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说她丑的人才是真丑

(本文由Sir电影原创:dushetv)

好莱坞又一个新历史被创造。

吴珊卓。

摘下金球奖电视类剧情类剧集最佳女主角,成为39年来,金球奖剧情类视后的第一个亚裔。

得奖当晚,吴珊卓捧着奖杯,兴奋地手舞足蹈。

“啊!感谢《杀死伊芙》!”

“人生中最美妙的夜晚之一。”


说她丑的人才是真丑


之一?

没错,她已经三次刷新金球奖纪录——

第一位拿下金球奖电视类最佳女配角的亚裔,第一位拿下金球奖电视类剧情类剧集最佳女主角的亚裔,也是第一位主持金球颁奖礼的亚裔。

你们眼里的“女版林永健”,你们手机里的表情包,是个不得了的女人。

艾美奖70年来首次提名剧情类最佳女主角的亚裔演员,是她。


说她丑的人才是真丑


2005年登上《人物》杂志全球美人榜第43名的,是她。

俨然一副“好莱坞成功亚裔”的骄傲姿态


说她丑的人才是真丑


时间拉回13年前。

2006年,凭《实习医生格蕾 第一季》的女配角克里斯汀娜,第一次站上金球的颁奖台。

小手一遍一遍摸着奖杯,一边致辞,一边止不住颤抖。

因为过于惊喜兴奋,连说话的音调都高了几个key。

“我身上要烧起来了!”

“啊要感谢的人太多了,一时间兴奋到想不起所有人的名字了!”


说她丑的人才是真丑


每次领奖都相当不淡定。

因为太难了。

如果说《摘金奇缘》是“左宗棠鸡”式的亚洲文化自嗨。

那吴珊卓捧回金球才是一场真实意义的“亚洲胜利”。


说她丑的人才是真丑


好莱坞的亚裔演员在食物链最底端,排在白人和黑人之后。

恰好,吴珊卓又长了一张十分标准的“亚洲脸”。

小眼睛,单眼皮,国字脸。


说她丑的人才是真丑


这张脸普通到……放在人群中你都不会多注意一眼。

你隔壁家爱唠嗑的阿姨大概就长这个样。

凭这张脸在好莱坞摸爬滚打,注定不容易。

容易被限死。

出演一些诸如打女、妓女、边缘种族女性角色,是西方多数亚裔演员的常态。

出道25年的吴珊卓,做了十多年的配角。

隔壁家的亚洲太太(《水果硬糖》),性格有点奇葩的女校长(《公主日记》),热爱工作到有些偏执的私人助理(HBO剧《牛人阿利斯》)。

都没留下什么记忆点。


说她丑的人才是真丑


说她丑的人才是真丑


说她丑的人才是真丑


就连颁奖台上,她也多年做配。

从2005年开始,连续5年陪跑艾美奖剧情类最佳女配。

这还算幸运的。

在欧美影视圈,亚裔演员出头有多难?

可能很多人觉得:没有多难吧,毕竟近年来好莱坞出现了越来越多亚裔担当主要角色的影视。

甚至为了进军中国,卖力推出各种“中国特供版”。


说她丑的人才是真丑


但,这真是本质上的“地位提升”么?

不如说,这只是选角向市场妥协的结果

亚裔演员的功能,不在于他们塑造的角色。

而在于他们这张“黄色面孔”对整部作品的补充作用,一个可有可无的标签。

这也是为什么吴珊卓的金球奖杯是“见证一次改变”(witness this moment of change)。

在演员采访里,我们总听到一句话:“演员是被动的。”

而好莱坞的亚裔演员,可以说是演员里最被动的。

角色数量少。

据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曾发表的报告显示,2014~2015年期间,在所有的广播和电视节目中,亚裔角色仅占到3%~4%。

角色限制特明显。

即便有一口很溜的英音或美音,还是经常被要求用典型的亚洲口音表演;而且角色多为医生、僧侣或性感女性。

我们亚裔男演员不是演忍者、书呆子就是僧侣、医生。亚裔女演员大多是和白人约会的扮演性感女性。

——亚裔男演员刘易斯·谭(Lewis Tan )CNN采访

就连最基本的同工同酬都要费尽力气争取。

同样是主演,亚裔的薪资排在白人之后。

去年8月,《夏威夷特勤组》(Hawaii Five-0)两位亚裔主演金大贤和朴敏庆,就正面刚“同工不同酬”,宣布退出第8季拍摄。


说她丑的人才是真丑


说她丑的人才是真丑


左一:朴敏庆;左三:金大贤

近年来刮起的“政治正确”之风,似乎也和亚裔无缘。

电影最高殿堂奥斯卡,也公然讽刺亚洲人。

去年奥斯卡颁奖礼上,有3个穿西装、手持公文包的亚裔儿童,被主持人克里斯调侃——

“他们是最敬业、精准与勤奋的工作代表”,“如果有人不喜欢这玩笑,用你的手机发推特,你的手机也是这些孩子做的。”


说她丑的人才是真丑


事后,包括李安在内超过20位学院派亚裔成员联合发表公开信,强烈要求道歉。

但刻板印象,并非几个人的崛起可破。

美剧《神盾局特工》的女主角汪可盈,漫威热剧的大女主,怎么看都是成功亚裔的代表。

可当初为了得到大角色,她也做了不得已的割舍。

改掉中文姓氏。

作为Chloe Wang,在线上预定东西都很困难,好莱坞也不会我她机会。变成Chloe Bennet之后几天,我就拿到了人生第一个大角色。


说她丑的人才是真丑


亚裔没戏演,亚裔没戏挑。

在无奈不公的大背景下脱颖而出,这也是今天我们起立为吴珊卓用力鼓掌的原因。

一个金球奖电视类剧情类剧集最佳女主角,燃起了多元民族公平竞争的希望——

只要亚裔演员够努力,一样可以登上最高的颁奖台。

吴珊卓给出了一条成功示范。

留名好莱坞,没法走捷径,只能靠排除万难的熬

从“万年女配”做起。

很多人熟悉的《实习医生格蕾》。

吴珊卓演女配克里斯汀娜,从第一季演到第十季,她曾坦言,“投入(这部剧)的精力比真实生活还多”。

甚至剧里的恋爱经历比她这一辈子都要多。

慢慢地,她熬出了存在感。

剧里,她不断进阶,成了“手术没了她不行”的牛逼医师。


说她丑的人才是真丑


剧外,也熬出了知名度。

亚洲脸,也可以表情丰富。

嬉笑怒骂、悲喜起伏,全都可以演出精髓。


说她丑的人才是真丑


说她丑的人才是真丑


说她丑的人才是真丑


但比熬十年配角更难的路,吴珊卓也走过。

演艺道路,从一开始就不是她应该走的路。

萌生演戏的想法,从12岁就开始。

第一次看音乐剧,一出《安妮》给了她巨大震撼。


说她丑的人才是真丑


然而,演戏对于她的身份来说,并不现实。

出身加拿大韩裔家族,爸妈都是高知分子。

想要洗去“亚裔”标签带来的歧视和不公,最好的办法就是接受教育,成为医生、教授或律师,提高社会阶层。

吴珊卓偏不。

本科、硕士学位对她来说,都不如追梦重要。

十七八岁时反叛家人,过程很苦。

父母一度对她十分失望,以为她走上歪路,“离当妓女只有一步之遥”。

违背父母意愿,顶着可能永远无法改变阶层的可能,吴珊卓毅然决然地跑到加拿大国家戏剧学院学表演。

直到23岁,才接到处女作《双喜》

本色出演。

她饰演一位加拿大华裔小玉,从小泡在华人圈子。

然而小玉也有个不切实际的梦想:成为演员,进入好莱坞,拿下奥斯卡。


说她丑的人才是真丑


父母坚决反对,嘲讽她的演员梦。

来到试镜片场,面试官的要求也让她沮丧——

本来她能讲一口纯正美音,却被要求强装中式口音。

角色是得到了,可身上的“亚裔演员”印子远比“演员”更重。


说她丑的人才是真丑


想要纯粹当个演员,可人家却拿你当个文化符号。

谁规定亚裔就只能迎合这种需求?

又等了10年,吴珊卓终于等到了她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角色。

2004年《杯酒人生》里为爱疯狂的酒庄侍应。

想要正经谈一场恋爱,结果被一个即将结婚的渣男骗得团团转。

知道真相后,率性冲动的她直接抡起机车头盔暴打渣男。


说她丑的人才是真丑


说她丑的人才是真丑


绝望之下的盛怒,盛怒之下又有狂暴。

除此之外,吴珊卓在戏里还有全裸床戏。

大胆、狂躁、性感、裸露。

一下打破所有加在亚裔演员身上的固有印象。

尽管演技得到认可,可找上门的还是二三线角色。

配角做多了,吴珊卓也熬出了一种“惯性”,主角反正是轮不到自己了。

当《杀死伊芙》找上她时,第一反应不是兴奋,而是疑惑——

我演伊芙?剧名“杀死伊芙”的那个伊芙???

我知道这是根据卢克·詹宁斯小说改编的剧集,而小说中的女主角是白人,怎么会叫我演女主角?

——《名利场》采访

白人的角色,怎么能由一个黄种人来演?

“这么多年来,(美国主流影视业)都在从某个特定的角度展示世界,我被他们洗脑了!”

谁规定黄种人不能演白种人的角色?

《杀死伊芙》里那个长了一张普通脸,看起来智商也不够杀手高的军情处小职员伊芙,和吴珊卓一样。

表面普通,能量巨大。


说她丑的人才是真丑


凭这样的角色,她打败其他四位白人女演员伊丽莎白·莫斯(《使女的故事》第二季)、茱莉娅·罗伯茨(《归途》)、凯丽·拉塞尔(《美国谍梦》)、凯特瑞娜·巴尔夫(《古战场传奇》),实至名归。

站上颁奖台,吴珊卓有一种熬出头的气度和豁达。

我很害怕站在这个舞台上,但我还是选择主持金球奖,因为我想见证改变的发生。

明年可能会不一样,而且这个几率很大,但此时此刻是如此真实,我看见了你们,这些代表着改变的脸庞,现在电视机前的观众们也都看到了。

晚会上的她,你可以说是在配合作秀。

潮流在改变,风向在摇摆,政治正确、亚裔崛起可能只是一时。

什么才是反抗歧视的最好姿态?

Sir留意到,金球奖颁奖礼前吴珊卓发了一张全家福。

统一服装,黑底白字:“身为亚洲人本身就是一种荣幸。”("It's an honor just to be Asian")

但在黑和白的刺眼T恤底下——

那黄皮肤的笑,才是最有力的宣言。


说她丑的人才是真丑


微博搜索关注:毒舌电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