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陽春這位阿伯編織竹籮50多年,真正具有“匠人精神”

竹籮,作為傳統竹器具中的一種,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現在,竹籮編織這門傳統技藝正漸漸淡出我們的生活。不過,依然有許多匠人“固執”地堅守著,希望手藝能在時代的變遷中繼續傳承下去。

陽春市陂面鎮三朗村蔡屋寨自然村的村民蔡志均,就是其中的一位。


陽春這位阿伯編織竹籮50多年,真正具有“匠人精神”


蔡志均坐在家門口,認真地編織竹籮。李柳枝 攝

手藝獨具匠心,獨特見解

今年69歲的蔡志均,每逢閒暇時,就會坐在自家門口一張竹椅上,用早已練得爐火純青的手工技藝,編織著大小不同的竹籮。

冬日的午後,陽光暖暖地灑在房前屋後。蔡志均坐在向陽處,一邊用雙腿固定住事先起好的籮筐底部,一邊用雙手靈活地擺弄著數條纖細的竹篾條。只見篾條在他指尖上下翻飛,不一會兒就編織出幾圈條理分明的竹籮邊框,簡單的紋路呈現出一種原始而質樸的美感。編織過程中,蔡志均不時用刀柄敲打篾條,因為這樣編織出的竹籮更加細密緊實,也會更加經久耐用。

提起竹籮質量的好壞,蔡志均有著自己的見解。一個質量上乘的竹籮,不僅有賴於竹編手工藝人認真、細緻的手藝,還需要選材得當。竹籮的選材,也就是挑選竹子。蔡志均介紹,生長3年的單竹最為合適,且不能受過病蟲害,這樣的竹子編織出的竹籮才堅韌。竹子太老,篾條就幹、脆,易斷;竹子太嫩,篾條就軟,韌性不足。

客廳裡疊放著一個個待用的竹籮底,門口堆放著一根根待加工的竹子,門前晾曬著一紮扎剛削好的竹篾……同許多“竹匠”的居所一樣,蔡志均家幾乎被竹子“佔領”了。置身其中,鼻翼間滿是竹子的清香。

早年起早摸黑,成主要收入來源

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前,竹籮在生產和生活中被廣泛使用,竹籮編織在當時算得上一門吃香的手藝。從10多歲開始,蔡志均就跟隨祖輩和父輩學習竹籮編織的手藝,這一編就編了50多年。蔡志均告訴記者,他年輕時雖然村中有不少人編織竹籮,但竹子在三朗村並不普遍。人們要去到路程較遠的圭崗鎮買竹,然後將買來的竹子捆好,把竹子從河裡像撐船一樣撐回來。

買竹十分不易,賣籮也頗為辛苦。春灣鎮通羅定、雲浮、新興、恩平等地,墟集十分熱鬧,竹籮的銷量也比較大。“那時候每逢墟日,天不亮,我就要挑著10多擔竹籮走路到春灣鎮,等賣完竹籮再回到家時,天已經黑透了。”蔡志均說,竹籮在那個年代有著較大的經濟價值,編織竹籮售賣一度是他家重要的收入來源,兒女們也因此得以受到良好的教育。

手藝鮮有人學習,不願放棄編織

如今,蔡志均自己種植了兩畝多單竹,也有商販專門上門批量購買竹籮,編織竹籮輕鬆了不少。然而,蔡志均早已成家立業的兒女們,只想辛苦了一輩子的父親清閒些,紛紛勸說蔡志均不要再編織竹籮。

可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三朗村編織竹籮的人越來越少,從原來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人編織,到如今只剩下20餘戶編織竹籮的人家。而且,竹籮編織工藝複雜,編織過程辛苦、單調、耗時,相對而言收入也不高,現在編織竹籮的幾乎都是老人,鮮少有年輕人願意學習、傳承這門手藝。蔡志均想到此,他就割捨不下當初的“謀生手藝”。

“能編多少是多少,總得有人編才是。”蔡志均始終沒有停下手裡編織竹籮的活,一如既往地認真,編織著屬於他的執著和匠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