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3 當年北漂要趁早,如今趁早漂回來——致在外漂著的瀋陽人

01

“北漂”一詞的出處難覓蹤跡,據說最早來源於仲昭川先生的文章《漂人》。其實,近現代一直就有北漂存在,連年代久遠的齊白石老先生也是北漂一族。北漂這個詞什麼時候出現不重要,重要的是什麼時候適合北漂,什麼時候適合回漂。

當年北漂要趁早,如今趁早漂回來——致在外漂著的瀋陽人

漂來漂去,不過是為了解決幾件事:房子、票子、妻子、孩子。千禧年前後北漂的70後成了北京的社會精英,2009年北京房價大漲之前漂到北京的80後也成了中堅力量,再往後的90後甚至是以後的00後會相當長一段時間都在試著融入。

  • 房子:在北京,有購房資格的北漂少之又少。即使有購房資格,動輒首付二百萬,貸款幾百萬。在買房面前,福利彩票的500萬大獎也變得相形見絀;
  • 票子:隨著互聯網和IT行業的“紅利”消失,錢變得越發難賺。而且,加班無數,年輕時拿命換錢的工作已經無法吸引個性鮮明的90後和00後;
  • 妻子:中國傳統觀念下,結婚買房天經地義。我可以和你一起奮鬥,但是請給我一個家。北上廣不相信眼淚,愛情需要容身之處。要麼買房儲存愛情,要麼離開北京;
  • 孩子:
    即使你35歲才考慮結婚生孩子,80後們已經到了不得不下決心的時候了。如何給下一代一個好的教育環境,這次坎兒在升級版的房子——學區房。

02

十年前,北京房價不高,PC互聯網大熱。那時候去北漂,回頭想想絕對是個明智之舉。如果歲月可回首,我相信有更多的80後會毅然決然的選擇北漂,然後千方百計地搞個戶口、再貸款買套房。這樣就算在北京安定下來了。只要努力,這十年大有可為。移動互聯網爆發,不僅能養家餬口,創個業當個老闆也並非不可能。

然而,現在一切都已塵埃落定。房子買不起也沒資格買,各行各業都在裁員,日子越來越難混。在北京,房子如果現在還沒有,那可能再也不會有了。最好的時代沒趕上,如今該何去何從?留北京,肉身無處安放;回老家,靈魂無處安放。抉擇擺在眼前,是時候做決定了。

當年北漂要趁早,如今趁早漂回來——致在外漂著的瀋陽人

當年北漂要趁早,如今回漂也一樣。北漂這麼多年,紅海和藍海的概念起碼知道。當年,北漂是一片藍海,大有可為。現在,北漂是一片紅海,捉對廝殺。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離開北京,回到老家。用北漂積攢下來的積蓄和經驗,重裝上陣。而反對者認為,這是一種懦弱的表現,要想子孫後代過得好,就該留在北京繼續打拼。

當年北漂要趁早,如今趁早漂回來——致在外漂著的瀋陽人

然而,在北京混不混的下去只有你自己知道。80後已經到了35歲“大限”,要麼升為管理層,擺脫技術崗位,要麼等著被fire。行業給著你高薪,自然需要你付出成倍的努力。歲數大了,反應慢了,偷奸耍滑,加不動班就別怪兔死狗烹。

03

與之對應的是,國家中心城市和強二線在迅速崛起。一片藍海,欣欣向榮。你可以不著急回漂,在老家買套房留個後路是對時代最大的敬畏。通州副中心,雄安新區都在疏解北京的壓力。毫無疑問,北京已經不再適合年齡偏大、學歷偏低、能力偏差的“北漂”繼續生存。你可以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但是凡事打算結婚、生子、買房、贍養老人的“北漂”,離開都要趁早。家鄉給了你真金白銀好政策,敲鑼打鼓歡迎你回去,你不回。等到家鄉的房價也漲了再考慮,時機也就錯過了。

當年北漂要趁早,如今趁早漂回來——致在外漂著的瀋陽人

誠然,北京有一百個讓你留下來的理由,家鄉有一百個讓你不回來的理由。但是,房子這一項就足夠做決定了。

A君:北京工資高,機會多;

B君:我在瀋陽住200平的大房子;

A君:北京好吃的,好玩的多,夜生活豐富;

B君:我在瀋陽住200平的大房子;

A君:北京公平,做事不求人;

B君:我在瀋陽住200平的大房子;

A君:瀋陽算老幾?

B君:瀋陽是我的家。

04

當然,如果你在北京找到了肉身和靈魂的容身之所,當然要比回來建設家鄉更好,我恭喜你!如果還沒,回來吧,北漂的瀋陽人,包括滬漂、深漂的老鄉。這裡有你熟悉的一切,渾河、故宮、大帥府、北陵、老四季、老雪花、中街、太原街。。。。。。


常羨人間琢玉郎

天應乞與點酥娘

盡道清歌傳皓齒

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顏愈少

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

試問嶺南應不好

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