 2,590 萬股(佔比10%);李佳蔚持有的東寶集團 2,790 萬股(佔比 10.77%),通過此間接持有上市公司股份。

把股權都安排好,2019年3月4日就公告,李一奎辭去東寶集團董事長職位,交由兒子李佳鴻(1988年6月3日生)擔任集團董事長。同時,李聰也辭去上市公司的董事及總經理職務,由冷春生接任。

冷春生是通化東寶的老人了,1997 年畢業於吉林化工學院,畢業後(1997 年~1999 年)在通化東寶生物車間工作;1999年~2004 年,去甘李生物擔任研發部經理; 2004 年後,回到公司負責重組人胰島素開發,生產及製劑生產,同時負責基因工程藥物其它品種的科研工作。作為看著通化東寶成長起來的老人,不管在業務上還是管理上都信的過,接班的過渡期,孩子年輕,需要老人來帶,又不能讓太有威望的老人來帶,冷春生就是個很好的人選。

兩個太子爺,拿集團的職權,不任上市公司的位置,這樣對上市公司的運營不會產生大的影響,冷春生一邊安了投資者的心,一邊可以注入的新的血液幫二代接班,保證過渡期不會出現運營及管理上的矛盾和內訌,加上基藥和醫保的加持,給通化東寶放量助力,在不錯業績的前夕讓二代接班,可以好好立起威望站住腳,老爺子也是用心良苦。

5小結

不同於創始人一步一步打下來的江山,現在的二代很多選擇送出國外學習金融、管理專業,如何將實業踏踏實實做好,不同股權投資等高附加值、高回報行業賺快錢,是實業二代都要面臨的挑戰。

上一代60s的創始人都到了快接班的時間,企二代的舞臺要開始了,李聰也說了2020年公司會注入新的血液,新的血液後將如何創新改革,輪到二代們走出自己新的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